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板滚轮热压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8433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钢板滚轮热压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件压力加工方法,尤其是钢板滚轮的热压成形工艺。
背景技术
钢板滚轮是船舶停靠时系泊用的一种专用件,位于船的船头、船尾和船舷处,其结构形状和性能指标应符合相关标准。现有的钢板滚轮是先将钢板下料、卷筒、焊接后再通过旋压加工制成,其缺点是设备投资大,对工人技术要求高,尤其是旋压成形后,滚轮壁厚不均匀,易起皱边,往往达不到标准要求,使用寿命也受到影响。近来,有制造商采用模压成形法加工,即先将滚轮分成两半,通过模压成形后,再对焊成整体,但两道焊缝引起的焊接变形和应力使滚轮的精度和强度有所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钢板滚轮制造方法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投入小、成本低、操作简单,能保证产品符合标准、延长使用寿命的钢板滚轮热压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钢板滚轮热压工艺是将钢板卷成筒状,焊接成钢管,再压制成形,改进之处是压制过程中先对钢管的一端(A端)局部加热至850℃~900℃,在压力机上通过扩口模热压成喇叭状,再对钢管的另一端(B端)局部加热至850℃~900℃,在压力机上依次通过扩口模、缩口模、成形模分步热压成鼓状。
上述钢管A、B端的局部加热是分别将钢管两端需要成形的部位放入盐浴炉中进行加热;对钢管B端进行扩口、缩口加工前,分别局部加热至850℃~900℃,缩口加工后3分钟内进行成形模压加工。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热压加工钢板滚轮具有如下显著优点1、所需设备要求不高,投入小,操作简单,因而成本低;2、将钢管整体式分步热压成形,保证滚轮壁厚均匀、不起皱边,符合标准要求,提高成品率;3、钢管在热压前焊接,仅有一道焊缝,减小焊接变形和应力的不利影响,提高产品精度和强度,延长使用寿命;4、本发明方法对于用无缝钢管加工成钢板滚轮也具有明显优越性。


图1为钢板滚轮坯料示意图;图2为滚轮A端扩口加工示意图;图3为滚轮B端扩口加工示意图;图4为滚轮B端缩口加工示意图;图5为滚轮B端成形加工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阅附图,将钢板下料后卷成筒状,焊接成钢管,成为滚轮坯料1(图1)。先对坯料的A端在盐浴炉中局部加热至860℃,在压力机上通过扩口模2热压成喇叭状(图2);再对坯料的B端在盐浴炉中局部加热至860℃,在压力机上通过扩口模2热压成喇叭状(图3),接着再对B端加热至860℃,在压力机上通过缩口模4热压成鼓状(图4),然后在3分钟内通过成形模5加工成形(图5)。
权利要求
1.一种钢板滚轮热压工艺,将钢板卷成筒状,焊接成钢管,再压制成形,其特征是压制过程中先对钢管的一端(A端)局部加热至850℃~900℃,在压力机上通过扩口模热压成喇叭状,再对钢管的另一端(B端)局部加热至850℃~900℃,在压力机上依次通过扩口模、缩口模、成形模分步热压成鼓状。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板滚轮热压工艺,其特征是所述钢管A、B端的局部加热是分别将钢管两端需要成形的部位放入盐浴炉中进行加热。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板滚轮热压工艺,其特征是对钢管B端进行扩口、缩口加工前,分别局部加热至850℃~900℃,缩口加工后3分钟内进行成形模压加工。
全文摘要
一种钢板滚轮热压工艺,将钢板卷成筒状,焊接成钢管,或采用无缝钢管,先对钢管的一端(A端)局部加热至850℃~900℃,在压力机上通过扩口模热压成喇叭状,再对钢管的另一端(B端)局部加热至850℃~900℃,在压力机上依次通过扩口模、缩口模、成形模分步热压成鼓状,其中成形加工在缩口后3分钟内进行。本发明用于装配在船舶上的钢板滚轮的加工,投入小,操作简单,成本低,能保证滚轮壁厚均匀,不起皱边,减小焊接变形和应力的不利影响,提高产品精度和强度,延长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B21C37/16GK1721097SQ20051004020
公开日2006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24日
发明者刁义元, 潘俊华 申请人:刁义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