发光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76756发布日期:2019-02-26 19:04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发光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首先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的发光设备。



背景技术:

本申请人长久以来研发和制造这种发光设备。

这种类型的发光设备例如在德国专利申请和专利de102008063369b1、de102010022477a1、de102009060897b1、de102010008359a1、ep2327927b1、de102012006999a1、de102013011877b1和de102013021308b1中描述,所述德国专利申请和专利源自本申请人。

从这种类型的现有技术文献中已知的发光设备中已经已知:源自光源、尤其源自led的光通过准直光学装置聚束,并且然后输送给透镜板形式的三级光学装置。例如在ep2204604b1中描述了这种透镜板。

为了改变发光设备的照射特性、即可借助发光设备产生的光分布,已知的是:使用具有不同透镜元件的透镜板。因此,例如通过用具有不同曲率半径或不同分面的透镜元件的第二透镜板替换第一透镜板,可以改变发光设备的照射角度。



技术实现要素:

以这种类型的发光设备为基础,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进已知的发光设备,使得发光设备允许以舒适的方式改变其照射特性。

本发明借助权利要求1的特征、尤其特征部分的特征实现所述目的,并且因此其特征在于:在光路中在聚束光学装置、尤其准直光学装置下游设有至少两个透镜板,在所述透镜板上分别设置有多个透镜元件,尤其分组地设置,其中,两个透镜板之间的间距能够借助于调节装置改变,并且发光设备在透镜板的不同间距位置中提供不同的光分布。

本发明的原理在于:设有两个透镜板。各透镜板串行相继连接。由聚束光学装置照射的光首先穿过第一透镜板,并且随后穿过第二透镜板。两个透镜板中的每个都具有多个透镜元件。透镜元件尤其分组地设置,更优选根据预设的网栅、或者根据预设的结构分组地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原理,发光设备包括至少一个聚束光学装置。能够将由光源发射的光进行聚束的装置理解为聚束光学装置。在此,其尤其能够是准直光学装置,即起聚束作用的透镜元件。替选地,聚束光学装置也能够由反射器元件提供。

重要的是:由光源和聚束光学装置(它们共同地也称为光驱动器)发射平行的或基本上平行的光或近似平行的光。

只要在本发明专利申请的范围内根据准直光学装置进行描述,这一般性地仅应理解为对于聚束光学装置是示例性的。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发光设备包括调节装置。借助所述调节装置,能够改变两个透镜板之间的间距。调节装置能够在第一方案中将第一透镜板相对于固定设置在壳体上的第二透镜板移位,或者替选地,将第二透镜板相对于固定相对于壳体设置的第一透镜板移位。根据另一方案,两个透镜板能够相对于壳体移位,并且通过调节装置在改变其彼此间距的情况下移位。

此外,该原理在于:发光设备在透镜板彼此的间距位置不同时提供不同的光分布。因此,发光设备在两个透镜板的第一间距位置中能够提供第一照射特性,例如窄的光照射,例如光斑照射特性,并且在透镜板的不同的第二间距位置中提供第二光分布,例如更大的照射角,尤其广角光分布或泛光光分布。

能够将任何如下发光设备视为用于照亮建筑物面的发光设备,所述发光设备作为建筑物的地板、墙壁或屋顶发光设备,可能用作用于照亮建筑物面或建筑物部分面的照射器或装入式发光设备。同样,将如下理解为发光设备,其能够照亮建筑物外部区域的面、例如停车场面、绿化带面或路面。将权利要求1意义上的要照亮的建筑物面也理解为要照亮的绘画或人造物。

发光设备例如能够构成为辐射器,并且例如在屋顶侧能够位置可变地且能固定地设置在建筑物空间中,或者在地面侧也能位置可变地且能固定地设置在外部空间中。但是,所述发光设备例如也能够构成为筒灯,并且照亮建筑物空间的地面区域或墙壁区域。

发光设备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中至少安装光源。尤其,发光设备可能也包括不言而喻的器件,例如用于光源的灯头,例如在光源构成为led的情况下包括电路板,和电子控制元件和其它的电子器件。发光设备也能够具有电压供应装置。能够将集成的或外部的驱动设备配设给该发光设备,所述集成的或外部的驱动设备设置在分开的壳体中,或设置在同一壳体中。

优选设有一个或多个led作为光源。替选地,也能够考虑其它的光源,例如激光器。优选地,使用点状的或近似点状的光源。

也能够考虑所谓的cob-led(即板上芯片led)作为光源。所述cob-led例如也能够与反射器一起提供本发明意义上的聚束光学装置。

光源与准直光学装置一起形成一个单元。准直光学装置用于将由光源、尤其led发射的光聚束。准直光学装置在使用led作为光源的情况下能够是常规的准直光学装置,如其在开始提出的本申请人的专利文件中公开,其公开内容就此并入到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中。

在本专利申请的范围中,光源与聚束光学装置、尤其准直光学装置一起也称作为光驱动器。光驱动器尤其用于将平行的或基本上平行的光投射到第一透镜板的输入侧上。这两个透镜板构成为透明的或半透明的,并且例如由透光塑料或由玻璃构成。优选地,提供分别由塑料、例如由pmma或丙烯酸玻璃或由类似塑料构成的透镜板,并且透镜板尤其能够由注塑件形成。

两个透镜板能够相同或基本相同地构成。在本发明的一个方案中,两个透镜板不同地构成。

由准直光学装置发射的光射入到第一透镜板的入射面中,并且穿过第一透镜板的出射侧射出。所述光从那里定向到第二透镜板的入射侧上,并且穿过第二透镜板的出射面射出。

在光路中在第二透镜板下游,发光设备还能够具有封端玻璃。但是本发明尤其包括如下发光设备,其中在光路中在第二透镜板下游不再设有另外的光学元件。当然,本发明也包括如下发光设备,其中还在光路中在第二透镜板下游设置有扩散薄膜或类似元件。

根据本发明设有调节装置。借助所述调节装置能够改变两个透镜板之间的间距。调节装置能够以马达的方式驱动,或者基于手动的操作改变两个透镜板之间的间距。调节路程例如能够为几毫米。透镜板至少能够在第一间距位置和第二间距位置之间调节。在两个透镜板的第一间距位置中,发光设备产生第一光分布,而在两个透镜板的不同的第二间距位置中产生与第一光分布不同的第二光分布。两个不同的光分布例如能够包括发光设备的不同照射角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案中,能够连续地并且更优选基本上无级地改变两个透镜板之间的间距。在本发明的一个替选的设计方案中,两个透镜板之间的间距能够以不连续的步距、即分级地改变。

在两个透镜板上分别设置有大量的透镜元件。透镜元件例如能够由球面或非球面拱起的分面(facetten)提供。在本发明的一个方案中,将第二透镜板上的一个透镜元件分别配设给第一透镜板上的一个透镜元件。从准直光学装置射到第一透镜板的透镜元件上的光在该方案中仅朝第二透镜板上的相对置的透镜元件定向。即使对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不同间距位置也保持不同透镜板上的两个透镜元件的该一一对应的配设。

基于准直光学装置将平行或基本平行的光射入到第一透镜板上的情况,能够将各个射线束进行比较:

第一透镜板材上的每个或几乎每个透镜元件相对置地固定配设有第二透镜板上的一个透镜元件。彼此相对置的透镜元件的相应的配对分别在透镜板彼此件的间距位置不同时显示出相同的光学特性。

第一透镜板的透镜元件与第二透镜板的透镜元件的固定配设通过如下方式确保:在间距改变期间,两个透镜板相对彼此的转动位置不改变。定位装置能够确保实现这点。

透镜元件根据本发明能够分别设置在透镜板的一侧上或也分别设置在两侧上。

如果透镜元件仅设置在透镜板的一侧上,那么所述透镜元件能够朝向彼此地设置或者背离彼此地设置。

本发明还包括:一个透镜板的透镜元件全部相同地构成或者彼此类似地构成。但是本发明还包括:各透镜板具有不同的透镜元件或多组不同的透镜元件,其中,一个组的透镜元件相同地构成。

一个透镜板的透镜元件例如能够具有相同的半径,使得一个透镜板的全部透镜元件具有相同的焦距。

相应另一透镜板的透镜元件能够具有相同的或不同的半径。在本发明的一个方案中,与准直光学装置相邻的透镜板的透镜元件的焦距大于远离准直光学装置的透镜板的透镜元件的焦距。

各个透镜元件例如能够由球面的或非球面的拱起部,例如也由旋转抛物面提供。各个透镜元件可以近似地由球形或通过半径来描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调节装置包括马达式的、尤其电动马达式的驱动器。调节装置例如能够配设有电动马达,所述电动马达能够确保将两个透镜板之一相对于另一透镜板直接移位。驱动器能够与控制装置协作,所述控制装置能够接收控制命令。对此,例如能够提出:直接在发光设备处,尤其在发光设备的壳体中,或在驱动仪器的壳体中,或与发光设备直接相配设地,设有操作装置,所述操作装置允许用户直接或间接地输入用于改变发光设备的光照射特性的控制命令。替选地,驱动器也能够经由发光设备中央控制系统,例如由远离或疏远发光设备设置的命令中心,例如由光控制中心响应。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有利的设计方案,调节装置包括可手动操作的调节元件。在此,例如能够通过手动操作,例如通过转动开关、旋钮、可转动的调节环,或其它调节元件或调节机构来改变两个透镜板之间的间距改变。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有利的设计方案,调节装置配设有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在改变两个透镜板之间的间距时确保保持两个透镜板之间的相对转动位置。在此,在间距改变期间保持一个透镜板相对于另一透镜板的相对转动位置。这例如能够确保实现防止转动,所述防止转动例如包括引导杆或相应的容纳部等。

轴向的支承装置也能够确保在不执行转动运动的情况下将两个透镜板相对彼此以期望方式轴向运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有利的设计方案,不同的光分布包括发光设备的不同照射角度。例如能够提出:发光设备产生基本上旋转对称的光分布,其中设有例如8°或10°的第一照射角度和例如60°或90°的第二照射角度。在它们之间,能够根据两个透镜板彼此间的不同间距位置实现任意多个连续变化的照射角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所述不同的照射角度例如能够包括光斑和广角之间的光分布。

根据本发明的光分布改变例如能够包括光斑特性到泛光特性的照射角度的改变,或泛光特性到广角特性的照射角度的改变,或光斑特性经由泛光特性到广角特性的照射角度的改变。光斑特性根据本发明尤其包括小于30°的照射角度,泛光光分布尤其例如包括30至45°之间的照射角度,并且广角光分布尤其包括45至70°之间的照射角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尤其能够连续地改变大致8°的光斑分布和对应于大致65°的照射角度的广角分布之间的照射角度。

为了良好清晰起见,需要指出的是:尤其将如下角度称作本发明意义上的照射角度或称作光分布的角度值,其在专业意义上称为张角并且表示所谓的“半峰全宽”值。因此,在此是光照射角度的如下值,其中光强度例如下降到最大光强度的一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透镜板之间的间距能够连续地改变。这能够通过无级操作的调节装置来确保。借助连续地改变两个透镜板之间的间距,能够实现连续地改变发光设备的照射特性,尤其连续地改变照射角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有利的设计方案,两个透镜板之一固定地相对于壳体设置,并且另一透镜板借助于调节装置能够相对于另一透镜板和/或壳体移位。

由此,能够确保尤其精确地将透镜板相对彼此调节。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有利的设计方案,在两个透镜板中的至少一个上的透镜元件包括分面。尤其,分面拱起地构成。有利地,全部或几乎全部透镜元件构成为分面。还有利地,全部或几乎全部分面相同地构成。

分面能够球形地或非球形地拱起。所述分面尤其也能够近似于球面。此外,分面能够由旋转抛物面提供,并且例如具有抛物线形的或基本上抛物线形的横截面。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有利的设计方案,能够将一个焦距配设给一个透镜元件。在此,能够有利地提出:将相同的或几乎相同的焦距配设给每个或几乎每个透镜元件。

还有利地,调节路径例如处于两倍焦距的量级,沿着所述调节路径能够改变两个透镜板彼此之间的间距。这表示:透镜板能够在第一间距位置和第二间距位置之间移位,在所述第一间距位置中所述透镜板相互接触,在所述第二间距位置中所述透镜板例如彼此间隔开两倍焦距。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有利的设计方案,一个透镜板的一个透镜元件分别配设给另一透镜板的一个透镜元件。所述配设尤其能够固定地得出。这表示:即使在改变两个透镜板之间的间距期间也保持所述配设。在此还能够有利地提出:由准直光学装置射到第一透镜板的特定的透镜元件上的光仅朝第二透镜板的特定的相对置的透镜元件偏转。还有利地,该固定的配设沿着整个调节路径不变。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有利的设计方案,所述配设如此实现,使得自聚束光学装置起射到第一透镜板的透镜元件上的光份额从该透镜元件仅朝第二透镜板的透镜元件定向。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有利的设计方案,在透镜板之间的间距改变时保持第一透镜元件的透镜元件与第二透镜元件的透镜元件的配设。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有利的设计方案,在两个透镜板的至少一个上的透镜元件包括双凸透镜状分面。在此为轴向长形延伸的圆柱形的分面,所述分面沿着第一平面弯曲,并且沿着与其垂直的第二平面不弯曲,或者至多稍微弯曲。

根据另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5的方法。

本发明所基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方法,借助所述方法能够以舒适的方式实现发光设备的照射特性的改变。

借助权利要求15的特征实现所述目的。

为了避免重复而参考上面适用于权利要求1至14的实施方案和解释,所述实施方案和解释类似地也适用于根据权利要求15的方面。

上面的目的还通过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6的发光设备来实现。

该原理在此在于:代替两个在光路中设置在聚束光学装置下游的透镜板,直接在聚束光学装置上、尤其在其输出侧或光出射侧上设有多个透镜元件,并且为了改变光学装置的照射特性而借助于调节装置将第二透镜板相对于准直光学装置移位。

此外,为了阐述本发明并且为了避免重复而参考权利要求1至14的发光设备的上述实施方案,所述实施方案的阐述内容和特征方面的有利的设计方案同样应用于根据权利要求16的本发明。

附图说明

从未引用的从属权利要求中以及根据大量的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的下面的描述得出本发明的其它优点。

附图中示出: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发光设备的第一实施例的部分剖开的、方框电路图状的示意图,所述发光设备具有光驱动器,所述光驱动器包括一个led和一个准直器和两个借助于调节装置可相对彼此调节的透镜板,

图2在表明光驱动器的相对位置的情况下以平面图示出透镜板的大致沿着图1中的观察箭头ii的、中断的示意的仰视图,

图3示出根据图2的视图中的根据本发明的透镜板的另一实施例,

图4示出图1的发光设备的一个局部的部分剖开示意图,所述局部包括所表明的调节装置和处于第一最大间距位置中的两个透镜板,

图5示出第二间距位置中的图4的实施例,

图6示出在两个透镜板最大可能彼此接近的情况下的处于第三间距位置中的图5的实施例,

图7示出要借助对应于根据图4的透镜板的间距位置的由图1的发光设备在建筑物面上产生的光分布来照亮的建筑物表面的示意图,

图8以根据图7的视图示出对应于根据图5的两个透镜板的间距位置的光分布,

图9示出对应于根据图6的两个透镜板的间距位置的、对应于图7的视图的、在建筑物面上的光分布,

图10在表明可手动地操作的调节装置的情况下的根据本发明的发光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的部分剖开的示意图,其中表明调节环,

图11以部分剖开的示意图示出大致沿着图10中的剖线xi-xi贯穿图10的发光设备的剖面,

图12示出图10的发光设备的、大致沿着图10中的观察箭头xii的、部分剖开的示意俯视图,

图13以大致沿着图12的观察剖线xiii-xiii的细节图示出仅调节环的中断的、部分剖开的示意图,

图14在表明双凸透镜状透镜的情况下示出在根据图2的视图中的根据本发明的透镜板的另一实施例,

图15示出大致根据图14中的剖线xv-xv的透镜板的部分剖开的示意图,

图16示出利用两个根据图14的透镜板的情况下的、根据图4的视图中的根据本发明的发光设备的另一实施例,

图17示出根据图7的视图中的由图16的发光设备产生的光分布的光分布说明图,

图18示出图16的发光设备,其中,两个透镜板彼此间的间距位置改变,

图19示出在根据图18的透镜板的间距位置时的根据图17的视图中的发光设备的光分布,

图20示出利用根据图14的视图中的双凸透镜状透镜分面的情况下的根据本发明的透镜板的另一实施例,

图21示出根据图20中的部分圆xxi的一个唯一的双凸透镜状透镜分面的放大的示意细节图,

图22示出沿着图21中的剖线xii-xii贯穿图21的分面的部分剖开视图,

图23示出沿着图21中的剖线xiii-xiii贯穿图21的分面的部分剖开视图,

图24示出利用根据图20的根据图24下方的第一透镜板和根据图14的第二透镜板的、根据图16的视图中的根据本发明的发光设备的另一实施例,

图25示出图24的发光设备,其中,透镜板彼此间的间距位置改变,

图26示出图24的发光设备在根据图24的间距位置时的在要照亮的建筑物墙壁上的光分布,

图27示出在图21的间距位置时的在建筑物墙壁上的光分布,

图28示出根据图1的视图中的根据本发明的发光设备的另一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光驱动器通过板上芯片led和作为聚束光学装置的反射器提供,

图29示出根据图1的视图中的根据本发明的发光设备的另一实施例,在此,代替两个透镜板设有准直光学装置和与所述准直光学装置以可变间距设置的透镜板,所述准直光学装置具有直接安置在其上的透镜元件,

图30示出利用中央设置的圆形的双凸透镜状透镜的情况下的根据图2的视图中的根据本发明的透镜板的另一实施例,

图31示出根据图1的视图中的根据本发明的发光设备的另一实施例,其中,远离准直光学装置的透镜板(与图1的视图不同)转动180°或几何上颠倒地设置,因此透镜元件彼此背离,

图32示出根据图31的视图中的另一实施例,其中,接近准直光学装置的透镜板的透镜元件具有较大的半径,并且相对置的第二透镜板的透镜元件具有与之相反较小的半径,

图33大致根据图31中的部分圆xxxiii示出根据图31的透镜板的一个局部的部分剖开的中断的示意图,以及

图34示出根据图31的视图的根据本发明的发光设备的另一实施例,其中,两个透镜板的透镜元件设置在相应的透镜板的相应的背离准直光学装置的一侧上。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附图描述中,也在参考所附附图的情况下示例性地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此,为了概览(还有只要涉及不同的实施例),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元件或区域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其部分地添加小写字母。

仅参考实施例描述的特征在本发明的范围中也能够设置在本发明的任意其它实施例中。这种变化的实施例(即使它们未在附图中示出)也包括在本发明中。

全部公开的特征是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借此,也为了将本申请文件的单独或多个特征一并包含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权利要求中的目的,而也将所属的优先权文件(在先申请的副本)以及引用的参考文献和在此描述的现有技术的设备的公开内容全部一起并入到本申请的公开中。

首先根据图1来阐述根据本发明的发光设备的一个实施例:

在那里,仅极其示意地示出发光设备10,所述发光设备具有壳体11。在仅中断地示出且表明的壳体11之内,将led12设置在示意表明的电路板13上。led经由未示出的电压供应线路(在图10中例如用附图标记14表示)供应以所需的运行电压。设置用于产生对led所需的运行电压的其它电子器件为了简单性而未示出。

led在例如180°的大的空间角范围上分布地照射光。这应通过光辐射器55a、55b、55c表示。led12处于提供聚束光学装置的准直光学装置15的空穴57中。准直光学装置15包括全反射面58和一个覆盖部段59。整体上,准直光学装置15与led一起形成光驱动器,所述光驱动器用于产生基本上平行的光束27。

此外,在发光设备壳体11之内设置有第一透镜板18和第二透镜板19。由led12或由准直光学装置15的出射面56发射的平行的光射束27作为平行的部分光射束60射到第一透镜板18的光入射面28上,穿过所述光入射面,并且在第一透镜板18的光出射面29的区域中射出。从那里,光射到第二透镜板19的光入射面30上,并且通过第二透镜板19的光出射面31射出。

在光路中在第二透镜板19下游,在根据本发明的发光设备的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中,未设置其它光学元件。光能够从那里直接射到要照亮的建筑物面17上,所述建筑物面仅示意地并且不符合比例地在图1中表明。

在该实施例中因此在发光设备10的光出射开口16的区域中未设置封端玻璃等。在此,第二透镜板19起到发光设备16的一种封端玻璃的作用。

第一透镜板18和第二透镜板19之间的间距在附图中用32表示。在此,例如测量第二透镜板19的光入射面30和第一透镜板18的光入射面29之间的间距。本发明也包括其它的参考点。

根据本发明,两个透镜板18、19之间的间距能够借助于调节装置20来改变。调节装置20能够包括马达式的驱动器21,所述驱动器在图1中仅略提。马达式的驱动器21例如能够经由未示出的信号或控制线路从发光设备控制装置获得控制命令。

但是,调节装置20也能够包括可手动响应的操作元件,并且完全弃用马达式的驱动器。根据图10至13的稍后还要详细示出的实施例介绍纯手动作用的调节装置的这种操作元件。

但是,根据本发明,调节装置的构成方案不是重要的。原则上,本发明涉及两个透镜板18、19能够相对彼此沿轴向方向y移位,以改变它们彼此间的间距。

根据图1的实施例可见:沿着第一透镜板18的光入射面28设置拱起的分面22a、22b、22c形式的多个透镜元件。各分面的布置结构例如从图2和3的实施例的不同方案中得出。以拱起分面形式的透镜元件22a、22b、22c彼此直接相邻地设置。本发明还包括:在透镜元件22a、22b、22c之间设有微小的间距。

也在第二透镜板19上设置有多个透镜元件23a、23b、23c。两个透镜板18、19能够相同地构成。

第一透镜板18的各个分面22a、22b、22c或第二透镜板19的各个分面23a、23b、23c能够分别具有球面的横截面,并且与之相应地例如由球面拱起的体部、例如球截面形成或者接近这种体部。分面也能够由具有不同拱起部、例如非球面拱起部的体部形成。尤其是各个分面能够分别具有抛物线形的横截面,并且与之相应地形成旋转抛物面。

根据图1的视图,将焦距25配设于每个所述分面22a、22b、22c。这引起:由平行光构成的入射的射线束60在焦点60中聚束,所述射线束例如根据图1射入到分面22b上。在此,全部单独的光束交叉。

继续在光的路径之后,光自焦点61起发散,并且射到第二透镜板19处的透镜元件23b上。因为分面23b与第一透镜板18的分面22b相同地拱起,所以第二透镜板的分面可以配设有相同的焦距26。第一透镜板18的分面22b的焦距25和第二透镜板19的分面23b的焦距26因此是相同的。

图1示出两个透镜板18、19在间距32下间隔开,所述间距等于焦距25的双倍或大致双倍(即同时也是焦距26的双倍)。

自焦点61起的且射到分面23b上的部分光射束63就此由分面23b继续准直,并且变换成平行的光射束64。

补充地要注意的是:图1中的方框电路图状的示意图表示线性引导装置62。因此,第一透镜板18固定地相对于壳体11设置,而第二透镜板19相对于第一透镜板能够借助于调节装置20沿着线性引导装置62沿轴向方向y移位。

根据图2和3显而易见的是:在每个透镜板18、19上设置有多个透镜元件22a、22b、22c,其中,仅所述分面的一部分分面设有附图标记。

在图1的概览中得出:在该实施例中,透镜元件22a、22b、22c、23a、23b、23c在第一和第二透镜板18、19上分别设置在光入射侧28、30上,并且相应的透镜板18、19的光出射面29、31保持平坦。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相应的透镜板18、19也能够不同地取向,使得例如透镜元件设置在光出射侧29、31上,并且相应的光入射侧28、30保持没有透镜元件。根据本发明,透镜元件22a、22b、22c、23a、23b、23c相对于光源12的取向是不重要的。

根据图2和3显而易见的是,发光设备10能够具有基本上圆形的光出射开口16,并且与之相应地,两个透镜板18、19也是圆盘形的。然而,本发明不局限于该几何形状。本发明也包括如下发光设备,所述发光设备具有如下光出射开口,所述光出射开口具有正方形的或长方形的或其它例如多边形的线族。

此外,从图2和3中显而易见的是:在图1至3的实施例中,每个发光设备具有三个准直光学装置15a、15b、15c。准直光学装置15、15a、15b、15c的数量当然是任意的。所述数量尤其也与led的构成和数量相关。

此外,从图2和3中显而易见的是:每个准直光学装置15(进而还有每个led12)配设有多个单独的透镜元件22a、22b、22c。因此,例如图2的视图示出:准直光学装置15c配设有多于二十个单独的分面22a、22b、22c。

通过分别将多个透镜元件22a、22b、22c配设给每个准直光学装置15或每个led12,那么光源12的结构能够被辨识并且对于处于空间中的观察者而言不再可识别。同样地,led的或准直光学装置的结构不再能够在建筑物墙壁17上的光分布中识别到。建筑物墙壁上的光分布是均匀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第一透镜板18和第二透镜板19分别相同地构成。现在,尤其在图4至9的实施例的下面的描述中,还应假设:第一透镜板18设有多个分面状的透镜元件22a、22b、22c并且第二透镜板19设有多个另外的分面状的透镜元件23a、23b、23c,其中,第一透镜板18的透镜元件22a、22b、22c和第二透镜板19的透镜元件23a、23b、23c彼此相同地构成并且彼此相同地定位。

如果两个相同构成的透镜板18、19如在图4中示出那样轴向彼此间隔开地相互定位,那么如此进行所述定位,使得将第二透镜板19的另一透镜元件固定地配设给第一透镜板18的每个透镜元件。因此,根据图4,将第一透镜板18的透镜元件22b总是固定地配设给第二透镜板19的透镜元件23b。即使在执行透镜板18、19之间的间距改变之后也保持该固定的配设。

根据图4至6,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借助于调节装置20,间距32的改变能够在根据图6的为最小间距的第一间距和根据图4的最大的第二间距32之间转移,其中,在所述第一间距时几乎造成或能够造成第二透镜板19的入射侧30和第一透镜板18的出射侧29之间的接触,在第二间距时两个透镜板18、19大致彼此间隔开焦距25、26的双倍。所述转移在此能够通过调节装置例如连续地、尤其无级地进行。

根据图7至9应当阐述对应于按照图4至6的两个透镜板18、19的不同间距位置的在建筑物面17上产生的光分布:

在根据图4的如下间距位置中照射角度37最小,在所述间距位置中两个透镜板18、19彼此间的间距大致等于焦距25、26的双倍。根据图4的示意图,所述照射角度为0°,因为是平行光。实际上,参照建筑物面17距发光设备10的(在图1中当然未符合比例示出的)实际的大的间距,照射角度37例如大致为12至16°。该照射角度已经等于由准直光学装置15发射的光的照射角度。

如果借助于调节装置20将两个透镜板18、19朝向彼此移动以降低间距32,并且例如到达具有间距32的根据图5的中间位置,那么第二透镜板19不再能够将由第一透镜板18接收的光最大化地聚束。图5示出:透镜元件23b仅还能够以更小的程度将由透镜元件22b接收的光射束准直,并且相应地提供第二照射角度38。所述第二照射角度38大于第一照射角度37。

图7示出接近光斑分布的光分布,而根据图8(对应于根据图5的透镜板18、19的间距位置)光锥已经扩宽。根据图8的光分布的高度52b和宽度51b相对于根据图7的光分布的高度52a和宽度51a显著更大。

假设图7的光分布为光斑光分布,则图8的光分布已经提供泛光分布。

如果自根据图5的间距位置起两个透镜板18、19还进一步朝向彼此移动,并且达到接触或者几乎达到根据图6的接触位置,那么通过第二透镜板19不再或几乎不再将由第一透镜板18接收的光聚束。在此,照射角度39显著大于根据图5的间距位置中的照射角度38。

与根据图8的光分布曲线相比,根据图9的墙壁17上的光分布因此具有还更大的高度52c和宽度51c。

在此,实现广角光分布。

通过改变透镜板18、19之间的间距和第一透镜板18的透镜元件22a、22b、22c与第二透镜板19的透镜元件23a、23b、23c的固定配设,就此能够改变发光设备10的照射特性,尤其改变照射角度37、38、39。

根据图10至13阐述本发明的具有调节装置20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调节装置20具有手动的调节机构。

根据图10的实施例,发光设备10具有第一透镜板18,所述第一透镜板为了简单性而没有示出透镜元件。透镜板18相对于壳体11固定地设置。透镜板19能够相对于壳体11和相对于第一透镜板18和沿轴向方向沿着箭头y调节。透镜板19也具有透镜元件,然而所述透镜元件同样为了概览而未被示出。

第二透镜板19固定地安置在环形保持件40上。环形保持件40包括环形体部,所述环形体部包围第二透镜板19。在环形体部上三个滑块41a、41b、41c(参见图10、图11)大致沿环周错开120°地设置,并且径向向外突出超过环形保持件40边缘。

环形保持件40还包括三个定位装置42a、42b、42c,所述定位装置分别包括一个定位接片43a、43b、43c。将壳体11处的定位容纳件44a、44b、44c配属地配设给环形保持件40处的每个定位接片43a、43b、43c。

图10示出两个定位接片43a和43b和所属的定位容纳件44a、44b。

定位装置42a、42b、42c确保发光设备壳体11和环形保持件40之间的转动锁合。环形保持件40尽管沿双箭头y的方向、即沿轴向方向相对于发光设备壳体1轴向可移动地设置,但是不可围绕发光设备10的中间纵轴线65相对于发光设备壳体11转动。

此外,根据图10,调节装置20具有调节环47。

所述调节环以卡圈容纳部46包围壳体11的向外突出的卡圈45。调节环47就此能够围绕发光设备10的纵向中轴线65转动,但是沿轴向方向y通过卡圈45防止相对于发光设备壳体11的相对轴向运动。

在调节环47处设置有三个滑槽48a、48b、48c,所述滑槽用于容纳滑块41a、41b、41c。这三个滑槽48a、48b、48c例如从图11可见分别沿环周错开120°设置,并且例如能够沿着大致75°的角度范围延伸。

根据图13,即调节环47的中断的内视图的细节图显而易见的是:滑槽48、48a、48b、48c螺旋状地伸展。

如果自图10起操作调节环47,即相对于壳体11转动,那么由此将第二透镜板19从其在图10的实线中示出的下部位置中移位到其在图10中虚线示出的上部位置中,即轴向地移动。

由此,改变第一透镜板18和第二透镜板19之间的间距32。

通过定位装置42a、42b、42c,在间距改变期间,即使在调节过程期间也保持第二透镜板19相对于第一透镜板18的转动环周位置。这确保:针对不同的间距32,保持第一透镜板18处的各一个特定的透镜元件22a、22b、22c与第二透镜板19处的各一个特定的透镜元件23a、23b、23c的固定配设。

根据本发明的发光设备的另一实施例根据图14至19描述。

根据图14和15,透镜板19在该实施例中分别具有双凸透镜状透镜(lentikularlinsen)。在此为圆柱透镜,所述圆柱透镜沿着第一剖切平面(参见图15)具有球面的或非球面的弯曲,并且沿着垂直于第一剖切平面的第二剖切平面不弯曲。双凸透镜状透镜49a、49b、49c就此圆柱形地构成,并且彼此平行地定向。

根据图16和18,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两个相同构成的透镜板18、19相对彼此定位,使得第一透镜板18和第二透镜板19的两个双凸透镜状透镜元件49a、49b、49c彼此平行地定向。

在此又适用的是:将第二透镜板19处的特定的透镜元件(例如透镜元件49e)配设于第一透镜板18的特定的透镜元件(例如透镜元件49b),在此又在间距32不同的情况下保持该配设。

图16和18说明两个透镜板18、19的不同的间距位置。

根据图17和19的光分布识别出:根据图24和25的所述发光设备即使在两个透镜板18、19的间距位置不同的情况下也分别产生一个卵形的光分布。就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的意义而言,将墙壁17上的卵形光分布或照明强度分布理解为如下光分布,所述光分布具有与如图7、8和9示出的圆形光分布不同的轮廓53。

因此,图17示出具有相应的卵形轮廓53a的卵形光分布50a和简化示出地具有光分布的宽度51a和光分布的高度52a的光分布。因此,光分布是卵形的,或者近似椭圆形的。光分布50a的精确的轮廓53a自然与所使用的曲率半径相关。

随着两个透镜板18、19彼此间的间距下降,要照亮的建筑物面17上的光分布变宽。图19示出要照亮的建筑物面17上的光分布53a,所述光分布对应于根据图18的两个透镜板18、19的间距位置。可见的是:该光分布53c的宽度51b显著大于图17的光分布53a的宽度51a。该效果从如下得出:透镜元件(示例性地列举)49d、49e、49f能够分别将由第一透镜板18的透镜元件49a、49b、49c接收的部分光束不再能够如在图16中的间距位置中那样良好地或完整地准直。

相应地,如图18中标示的照射角度39c显著大于图16的照射角度37。在此又注意到:根据图16的照射角度37根据该示意图原本在那里为0°,因为在此示出平行的光射束。另一方面,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实际上在根据图16的间距位置中达到例如8°的最大程度地窄的光分布。

始终重要的是:光分布53c通过改变透镜板18、19之间的间距32来改变光分布的宽度51b,进而扩大图16和18的剖切平面中的照射角度37、39。

在与其垂直的剖切平面中,照射角度不受影响。这阐释了:为何光分布53c的高度52b实际上不与根据图17的光分布53a的高度52a偏离。

现在应根据图20至27阐述根据本发明的发光设备10的另一实施例。

图20以根据图2的视图示出透镜板18的另一实施例,所述透镜板现在具有所谓的双凸透镜状分面54a、54b、54c。在此为例如能够具有更复杂的隆起部的分面。

根据图20至23显而易见的是:分面54a、54b、54c能够沿着预设的网栅设置。在此尤其能够提出:根据图20的视图的分面54a、54b、54c的布置沿着网栅进行,所述网栅具有行和列。列的数量在此能够确定成,使得该数量等于根据图14的透镜板18的双凸透镜状透镜的数量。

所述分面布置的每个列在此能够划分成多个单独的分面。

所述双凸透镜状分面能够具有尤其拱起的带有两个不同曲率半径的表面。

根据图21,看到来自根据图20的透镜板18中的一个唯一的双凸透镜状分面54的放大的细节图。从图22和23的这两个剖面图中显而易见的是:沿着不同的彼此垂直的剖切平面能够设有不同的曲率半径。在此,为了简单性而假设:透镜板18的全部分面54a、54b、54c相同地构成。

还要注意的是:根据图22和23的剖面图的分面具有曲率半径,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也能够使用其它的弯曲的面,例如椭圆形的或抛物线形的弯曲部。

图24和25现在示出一种根据本发明的发光设备,在该发光设备中,第一透镜板18相应包括根据图20的透镜板18,而第二透镜板19由根据图14的第二透镜板19提供。

根据当前实施例的视图,在图24和25中,又示出两个透镜板18、19彼此间的两个不同的间距位置。

根据图24,勾画出间距位置,在该间距位置中,间距32大致等于焦距25的双倍。在此,发生光的最大聚束。基于各个透镜元件54a、54b、54c、54e、54f的所选择的拱起,又在要照亮的建筑物面上产生卵形的光分布。该光分布具有卵形的光轮廓53a,其具有所假设的光分布宽度51a和所假设的光分布高度52a。

然而在此,高度52a和宽度51a不必须强制性地对应于根据图17的光分布50a。

如果现在自根据图24的间距位置起通过调节装置20引起间距改变,并且如果两个透镜板18、19彼此接近直至根据图25的接触位置,那么透镜元件54d、54e、54f不再能够将在第一透镜板18处的相应的透镜元件54a、54b、54c接收到的光准直或以特定的程度聚束。光分布就此变宽,这引起相对于图24的照射角度更大的照射角度39。在此假设:如从图27可见,根据图27的光分布50d的高度52b显著大于图26的光分布50c的高度52a。该观察当然基于:图24和25的剖切平面现在在垂直于图16和18的剖切平面中观察。在其它情况下,光分布50c的高度52b相比于高度52a不扩大,而是宽度扩大。

此外,在观察图26和27时显而易见的是:光分布50c和50d具有恒定的宽度51a、51b。所述宽度通过照射角度预设,所述照射角度对应于相应双凸透镜状分面54的相应的不同的弯曲(即图25中未示出的弯曲)。

图22和23示出沿着不同剖切平面的两种弯曲,在此假设:图25仅示出对应于图23的剖切平面。

通过根据图22的弯曲产生的照射角度、即同样由第一透镜板18接收的平行的光射束的散开确保在图24至27的实施例中实现相应光分布50c、50d的预设宽度51a、51b,并且在该实施例中不改变。

根据附图的实施例,在各一个透镜板18、19上,多个分面22a、22b、22c、23a、23b、23c、49a、49b、49c、49d、49e、49f、54a、54b、54c、54d、54e、54f相同地构成。但是本发明也包括:在一个透镜板18、19上设置不同的分面,例如不同类型的分面。

此外,本发明包括:在一个透镜板上设置完全不同的分面,例如借助于仿真所计算的自由形状体。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借助于轴向运动改变两个透镜板18、19彼此间的间距,在此两个透镜板在每个间距位置中彼此平行地定向。本发明也包括:代替透镜板18、19之间的这种间距改变,借助于调节装置20执行移位运动,使得除了轴向定向的平行的移动运动之外,或替选于这种运动,通过如下方式进行透镜板18、19之间相对彼此的间距改变:两个透镜板18、19中的一个相对于相应另一透镜板19、18倾斜或翻转,或者经受其它的可能复杂的运动。在此也能够确保实现:固定地保持一个透镜板的一个透镜元件分别与另一透镜板的另一透镜元件的配设。

但是,本发明也包括如下实施例,在这些实施例中,该配设在间距改变期间消除,并且例如在分散的不同间距位置中分别将第一透镜板的不同透镜元件配设给第二透镜板的不同透镜元件。

最后,在附图中仅示出如下实施例,在这些实施例中,在间距改变期间保持第二透镜板19相对于第一透镜板18的转动位置。但是本发明还包括如下实施方式,在这些实施方式中,基于透镜板18、19之间的间距改变而改变第二透镜板19相对于第一透镜板18的转动位置。

本发明包括至少两个相对彼此可改变间距的透镜板18、19。本发明也包括如下发光设备,在这些发光设备中设有一个或多个附加的透镜板。

用于改变发光设备的照射特性的方法能够如下执行:

假设:在博物馆中借助于根据本发明的发光设备在临时展出持续时间期间照亮特定规格的艺术品。在该展出结束之后,应当由同一发光设备在同一或不同建筑物面处照亮具有其它规格的新的艺术品。为了将发光设备的光分布匹配于艺术品的该规格变化,可以通过调节装置20由操作人员以期望的方式改变两个透镜板18、19彼此的间距。

可以改变发光设备的光分布或照射特性,而不必更换或取代发光设备的特定元件,或甚至不必更换或取代发光设备的灯头。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进行第二透镜板19根据调节路径相对于第一透镜板18的轴向移位,所述调节路径大致为第一透镜板18的透镜元件22a、22b、22c的焦距25的双倍。本发明也包括如下实施例,在这些实施例中,由调节装置20为了改变透镜板18、19之间的间距32而提供的调节路径反而稍微或显著更大,或稍微或显著更小。

对于第一透镜板18的透镜元件22a、22b、22c提供不同焦距25的情况,要在调节装置20处提供的移动路径能够遵循分面22a、22b、22c之一的焦距或双倍焦距25。

有利地,将要由调节装置20提供的移动路径设计成,使得透镜板18、19之间的间距改变在第一最佳间距和第二间距位置之间提供,在所述第一最佳间距中产生最小照射角度,即几乎平行定向的光,并且所述第二间距位置以通过透镜元件的弯曲而预设的方式产生最大的照射角度。

透镜元件18、19之间的这两个不同的间距位置(它们相应地提供最大的照射角度和最小的照射角度)也能够通过止挡件(所述止挡件提供调节装置20)来预设或预先确定,并且相应地限制第二透镜板19相对于第一透镜板18的移位运动。

对于应以不连续的梯级进行透镜板18、19之间的间距改变以便确保透镜板18、19之间的预设的间距位置(例如以便实现特定的最佳的、例如尤其均匀的光分布)的情况,可以沿着移动路径也预设锁定位置,即如下的位置,在这些位置中能够由操作人员或由电子的或机械的传感器或控制单元识别或确定两个透镜板18、19之间的间距位置。由此例如能够排除:不达到预设的锁定位置之间的特定的中间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使用常规的led12、12a、12b、12c和常规的准直光学装置15、15a、15b、15c。在此,能够使用透镜元件22a、22b、22c、23a、23b、23c,所述透镜元件非球面地构成,但是能够通过球面来近似描述,其中,球面例如能够具有1至50mm之间的弯曲直径。

例如能够预设2至40mm之间的调节路径、优选大约4至6mm数量级的调节路径作为典型的应由调节装置20提供的调节路径,沿着所述调节路径能够改变两个透镜板18、19之间的间距。

为了防止led12和准直光学装置15的结构被辨识以便在建筑物面17上产生尽可能均匀的照明强度分布或光分布,每个准直光学装置15、15a、15b和/或每个led12、12a、12b、12c和/或led组(例如在使用多芯片led的情况下)大致在透镜板18处设有10至50个透镜元件22a、22b、22c。由此能够将射入到两个透镜板18、19上的或由透镜板18、19发射的光最佳地均匀化。

根据实施例,准直光学装置15具有空穴57、全反射面58和覆盖区域59,即中央居中地在准直光学装置15处具有常规的透镜。本发明也包括不同构成的适当的准直光学装置,所述准直光学装置将由相应的光源发射的光进行聚束。

根据本发明,为了提供根据本发明的发光设备10而可以采用常规的透镜板18、19,所述透镜板由本申请人长久以来例如用作发光设备中的三级光学装置。在此也存在如下可行性:通过将附加的第二透镜板设置在已经具有透镜板的发光设备处,在加装套件的范围内对发光设备进行加装,并且配备用于改变光特性的调节装置20。

根据图28的实施例,还简短地指出另一实施例,该另一实施例在其根据图28的视图中对应于图1的视图。在此设有聚束光学装置66,所述聚束光学装置取代图1的聚束光学装置66。在图28的实施例中,将反射器68设置为聚束光学装置66,所述反射器与板上芯片led67的装置配合作用,所述装置设置在反射器68之内,或者反射器68与配设有所述装置。反射器68以板上芯片67一起同样发射平行的或近似平行的光的光射束27。

两个透镜板18、19的布置方式在图28的实施例中能够同样如在图1的实施例中那样采用。发光设备10的光分布在不同间距32下对应于改变的光分布,所述光分布从图4至9中得出。

根据图29的根据本发明的发光设备的另一实施例规定如下聚束光学装置66,所述聚束光学装置具有准直光学装置15d,所述准直光学装置具有直接设置在其上的透镜元件70a、70b、70c。因此,透镜元件70a、70b、70c设置在准直光学装置15d的光出射侧56处,所述光出射侧(与在图1的实施例中不同)不保持平滑,而是具有多个透镜元件70a、70b、70c。

根据示例性的光射束71,能够从图29中得出:所述发光设备的光照射特性对应于图1的实施例。

图29的实施例的第二透镜板19b对应于图1的实施例的第二透镜板19。在此,透镜元件23a、23b、23c设置在第二透镜板19b的光出射侧31上并且保持光入射侧30平坦的情况是无关紧要的。在图29的实施例中,第二透镜板19b的取向也能够颠倒。

在图29的实施例的透镜板19b与准直光学装置15d的间距位置不同的情况下,精确地得到发光设备照射特性的与在图4至9中以图1的实施例所示相同的变化。

又显而易见的是:透镜板19b也能够遮盖多个相应的准直光学装置15d。

根据图30的实施例应介绍另一透镜板18。图30的视图在此对应于图2的视图。

代替根据图2至3的实施例的分面状透镜元件22a、22b、22c并且代替根据图14的实施例的双凸透镜状透镜元件49a、49b、49c,在此设有圆环形的、同心设置的双凸透镜状透镜元件69a、69b、69c。

在根据本发明的发光设备的未示出的实施例中,使用两个透镜板18、19,如其在图30中示出。在此,例如得到与图1中示意地且非符合比例勾画的横剖视图相同的横剖视图。

如果根据图30的两个透镜板18、19设置有不同的间距位置,那么根据图4至9得到与图1的实施例相同的光分布。在根据图4至6的发光设备中设置两个根据图30的透镜板18、19的优点在于:在此,在第二透镜板元件19相对于第一透镜板元件18移位时不必保持该相对的环周位置,而是基于所述元件18、19的旋转对称性在轴向移位运动时也可以改变所述环周位置,但不影响光分布。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未示出的实施方式,透镜板18、19、19b中的一个或多个与在本专利申请不同实施例中不同地弯曲或拱起地构成。

替选地,透镜板18、19(如在附图中示出的那样)能够沿着一个平面定向。

根据图31的实施例,透镜元件也能够彼此背离地设置,使得第一透镜板18的透镜元件22a、22b、22c朝向准直光学装置15,而第二透镜板19的透镜元件23a、23b、23c设置在第二透镜板19的背离准直光学装置15的一侧上。

最后,图32的实施例采用图31的实施例的基本结构:然而在此与图31的实施例不同,第一透镜板18的透镜元件22a、22b、22c配有第一半径,使得第一焦距25能够配设给相应的透镜元件22a、22b、22c。

第二透镜板19的透镜元件23a、23b、23c与之相对具有更小的半径,使得能够将焦距26配设给第二透镜板19的每个透镜元件23a、23b、23c,所述焦距26小于焦距25。这是一个尤其有利的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能够有利地在全部实施方式中使用特征组,根据所述特征组,第一透镜板18的透镜元件22a、22b、22c全部或多数或至少平均地具有比第二透镜板19的透镜元件23a、23b、23c更大的半径和/或更大的焦距。

该特别的几何形状的优点还在于:由第一透镜板18的特定的透镜元件(例如22b)发射的光射束实际上以大的可靠性还仅射入到第二透镜板19的相应的相对置的透镜元件23上。

要注意的是:第一透镜板18的透镜元件22a、22b、22c和第二透镜板19的透镜元件23a、23b、23c之间的焦距的区别或者它们之间平均或中位焦距的区别能够是数毫米。因此,例如第一透镜板18的透镜元件22a、22b、22c的焦距能够为3mm至10mm之间,并且第二透镜板19的透镜元件23a、23b、23c的焦距26为0.5mm至2.9mm之间。

根据图33的实施例,现在应还示意地阐述:一个唯一的透镜元件、例如透镜元件23e不一定由球面形成,而是也能够由旋转抛物面形成。但是,每个旋转抛物面的透镜元件23e的盖罩区域72能够近似地通过圆形73描述。所述圆形73能够配设有半径r。

在该盖罩区域22之内入射的光线(参见图33)在盖罩区域中大致聚焦到一个共同的焦点61上。

实际上,基于盖罩形状72或旋转抛物面轮廓与球面的偏差,会出现如下情况:不是得到精确的焦点61,而是相反得到焦点范围。当然,也能够将平均的焦距fm配设给这种焦点范围。该描述考虑:在观察全部穿过盖罩区域72或穿过所述透镜元件23e的旋转抛物面的射线时能够计算或求出平均的焦距fm。

参考图34的实施例可确定:第一透镜板8的透镜元件22a、22b、22c的焦距25也可以是平均焦距25。在附图中未示出的、本发明所包括的另外的实施例中能够提出:第一透镜板18的透镜元件22a、22b、22c的平均焦距25大于第二透镜板19的透镜元件23a、23b、23c的平均焦距26。

相反,在附图中未示出的另外的实施例中提出:第一透镜板18的透镜元件22a、22b、22c的平均焦距25小于第二透镜板19的透镜元件23a、23b、23c的平均焦距26。

最后,图34(根据图32的实施例并且与其一致地)示出另一实施例,在该另一实施例中,全部透镜元件22a、22b、22c、23a、23b、23c在两个透镜板18、19处分别设置在背离准直光学装置15的透镜板18、19的侧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