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用PCB板快拆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2719发布日期:2019-02-15 19:56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一种LED用PCB板快拆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LED用PCB板快拆装结构。



背景技术:

电子电气设备技术领域通常在机箱内设置多个PCB板实现各元器件的布置,现有PCB板在机箱内安装方式通常为通过多个螺钉直接将PCB板安装在机箱内,拆装是需要拆开机箱后将PCB板上所有的螺钉拆卸,拆卸过程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LED用PCB板快拆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LED用PCB板快拆装结构,包括水平设置在底框、竖直设置于所述底框尾部的后框、水平设置于所述后框顶部的安装板、与PCB板前侧连接的连接板,所述底框底部设有前后延伸的下滑轨,所述下滑轨上设有前后延伸的下滑槽,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前后延伸的上滑轨,所述上滑轨底部设有前后延伸的上滑槽,所述连接板上设有便于紧固螺栓穿过的安装孔,所述安装板横截面为L形,即所述安装板由水平设置的顶板、以及顶部与所述顶板尾部连接的后限位板组成,所述上滑轨设置在所述顶板底部,所述上滑轨尾部位于所述后限位板前侧,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后框可拆卸机械连接。

上述设计中利用上滑轨和下滑轨实现PCB板的抽出和插入,便于对PCB板进行限位,通过连接板上的安装孔安装,大大减少了螺钉的使用量,拆装更加容易,后限位板对PCB板进一步限位,保证PCB的稳定性。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滑轨和下滑轨均为尼龙材质,所述上滑轨和下滑轨上均设有加强金属条,所述加强金属条沿所述上滑轨或所述下滑轨长度方向延伸。尼龙材质的上滑轨和下滑轨防止碰伤PCB板,同时具有良好的绝缘效果。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后框顶部两侧设有向两侧延伸的转轴,所述安装板两侧设有便于所述转轴穿过的转动孔,所述转轴上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母,所述PCB板顶部尾端设有向上伸入所述上滑槽的插入板,所述转轴的轴线低于上滑槽底面,所述后框上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前侧与所述安装板后侧贴合,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安装板贴合点高度高于所述转轴的轴线。安装板采用翻转形式,拆装PCB板时不需要完全拆下安装板,拆装更加方便。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动孔为腰圆孔,所述转动孔长度方向为竖直方向。转动孔采用腰圆孔便于适用不同高度的PCB板安装。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滑槽底部设有连接下滑槽两侧的凸棱,所述凸棱至少两个且沿所述下滑槽长度方向排列分布,所述凸棱高度低于所述下滑槽深度。凸棱降低PCB与下滑槽的摩擦阻力,拆装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利用上滑轨和下滑轨实现PCB板的抽出和插入,便于对PCB板进行限位,通过连接板上的安装孔安装,大大减少了螺钉的使用量,拆装更加容易,后限位板对PCB板进一步限位,保证PCB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板与后框连接示意图。

在图中1.底框,2.下滑轨,3.安装板,4.上滑轨,5.上滑槽,6.PCB板,7.转动孔,8.转轴,9.加强金属条,10.凸棱,11.连接板,12.安装孔,13.紧固螺母,14.后框,15.下滑槽,16.顶板,17.后限位板,18.插入板,19.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其中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一种LED用PCB板6快拆装结构,包括水平设置在底框1、竖直设置于所述底框1尾部的后框14、水平设置于所述后框14顶部的安装板3、与PCB板6前侧连接的连接板11,所述底框1底部设有前后延伸的下滑轨2,所述下滑轨2上设有前后延伸的下滑槽15,所述安装板3上设有前后延伸的上滑轨4,所述上滑轨4底部设有前后延伸的上滑槽5,所述连接板11上设有便于紧固螺栓穿过的安装孔12,所述安装板3横截面为L形,即所述安装板3由水平设置的顶板16、以及顶部与所述顶板16尾部连接的后限位板17组成,所述上滑轨4设置在所述顶板16底部,所述上滑轨4尾部位于所述后限位板17前侧,所述安装板3与所述后框可拆卸机械连接。

上述设计中利用上滑轨4和下滑轨2实现PCB板6的抽出和插入,便于对PCB板6进行限位,通过连接板11上的安装孔12安装,大大减少了螺钉的使用量,拆装更加容易,后限位板17对PCB板6进一步限位,保证PCB的稳定性。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滑轨4和下滑轨2均为尼龙材质,所述上滑轨4和下滑轨2上均设有加强金属条9,所述加强金属条9沿所述上滑轨4或所述下滑轨2长度方向延伸。尼龙材质的上滑轨4和下滑轨2防止碰伤PCB板6,同时具有良好的绝缘效果。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后框14顶部两侧设有向两侧延伸的转轴8,所述安装板3两侧设有便于所述转轴8穿过的转动孔7,所述转轴8上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母13,所述PCB板6顶部尾端设有向上伸入所述上滑槽5的插入板18,所述转轴8的轴线低于上滑槽5底面,所述后框14上设有限位块19,所述限位块19前侧与所述安装板3后侧贴合,所述限位块19与所述安装板3贴合点高度高于所述转轴8的轴线。安装板3采用翻转形式,拆装PCB板6时不需要完全拆下安装板3,拆装更加方便。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动孔7为腰圆孔,所述转动孔7长度方向为竖直方向。转动孔7采用腰圆孔便于适用不同高度的PCB板6安装。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滑槽15底部设有连接下滑槽15两侧的凸棱10,所述凸棱10至少两个且沿所述下滑槽15长度方向排列分布,所述凸棱10高度低于所述下滑槽15深度。凸棱10降低PCB与下滑槽15的摩擦阻力,拆装更加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