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613719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照明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照明装置,特别涉及一种L邸灯管。
【背景技术】
[0002] 发光二极管(Li曲tEmittingDiode,LED)具有亮度高、工作电压低、功耗小、易与 集成电路匹配、驱动简单、寿命长等优点,从而可作为光源广泛应用于照明领域。
[0003] 现有的照明装置通常采用雾化灯罩W增加照明装置的出光均匀性,从而将L邸元 件的出光角度从120度扩大为140度W上,虽然送种设计方式可W增加照明装置的出光均 匀性,但是,引起了正向出光强度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正向出光强度高的照明装置,W克服上述缺陷。
[0005] -种照明装置,包括灯罩、L邸元件和电路板,所述L邸元件设置并电连接于所述 电路板,所述灯罩罩设所述L邸元件及所述电路板。所述灯罩包括第一灯罩、第二灯罩和第 H灯罩,第一灯罩与第二灯罩的开口相对,所述第一灯罩和第二灯罩包围所述L邸元件和 电路板,第二灯罩朝向所述LED元件的出光面,所述第二灯罩为聚光透镜,所述第一灯罩与 第H灯罩的开口相对,所述第一灯罩与第H灯罩包围所述第二灯罩、L邸元件和电路板。
[0006] 本发明提供的照明装置设有第一灯罩、第二灯罩和第H灯罩。所述第一灯罩的内 表面设置有反射面,W反射由第二灯罩折射或反射至第一灯罩的内表面的光线,W增加照 明装置的正向出光强度。所述第二灯罩罩设L邸元件,W会聚L邸元件发出的光线,增加了 照明装置的正向出光强度。所述第H灯罩罩设所述第二灯罩,W提高由第H灯罩出射的光 线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0007] 图1为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0008] 图2为图1所示的照明装置的第二灯罩的第二实施方式。
[0009] 图3为图1所示的照明装置的第二灯罩的第H实施方式。
[0010] 图4为图1所示的照明装置的第二灯罩的第四实施方式。
[0011] 图5为图1所示的照明装置的第二灯罩的第五实施方式。
[0012]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4] 请参阅图1,一种照明装置,包括LED元件10、电路板20、第一灯罩31、第二灯罩32 和第H灯罩33。所述L邸元件10设置于所述电路板20。
[0015] 所述电路板20包括第一侧21和与第一侧21相对的第二侧22。所述L邸元件10 承载与电路板20的第一侧21上且与所述电路板20电连接。
[0016] 所述第一灯罩31朝背向L邸元件10的出光方向凸伸形成。所述第一灯罩31具 有一第一开口310。所述第一开口310与LED元件10的出光方向一致。所述第一灯罩31 包括与电路板20相对的内表面311。所述内表面311可为反射面,W反射所述LED元件10 发出的光线。所述第一灯罩31罩设所述电路板20的第二侧22。所述承载所述L邸元件 10的电路板20可装设于第一灯罩31的内表面311,或装设于所述照明装置两端的灯头(图 未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20装设于照明装置两端的灯头。
[0017] 所述第二灯罩32朝向LED元件10的出光方向凸伸形成。所述第二灯罩32具有 一第二开口 320。所述第一灯罩31的第一开口 310与第二灯罩32的第二开口 320相对设 置。所述第二灯罩32的第二开口 320朝向所述L邸元件10的出光面。第二开口 320的第 二端面3201与第一灯罩31的内表面311连接。所述第一灯罩31与所述第二灯罩32共同 包围所述L邸元件10和电路板20。所述电路板20的宽度S小于第二灯罩32的第二开口 320的宽度D,W使由于在第二灯罩32的入射角度的原因,少量光线在第二灯罩32发生折 射或反射后能到达第一灯罩31的内表面。所述第一灯罩31的内表面311为反射面,从而 能反射该少量的经由第二灯罩32折射或反射至第一灯罩31的内表面311的光线,增加了 所述照明装置的正向出光强度。
[0018] 所述第二灯罩32为可透光灯罩。所述第二灯罩32可W采用添加有扩散剂和/或 添加有不同颜色色粉的塑料或其他材料制成。所述第二灯罩32为聚光透镜,W会聚L邸元 件10发出的光线。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灯罩32为朝向LED元件10的出光方向凸伸形成的 弧形灯罩。所述第二灯罩32关于L邸元件10的光轴M-M对称。所述第二灯罩32具有第 一表面321和第二表面322。所述第一表面321面向LED元件10。所述第二表面322背向 L邸元件10。
[0019] 在第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表面321为一光滑弧面。所述第二表面322 包括一菲涅尔面400,W会聚LED元件10发出的光线。所述菲涅尔面400包括一第二中必 弧面323和若干凸起3230。所述第二中必弧面323由沿LED元件10的出光方向凸伸形成。 所述第二中必弧面324关于所述L邸元件10的光轴M-M对称。所述若干凸起3230位于所 述第二中必弧面323的两侧。每一所述凸起3230均包括一第一面324和一第二面325。在 所述每一凸起3230中,所述第一面324靠近光轴M-M,所述第二面325远离光轴M-M。所述 第一面324为平行于所述L邸元件10的光轴M-M的平面。所述第二面325为沿L邸元件 10出光方向凸出形成的弧面。具有若干所述第二面325为弧面的菲涅尔面400对LED兀件 10发出的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同时,对于每一个所述第二面325,正是由于所述第二面325 为弧面,根据折射定律,所述第二面325对L邸元件10发出的光线具有角度调节作用,W使 得所述照明装置的出光更均匀。
[0020] 在第二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其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二表面322 还包括若干辅助弧面326。所述若干辅助弧面326位于所述菲涅尔面400的两侧。所述辅 助弧面326沿LED兀件10出光方向凸伸形成。所述若干辅助弧面326的曲率由光轴M-M 朝远离光轴M-M的两侧逐渐减小,W增加照明装置出光的均匀性。
[0021] 在第H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表面321和所述第二表面322均为光滑弧 面。所述第一表面321的曲率小于第二表面322的曲率。所述第一表面321和所述第二表 面322均关于LED元件10的光轴M-M对称。
[0022] 在第四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