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221018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一种背光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显示器的背光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背光模组位于液晶显示面板下方,液晶显示面板是被动发光元件,其本身并不发光,而是由其下方的位于背光模组中的发光源提供光源,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面板组合在一起构成了液晶显示模块,背光模组的发光效果将直接影响到液晶显示模块的显示效果。
[0003]由于背光模组中具有多个发光源,发光源发光时会产生热辐射,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散热片对背光模组中的发光源进行散热。参考图1(a)所示,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背光模组的示意图,如图所示,背光模组中设置了挤压型的散热片11,散热片11直接与发光源12接触,当发光源12发光时,散热片11吸收热辐射并散热,以此达到散热效果。参考图1(b)所示,为现有技术提供的又一背光模组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背光模组外壳上贴附有散热片21,以此达到散热效果。
[0004]现有技术的缺陷在于,散热片或内嵌在背光模组中,或贴附在背光模组的外壳上,增加了背光模组的厚度,不利于背光模组的薄型化,散热效率低下,此外,制造背光模组时还需要增加贴附散热片的工序,制造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背光装置厚度较大、散热效率低、制造成本高的问题。
[0006]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装置,该背光装置包括:反射片、与所述反射片相接触的胶框、容置在所述胶框中的导光板,其中,所述胶框与所述反射片相接触的一面为所述胶框第一面,所述胶框背离所述反射片的一面为所述胶框第二面;
[0007]所述胶框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固定发光元件的凹槽,所述胶框还包括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设置在所述胶框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中的至少一个面内,并且所述散热通道位于所述凹槽周边位置处。
[0008]本发明提供的背光装置,在胶框中设置散热通道,散热通道与胶框一体成型,在胶框模具中成型,不需要新设计模具,同时不增加背光装置厚度,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便于背光装置薄型化的优势。此外本发明实施例的散热通道贯通胶框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以及贯穿胶框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使凹槽内形成空气对流,加快了热能交换,提高散热效率,并且不需要在胶框中贴附散热胶或散热片,减少了贴附工序、降低了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000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0]图1 (a)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背光模组的示意图;
[0011]图1 (b)为现有技术提供的又一背光模组的示意图;
[0012]图2(a)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装置的结构图;
[0013]图2(b)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胶框示意图;
[0014]图2(c)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又一胶框示意图;
[0015]图3(a)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散热通道的示意图;
[0016]图3(b)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散热通道的示意图;
[0017]图3(c)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散热通道的示意图;
[0018]图3(d)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散热通道的示意图;
[0019]图3(e)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散热通道的示意图;
[0020]图4(a)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的散热通道的示意图;
[0021]图4(b)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的散热通道的示意图;
[0022]图4(c)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的散热通道的示意图;
[0023]图4(d)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散热通孔的散热通道的示意图;
[0024]图4(e)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的散热通道的示意图;
[0025]图4(f)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的散热通道的示意图;
[0026]图5(a)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散热通道的剖面形状示意图;
[0027]图5(b)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散热通道的剖面内壁结构示意图
[0028]图5(c)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散热通道的内壁膜层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将参照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通过实施方式清楚、完整地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适用于提高显示面板散热效率的情况,在此,显示面板中发光元件容置在胶框中,因此在本发明中对胶框结构进行设计,增加散热通道,以提高显示面板的发光元件的散热效率。
[0031]参考图2(a)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装置的结构图,该背光装置包括:反射片110、与反射片110相接触的胶框120、容置在胶框120中的导光板130,其中,胶框120与反射片110相接触的一面为胶框120第一面121,胶框120背离反射片110的一面为胶框120第二面(未示出);胶框120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固定发光元件的凹槽122,胶框120还包括散热通道123,散热通道123设置在胶框120的第一面121和第二面中的至少一个面内,并且散热通道123位于凹槽122周边位置处。
[0032]如上所述,背光装置和发光元件组成了背光模组,背光模组为显示器的关键零组件之一,且背光模组位于液晶显示器的液晶显示面板的下方。液晶显示面板本身并不能发光,而是通过位于液晶显示面板下方的背光模组中的发光元件提供光线,通过反射片110和导光板130等光学膜片为显示面板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液晶显示面板通过对发光元件产生的光线调制,液晶显示器才能正常显示影像。由此可知,液晶显示器中,发光元件提供光线,背光装置容置发光元件,并使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线增强,以提高发光亮度和效率,使液晶显示面板发光。液晶显示器的发光元件与背光装置相互独立,多个发光元件封装在背光装置中,背光模组发出的光线直接影响液晶显示面板的视觉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发光元件可以是发光二极管(LED)。
[0033]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a)所示,背光装置包括胶框120,胶框120中包括多个凹槽122,该凹槽122用于容置发光元件,其功能在于固定多个发光元件,胶框120具有第一面121和第二面,胶框120第一面121是指胶框120与反射片110相接触的一面,胶框120第二面是指胶框120背离反射片110的一面(未示出);反射片110,反射片110与胶框120的第一面121相接触,当发光元件发出光线时,反射片110接收部分光线并对该光线进行反射,使光线沿着面向液晶显示面板的方向传播,反射片110的功能在于提高发光元件的光使用效率;导光板130,导光板130容置在胶框120中且导光板130与反射片110相对设置,导光板130通常为高反射且不吸光的材料且具有多个扩散点,导光板130接收反射片110反射的光线,并将该光线导入导光板130内部,当光线射到扩散点时,光线往各个角度扩散,然后光线由导光板130正面射出,利用各种疏密、大小不一的扩散点可使导光板130均匀发光,导光板130的功能在于引导光线的扩散方向,使光得到充分利用并均匀分布。
[0034]而为了保证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背光模组中通常需要设置多个发光元件,发光元件在发光时通常会因为发光元件自身的温度而向外发射热辐射,因此热辐射可能使发热元件周边空气温度升高,从而可能使发光元件的温度升高,导致发光元件故障,散热装置老化加快、装置温度不均匀、发光元件使用寿命降低。为了提高背光装置的性能,本实施例在胶框120上形成散热通道123,该散热通道123设置在胶框120的第一面121和第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