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条状平板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82926发布日期:2019-08-20 23:54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发光二极管条状平板灯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条状平板灯具。



背景技术:

由于半导体产业需使用短波长的光线进行微影蚀刻等工艺,该微影工艺在无尘室中使用的曝光步骤的光波长具有一特定波长。为了防止该曝光步骤受到外部光线的影响,无尘室内所使用的照明灯具必须不包含该特定波长的光线,以免造成光阻在未进行微影蚀刻时预先曝光,导致整片晶圆报废。因为该照明灯具照产生的光线大致呈现黄色,所以该工艺通常被称为黄光微影工艺。

半导体产业大量使用泪滴灯(teardrop)的灯具进行照明。灯具数量庞大,且点灯时间极长,灯具需时常更换,浪费时间人力。传统泪滴灯,内部作为光源的日光灯管,由于日光灯管本身的限制,造成其光效较低、电力消耗较高、以及使用寿命较短等问题。

因此,亟需一种新式的发光二极管灯具,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条状平板灯具,其通过壳体、条状发光二极管光源以及滤光平板,以形成具有特定波长范围的照射光线,所述照射光线能用于半导体的黄光工艺中,以提高灯具的光效、降低灯具的电力消耗、提高灯具的使用寿命、以及提高灯具的安装兼容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发光二极管条状平板灯具,用于半导体黄光工艺,所述发光二极管条状平板灯具包括:一壳体,设有一底板以及在所述底板的相异两侧边形成的侧壁,所述侧壁在所述底板上形成一第一开口,并且在所述侧壁相对的两端部分别设一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邻接所述第二开口;一条状发光二极管光源,设置于所述壳体的所述底板上,所述条状发光二极管光源产生一照射光线,以穿过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开口;以及一滤光平板,设置于所述壳体上并且覆盖所述第一开口,用以接收所述照射光线并且滤除所述照射光线中波长小于520纳米的光线,其中滤除后的所述照射光线从所述第一开口穿过所述滤光平板出射,以用于所述半导体黄光工艺。

进一步,所述条状发光二极管光源的所述照射光线的波长大于500纳米。

进一步,所述条状发光二极管光源为黄光发光二极管,并且所述条状发光二极管光源不具有蓝光光谱。

进一步,所述条状发光二极管光源为白光发光二极管。

进一步,所述壳体还包括一对弯折部,分别自所述侧壁延伸,每一所述弯折部设有凹槽,以供所述滤光平板插置,以定位所述滤光平板。

进一步,所述发光二极管条状平板灯具还包括一扩散板,所述扩散板设置于所述滤光平板与所述条状发光二极管光源的间,并且固定于所述壳体上,以扩散从所述条状发光二极管光源出射的所述照射光线,使所述照射光线均匀化。

进一步,所述扩散板插置于所述凹槽,以邻接于所述滤光平板。

进一步,所述发光二极管条状平板灯具还包括一对灯具盖,每一所述灯具盖固定于所述壳体的侧壁,以覆盖所述侧壁的所述第二开口。

进一步,每一所述灯具盖包括:一板体,以覆盖所述侧壁的所述第二开口;一对第一弯折部,自所述板体的一侧边弯折延伸,每一所述第一弯折部设有一第一固定孔,以一第一固定件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以固定所述灯具盖于所述侧壁上;以及一第二弯折部,自所述板体的另一侧边弯折延伸,每一所述第二弯折部设有一第二固定孔。

进一步,所述发光二极管条状平板灯具还包括一条状框架,所述条状框架用以承接所述壳体,并且以一第二固定件穿过所述第二固定孔,以固接所述壳体于所述条状框架上。

进一步,每一所述灯具盖的所述板体抵住所述侧壁相对的两端部,以固定所述滤光平板。

进一步,所述发光二极管条状平板灯具,还包括一电源盒固定于所述壳体上,电性连接所述条状发光二极管光源,以供电于所述条状发光二极管光源。

本实用新型所述发光二极管条状平板灯具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发光二极管条状平板灯具包括壳体、条状发光二极管光源以及滤光平板,以形成具有预定波长范围的照射光线,以用于半导体的黄光工艺中,以提高灯具的光效、降低灯具的电力消耗、提高灯具的使用寿命、以及提高灯具的安装兼容性。为了提升照明质量,并降低消耗能源,本实用新型所述发光二极管条状平板灯具体积细长,不但可作为一般LED平板灯使用,亦可轻易地替换泪滴灯内的日光灯管,使泪滴灯也能拥有高光效、低能耗、寿命长、兼容性高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条状平板灯具的爆炸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条状平板灯具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条状发光二极管光源的照射光线具有波长大于500纳米的光谱示意图;

图4是图3以滤光平板滤除照射光线中波长小于520纳米的光谱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条状平板灯具与灯罩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条状平板灯具与灯罩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中标号分别为:

100、发光二极管条状平板灯具;

102、壳体;

104、条状发光二极管光源;

106、滤光平板;

108、扩散板;

110、条状框架;

112、灯具盖;

114、电源盒;

116、底板;

117、容置空间;

120、侧壁;

122a、第一开口;

122b、第二开口;

124、弯折部;

126、凹槽;

128、板体;

130a、第一弯折部;

130b、第二弯折部;

131、连接部;

132a、第一固定孔;

132b、第二固定孔;

134、第二固定件;

136、灯罩;

L、照射光线;

SP1、SP2、光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条状平板灯具100的爆炸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条状平板灯具结构示意图。所述发光二极管条状平板灯具包括壳体102、条状发光二极管光源104、滤光平板106、扩散板108、条状框架110、一对灯具盖112以及一电源盒114。

如图1以及图2所示,所述壳体102设有一底板116以及在所述底板116的相异两侧边形成的侧壁120,所述侧壁120在所述底板116上形成一第一开口122a,并且在所述侧壁120相对的两端部分别设一第二开口122b,所述第一开口122a邻接所述第二开口122b。所述壳体102还包括一容置空间117。所述条状发光二极管光源104设置于所述壳体102的所述底板116上,所述条状发光二极管光源104产生一照射光线L,所述照射光线L穿过所述壳体102的所述第一开口122a。

如图1以及图2所示,所述滤光平板106设置于所述壳体102上并且覆盖所述第一开口122a。所述滤光平板106用以接收所述照射光线L,并且所述滤光平板106能滤除所述照射光线L中波长小于520纳米的光线或滤除所述照射光线L中波长小于500纳米的光线两者其中的一,其中滤除后的所述照射光线L从所述第一开口122a穿过所述滤光平板106出射,以用于所述半导体黄光工艺。在一实施例中,具有波长大于520纳米的所述照射光线L产生照明的效果,并且因为波长小于520纳米的光线被滤除而不会对黄光工艺造成不良的影响。在一实施例中,滤光平板106例如是滤光片或是滤光薄膜。

参考图3,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条状发光二极管光源104的照射光线L具有波长大于500纳米的光谱示意图。如图3所示,横轴为波长(纳米,nm),纵轴为强度(瓦特/纳米,Watts/nm),光谱SP1表示条状发光二极管光源104的照射光线L在不同波长(例如380nm至780nm的间)相对应的光强度。如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条状发光二极管光源104的所述照射光线L的波长大于500纳米,例如波长介于500至780纳米的间。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条状发光二极管光源104为黄光发光二极管,并且所述条状发光二极管光源104不具有蓝光光谱(例如所述照射光线L不具有波长小于500纳米的光线)。当所述条状发光二极管光源104不具有蓝光光谱时,可以取代已知技术的白光日光灯管。由于所述黄光发光二极管因为只包含具有波长大于500纳米以上的光线,其特点在于当滤光平板110老化或是退色时,黄光发光二极管仍可发出不会影响黄光工艺的光线,并且由于不需要滤除蓝光,所述照射光线L的光效能较高。在另一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条状平板灯具100可依据黄光工艺的需求,省略滤光平板110,此时所述条状发光二极管光源104不具有蓝光光谱提供足够的照明的用。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条状发光二极管光源104例如示白光发光二极管,所述条状发光二极管光源104例如是任意色温的白光发光二极管。

继续参考图1以及图2,所述壳体102还包括一对弯折部124,分别自所述侧壁120延伸,每一所述弯折部124设有凹槽126,以供所述滤光平板106插置,以定位所述滤光平板106。换言的,所述滤光平板106可插入于所述弯折部124的凹槽126中,以固定并且定位于所述壳体102。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条状平板灯具100还包括扩散板108,设置于所述滤光平板106与所述条状发光二极管光源104的间,并且固定于所述壳体102上,以扩散从所述条状发光二极管光源出射的所述照射光线L,使所述照射光线均匀化。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扩散板108插置于所述凹槽126,以邻接于所述滤光平板106,例如是所述扩散板108与所述滤光平板106迭置在一起。

如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每一灯具盖112固定于所述壳体102的侧壁120,以覆盖所述侧壁120的所述第二开口122b。每一灯具盖112包括板体128、一对第一弯折部130a以及一第二弯折部130b,该对第一弯折部130a以一连接部131连接在一起。在一实施例中,板体128用以覆盖所述侧壁120的所述第二开口122b,可防止光线泄漏。在一实施例中,该对第一弯折部130a自所述板体128的一侧边弯折延伸,每一第一弯折部130a设有一第一固定孔132a,以第一固定件(未图示)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132a,以固定所述灯具盖112于所述侧壁120上。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弯折部130b自所述板体128的另一侧边弯折延伸,每一第二弯折部130b设有一第二固定孔132b,用以固定所述条状框架110。在一实施例中,灯具盖112例如是以螺丝、铆接、或是扣接方式固接于所述壳体102上。

参考图1、图2以及图5,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条状平板灯具100与灯罩的分解立体示意图。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条状平板灯具100还包括一条状框架110,用以承接所述壳体102,并且以一第二固定件134穿过所述第二固定孔132b,以固接所述壳体102于所述条状框架110上。每一灯具盖112的所述板体128抵住所述侧壁120相对的两端部,以固定所述滤光平板106于所述壳体102。在一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条状平板灯具100还包括一灯罩136,例如是泪滴灯具的灯罩,固定于所述壳体102上,用以覆盖所述壳体102、条状发光二极管光源104、滤光平板106、扩散板108、以及条状框架110。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发光二极管条状平板灯具100可单独使用,亦可搭配既有厂房的旧灯具使用的条状框架110,如图5所示,原始的无尘室中使用的嵌入式T8灯具的条状框架110,当从条状框架110的上方取出内部灯管等,即可轻易地将本实用新型发光二极管条状平板灯具100放置于条状框架110中,将所述发光二极管条状平板灯具100设置于条状框架110中,提高使用弹性。如图6所示,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条状平板灯具100与灯罩136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发光二极管条状平板灯具100装置设于条状框架110,并且以灯罩136覆盖于条状框架110上。换言的,本实用新型的发光二极管条状平板灯具100可提高灯具的安装兼容性,所述平板灯具兼容于泪滴灯具,不需额外加工,即可轻松替换其内部灯管,使泪滴灯更换平板灯具成为方便且节能的选择。

参考图1、图3以及图4,图4是图3以滤光平板110滤除照射光线L中波长小于520纳米的光谱示意图。如图4所示,横轴为波长(纳米,nm),纵轴为强度(瓦特/纳米,Watts/nm),光谱SP2表示条状发光二极管光源104的照射光线L在不同波长(例如380nm至780nm的间)相对应的光强度。如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滤光平板110滤除来自所述条状发光二极管光源104的照射光线L中波长小于520纳米的光线,留下波长大于520纳米的光线。在一实施例中,滤光平板110用以滤除黄光工艺中不需要的光线,例如滤除蓝光、紫外光,使出射的照射光线L不会影响黄光工艺的进行。

继续参考图1,在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发光二极管条状平板灯具100的条状发光二极管光源104消耗功率较低,可降低灯具的电力消耗,具省电特性,例如习知的灯具为1支4尺T8灯管,其消耗功率为36W,以本实用新型的发光二极管条状平板灯具100替换,消耗功率只需要15W,光效达到110lm/W(流明/瓦特),即可达到一样的光通量与照度,省电59%。并且本实用新型所述发光二极管条状平板灯具100的条状发光二极管光源104具有高寿命与低光衰减的特点,大幅减少无尘室中更换灯管的工时、耗材与微尘的污染,有利于进行半导体黄光工艺。

本实用新型所述发光二极管条状平板灯具,包括壳体、条状发光二极管光源以及滤光平板,以形成具有预定波长范围的照射光线,以用于半导体的黄光工艺中,以提高灯具的光效、降低灯具的电力消耗、提高灯具的使用寿命、以及提高灯具的安装兼容性。为了提升照明质量,并降低消耗能源,本实用新型所述发光二极管条状平板灯具体积细长,不但可作为一般LED平板灯使用,亦可轻易地替换泪滴灯内的日光灯管,使泪滴灯也能拥有高光效、低能耗、寿命长、兼容性高等特点。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