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屑传送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6932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排屑传送带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屑传送带系统,其中含有不同大小切屑的使用过的冷却液从上方排入用过冷却液处理箱中,这种切屑包括在金属加工操作如切削或磨削中从机床中产生的铁基、铝基或铜基金属的切削屑或磨削屑,含在用过的冷却液中的不同大小切屑由一个单独的传送带系统传送,然后排放到用过冷却液处理箱之外。


图14到16中显示了这种传统型排屑传送带系统的一个示例。传统的传送带系统51具有放置在用过冷却液处理箱52内的环形铰接传送带53;有安装在铰接传送带53上的侧链53c围绕的驱动链轮54;在传送带末端T处与侧链53c滑动接触的从动末端圆盘55。在这些图中,标号52a表示用过冷却液处理箱52的水平底板,标号52b表示从水平底板52a向上倾斜延伸的斜底板,标号56表示连接在铰接传送带53的外部圆周表面上的外刮板,标号C表示铰接传送带的传送方向。
在排屑传送带系统5 1中,含有不同大小切屑的冷却液从上方排入用过冷却液处理箱52中(如图14中箭头A所示方向),较大尺寸的切屑(这里用“大切屑”表示)被铰接传送带53上侧的排放段53a收集。排放段53a沿着水平路径和平行于斜底板52b向上延伸的倾斜路径连续地运动。当排放段53a沿倾斜路径运动时,大切屑由外刮板56挡住。然后,大切屑在用过冷却液处理箱52的上部从排出口57排放到用过冷却液处理箱52之外(如图14中箭头B所示方向)。没有被排放段53a收集的较小尺寸的切屑(这里用“小切屑”表示)聚集在返回段53b(带53的内圆周表面)和水平底板52a上。
在上述的传统链式排屑传送带系统51中,包含在使用过的冷却液中的大切屑(例如卷曲切屑、由卷曲切屑缠绕在一起形成的球状切屑或者长切屑)和小切屑一起被铰接传送带53上侧的排放段53a所收集。然而,小切屑在重力的作用下穿过排放段53a两个相邻铰接板之间的间隙、铰接传送带的每一纵向边和用过冷却液处理箱52的相应侧壁之间的间隙以及侧链上的间隙下落。一部分小切屑聚集在铰接传送带53下侧的返回段53b的内圆周表面上。没有被返回段53b收集的剩余小切屑聚集在用过冷却液处理箱52的底板上(如图4中的切屑K2所示)。
然后,聚集在返回段53b的内圆周表面上的小切屑向传送带的末端T运动。当返回段53b在传送带的末端T处向上转时,聚集在返回段53b上的小切屑相继落下,在铰接传送带53向上转的位置处堆积或聚集成棒状团块。甚至当用两个通过轴连接在一起的链轮来代替末端圆盘55时这种小切屑的堆积也会发生。堆积在向上转的传动带部分内的小切屑团块逐渐地迫使铰接传送带53垂直地向上和向下运动。这就会导致传送带系统51意外地停止运行。当发生这种停止时,必须拆下铰接传送带53来清理用过冷却液处理箱52的内部。由于缺少用于排放聚集在返回段上而粘结的小切屑的机构或结构,从而导致了上述问题的产生。
从上面的描述中可以明显看出,由铰接传送带组成的传统排屑传送带系统本质上无法处理含有不同大小切屑的使用过的冷却液。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传送带系统附近设置了一单独的滚筒过滤器,如日本公开特许公报第HEI-9-300171号。然而这种设置需要占较大空间。在另一种改进设置中,并排设置或上下设置了一个刮刀式传送带(用于排放小切屑)和一个铰接传送带式传送带(用于排放大切屑)。这种设置需要较大的安装空间以及两个单独的动力源,这将增加能源消耗和减小效率。这种两层设置的另一个缺点是下层传送带的维修相当困难。
本发明的具体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铰接传送带的排屑传送带系统,可以通过环形铰接传送带的排放段收集和排出大切屑,同时可在铰接传送带的返回段上收集小切屑,然后将小切屑排出传送带系统,而不会在返回段的向上转部分形成较大团块的小切屑。这样就可以保证只使用一个单独的排屑传送带系统就能处理含有不同大小切屑的使用过的冷却液,而无须较大的安装空间,也不会因为切屑堵塞而引起传送带系统的意外停止。
为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排屑传送带系统,其包括设置在用过冷却液处理箱内的环形铰接传送带,环形铰接传送带可以循环运动并在传送带末端和排屑端发生向上转。其中,含有不同大小切屑的用过的冷却液从上方排入到用过冷却液处理箱中,含在使用过的冷却液中的不同大小切屑被收集,然后被传送到排屑端,在那里切屑被排出到用过冷却液处理箱之外。在铰接传送带的外圆周表面上连接了外刮板。排屑传送带系统还包括设置在铰接传送带排放段下方且在长度上面对着排放段的隔板,以及设置在铰接传送带返回段向上转的传送带末端处的圆柱体。圆柱体在传送带末端的宽度方向上延伸,使得聚集在返回段上的小切屑通过圆柱体的外圆周表面传送到隔板上,然后通过铰接传送带的内圆周表面和隔板进行传送。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铰接传送带的内圆周表面连接了内刮板。
最好设有一排屑机构,用于在用过冷却液处理箱的侧向方向上从隔板上排出小切屑。
本发明的环形铰接传送带具有位于铰接传送带上侧的排放段,以及位于铰接传送带下侧的返回段。这里使用的用语“纵向”是指和环形带运动方向平行的方向。这里使用的用语“宽度方向”是指和环形带运动方向正交的方向。这里使用的用语“大切屑”是指长切屑、卷曲切屑,以及被挡住不能通过铰接传送带因而被排放段所捕获或收集的切屑团块。这里使用的用语“小切屑”是指可以通过相邻两个铰接板之间的接头、铰接传送带每一纵向边和用过冷却液处理箱相应侧壁之间的间隙、以及侧链上的间隙而沉积的切屑。
在本发明的排屑传送带系统中,当含有不同大小切屑的使用过的冷却液排入用过冷却液处理箱中时,大切屑被捕获或收集在排放段上,然后沿排放段运动,最后被排出用过冷却液处理箱。在这段时间里,没有被排放段收集的小切屑一部分沉积在隔板上,而另一部分小切屑被收集在返回段(铰接传送带的内圆周表面)上,剩余的小切屑聚集在用过冷却液处理箱的底部。
沉积在处理箱底部的小切屑被返回段的外刮板刮走,然后当返回段在传送带末端向上转时被铲起,再和大切屑一起由排放段传送,最后从排屑端排到用过冷却液处理箱之外。
同时,收集在返回段(铰接传送带内圆周表面)上的小切屑由返回段传送到传送带末端为止。由于铰接传送带在传送带末端向上转向,小切屑通过位于铰接传送带转向位置上的圆柱体传送到隔板上。然后小切屑和聚集在隔板上的切屑一起沿隔板向排屑端传送,小切屑在排屑端被排到用过冷却液处理箱之外。
在此示例中,如果在铰接传送带的内圆周表面上设有内刮板,那么聚集在返回段上的小切屑通过从铰接传送带相邻铰接板之间的各个接头部分向外伸出的铰接套管沿着圆柱体的圆周表面传送到隔板上,然后通过伸出的铰接套管在隔板上传送。
位于铰接传送带内圆周表面的内刮板可以使小切屑从返回段通过圆柱体传送到隔板上,然后当内刮板在和排放段一起运动时,内刮板可以沿隔板使小切屑和聚集在隔板上的其它切屑一起向排屑端传送。此内刮板可促进小切屑在铰接传送带的向上转位置上从返回段到隔板的顺畅传送,同时也能使小切屑和沉积在隔板上的小切屑沿隔板的传送达到较高效率。
另外,为了保证沿隔板传送的小切屑被排到用过冷却液处理箱之外,将小切屑从隔板上沿用过冷却液处理箱侧向方向排出的排放机构应设置在排屑端一侧,这样可以提高从隔板的排屑端向用过冷却液处理箱外排放切屑的排屑效率。
图14是传统的排屑传送带系统的示意性侧视图;图15是沿图14中线15-15的剖视图;图16是沿图14中线16-16的剖视图;
用过冷却液处理箱2具有一底壁,它是由沿处理箱2纵向方向延伸的水平底板2a以及从水平板2a上向上倾斜地连续延伸的斜底板2b连接而形成。由于铰接传送带3在处理箱2内循环运动,排放段3a沿基本上平行于水平底板2a和斜底板2b的水平路径和向上倾斜的路径连续地运动。同时,位于水平底板2a上的返回段3b的一部分沿基本平行于水平底板2a延伸的路径运动。在图1中,标号2c表示处理箱2上的冷却液流出孔,标号2d表示传送带末端T处的盖板,标号C表示铰接传送带3的运动方向,标号D表示切屑回收盒或回收容器,标号E表示排出的冷却液的容槽。
如图2所示,铰接传送带3由多个铰接板31组成,铰接板通过插入在铰接套管31a中的销33而相互连接在一起。铰接板31纵向地设置在由滚轴链组成的一对侧链32之间。每一铰接套管31a和一个销33一起形成了铰接板31的连接部分,铰接套管从铰接传送带3的前、后表面上向外伸出。侧链32由连接板34和滚轴35组成。滚轴35安装在各个销33上。这里所采用的铰接板31由没有凸台、开口和其它阻碍物的平板形成。
每一铰接板31均具有一对连接在铰接传送带3宽度方向上的两相对端部上的侧翼36。如图3所示,每一侧翼36由一翼板36a和一固定板36b组成,并通过固定板36b连接到铰接板31上。一个侧翼36的翼板36a和另一个侧翼36的翼板36a在铰接传送带3的宽度方向上相互重叠在一起,使得相邻两翼板36a之间没有间隙,即使当铰接传送带3在传送带末端T处向上转时也是如此。
在铰接传送带3的外圆周表面上连接有外刮板37,其间距为几块铰接板31。相似地,在铰接传送带3的内圆周表面上以适当间距连接有内刮板38。内刮板38的高度比外刮板37小。外刮板37设计成当沉积在隔板上的切屑团块超过预设高度时其可以刮走并运送切屑,并在铰接传送带3沿向上倾斜的路径向排屑口7运动时其可以将切屑支承并保持在排放段3a上。内刮板38设计成当返回段3b在带末端T处向上转时其可以支承切屑(收集在返回段3b上的切屑),从而促进切屑传送到隔板5上。内刮板38沿着隔板5传送这些切屑以及沉积在隔板5上的切屑。
位于铰接传送带3的排放段3a和返回段3b之间的隔板5由一个在排放段3a下方纵向延伸并面对着排放段3a的平板组成。隔板5具有相对的纵向边部分,充当了排放段3a的导轨5r。
如图4到6所示,在环形铰接传送带3在传送带末端T处向上向的转向位置上设置了一对用于导向和支撑铰接传送带3的各个侧链32的末端圆盘4b。在这一对末端圆盘4b之间设有由管形成的圆柱体6,其在用过冷却液处理箱2的宽度方向上延伸。当小切屑K2向上传送,圆柱体6可以作为辅助件将小切屑K2导向和支撑在其外圆周表面上,当铰接传送带3向上转时,小切屑K2通过内刮板38传送到隔板5上。圆柱体6不能旋转。在图4到6中,标号2e表示返回段的侧导轨,标号2f表示压力导轨。
排屑口7位于用过冷却液处理箱2的向上倾斜部分的顶部,因此由排放段3a运送的大切屑K1在重力的作用下从排屑口7中落下。如图1和7所示,隔板5具有位于处理箱上部前方的末端(排屑端),隔板端部被部分地切开形成一个开口5a。排屑机构8设置在开口5a附近,用于在小切屑K2沿隔板传送后将其排出。为了在处理箱2的侧向向外的方向上排出小切屑K2,排屑机构8包括一设置在开口5a下方且在处理箱2的宽度方向上横向延伸的向下倾斜的槽8a,以及一平行于处理箱2侧壁方向上并从槽8a的下端延伸出的向下倾斜的外部槽8b。
上述结构的排屑传送带系统1的操作如下。通过驱动链轮4的旋转驱动铰接传送带3在箭头C(图1所示)所示方向上循环运动。如图1所示,含有不同大小切屑的使用过的冷却液从上方排入到用过冷却液处理箱2中(如箭头A所示方向)。大切屑K1收集在排放段3a上并向排屑口7运送。同时,一部分小切屑K2沉积在水平底板2a上,当聚集在底板2a上的小切屑K2超过了预设高度时,小切屑K2被返回段3b上的外刮板37刮走,并向传送带末端T运送。在传送带末端T,当返回段3b向上转向时,小切屑K2被外刮板37铲起,然后和大切屑K1一起由排放段运送。在这段时间里,一部分小切屑再度沉积。然而,当排放段3a进一步沿着向上倾斜的底板2b运动时,切屑由外刮板37保持不会掉落,而冷却液从切屑中流出。在用过冷却液处理箱2的上部,排放段2a再次沿水平路径运动并向下转,大切屑和小切屑的混合物在重力的作用下如箭头B所示从排屑口7中落下,并回收到切屑回收容器D中。
另一方面,当返回段3b在传送带末端T处向上转时,收集在返回段3b上的小切屑K2沿着铰接传送带3和圆柱体6外圆周表面之间的路径传送到隔板5上,在向上转时小切屑K2由内刮板38支承。这些被传送的小切屑K2和那些已经聚集在隔板5上的小切屑K2通过内刮板38沿隔板5朝向上倾斜的方向传送。在隔板的上端,小切屑K2通过排屑机构8从用过冷却液处理箱2的侧向向外的方向排出。排屑传送带系统1具有相对较低的内刮板38,适于处理小切屑占所有切屑含量的比值不到20%的冷却液。
图8到12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排屑传送带系统。传送带系统1′和第一实施例的传送带1的不同之处只在于隔板5′和内刮板38′的形状和结构以及排屑机构8′的结构。和第一实施例中相似或相对应的零件以相同的标号表示,下面主要针对结构的差异来进行介绍。
如图8和9所示,排屑传送带系统1′具有设置在排放段3a和返回段3b之间的隔板5′。隔板5′位于排放段3a的下方并正对着排放段3a,且在排放段3a的纵向方向上延伸。如图11所示,隔板5′具有在处理箱2中心部分的宽度上横向延伸的平板部分5′m,以及一对从平板部分5′m的两相对端向上向外伸出的斜板部分5′n。斜板部分5′n的外边形成了返回段3b的平导轨5′re。
铰接传送带3具有连接在其外圆周表面上的外刮板37以及连接在其内圆周表面上的内刮板38′。内刮板38′的高度比第一实施例中的内刮板38的高度高。如图10和11所示,内刮板38′是由一个形状与隔板5′的横截面形成互补的板形成,这样聚集在隔板5′上的切屑可以被刮走,并通过内刮板38′在隔板5′上运动来传送。隔板5′和内刮板38′设计成形状上相匹配,可以提高传送带系统1′的传送效率。
在用过冷却液处理箱2的上部设有一排屑机构8′,用来排出由内刮板38′在隔板5′上传送的切屑。如图12所示,排屑机构8′包括隔板5′上的开口5′a,以及用来接收从开口5′a中落下的切屑并将切屑从处理箱2的侧向向外方向排出的螺旋传送器8′a。螺旋传送器8′a由和铰接传送带3的一个侧链32相啮合的驱动链轮8′b驱动。图12中所示的标号M表示驱动链轮4a从而带动铰接传送带3循环运行的动力源。
具有上述结构的排屑传送带系统1′的操作如下。如图8所示,含有不同大小切屑的使用过的冷却液从上方排入到用过冷却液处理箱2中(如箭头A所示方向)。大切屑K1收集在排放段3a上并向排屑口7运送。同时,当返回段3b在传送带末端T处向上转向时,聚集在水平底板2a上的小切屑K2被外刮板37铲起,然后,小切屑K2和大切屑K1一起由排放段3a运送。因此,当排放段3a在用过冷却液处理箱2的上部向下转时,大切屑K1和小切屑K2的混合物在重力的作用下如箭头B所示从排屑口7中落下,并回收到切屑回收容器D中。
另一方面,当返回段3b在传送带末端T处向上转时,聚集在返回段3b上的小切屑K2沿着铰接传送带3和圆柱体6′外圆周表面之间的圆形路径传送到隔板5上,在向上转时小切屑K2由内刮板38′支承。这些被传送的小切屑K2和那些已经沉积在隔板5′上的小切屑K2通过内刮板38′沿隔板5′朝向上倾斜的方向传送。在隔板5′的上端,小切屑K2通过主要由螺旋传送器8′a形成的排屑机构8′排到用过冷却液处理箱2之外。排屑传送带系统1′具有相对较高的内刮板38,适于处理小切屑占所有切屑含量的比值超过40%的冷却液。
图13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排屑传送带系统的一部分。此实施例的传送带系统1″和第一实施例的传送带系统1的不同之处只在于铰接传送带3不具有内刮板。和第一实施例中相似或相对应的零件以相同的标号表示,下面将主要介绍传送带系统1″的操作。
当含有不同大小切屑的使用过的冷却液从上方排入到用过冷却液处理箱2中时,大切屑K1收集在排放段3a上,并向着排屑口7传送。同时,一部分小切屑K2沉积在水平底板2a上,当沉积在水平底板2a上的小切屑K2超过了预设高度时,在返回段3b在传送带末端T处向上转向时小切屑K2被外刮板37铲起。然后,小切屑K2和大切屑K1一起由排放段3a运送。因此,当排放段3a在用过冷却液处理箱2的上部向下转向时,大切屑K1和小切屑K2的混合物在重力的作用下从排屑口(未示出)中落下,并回收到切屑回收容器(未示出)中。
另一方面,当返回段3b在传送带末端T处向上转向时,聚集在返回段3b上的小切屑K2通过铰接传送带3和圆柱体6外圆周表面之间的间隙由铰接传送带3上向外伸出的铰接套管31a传送到隔板5上。这些被传送的小切屑K2和那些已经沉积在隔板5′上的小切屑K2通过铰接套管31a沿隔板5传送,并最终排到用过冷却液处理箱2之外。排屑传送带系统1″具有没有内刮板的铰接传送带,适于处理小切屑占所有切屑含量的比值在20到40%之间的冷却液。
上面描述和介绍了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在每一实施例中,传送带系统包括具有水平底板和向上倾斜的底板的用过冷却液处理箱,以及具有从斜底板上端以上水平延伸出的排屑端的位于处理箱内的环形铰接传送带。传送带系统可以不同方式进行改进。在传送带系统的一种可能的变型中,用过冷却液处理箱具有水平底板和向上倾斜的底板,但环形铰接传送带没有水平延伸出的排屑部分,而是从向上倾斜的底板的上端部排出切屑。在传送带系统的另一种变型中,用过冷却液处理箱整体地倾斜,因此只具有一个斜底板。在传送带系统的又一种变型中,用过冷却液处理箱是水平的,因此只具有一水平底板。在此变型中,由于排放段从传送带末端向排屑端水平地延伸,传送带系统可以用于将使用过的冷却液传送到另一位置而无须去除其中的切屑的情况。
传送带系统的上述第一和第二种变型还可包括一位于隔板和返回段之间的滚筒过滤器,其处于处理箱的水平底板和向上倾斜的底板相连接的位置(即排放段从传送带末端水平延伸,在其方向变化为朝向上倾斜的方向的位置)。滚筒过滤器在排放冷却液前过滤使用过的冷却液。在这种情况中,粘附在滚筒过滤器表面的切屑被从滚筒过滤器内部喷出的洁净液体从返回段上冲下。然后切屑向着传送带末端传送。
铰接板可以包括一个如上实施例中所述的平板,一个具有多个小孔的孔板,一个在一侧面具有多个小凹坑的凹坑板,或者是这些板的组合。铰接板最好由钢制成,但也可以采用塑料铰接板。
在所述实施例中,铰接传送带向上转向的传送带末端设置成铰接传送带以超过180°的角度绕在导向件上。在这种设置中,当排放段离开导向件时,其向下倾斜地向返回段运动,然后平行于返回段水平地运动(如图1,4,8,9)。铰接传送带的转向角度也可以限制在180°内,在此情况下当排放段离开导向件时,排放段平行于返回段运动。根据本发明,也可用其它的传送带末端形式,只要铰接传送带在传送带末端的转向位置处向上转。
在所述实施例中,排屑机构设置在排放段和返回段之间,在小切屑沿隔板向上倾斜地传送后其可以排出小切屑。排屑机构包括一槽形排屑机构(第一实施例)或螺旋传送型排屑机构(第二实施例)。第一实施例中的槽形排屑机构可以由第二实施例中的螺旋传送型排屑机构代替,反之亦然。另外,尤其是对于排放小切屑,可以用普通的带传送器或卷材传送器来代替螺旋传送器。当使用卷材传送器时,可以结合使用冷却液流和最好是从喷嘴中喷出的洁净液流。可以用单独的电机来代替作为排屑机构驱动源的铰接传送带的侧链,如齿轮电机或偏轴伞齿轮电机。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排屑传送带系统包括一个设置在用过冷却液处理箱中的环形铰接传送带,环形带可以连续地运动,并在传送带末端和排屑端发生向上转,其中,含有不同大小切屑的使用过的冷却液从上方排入用过冷却液处理箱中,使用过的冷却液中的不同大小切屑沉积并向排屑端传送,切屑在排屑端被排出用过冷却液处理箱之外。在排屑传送带系统中,在铰接传送带的外圆周表面上连接了外刮板。由于具有这种设置,大切屑聚集在铰接传送带的排放段上,然后被运往排屑端。同时,聚集在处理箱的水平底板和向上倾斜的底板上的小切屑被外刮板刮走,然后当铰接传送带的返回段在传送带末端处向上转向时被铲起,再和大切屑一起通过排放段运往排屑端。
传送带系统还包括一个位于排放段下方并面对着排放段的隔板,一个位于返回段向上转向的传送带末端内的圆柱体,圆柱体在传送带末端的宽度方向上延伸。因此,当返回段在传送带末端向上转时,返回段上的小切屑通过铰接传送带和圆柱体外圆周表面之间的间隙由铰接传送带的向外延伸的铰接套管传送到隔板上。这样就可避免切屑在铰接传送带向上转的位置处堆积。这可防止由于切屑堵塞而引起的传送带系统的停止,而且能减少维修频率。
传送到隔板上的小切屑和已经沉积在隔板上的切屑一起由铰接传送带上向外延伸的铰接套管沿隔板传送,最终从排屑端排出。
排屑传送带系统还包括连接在铰接传送带内圆周表面的内刮板,当带有小切屑的返回段在传送带末端向上转向时,内刮板铲起小切屑,并沿着铰接传送带和圆柱体之间的弧形路径向上运动,然后以较高的效率将小切屑传送到隔板上。所传送的小切屑和已经沉积在隔板上的切屑由内刮板沿隔板传送。
由于排屑机构可以将小切屑从隔板上沿用过冷却液处理箱的侧向方向排出,因此小切屑的排出效率较高。
本发明的排屑传送带系统和传统的系统不同,本质上可以用于传送和排出使用过的冷却液中的不同大小切屑而无须另外的传送带系统,可以极大地减少传送带系统的安装空间。
权利要求
1.一种排屑传送带系统(1;1″),其包括设置在用过的冷却液的处理箱(2)内的环形铰接传送带(3),所述环形铰接传送带(3)可以在所述处理箱(2)内循环运动,并在传送带末端(T)和排屑端处发生转向,其中含有不同大小切屑(K1,K2)的使用过的冷却液从上方排入到所述用过冷却液处理箱(2)内,包含在所述使用过的冷却液中的所述不同大小切屑被收集,然后传送到排屑端,所述切屑在所述排屑端处排出到所述用过冷却液处理箱(2)之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铰接传送带(3)的外圆周表面上连接有外刮板(37);在所述铰接传送带(3)的排放段(3a)下方设有隔板(5;5′),其在长度上面对着所述排放段(3a);和在所述铰接传送带的返回段(3b)向上转向的所述传送带末端(T)内设有圆柱体(6;6′),所述圆柱体(6;6′)在所述传送带末端(T)的宽度方向上延伸,使得收集在所述返回段(3b)上的所述小切屑(K2)通过所述圆柱体(6;6′)的外圆周表面传送到所述隔板(5;5′)上,然后通过所述铰接传送带(3)的内圆周表面和所述隔板(5;5′)进行传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排屑传送带系统(1;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铰接传送带(3)的内圆周表面上连接有内刮板(38;3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排屑传送带系统(1;1′),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中设有一排屑机构(8;8′),用于将所述小切屑(K2)从所述隔板(5;5′)沿所述使用过的冷却液的处理箱(2)的侧向向外的方向排出。
全文摘要
一种排屑传送带系统,包括设置在环形铰接传送带的排放段(3a)下方并在长度上面对着排放段的隔板(5)。在铰接传送带的外圆周表面上连接有外刮板(37),在铰接传送带的内圆周表面上连接有内刮板(38)。在铰接传送带向上转的传送带末端(T)处,铰接传送带的返回段(3b)收集的小切屑(K2)被圆柱体(6)和铰接传送带夹持在中间并传送到隔板(5)上。然后小切屑沿隔板(5)传送,并最终排出到用过冷却液处理箱之外。
文档编号B23Q7/03GK1383907SQ0114540
公开日2002年12月11日 申请日期2001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01年5月8日
发明者堀隆一, 松冈重德, 远藤坚一 申请人:椿本美弗兰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