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照明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180160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车辆用照明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车辆用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有一种车辆用照明装置,其具备:由导热率高的材料形成的本体部、设置有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1de,LED)的基板、及电连接于发光二极管的供电端子。
[0003]此处,导热率高的材料有的具有导电性。因此,由导热率高的材料形成的本体部有的具有导电性。
[0004]在本体部具有导电性的情况下,若本体部与供电端子接触,则会发生短路。
[0005]因此,在本体部与供电端子之间,设置有由具有绝缘性的材料形成的保持部。
[0006]此外,供电端子的与发光二极管侧为相反侧的端部为了与灯座电连接而从保持部露出。
[0007]因此,期望开发出一种车辆用照明装置,能够提高供电端子的从保持部露出的部分与本体部之间的绝缘性。
[0008]现有技术文献
[0009]专利文献
[0010]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4-120446号公报【实用新型内容】
[0011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
[0012]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照明装置,能够提高供电端子的从保持部露出的部分与本体部之间的绝缘性。
[0013][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0014]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照明装置包括:本体部,具有贯穿第1端部与第2端部之间的孔,且至少所述孔的附近具有导电性;发光模块,设置于所述本体部的所述第1端部,且具有发光元件;保持部,设置于所述本体部的所述孔的内部,具有绝缘性,且所述第2端部侧的端部较所述孔的周缘而突出;以及供电端子,一端电连接于所述发光模块,具有导电性,且在所述保持部的内部延伸。
[0015][实用新型的效果]
[00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提供一种车辆用照明装置,能够提高供电端子的从保持部露出的部分与本体部之间的绝缘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用于例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示意立体图。
[0018]图2是本体部10的示意立体图。
[0019]图3是发光模块20的示意立体图。
[0020]图4是灯座30的示意立体图。
[0021]图5是用于例示供电部40的示意剖面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1:车辆用照明装置;
[0024]10:本体部;
[0025]10a:孔;
[0026]10b、10c、42a、42b:端部;
[0027]11:收纳部;
[0028]12:凸缘部;
[0029]13:鳍片;
[0030]20:发光模块;
[0031]21:基板;
[0032]22:发光部;
[0033]22a:发光元件;
[0034]23:控制元件;
[0035]24:配线图案;
[0036]24a:输入端子;
[0037]30:灯座;
[0038]30a:本体部;
[0039]30b:母型端子;
[0040]30c:配线;
[0041]40:供电部;
[0042]41:供电端子;
[0043]42:保持部;
[0044]42b 1:凹部;
[0045]42b2:底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46]实施方式的实用新型是一种车辆用照明装置,其包括:本体部,具有贯穿第1端部与第2端部之间的孔,且至少所述孔的附近具有导电性;发光模块,设置于所述本体部的所述第1端部,且具有发光元件;保持部,设置于所述本体部的所述孔的内部,具有绝缘性,且所述第2端部侧的端部较所述孔的周缘而突出;以及供电端子,一端电连接于所述发光模块,具有导电性,且在所述保持部的内部延伸。
[0047]根据该车辆用照明装置,能够提高供电端子的从保持部露出的部分与本体部之间的绝缘性。
[0048]可在所述保持部的所述第2端部侧的端部设置有凹部。
[0049]如此,在供电端子与孔的周缘之间,能够加长沿着保持部表面的最短距离(沿面距尚)。因此,能够进一步提尚绝缘性。
[0050]而且,即使在将保持部安装于本体部时产生尘埃,尘埃也难以到达凹部的内部。
[0051]所述供电端子可从所述凹部的底面突出。
[0052]如此,能够进一步加长沿面距离。
[0053]所述本体部可包含高导热性树脂。
[0054]如此,能够实现车辆用照明装置的轻量化。
[0055]以下,参照附图来对实施方式进行例示。另外,各附图中,对于同样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并适当省略详细说明。
[0056]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照明装置1例如可用于汽车中所设的前组合灯(frontcombinat1n light)、后组合灯(rear combinat1n light)(刹车灯(stop lamp)、尾灯(tail lamp)、转向信号灯(turn signal)、雾灯(fog lamp)等)等。
[0057]但是,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用途并不限定于例示者,而能够广泛用于设置在汽车或列车等中的车辆用照明装置。
[0058]图1是用于例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示意立体图。
[0059]图2是本体部10的示意立体图。
[0060]图3是发光模块20的示意立体图。
[0061]图4是灯座30的示意立体图。
[0062]如图1所示,在车辆用照明装置1中,设置有本体部10、发光模块(module) 20、灯座(socket) 30及供电部40。
[0063]如图1或图2所示,在本体部10中,设置有收纳部11、凸缘(flange)部12及鳍片(fin)13。
[0064]收纳部11呈圆筒状,从凸缘部12的其中一个面突出。在收纳部11的内部,设置有凹部11a。
[0065]基板21被设置在凹部11a的底面上。基板21的与设置发光部22的一侧为相反侧的面是与凹部11a的底面接触。
[0066]而且,多个供电端子41从凹部11a的底面突出。多个供电端子41不与凹部11a的底面接触。
[0067]在收纳部11的侧壁设置有多个凸部lib。多个凸部lib例如在将车辆用照明装置1安装于未图示的灯具等时,与灯具侧的安装构件联动而使车辆用照明装置1保持于未图不的灯具等。
[0068]而且,在多个凸部lib与凸缘部12之间,也可设置包含橡胶或硅酮(silicone)等材料的密封构件。
[0069]凸缘部12呈圆板状,在其中一个面上设置有收纳部11,在另一个面上设置有鳍片13ο
[0070]鳍片13是从凸缘部12的面突出并设置有多个。多个鳍片13呈板状,作为散热鳍片发挥功能。
[0071]此处,本体部10具有:收纳发光模块20的功能;以及将在发光模块20中产生的热放出到车辆用照明装置1外部的功能。
[0072]因此,考虑到要将热放出到外部,优选由导热率高的材料来形成收纳部11、凸缘部12及鳍片13。
[0073]而且,优选使车辆用照明装置1变得轻量。
[0074]因此,收纳部11、凸缘部12及鳍片13优选由高导热性树脂形成。
[0075]高导热性树脂例如是使包含导热率高的碳或氧化铝等的纤维或粒子混合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或尼龙等树脂中所得。
[0076]此时,可将收纳部11、凸缘部12及鳍片13 —体成形。
[0077]另外,也可分别形成收纳部11、凸缘部12及鳍片13,并将它们加以接合。在分别形成收纳部11、凸缘部12及鳍片13的情况下,既可使它们由相同的材料形成,也可使它们由不同的材料形成。
[0078]如图3所示,在发光模块20中,设置有基板21、发光部22、控制元件23、及配线图案(pattern)24。
[0079]基板21被设置在本体部10的收纳部11的内部。
[0080]基板21呈板状,在表面设置有配线图案24。
[0081]基板21的材料或结构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基板21可由氧化铝或氮化铝等无机材料(陶瓷(ceramics))、酸醛纸(paper phenol)或环氧玻璃(glass epoxy)等有机材料等所形成。而且,基板21也可由利用绝缘材料包覆金属板表面所得的材质而形成。另外,在利用绝缘材料来包覆金属板表面的情况下,绝缘材料既可包含有机材料,也可包含无机材料。
[0082]在发光部22的发热量多的情况下,考虑到散热的观点,优选使用导热率高的材料来形成基板21。作为导热率高的材料,例如可例示氧化铝或氮化铝等陶瓷、高导热性树脂、利用绝缘材料包覆金属板表面所得的材质等。
[0083]而且,基板21既可为单层,也可为多层。
[0084]在基板21表面所设的配线图案24上,安装有多个发光部22。
[0085]在发光部22中,设置有发光元件22a、外围器22b、导线(lead) 22c及密封部22d。
[0086]发光元件22a被设置在外围器22b中所设的凹部22bl的内部。
[0087]发光元件22a与露出至凹部22bl内部的导线22c电连接。
[0088]发光元件22a例如可采用发光二极管、有机发光二极管、激光(laser) 二极管等。
[0089]发光元件22a的光的出射面即上表面朝向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正面侧,主要朝向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正面侧来出射光。
[0090]外围器22b例如可由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PBT)或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等树脂或陶瓷等所形成。
[0091]而且,在将外围器22b的材料设为树脂的情况下,可混合氧化钛等的粒子,以提高对从发光元件22a出射的光的反射率。
[0092]另外,并不限定于氧化钛的粒子,只要混合包含下述材料的粒子即可,S卩,对从发光元件22a出射的光的反射率高的材料。
[0093]而且,外围器22b例如也可由白色的树脂形成。
[0094]外围器22b的凹部22bl的侧壁面呈斜面。从发光元件22a出射的光的一部分被外围器22b的侧壁面反射,并朝向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正面侧出射。
[0095]而且,从发光元件22a朝向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正面侧出射的光的一部分且在密封部22d的上表面(密封部22d与外界空气的界面)发生了全反射的光被外围器22b的凹部22bl的侧壁面反射,再次朝向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正面侧出射。
[0096]S卩,外围器22b可采用一并具备反射体的功能的构件。另外,外围器22b的形态并不限定于例示者,可进行适当变更。
[0097]导线22c的其中一个端部侧露出至外围器22b的凹部22bl的内部。
[0098]导线22c的另一个端部侧朝向外围器22b的与凹部22bl开口的一侧为相反侧的面(下表面)弯折。导线22c例如可采用J形弯曲(bend)型导线。
[0099]导线22c的露出至凹部22bl内部的部分是与发光元件22a电连接。
[0100]导线22c的朝向外围器22b下表面弯折的部分是与配线图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