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拍钻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3037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球拍钻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球拍钻孔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球拍必须在其拍框上钻出许多的线孔,且目前的球拍加工制造业所使用的钻 孔机,是利用传统的靠模原理以人工进行钻孔作业的,由此造成人工成本与时间成本的增 加,特别是通过人工进行钻孔作业,一旦稍有不慎将导致拍框线孔漏钻的缺陷。为改善人工靠模钻孔加工的缺陷,目前有人使用计算机数值控制钻孔机,然而,这 种自动钻孔加工方式仍是利用靠模原理完成的,仍然会有时间成本的问题,以及模具成本 的问题,即需经常更换合适的模具,以符合不同形式、尺寸的拍框的夹持,造成时间成本以 及模具成本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球拍钻孔装置,它可以降低钻孔所需的 时间成本,并可以免除模具成本的支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球拍钻孔装置,包含有一升降单元;—升降台,其设于该升降单元,且被该升降单元带动而沿一纵轴方向位移;一第一旋转单元,其设于该升降台;一旋转台,其设于该第一旋转单元,且被该第一旋转单元带动而绕该纵轴方向旋 转;一夹持组,其包含一固定于该旋转台的第一夹持单元以及一朝该第一夹持单元往 复位移的第二夹持单元,该第一、二夹持单元夹持固定一球拍;一横向位移单元,其位于该旋转台上方;一横向位移组,其设于该横向位移单元,且被该横向位移单元带动而沿一横轴方 向位移;一第二旋转单元,其设于该横向位移组,且具有一旋转中心;一进给单元,其设于该第二旋转单元,且被该第二旋转单元带动而绕该纵轴方向 旋转;一钻孔单元,其设于该进给单元,且被该进给单元带动而沿该横轴方向位移,该钻 孔单元包含一固设于该进给单元的本体、一设于该本体的主轴马达、至少二枢设于该本体 且被该主轴马达带动而转动的刀具主轴、以及设于各该刀具主轴的刀具,各刀具的直径不 同且各刀具的顶端位于该第二旋转单元的旋转中心。本实用新型的球拍钻孔装置,主要通过多轴向的控制,并搭配进给单元来自动完 成钻孔加工作业,不需采用靠模原理,从而免除了换模的时间,降低了钻孔所需的时间成 本,同时,由于不需要使用模具,因此还可以免除模具的成本支出。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示意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图,显示升降单元带动升降台上升的状态; 图4是
图1线段4-4的剖面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图,显示进给单元带动钻孔单元进给的状态; 图6是图2线段6-6的剖面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图,显示横向位移单元横移的状态;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作动示意图,显示球拍受夹持前的状态;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作动示意图,显示球拍受夹持后的状态;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图,显示球拍握柄定位于二定位组之间的状态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作动示意图,显示钻孔前的状态;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作动示意图,显示球拍及刀具旋转一角度的状态;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图,显示钻孔单元设有多组刀具主轴的状态;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示意图,显示设有水盘及回收单元的状态;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图,显示进给单元的另一较佳实施状态;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图,显示进给单元又一较佳实施状态。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 升降单元 12 升降螺杆
14带动组 142 传动皮带
15驱动皮带 211 升降滑块 231 第一旋转马达 25 旋转台
271 旋转中心 273 第二旋转座 30 夹持组 311 第一夹持轮 321 夹持滑轨 322A 活塞杆 324 第二夹持轮 41 横向螺杆座 43 横向滑轨 50 横向位移组 52 第一位移座
11 升降螺杆座 13 升降滑轨 141 带动马达 143 转接头 21 升降台 23 第一旋转单元 232 第一旋转座 27 第二旋转单元 272 第二旋转马达 274 齿轮组
31第一夹持单元
32第二夹持单元
322压缸
323滑座
40 横向位移单元 42 横向螺杆 44 横向马达 51 杆件 521 横向滑块[0054]53 第二位移座60 进给单元[0055]61 进给座62 进给杆[0056]63 进给块641 第一进给座[0057]642 导螺杆643 第一进给块[0058]644 第一进给马达661 第二进给座[0059]662 第二进给马达663 第一导轮[0060]664 第二导轮665 滑杆[0061]666 第二进给块667 进给皮带[0062]70 钻孔单元71 本体[0063]72 主轴马达73:皮带[0064]74 刀具主轴75,76 刀具[0065]751,761 顶端91 球拍[0066]911 握柄92 定位组[0067]921 杆体922 弹簧[0068]923 推顶件95 回收单元[0069]96 水盘961 导引部[0070]97 水管Y 纵轴方向[0071]X 横车由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有更具体的了解,现结合图示的实施方 式,详述如下参阅
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球拍钻孔装置,其主要由一升降单元 10、一升降台21、一第一旋转单元23、一旋转台25、一夹持组30、一横向位移单元40、一横向 位移组50、一第二旋转单元27、一进给单元60以及一钻孔单元70所共同组设于一机台内 所构成,其中参阅
图1至4,该升降单元10,包含二藉由升降螺杆座11而呈纵轴方向Y设置的 升降螺杆12、二对分别设于该升降螺杆12两侧的升降滑轨13、一带动组14、以及绕设于该 带动组14及升降螺杆12的驱动皮带15,该带动组14得以带动该驱动皮带15使该升降螺 杆12原地转动,其中该带动组14更进一步界定为由一带动马达141、一通过传动皮带142 连动该带动马达141的转接头143,该转接头143同时供驱动皮带15绕设所组成,且该带动 马达141可为一搭配计算机数值控制的伺服马达。该升降台21,两侧螺设于二升降螺杆12,且具有滑设于升降滑轨13的升降滑块 211,该升降台21被升降单元10带动而沿纵轴方向Y上下位移。该第一旋转单元23,包含一设于升降台21的第一旋转马达231、一被第一旋转马 达231带动旋转的第一旋转座232,该第一旋转马达231带动第一旋转座232旋转的方式 可通过齿轮组或齿轮搭配皮带来达成,且该第一旋转马达231可为一搭配计算机数值控制 的伺服马达,由于其带动方式属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所能了解的技 术,故在此不再赘述。[0077]该旋转台25,设于第一旋转单元23的第一旋转座232,且被第一旋转单元23带动 而绕纵轴方向Y旋转。该夹持组30,包含一固定于旋转台25的第一夹持单元31以及一朝第一夹持单元 31往复位移的第二夹持单元32,该第一、二夹持单元31、32夹持固定一球拍91 ;更进一步 界定,其中第一夹持单元31包含二第一夹持轮311,该第二夹持单元32包含二锁设于旋转 台25的夹持滑轨321、一固设于旋转台25的压缸322 (即为气压缸或油压缸)、一滑设于夹 持滑轨321且被压缸322的活塞杆322A带动而朝第一夹持单元31往复位移的滑座323、以 及二设于滑座323的第二夹持轮324。当然,实现第二夹持单元32朝第一夹持单元31往复 位移的方式不限于上述结构限定,亦可在该旋转台25上设螺杆,该螺杆供第二夹持单元32 所螺设,藉由自动或手动转动该螺杆以达成第二夹持单元32朝第一夹持单元31往复位移。另外,参阅图3,在旋转台25上设有二定位组92,各定位组92由一呈纵轴方向Y设 置的杆体921、一套设于杆体921的弹簧922、以及一套设于杆体921且抵顶于弹簧922 — 端的推顶件923,且各推顶件923由上至下呈渐扩的推拔状。参阅
图1、2、7,该横向位移单元40,位于旋转台25上方,该横向位移单元40包含 一藉由二横向螺杆座41而呈横轴方向X设置的横向螺杆42、二分别设于该横向螺杆42两 侧的横向滑轨43、以及一带动该横向螺杆42原地转动的横向马达44,且该横向马达44可 为一搭配计算机数值控制的伺服马达。 参阅
图1、2、7,该横向位移组50,设于横向位移单元40,且被横向位移单元40带动 而沿一横轴方向X位移;该横向位移组50藉由四杆件51将一第一位移座52以及一第二位 移座53对接而成,其中第一位移座52螺设于横向螺杆42且具有滑设于横向滑轨43的横 向滑块521。参阅
图1、2、7,该第二旋转单元27,设于横向位移组50,且具有一旋转中心271 ;更 进一步界定,该第二旋转单元27包含一设于第二位移座53的第二旋转马达272、一被第二 旋转马达272带动旋转的第二旋转座273,如图6所示,该第二旋转马达272带动第二旋转 座273旋转的方式本实施例系举通过齿轮组274来实现,当然亦可藉由齿轮搭配皮带来实 现,且该第二旋转马达272可为一搭配计算机数值控制的伺服马达,由于其带动方式属本 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所能了解的技术,故在此不再赘述。参阅
图1、2、7,该进给单元60,设于第二旋转单元27,且被第二旋转单元27带动 而绕纵轴方向Y旋转;更进一步界定,该进给单元60包含一固设于第二旋转座273的进给 座61、二呈横轴方向X设于进给座61的进给杆62、以及一滑设于进给杆62且受气压控制 而滑动的进给块63。参阅
图1、2、7,该钻孔单元70,设于进给单元60,且被进给单元60带动而沿横轴 方向X位移;更进一步界定,该钻孔单元70包含一固设于进给块63的本体71、一设于本体 71的主轴马达72、二枢设于本体71且被主轴马达72通过皮带73带动而转动的刀具主轴 74、以及设于各刀具主轴74的刀具75、76,各刀具75、76的直径不同且各刀具75、76的顶端 751、761位于第二旋转单元27的旋转中心271,其刀具75、76的顶端751、761位于第二旋
转单元27的旋转中心271是指当该进给单元60未带动钻孔单元70沿横轴方向X位移而 、
曰ο以上所述即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各主要构件的结构及其组态说明。[0086]至于本实用新型的作动方式,请参阅以下的说明。参阅图8、9,首先将待钻孔加工的球拍91靠抵于第一夹持单元31的第一夹持轮 311,随后控制压缸322使第二夹持单元32朝第一夹持单元31位移而藉由第二夹持轮3M 将待钻孔加工的球拍91夹持定位,其次,参阅图3,经由计算机数值控制升降单元10,使升 降台21带动旋转台25沿纵轴方向Y上升,让待钻孔加工的球拍91对应钻孔单元70,同时, 参阅2、3、7、11图,藉由第一旋转单元23的第一旋转马达231、横向位移单元40的横向马达 44以及第二旋转单元27的第二旋转马达272相互配合,使旋转台25、第一位移座52以及 进给座61分别绕纵轴方向Y旋转或沿横轴方向X位移,而将待钻孔加工的球拍91迅速定 位至预设的钻孔加工位置。紧接着,参阅图5、11,令钻孔单元70的主轴马达72保持带动刀具主轴74转动,此 时,控制进给单元60,使进给块63受气压控制而带动钻孔单元70作一横轴方向X的进给, 让刀具主轴74带动刀具76以对球拍91的拍框进行钻设线孔的加工作业,待钻孔完毕后, 控制进给块63作动而使钻孔单元70退回至预设位置,藉以完成单一线孔的钻孔加工;参阅 图2、12,而当进行下一线孔的钻设时,控制第一旋转单元23搭配第二旋转单元27作动,使 球拍91与刀具主轴74各旋转一相对应的角度后,执行上述的钻孔加工控制及动作即可。值得一提的是,当第二旋转单元27最终带动钻孔单元70绕纵轴方向Y旋转一角 度时,刀具75、76以其顶端751、761为旋转中心而旋转一预定角度。本实用新型至少可实现下述的功效其一、参阅图8、10,当待钻孔加工的球拍91被第一、二夹持单元31、32夹持定位 前,球拍91的握柄911位于二定位组92之间,而藉由各定位组92的呈推拔状的推顶件923 的设计,以及推顶件923藉由弹簧922而可沿纵轴方向Y作弹性位移的设计,使球拍91的 握柄911中心得以定位,同时让球拍91被夹持后的中心得以精准的获致定位。其二、由于横向位移单元40得以带动第二旋转单元27连同进给单元60以及钻孔 单元70进行横轴方向X的位移,因此,当球拍91被夹持组30夹持定位后,横向位移单元40 得以带动刀具75、76自动对球拍91拍框中心的定位,使拍框线孔的钻设更为准确以及降低 钻孔作业所需的时间。其三、由于本实用新型主要通过升降单元10、第一旋转单元23、横向位移单元40 以及第二旋转单元27的横轴方向X或纵轴方向Y的控制,并搭配进给单元60来自动完成 钻孔加工作业,因此,不需采用靠模原理,而得以免除换模的时间以达到降低钻孔所需时间 成本的目的,以及不需模具的使用以达到免除模具成本支出的目的。其四、由于本实用新型在钻孔单元70设有二直径不同的刀具75、76,且各刀具75、 76得以依需求而更换,例如更换成钻头、铣削刀具等,因此,单一球拍91所需的大、小线孔、 长方形孔或是异形孔,皆可通过本实用新型来实现,以适应各种不同球拍91线孔钻设的需 要,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当高的适用性。其五、参阅
图13,本实用新型得以应需求而增设刀具主轴74及其刀具75、76的 数量,并对应增设第一、二夹持轮的数量,使得本实用新型得以同时进行复数球拍的线孔钻 设,以符合实际所需。参阅
图14,本实用新型在升降台21下方设有一回收单元95,在旋转台25上设有 一水盘96,该水盘96位于球拍钻孔加工处的下方,亦即位于夹持组30下方,且水盘96具有
8一连通至回收单元95的导引部961,因此,当钻孔单元70在进行钻孔加工作业时,可对钻 孔加工处进行喷水,除了可对刀具75、76进行降温,以延长刀具75、76的使用寿命之外,更 得以防止钻孔时所产生的粉尘飘散,造成操作人员的职业伤害,其喷水方式可在横向位移 组50上接设一水管97来实现,另外,与水结合的粉尘将滴落至水盘96,并由水盘96导引部 961的导引而流至回收单元95进行回收,此时,可对回收含有粉尘的水进行过滤,使水可回 收再利用。值得说明的是,钻孔单元70无论是在进行钻孔加工、或是恢复至待进行钻孔加工 的位置时,皆可通过一雷射检知器来检知刀具的位置,以使线孔钻设作业得以准确无误的 进行。最后,该进给单元60带动钻孔单元70进给的方式不限于上述所限定,亦可通过进 给马达带动导螺杆或皮带来实现钻孔单元70的进给,其分别说明如下其一、就进给马达带动导螺杆实现进给的方式而言参阅
图15,该进给单元60包含一固设于第二旋转座273的第一进给座641、二呈 横轴方向设于第一进给座641的导螺杆642、一螺设于导螺杆642且供钻孔单元70本体71 固设的第一进给块643、以及一动力连接于导螺杆642的第一进给马达644,藉此,控制第一 进给马达644的正逆转而带动导螺杆642原地转动,使螺设于导螺杆642的第一进给块643 带动钻孔单元70往复位移。其二、就进给马达带动皮带实现进给的方式而言参阅
图16,该进给单元60包含一固设于第二旋转座273的第二进给座661、一设 于第二进给座661的第二进给马达662、一动力连接第二进给马达662的第一导轮663、一 枢设于第二进给座661的第二导轮664、二呈横轴方向设于第二进给座661的滑杆665、一 滑设于滑杆665且供钻孔单元70本体71固设的第二进给块666、以及一套设啮合于第一、 二导轮663、664之间且固接于第二进给块666的进给皮带667,藉此,控制第二进给马达 662的正逆转而带动进给皮带667转动,进给皮带667进而带动第二进给块666在滑杆665 上往复位移,以完成钻孔单元70的进给。综上所述,此实施例及图示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以此限定本 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 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球拍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升降单元;一升降台,其设于该升降单元,且被该升降单元带动而沿一纵轴方向位移; 一第一旋转单元,其设于该升降台;一旋转台,其设于该第一旋转单元,且被该第一旋转单元带动而绕该纵轴方向旋转; 一夹持组,其包含一固定于该旋转台的第一夹持单元以及一朝该第一夹持单元往复位 移的第二夹持单元,该第一、二夹持单元夹持固定一球拍; 一横向位移单元,其位于该旋转台上方;一横向位移组,其设于该横向位移单元,且被该横向位移单元带动而沿一横轴方向位移;一第二旋转单元,其设于该横向位移组,且具有一旋转中心;一进给单元,其设于该第二旋转单元,且被该第二旋转单元带动而绕该纵轴方向旋转;一钻孔单元,其设于该进给单元,且被该进给单元带动而沿该横轴方向位移,该钻孔单 元包含一固设于该进给单元的本体、一设于该本体的主轴马达、至少二枢设于该本体且被 该主轴马达带动而转动的刀具主轴、以及设于各该刀具主轴的刀具,各刀具的直径不同且 各刀具的顶端位于该第二旋转单元的旋转中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拍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单元包含二藉由升降螺 杆座而呈纵轴方向设置的升降螺杆、二对分别设于该升降螺杆两侧的升降滑轨、一带动组、 以及绕设于该带动组及升降螺杆的驱动皮带,该带动组得以带动该驱动皮带使该升降螺杆 原地转动,该升降台螺设于该二升降螺杆,且具有滑设于该升降滑轨的升降滑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球拍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动组包含一带动马达、一通 过传动皮带连动该带动马达的转接头,该转接头供该驱动皮带绕设。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拍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单元包含一设于该 升降台的第一旋转马达、一被该第一旋转马达带动旋转的第一旋转座,该第一旋转座供该 旋转台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拍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的第一夹持单元包含 二第一夹持轮,该第二夹持单元包含二锁设于旋转台的夹持滑轨、一固设于该旋转台的压 缸、一滑设于该夹持滑轨且被该压缸的活塞杆带动而朝该第一夹持单元往复位移的滑座、 以及二设于该滑座的第二夹持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拍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旋转台上设有二定位组,各 定位组由一呈该纵轴方向设置的杆体、一套设于该杆体的弹簧、以及一套设于该杆体且抵 顶于该弹簧一端的推顶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球拍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顶件由上至下呈渐扩的推 拔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拍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位移单元包含二藉由横 向螺杆座而呈横轴方向设置的横向螺杆、二分别设于该横向螺杆两侧的横向滑轨、以及一 带动该横向螺杆原地转动的横向马达,该横向位移组包含相互组设的一第一位移座以及一 第二位移座,其中该第一位移座螺设于该横向螺杆且具有滑设于该横向滑轨的横向滑块。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球拍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旋转单元包含一设于第 二位移座的第二旋转马达、一被该第二旋转马达带动旋转的第二旋转座,该第二旋转座供 该进给单元设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球拍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给单元包含一固设于第二 旋转座的进给座、二呈横轴方向设于该进给座的进给杆、以及一滑设于该进给杆且受气压 控制而滑动的进给块,该进给块供该钻孔单元的本体所固设。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球拍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给单元包含一固设于该第 二旋转座的第一进给座、二呈横轴方向设于该第一进给座的导螺杆、一螺设于该导螺杆且 供钻孔单元本体固设的第一进给块、以及一动力连接于导螺杆的第一进给马达。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球拍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给单元包含一固设于第二 旋转座的第二进给座、一设于该第二进给座的第二进给马达、一动力连接该第二进给马达 的第一导轮、一枢设于该第二进给座的第二导轮、二呈横轴方向设于该第二进给座的滑杆、 一滑设于该滑杆且供钻孔单元本体固设的第二进给块、以及一套设啮合于第一、二导轮之 间且固接于第二进给块的进给皮带。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拍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台下方设有一回收单 元,在所述旋转台上设有一水盘,该水盘位于球拍钻孔加工处的下方,该水盘具有一连通至 回收单元的导引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球拍钻孔装置,主要包含升降单元、升降台、第一旋转单元、旋转台、夹持组、横向位移单元、横向位移组、第二旋转单元、进给单元、钻孔单元,其中,钻孔单元又包含本体、主轴马达、至少二刀具主轴及设于各刀具主轴的刀具。该球拍钻孔装置可以降低钻孔所需的时间成本,并可以免除模具成本的支出。其作业时,是通过多轴向的控制,并搭配进给单元来自动完成钻孔加工作业的,不需要采用靠模原理,因此,不需要使用模具,也免除了换模的时间。
文档编号B23B47/00GK201855974SQ20102056655
公开日2011年6月8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19日
发明者陈德能 申请人:廷宗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