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盘剪刀具更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7059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圆盘剪刀具更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冷轧机组中的圆盘剪设备,特别涉及装于圆盘剪上的一种圆盘剪刀具更换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冶金行业的大型酸洗-冷轧机组中,圆盘剪是机组中的关键设备,目前的圆盘剪结构包括机座上的下刀盘座和上刀盘座;其中下刀盘座是在下轴套内装有下刀轴,在伸露轴套外的下刀轴端的刀盘套上装设下刀盘,并于下刀盘两侧的刀盘套上装设固定下刀盘的挡圈;而上刀盘座是在上轴套内装有上刀轴,与下刀盘相对应的上刀轴端的刀盘套上配合装有由挡圈固定的上刀盘;当圆盘剪需要更换刀具时,通常通过手工来进行装、 卸,既费力又费时,通常需要2 3个小时,甚至更多,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同时很难达到上、下刀盘定位精确的要求。所以上述的圆盘剪非常不适用于酸洗-冷轧机组的生产线上。 因此为了与大型酸洗-冷轧机组生产线相配合,研究开发一种能快速更换刀盘的圆盘剪新产品,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为了避免上述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之处,而提供不仅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既适便于装、卸,又特别适用于冷轧机组中圆剪机的快速更换刀具;而且具有刀盘定位精度精确,省工省力,以及操作使用十分方便的一种圆盘剪刀具更换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圆盘剪刀具更换装置, 包括下刀轴刀盘套上的下刀盘和上刀轴刀盘套上的上刀盘;其特征在于在下刀轴上和上刀轴上分别装有下刀盘更换装置和上刀盘更换装置;所述的下刀盘更换装置是在下刀轴的刀盘套外口端外套装外壳,在刀盘套外口端内的下刀轴上密封连接旋转式碟簧座,旋转式碟簧座的内端与下刀轴A台阶面之间留有微小空间,旋转式碟簧座的外端口内装有碟簧, 伸露在旋转式碟簧座外的下刀轴上通过螺纹连接调节螺母,使调节螺母的内端穿过碟簧与下刀轴的B台阶面相触接;在下刀轴外端末与A台阶面之间的轴段内设有油路甲,油路甲的内端与A台阶面处的微小空间连通相接,油路甲的外端连接高压油嘴,所述的高压油嘴通过管路与专用油泵连接;所述的上刀盘更换装置是在上刀轴的刀盘套外口端外套装外壳, 在刀盘套内上刀轴的C台阶面与上刀轴外端末之间的轴段上依序装设碟簧和旋转套,旋转套的内端与刀盘套内台阶面间之留有微小空间,在旋转套外端内的上刀轴上通过螺纹连接调节螺母,在调节螺母内的上刀轴段内设有油路乙,所述的油路乙的外端连接高压油嘴,所述的高压油嘴通过管路与专用油泵连接;所述的油路乙的另一端与刀盘套内台阶面处的微小空间连通相接。所述的油路甲和油路乙中液压油的压力为10 16Mpa。所述的旋转式碟簧座和旋转套与外壳外端面接触的外壳面上均布设有四个凸凹槽式组合连接。[0007]所述的上刀轴与碟簧之间的轴段上套装衬套。由于在本实用新型中的下刀轴上和上刀轴上分别装有下刀盘更换装置和上刀盘更换装置;当需要在上刀轴上换上刀盘时,将高压油泵的油管接到该设备的高压油嘴上,并且启动高压油泵将油压增加到10 16Mpa,这时碟簧在刀盘套的压力下变形收缩,使旋转套与外壳产生间隙,这时便可以轻松地扭动旋转套转动一定角度使之与外壳的凹槽吻合, 然后卸下油泵的压力,移开油泵,此时转动调整螺母将上刀盘和挡环一同卸下,更换上新刀盘。新刀盘装入后再将挡环、外壳装上,安上调整螺母,然后按上述步骤反向进行从而完成整套刀盘更换。当需要在下刀轴上换下刀盘时,将高压油泵的油管接到该设备的高压油嘴上,并且启动高压油泵将油压增加到10 16Mpa,这时,旋转式碟簧座内的碟簧受压,使旋转式碟簧座与外壳产生间隙,这时便可以轻松地扭动旋转式碟簧座转动一定角度使之与外壳的凹槽吻合,然后卸下油泵的压力,移开油泵,此时转动调整螺母将下刀盘和挡环一同卸下,更换上新刀盘。装好后的上、下刀盘均靠碟形弹簧锁紧,而且上、下刀盘由调整螺母设定在一个相对固定不变的平面上,这样刀盘重磨后并不影响原剪刃的间隙。综以上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不仅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既适便于装、卸,又特别适用于冷轧机组中圆剪机的快速更换刀具;而且具有刀盘定位精度精确,省工省力,以及操作使用十分方便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有一幅附图。其中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刀盘套,2、下刀轴,3、旋转式碟簧座,4、外壳,5、蝶簧,6、调节螺母,7、A台阶面,8、B台阶面,9、油路甲,10、高压油嘴,11、上刀轴,12、旋转套,13、C台阶面,14、衬套, 15、油路乙,16、专用油泵,17、下刀盘,18、上刀盘。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它是在大型酸洗-冷轧机组生产线中的圆盘剪上安装的圆盘剪刀具更换装置;它的结构包括包括下刀轴2刀盘套1上的下刀盘17 和上刀轴11刀盘套1上的上刀盘18 ;其特征在于在下刀轴2上和上刀轴11上分别装有下刀盘更换装置和上刀盘更换装置;所述的下刀盘更换装置是在下刀轴2的刀盘套1外口端外套装外壳4 ;所述的旋转式碟簧座3和与外壳外端面接触的外壳面上均布设有四个凸凹槽式组合连接;在刀盘套1外口端内的下刀轴2上密封连接旋转式碟簧座3,旋转式碟簧座3的内端与下刀轴A台阶面7之间留有微小空间,旋转式碟簧座3的外端口内装有碟簧 5,伸露在旋转式碟簧座3外的下刀轴2上通过螺纹连接调节螺母6,使调节螺母6的内端穿过碟簧5与下刀轴2的B台阶面8相触接;在下刀轴2外端末与A台阶面7之间的轴段内设有油路甲9,油路甲9的内端与A台阶面7处的微小空间连通相接,油路甲9的外端连接高压油嘴10,所述的高压油嘴10通过管路与专用油泵16连接;所述的上刀盘更换装置是在上刀轴11的刀盘套1外口端外套装外壳4,在刀盘套1内上刀轴11的C台阶面13与上刀轴11外端末之间的轴段上依序装设碟簧5和旋转套2,所述的旋转套12与外壳4外端面接触的外壳面上均布设有四个凸凹槽式组合连接;旋转套12的内端与刀盘套1内台阶面间之留有微小空间,在旋转套12外端内的上刀轴11上通过螺纹连接调节螺母6,在调节螺母6内的上刀轴11段内设有油路乙15,所述的油路乙15的外端连接高压油嘴16,所述的高压油嘴10通过管路与专用油泵16连接;所述的油路乙15的另一端与刀盘套1内台阶面处的微小空间连通相接;所述的油路甲9和油路乙15中液压油的压力为14Mpa ;所述的旋转套12密封连接在上刀轴11上,在外侧面上设有与外壳4相配合的十字槽式连接;所述的上刀轴11与碟簧5之间的轴段上套装衬套14。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所有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圆盘剪刀具更换装置,包括下刀轴( 刀盘套(1)上的下刀盘(17)和上刀轴 (11)刀盘套⑴上的上刀盘(18);其特征在于在下刀轴(2)上和上刀轴(11)上分别装有下刀盘更换装置和上刀盘更换装置;所述的下刀盘更换装置是在下刀轴O)的刀盘套(I)外口端外套装外壳G),在刀盘套(1)外口端内的下刀轴( 上密封连接旋转式碟簧座(3),旋转式碟簧座(3)的内端与下刀轴台阶面(7)之间留有微小空间,旋转式碟簧座(3)的外端口内装有碟簧(5),伸露在旋转式碟簧座C3)外的下刀轴( 上通过螺纹连接调节螺母(6),使调节螺母(6)的内端穿过碟簧(5)与下刀轴O)的B台阶面(8)相触接;在下刀轴(2)外端末与A台阶面(7)之间的轴段内设有油路甲(9),油路甲(9)的内端与A台阶面(7)处的微小空间连通相接,油路甲(9)的外端连接高压油嘴(10),所述的高压油嘴(10)通过管路与专用油泵(16)连接;所述的上刀盘更换装置是在上刀轴(11)的刀盘套(1)外口端外套装外壳G),在刀盘套(1)内上刀轴O)的C台阶面(13)与上刀轴(II)外端末之间的轴段上依序装设碟簧( 和旋转套(12),旋转套(1 的内端与刀盘套 (1)内台阶面间之留有微小空间,在旋转套(1 外端内的上刀轴(11)上通过螺纹连接调节螺母(6),在调节螺母(6)内的上刀轴(11)段内设有油路乙(15),所述的油路乙(15)的外端连接高压油嘴(10),所述的高压油嘴(10)通过管路与专用油泵(16)连接;所述的油路乙(15)的另一端与刀盘套(1)内台阶面处的微小空间连通相接。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盘剪刀具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式碟簧座(3) 和旋转套(1 与外壳(4)外端面接触的外壳(4)面上均布设有四个凸凹槽式组合连接。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盘剪刀具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路甲(9)和油路乙(15)中液压油的压力为10 16Mpa。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盘剪刀具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刀轴(11)与碟簧 (5)之间的轴段上套装衬套(1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冷轧机组中的圆盘剪设备,特别涉及装于圆盘剪上的一种圆盘剪刀具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下刀轴上和上刀轴上分别装有下刀盘更换装置和上刀盘更换装置;所述的下刀盘更换装置由下刀轴、刀盘套、外壳、旋转式碟簧座、碟簧,调节螺母,B台阶面、A台阶面、油路甲、高压油嘴和专用油泵组成;所述的上刀盘更换装置由上刀轴、刀盘套、外壳,C台阶面、碟簧、旋转套、调节螺母、油路乙、高压油嘴和专用油泵连接。本实用新型不仅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既适便于装、卸,又特别适用于冷轧机组中圆剪机的快速更换刀具;而且具有刀盘定位精度精确,省工省力,以及操作使用十分方便等优点。
文档编号B23D33/00GK201979158SQ201020691579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30日
发明者董伟明, 高成章, 魏玉鹏 申请人:一重集团大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