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管包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3763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金属管包管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金属管包管机 本发明系关于一种金属管包管机,特别是指一种包管机的加工轮具有公转转动及向一中心点作径向移动的能力,而被加工的金属管则被夹持而不转动,其管口即形成该中心点,故由该加工轮对金属管管口的径向移动靠近及公转转动,即可将该金属管之管口予以推挤加工变形使之逐渐包覆而完成将管口包管之作用。习知金属管包管机的构造和作用,主要在于包管机有一夹头供一金属管通过并夹紧,该夹头被动力带动转动时该金属管即跟随同步转动;在金属管管口定位的附近则设置有一具内倾角度的加工轮,其加工部为圆弧状壁体,藉其加工部被动力推动去与该金属管之管口壁体接触,该加工轮为自由转动者,故金属管的转动会迫使该加工轮也转动,但加工轮的靠近贴触就会迫使管口壁体向内轧入,至包满管口为止,如此即为金属管包管机之概略构造及作用用途。由此可知,习知之金属管包管机是该金属管因被夹头带动转动,故本身即具有主动转动的能力(即作自转),而加工轮则是被带动作靠近管口的动作,使该加工轮的加工部被迫与转动中的金属管管口接触,以进行包管的作用。
习知之金属管包管机的操作中,该加工轮是被动去和转动中的金属管管口接触,故其操作过程中,必须先作插入金属管并夹紧定位的动作,然后驱动金属管转动,再将加工轮移动靠近,完成包管工作后再将加工轮移动退回,再刹车停止金属管的转动并退出。其操作过程及动作太繁杂,尤其夹头因为要带动金属管转动,故只能让金属管插入夹头内夹紧,而此插入金属管的动作即浪费加工时程,造成加工成本提高的重要因素。再者,该金属管的转动若遇到金属管不平直时,则其转动会造成管口扭动以及管件尾端甩动的情形,而其管口的扭动情形即会造成金属管和加工轮之间的接触不正常,进而造成包管不顺利,不正确或不完整等各种可能的情况发生;至于管件甩动的情形,则会伤及操作人员造成危险。深入探讨可知,此等缺失即因令该金属管主动转动,而加工轮系被动与金属管接触之故。本发明之主要目的,在于令金属管包管机的操作动作中,该金属管只是被夹紧定位而不主动转动,而该加工轮则具有被带动作公转及向金属管之管口处作径向移动的能力,如此可使金属管管口包管的动作过程较为顺遂。
本发明金属管包管机,由具微倾角度的加工轮之圆弧状壁体加工部可对受夹固定位之金属管管口进行壁体轧入使之包覆之包管机;发明重点在于该加工轮因动力带动而具有以该金属管管口为中心点作公转转动及径向移动之能力,以对该金属管管口进行包管操作。
在上述构造中,该加工轮系装设在一径向推动器上,该径向推动器由所包含的缸体之缸轴所推动而可作径向移动动作;该缸体之油压液体的进出是受另一缸体的油压液体的进出所连通而连动;该另一缸体的油压液体的进出则因其缸轴受又一缸体之缸轴所带动进退移动而推动;该另一缸体的外表面因受动力带动而能作转动动作,并即带动该径向推动器与加工轮同时产生公转的转动动作;在该另一缸体之缸轴与该又一缸体的缸轴间是以一转换器作连接,该转换器可接受另一缸体的转动动作,同时接受该又一缸体的进退移动动作。
在上述构造中,该径向推动器是由该缸体架设于该另一缸体的端壁上,而结合之侧开设有二与该另一缸体连通的进口,该缸体的缸槽内容置一缸轴,该缸轴的推动壁体即受油压液体的推动而使缸轴移动;该缸轴二端分别穿出该缸体的缸槽孔;该缸体的外侧壁体上稳固结合一结合块,其面上则结合二滑轨,供一夹壁体后侧面上所贴设的滑块所对应插套而滑动;该夹壁体二端各向该缸轴二端伸出一夹壁,而与该缸轴结合,该夹壁体的壁体上则更结合一装设块,供装设该加工轮。
在上述构造中,该另一缸体之缸轴与该又一缸体之缸轴间所连接的转换器是包括一圆管状的外壳体,一侧设一圆槽供该又一缸体侧之杆体所接设的连接块容置入而结合,另侧亦为圆槽,内部空间依序装填入一止推轴承组和一滚珠轴承,再以一壳蓋卡设住该开空端;该止推轴承组由成环状的第一侧壁、滚珠环和第二侧壁所共同靠接而组成,该第一侧壁是恰完全进入该外壳体内部且作稳固卡设贴合,其侧边一凹穴供该滚珠环的滚珠置入;第二侧壁的侧边亦有一凹穴供该滚珠环的滚珠置入;然后再置入滚珠轴承,并使该第二侧壁的周壁缩小而不与该外壳体的内壁接触,且该第二侧壁面对该滚珠轴承之侧系以一突块与该滚珠轴承的内环抵靠住;该滚珠轴承的外环则抵靠住该外壳体的内壁体和该壳盖;该另一缸体之缸轴则穿设过该壳盖而与该第二侧壁以及滚珠轴承的中央环状孔,并藉由一定位块自内螺接形成稳固组合。
在上述构造中,该连接块以浮动式接设为佳。
本发明一种金属管包管机,其优点是它的加工轮具有公转转动及向一中心点作径向移动的能力,而被加工的金属管则被夹持而不转动,其管口即形成该中心点,故由该加工轮对金属管管口的径向移动靠近及公转转动,即可将该金属管之管口予以推挤加工变形使之逐渐包覆而完成将管口包管之作用。也就是说,它在操作动作中,该金属管只是被夹紧定位而不主动转动,而该加工轮则具有被带动作公转及向金属管之管口处作径向移动的能力,如此可使金属管管口包管的动作过程较为顺畅,整体加工程序简单,省时省事,达到全自动化以提高加工效率的目的。

图1系本发明实施例之外观立体图。
图2系本发明实施例之构造组成俯视示意图。
图3系本发明实施例之构造组成正视示意图。
图4系本发明实施例中转换器之组合剖视图。
图5系本发明实施例中转换器之立体分解图。
图6系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缸体与槽盖之立体分解图。
图7系本发明实施例中径向推动器之立体分解图。
图8系本发明实施例之动作俯视示意图。
图9系本发明实施例之动作正视示意图。
图中标号如下1、金属管包管机10、机台 11、前基座111、轴承 12、后基座13、第一缸体131、缸轴 14、连接块141、盖板1411、142、螺栓15、转换器151、外壳体1511、圆槽1512、圆槽15A、止推轴承组152、第一侧壁 1521、凹穴153、滚珠环154、第二侧壁 1541、凹穴1542、周壁 1543、突块155、滚珠轴承156、壳盖 157、定位块 16、第二缸体161、缸轴 1611、推动壁体162、缸槽
163、缸壁 164、槽盖 1641、盾壁1642、槽道 165、第一通油道 1651、起头端1652、出口 166、第二通油道 1661、起头端1662、出口 17、皮带轮18、径向推动器181、第三缸体 1811、1812进口1813、缸槽 1814、缸槽孔 182、缸轴1821、推动壁体 183、结合块 184、滑轨185、滑块 186、加工轮滑体 1861、滑体夹臂1862、大穿孔 187、加工轮装设块1871、装设孔 19、加工轮191、锁接轴心192、锁接螺帽 20、金属管[实施方式]本发明一种金属管包管机,其最主要作用在于创作设计令加工轮能具有公转及径向移动的能力,故配合加工轮而装设的其他构造组件为重要部位。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为一金属管包管机1,在机台10上设立有前基座11和后基座12,该后基座12内设有一第一缸体13,其轴心伸出一缸轴131,该缸轴131的前端藉一浮动式连接块14而接设一转换器15,其是轴向进退与转动的装换器;继续请配合参阅图2所示,该转换器15的前端接设有一缸轴161而伸入第二缸体16内,该第二缸体16是装设于该前基座11内,该第二缸体16的后侧外壁上更接设一皮带轮17,而前端上则装设一径向推动器18;该径向推动器18的前端即装设一具有微倾角度的加工轮19。
图2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金属管包管机1的俯视示意图,图3是正视示意图,该第一缸体13只有推动其缸轴131作前进及后退的动作,该缸轴131前进时即如图8、9所示的状态,而后退(即回位)后则如图1、2、3所示的状态。该连接块14的作用系承受一侧(缸轴131之侧)为进退移动动作,而另侧(转换器15之侧)虽同步进退,但又带有转动动作时(缸轴161有转动动作),将二侧不同动作所可能产生的扭动状况加以承受吸收,使二侧的动作能顺利进行;该连接块14可以由很多种接设模式来装设使用,但以浮动式接设为佳。该转换器15连同连接块14的构造组成则请配合参阅图4、5所示,该转换器15系有一圆管状之外壳体151,一侧设有一圆槽1511而可供该连接块14容置入,另一侧则为一圆槽1512;该连接块14容置入该圆槽1511之前,必须先穿套一盖板141再与缸轴131的端头藉螺栓142作稳固结合,然后将连接块14容置入圆槽1511内,再将该盖板141藉螺栓1411锁接于该圆槽1511的槽口,使该连接块14无法脱出。该连接块14的尺寸设计成与该圆槽1511的内壁及与该盖板141间有些许间隙,供该连接块14作浮动式承接。该外壳体151另侧圆槽1512的内部空间恰可依序装填入一止推轴承组15A和一滚珠轴承155,再以一壳盖156予以卡设住该圆槽1512的槽口,使该止推轴承组15A和该滚珠轴承155不会再脱出;该止推轴承组15A是由成环状的第一侧壁152、滚珠环153和第二侧壁154所共同靠接组成,其中,该第一侧壁152恰完全进入该外壳体151内部,且与该外壳体151的内壁稳固卡设贴合住,其侧边的凹穴1521即供该滚珠环153的滚珠置入,第二侧壁154的凹穴1541则对应该滚珠环153的滚珠而亦供该等滚珠置入,换言之,即第一、二侧壁152、154的凹穴1521、1541为相对的而共同将该滚珠环153的滚珠夹设住;该第二侧壁154的周壁1542是经切削而不与该外壳体151的内壁接触,面对该滚珠轴承155之侧则亦经切削形成一突块1543,而仅与该滚珠轴承155的内环抵靠住,该滚珠轴承155的外环则抵靠住该外壳体151的内壁体和壳盖156;该第二侧壁154和滚珠轴承155的中间环状孔则供该缸轴161缩小径度的端头伸入并藉由一定位块157自内螺接形成稳固组合,该定位块157并自内抵靠住该第二侧壁154的内壁面,故该缸轴161倘有转动时(后会详述)系会连动该滚珠轴承155的内环和该第二侧壁154以及该定位块157共同转动,而该滚珠轴承155的外环及外壳体151与壳盖156,以及第一侧壁152和连接块14及缸轴131则皆为不转动,故该转换器15是进退移动的缸轴131和转动(并同时移动)的缸轴161之间的转换器。
接着请参阅图1、2、3所示,该第二缸体16于内部开设一缸槽162,并套入一缸壁163,而供该缸轴161的推动壁体1611恰抵入该缸壁163内,该缸轴161则套穿一槽盖164后,将该槽盖164填置于该缸槽162的开口并同时抵住该缸壁163,接着,请同时参阅图6所示,该缸槽162临近该槽盖164之侧于该第二缸体16的壁体内开设一横向通出复纵向向另一侧延伸的第二通油道166,其开设的起头端1661会进入该槽盖164的内部,也亦即该槽盖164为迎合该该第二通油道166的起头处1661的存在,故槽盖164向内侧伸出的盾壁1641上必须成型一槽道1642,供该缸壁163的内部空间(盛装油液)可经由该槽道1642而通至该第二通油道166;该第二通油道166通至第二缸体16的端壁边缘处即形成一出口1662;该缸槽162于远离该槽盖164之侧同样于该第二缸体16的壁体内开设一横向通出复纵向延伸出的第一通油道165,其起头端1651系位于该缸槽162侧边较为缩小内径之处,且已非该缸壁163所套设之处,而其出口1652与前述第二通油道166的出口1662位在同一平面上。
该第二缸体16与前基座11间系介以若干轴承111,以利该第二缸体16整体可以自由转动,而其转动的动力即由所接设的皮带轮17与动力源上所设皮带轮间所牵设的皮带带动而产生,亦即该皮带轮17的转动即带动该第二缸体16整体于该前基座11内自由转动。接着,请配合参阅图7所示,该径向推动器18由第三缸体181、缸轴182、结合块183、滑轨184、滑块185、加工轮滑体186与加工轮装设块187所组成,其中,该第三缸体181与第二缸体16的端壁稳固结合,而结合之一侧开设有二进口1811、1812,分别对正该等出口1652、1662,该等进口1811、1812皆通入内部的缸槽1813,该缸槽1813的轴向二端壁体上则各穿设该槽孔1814;该缸轴182约中央处连设一推动壁体1821,而恰可容置入该缸槽1813内并使缸轴182二端分别穿出该等缸槽孔1814;该结合块183被稳固设置于该第三缸体181的外侧壁体上,主要于其面上结合二滑轨184,使分位于上下位置处,而该等滑轨184上则分别插套一个滑块185,该等滑块185的夹槽形状系与该滑轨184相配合,故滑块185可以在该滑轨184上滑动;该等滑块185则分成上下而贴设在该加工轮滑体186的后侧面上,该加工轮滑体186的两端各向后伸出一滑体夹壁1861,而恰可与缸轴182的二端头结合,致缸轴182因该推动壁体1821于缸槽1813内被油液推动移动时,即连动该加工轮滑体186藉着滑块185而在滑轨184上顺利移动,在该加工轮滑体186的壁体上一侧开设一大穿孔1862,该加工轮装设块187则被锁固于该加工轮滑体186的壁体上,且恰可将该大穿孔1862遮蔽住,该加工轮装设块187上开设有一具微倾角度的装设孔1871,而可供该加工轮19装设其内,其系由该加工轮19之锁接轴心191穿设于该装设孔1871内,并抵住该装设孔1871的端部,再于内侧藉由一锁接螺帽192与该锁接轴心1941加以锁接,使该加工轮19形成装设于加工轮装设块187上并具微倾角度的状态。该加工轮19的轮体与锁接轴心191间系介以轴承,故轮体可以自由转动。
完成以上所有构造组件的装置组合后,该等第一、二、三缸体13、16、181内皆添加油压液体,其中,该第一缸体13操作进退时即带动该转换器15与缸轴161亦皆同步进退,而其前进的动作就会带动该缸轴161的推动壁体1611沿着缸壁163前进去推动第二缸体16内的油压液体沿着第一通油道165与出口1652通出而自进口1811进入第三缸体181的缸槽1813内(即图8、9所示的工作状态),并即推动该缸轴182的推动壁体1821在缸槽1813内移动,并将油压液体自其进口1812送入出口1662,而沿着第二通油道166回到第二缸体16的缸槽162内,而该推动壁体1821的被迫移动即带动该缸轴182及加工轮滑体186、滑块185、加工轮装设块187与加工轮19皆移动(即图8、9所示的动作状态),且系朝该第二缸体16的中心点作径向移动,故即形成该径向推动器18带动该加工轮19作径向移动的作用;而在此同时该皮带轮17也因受带动转动而连动带动该第二缸体16、缸轴161(与第二侧壁154及滚珠轴承155的内环)及径向推动器18与加工轮19皆作转动动作,故即形成图8、9所示该加工轮19能同时具有公转转动及向一中心点作径向移动的能力,而能对受到夹头固定的金属管20进行管口包管的作用。
本发明一种金属管包管机,其实施例金属管包管机1主要是创作设计使加工轮19本身具有被带动作公转转动及向一中心点径向移动的能力,而金属管20(即被进行施行管口包管的加工件)则改变成只是被夹固定位即可而不作转动,因此金属管20的部分可藉由一可以作闭合夹紧及开启退料的夹模予以作定点式夹固,而夹模的选择可有很多种,如采用油压夹模即为一例。因金属管20被夹模固定位的部分已很简便,故在图2、3及图8、9中都只作金属管20的简单图示即可。惟有一点必须强调说明的是,该金属管20被夹模固定时,其将被施行包管的管口必须较该加工轮19的外倾圆弧状壁体加工部更为靠近该金属管包管机1才可以,如此该加工轮19的径向移动动作才会触及该金属管20,并由其公转转动的动作而将金属管20壁体往内轧入而完成管口包覆的包管动作。
完成金属管20的包管动作后,可由该第一缸体13操作令缸轴131作后退动作,以带动该转换器15与缸轴161(与推动壁体1611)也都同步后退,而该推动壁体1611即反向沿着缸壁163推动第二缸体16内的油压液体沿着第二通油道166与出口1662通出而自进口1812进入该第三缸体181的缸槽1813内(即图2、3所示的动作状态),并即推动该缸轴182的推动壁体1821在缸槽1813内移动,并使油压液体自进口1811送出而由该出口1652沿着第一通油道165回到第二缸体16的缸槽162内,而在该推动壁体1821被迫移动回位的同时即带动该缸轴182、加工轮滑体186、滑块185、加工轮装设块187与加工轮19皆反向移动回位(即回复成图2、3所示的状态),在此过程中该皮带轮17可适时停止转动,以减省能源消耗。而只要该加工轮19一退离该金属管20,则就可以操作夹模开启以退出已包管完成的金属管20。因为金属管20已经不作转动,故该金属管20进料及退料的动作皆可以由循环式自动送料系统来完成,或者亦可由机械夹臂来完成,甚至可以即由机械夹臂来取代夹模的作用,而将金属管20夹持靠近加工轮19,待包管完成后可以迅即带离,以进行下一个加工程序,如此整体加工程序能更为减省,达到全自动化以提高加工效率。
由以上说明可知,本发明一种金属管包管机,其主要是将金属管包管机的加工轮创作设计成具有作公转转动及向一中心点径向移动的能力,因此金属管的进退料动作可以变成极为迅速,以增进加工效率;尤其因金属管本身不转动,故即使金属管管体有轻微不平直的现象也无碍其包管动作的顺利进行及完成;同时因管件不会有甩动情形,故对操作者来说更为安全,这是习知由金属管转动的包管机所无法达成的优点和功效,当已大为增进本发明金属管包管机的实用功效及产业利用性。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发明在上述实施例中虽举金属管不转动为说明例,但实际上因为金属管部分的夹合及是否转动与本发明金属管包管机的部分并无绝对关联,故并不排除本发明的金属管包管机也可以配合会转动的金属管来搭配使用,而同样可以达成包管的作用,如此则只要该金属管包管机的加工轮具有被带动公转及作径向移动的能力,即同样会在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内。
另本发明的金属管包管机实施例上可以有很多变化例,实无法一一列举,譬如在加工轮对金属管进行包管作业时,必须另以油雾器对接触部位喷洒油雾,避免过热,同时必须装设安全罩,以保护操作者安全,此皆为实施上的必备物件,只是因为与本发明的专利无关,故不予图示出。另,本发明的动力或转接器等部位的构造组成都可以有很多可能的变化,而都可能在本发明的专利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金属管包管机,由具微倾角度的加工轮之圆弧状壁体加工部可对受夹固定位之金属管管口进行壁体轧入使之包覆之包管机;其特征在于该加工轮因动力带动而具有以该金属管管口为中心点作公转转动及径向移动之能力,以对该金属管管口进行包管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管包管机,其特征在于该加工轮系装设在一径向推动器上,该径向推动器由所包含的缸体之缸轴所推动而可作径向移动动作;该缸体之油压液体的进出是受另一缸体的油压液体的进出所连通而连动;该另一缸体的油压液体的进出则因其缸轴受又一缸体之缸轴所带动进退移动而推动;该另一缸体的外表面因受动力带动而能作转动动作,并即带动该径向推动器与加工轮同时产生公转的转动动作;在该另一缸体之缸轴与该又一缸体的缸轴间是以一转换器作连接,该转换器可接受另一缸体的转动动作,同时接受该又一缸体的进退移动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属管包管机,其特征在于该径向推动器是由该缸体架设于该另一缸体的端壁上,而结合之侧开设有二与该另一缸体连通的进口,该缸体的缸槽内容置一缸轴,该缸轴的推动壁体即受油压液体的推动而使缸轴移动;该缸轴二端分别穿出该缸体的缸槽孔;该缸体的外侧壁体上稳固结合一结合块,其面上则结合二滑轨,供一夹壁体后侧面上所贴设的滑块所对应插套而滑动;该夹壁体二端各向该缸轴二端伸出一夹壁,而与该缸轴结合,该夹壁体的壁体上则更结合一装设块,供装设该加工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属管包管机,其特征在于该另一缸体之缸轴与该又一缸体之缸轴间所连接的转换器是包括一圆管状的外壳体,一侧设一圆槽供该又一缸体侧之杆体所接设的连接块容置入而结合,另侧亦为圆槽,内部空间依序装填入一止推轴承组和一滚珠轴承,再以一壳蓋卡设住该开空端;该止推轴承组由成环状的第一侧壁、滚珠环和第二侧壁所共同靠接而组成,该第一侧壁是恰完全进入该外壳体内部且作稳固卡设贴合,其侧边一凹穴供该滚珠环的滚珠置入;第二侧壁的侧边亦有一凹穴供该滚珠环的滚珠置入;然后再置入滚珠轴承,并使该第二侧壁的周壁缩小而不与该外壳体的内壁接触,且该第二侧壁面对该滚珠轴承之侧系以一突块与该滚珠轴承的内环抵靠住;该滚珠轴承的外环则抵靠住该外壳体的内壁体和该壳盖;该另一缸体之缸轴则穿设过该壳盖而与该第二侧壁以及滚珠轴承的中央环状孔,并藉由一定位块自内螺接形成稳固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金属管包管机,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块以浮动式接设为佳。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管包管机,由具微倾角度的加工轮之圆弧状壁体加工部可对受夹固定位之金属管管口进行壁体轧入使之包覆之包管机;发明重点在于该加工轮因动力带动而具有以该金属管管口为中心点作公转转动及径向移动之能力,以对该金属管管口进行包管操作。它在操作动作中,该金属管只是被夹紧定位而不主动转动,而该加工轮则具有被带动作公转及向金属管之管口处作径向移动的能力,如此可使金属管管口包管的动作过程较为顺畅,整体加工程序简单,省时省事,达到全自动化以提高加工效率的目的。
文档编号B21D41/00GK101049625SQ200610067159
公开日2007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5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5日
发明者沈伟志 申请人:沈伟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