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互换的卷取机钳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0775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互换的卷取机钳口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巻取机钳口装置,更属于金属带的巻取机钳口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带钢生产中被广泛应用于巻取机钳口装置的类型主要分为机械式、液压式以及 机械液压三种形式,其钳口的结构形式均为不对称式,且有大、小钳口之分,对于往复轧机, 还存在左、右之分,再者配有活塞的油缸为敞口式,由于其结构的不合理性,导致其存在以 下不足
1、 钳口不具互换性,致使备品存储量增加,造成资金积压,资金周转量减少;
2、 钳口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局部下塌和钳口崩裂,需要整套钳口装置报废,加大了生产成本;
3、 液压钳口装置中活动钳口工作时,常有铁屑和粉末掉进油缸体内造成活塞密封磨损、油 缸体内壁磨损,使油缸漏油,同时更换巻筒备件及活塞密封也不方便,造成停机时间长;
4、 在往复轧机上使用的巻取机分左、右巻取机,因工艺的需要,在带钢生产中穿带,分上 穿带和下穿带两种方式,也使得钳口和巻筒备件均有左、右方向之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上述不足,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巻取机钳口装置的钳口。具有互换 性、制造简单、活塞油缸中不易有杂物落入、穿带不用分左右或上下、维护工作量小的巻取 机钳口装置。
技术措施
可互换的巻取机钳口装置,由扇形板、与扇形板连接的两个钳口、,两个钳口连接的活 动钳口、活塞油缸、装在活塞油缸上的缸套、扇形板上的钳口槽组成。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其在于两个钳口的形状均近似为"r",其内侧形状与活动钳口相配合,钳口槽的形状与
"r"形的两个钳口相配合;在缸套上端设有带孔的盖。 其在于活动钳口的上端还为双斜面形。 其在于孔的大小与活塞油缸的活塞杆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
1、 由于钳口为对称式的结构设计,使其具有了互换性,形成了产品系列的标准化,由此 减少了备品存储量,降低成本。
2、 钳口槽制造简单,同时提高了钳口扇形板的强度和刚性,延长了钳口扇形板的寿命。3、 能有效防止铁屑进入油缸,不产生磨损缸体现象,使活塞的密封圈更耐用,使得钳口 扇形块的使用寿命延长。
4、 穿带快捷、方便,适应性强。

图1为可互换的巻取机钳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盖的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可互换的巻取机钳口装置,将钳口 (2、 3)均加工成近似为"r "的形状,在扇形板(i) 加工与"r"形的钳口 (2、 3)相配合的钳口槽(7),并将"r"形的钳口 (2、 3)安装在 其内;活动钳口 (4)的上端为单斜面或双斜面;装在活塞油缸(5)上的缸套(6)与盖(9) 为整体加工而成,盖(9)上的孔(8)的大小与活塞油缸(5)的活塞杆的直径匹配。
当缸套(6)与盖(8)为分开加工时,两者之间通过销轴连接并压紧,也可采用螺纹拧 紧方式连接。
权利要求1、可互换的卷取机钳口装置,由扇形板(1)、与扇形板(1)连接的钳口(2、3)、与钳口(2、3)连接的活动钳口(4)、活塞油缸(5)、装在活塞油缸(5)上的缸套(6)、扇形板(1)上的钳口槽(7)组成,其特征在于钳口(2、3)的形状均近似为“Γ”,其内侧形状与活动钳口(4)相配合,钳口槽(7)的形状与“Γ”形的钳口(2、3)相配合;在缸套(6)上端设有带孔(8)的盖(9)。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互换的巻取机钳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活动钳口 (4)的上端还为 双斜面形。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互换的巻取机钳口装置,其特征在于?L (8)的大小与活塞油缸(5)的活塞杆匹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带的卷取机钳口装置。其解决目前存在钳口不具互换性、需要整套钳口装置报废、常有铁屑和粉末掉进油缸体内造成活塞密封磨损等不足。措施本装置由扇形板1、钳口2、3、活动钳口4、活塞油缸5、装在活塞油缸5上的缸套6、钳口槽7组成,其在于钳口2、3的形状均近似为“Γ”,其内侧形状与活动钳口4相配合,钳口槽7的形状与“Γ”形的钳口2、3相配合;在缸套6上端设有带孔8的盖9。本实用新型由于钳口为对称式的结构设计,使其具有了互换性,形成了产品系列的标准化;能提高钳口扇形板的强度和刚性;能有效防止铁屑进入油缸;穿带快捷、方便,适应性强。
文档编号B21C47/00GK201183077SQ200820066900
公开日2009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6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6日
发明者吴国荣, 孙绪汉, 刚 李, 李玉婷, 王灿敏, 明 袁, 赵长敏, 马卫东, 怡 黄, 黄春文 申请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