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可叠加紫外光源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32534发布日期:2019-01-25 18:19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块化可叠加紫外光源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紫外光源领域,尤指一种模块化可叠加紫外光源模组。



背景技术:

紫外一般指发光中心波长在400nm以下的,但有时将发光波长大于380nm 时称为近紫外,而短于300nm时称为深紫外。紫外主要应用在生物医疗、防伪鉴定、净化(水、空气等)领域、计算机数据存储和军事等方面。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新的应用会不断出现以替代原有的技术和产品,紫外有着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目前的紫外与白光一样,由于发光效率的瓶颈,在大功率光源方面遭遇困难,而紫外的一些应用对其功率提出了要求。在白光领域,为了获得更大的光功率,需要在同一个灯具中集成更多的芯片。同样的,紫外领域在面临大功率需求时,也需要集成多颗芯片。但这种集成多颗芯片的方法在遇到灯具通光孔径较小时就无法适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将多个紫外光源的光束聚集成一束的结构简单、高效实用的种模块化可叠加紫外光源模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块化可叠加紫外光源模组,包括紫外光源、准直系统、合光器,所述紫外光源均匀布设于合光器的一侧,所述准直系统设于紫外光源的正面并将紫外光源的光束聚集在合光器一面的同一处,合光器将光束从合光器的另一面重合射出。

具体地,所述合光器的一面具有高透光率,合光器的另一面具有高反射率。

具体地,所述准直系统和合光器之间的距离为70-12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准直系统将紫外光源的光束聚集在合光器一面的同一处,再透过合光器从另一面重合发射出来,使得多个紫外光源的光束合成一束,还可叠加更多相同结构的模块。由于光束发散角度较小,在有限的叠加后光束的能量密度得到叠加,获得了更高的光功率,并且其他特征不会发生明显变化,满足了现有生产对更大的光功率紫外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紫外光源;2.准直系统;3.合光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模块化可叠加紫外光源1模组,包括紫外光源1、准直系统2、合光器3,所述紫外光源1均匀布设于合光器3的一侧,所述准直系统2设于紫外光源1的正面并将紫外光源1的光束聚集在合光器3 一面的同一处,合光器3将光束从合光器3的另一面重合射出。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准直系统2将紫外光源1的光束聚集在合光器3一面的同一处,再透过合光器3从另一面重合发射出来,使得多个紫外光源1的光束合成一束,还可叠加更多相同结构的模块。由于光束发散角度较小,在有限的叠加后光束的能量密度得到叠加,获得了更高的光功率,并且其他特征不会发生明显变化,满足了现有生产对更大的光功率紫外的需求。

具体地,所述合光器3的一面具有高透光率,合光器3的另一面具有高反射率。

本实施例中,合光器3一面的透光率高达90%,有利于聚集在合光器3一面的光束透过并发射出去,合光器3另一面反射率也高达90%,有利于将发射回来的光束二次发射出去。

具体地,所述准直系统2和合光器3之间的距离为70-120mm。

采用上述方案,准直系统2和合光器3之间的距离在70-120mm的范围内选取,可以达到最佳的合光效果和光照强度。

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