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顶式滑块折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4243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顶式滑块折弯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内顶式滑块折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折弯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防止大型折弯成型滑块处不脱料、卡料等等问题的内顶式滑块折弯装置。
背景技术
在板金模具冲压技术中,折弯成型时需要用滑块结构给折弯边角仔让位,当折弯边长同时折弯边角仔也长时,需要滑块结构大而且滑块的行程长,导致折弯处不脱料、卡料,是长期以来令人困扰的老大难问题。现有折弯模具的结构是需折弯对折弯边角仔让位采用普通滑块来完成折弯工序,极易出现折弯产品不脱料、卡料;导致折弯成型尺寸不良、产品变形。此外,由于折弯边长,给折弯边角仔让滑块行程大时,也导致滑块不脱料,产品变形不良。业内人士也使用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应对上述,例如:适当调滑块折弯边斜度,再加大滑块行程等等,但均收效甚微。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有效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止大型折弯成型滑块处不脱料、卡料等等问题的内顶式滑块折弯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内顶式滑块折弯装置,它包括一成型挡块及一可与所述成型挡块形成相对运动将工件折弯的折弯滑块,其改进在于:还包括一第一顶针,所述折弯滑块中设有一第一顶针安装孔,所述第一顶针通过一第一弹性件连接于所述第一顶针安装孔内,当工件折弯后,在所述第一弹性件作用下,所述第一顶针可将工件顶出,以使工件与折弯滑块分离。下面对上述技术方案进 一步阐述:还包括上模及下模,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及上模板,所述折弯滑块与所述上模板
一端滑动连接,折弯滑块可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间滑动。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座及下脱板,所述下脱板通过一弹性机构与所述下模座连接,所述成型挡块配置于下脱板的一侧。所述上模座上设有一第二顶针,所述上模座中设有一第二顶针安装孔,所述第二顶针通过一第二弹性件连接于所述第二顶针安装孔内,当所述折弯滑块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顶针顶压在折弯滑块上表面,以使折弯滑块下滑。所述第一弹性件及第二弹性件为弹簧。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一、本实用新型在折弯滑块中增设一第一顶针,第一顶针通过一第一弹性件连接于所述第一顶针安装孔内,当工件折弯后,在所述第一弹性件作用下,第一顶针可将工件顶出,使工件与折弯滑块分离,实现顺利脱料,保证折弯成型产品品质好,避免现有技术中出现的折弯产品不脱料、卡料,导致折弯成型尺寸不良、产品变形等问题。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折弯状态下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顶针顶出工件状态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折弯滑块避开工件上角仔状态的示意图;图中:上模座I ;上垫板2 ;上夹板3 ;上模板4 ;下模座5 ;下脱板6 ;成型挡块7 ;折弯滑块8 ;第一顶针9 ;第一弹性件10 ;工件11 ;第二顶针12 ;第二弹性件1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的内顶式滑块折弯装置,它包括上模、下模成型挡块7及一可与所述成型挡块7形成相对运动将工件11折弯的折弯滑块8,所述上模包括依次连接的上模座1、上垫板2、上夹板3及上模板4,所述折弯滑块8与所述上模板4 一端滑动连接,第二位置位于第一位置的右下方,折弯滑块8可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间沿倾斜直线方向滑动,当折弯滑块8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折弯滑块8的上表面与所述上垫板2的下表面相抵,当折弯滑块8位于第二位置时,折弯滑块8与所述上垫板2分离,为折弯工件11的折弯边角仔让位,避免工件11折弯边角仔脱料时挂在折弯滑块8上。本实用新型中,折弯滑块8中设有一第一顶针9安装孔,所述第一顶针9安装孔内设有一第一顶针9,该第一顶针9通过一第一弹性件10连接于所述第一顶针9安装孔内,当工件11折弯后,在所述第一弹性件10作用下,所述第一顶针9可将工件11顶出,以使工件11与折弯滑块8分 离。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座5及下脱板6,所述下脱板通过一弹性机构与所述下模座5连接,所述成型挡块7配置于下脱板6的一侧,在上下模分离时,在弹性机构的作用下,下脱板6的上表面与成型挡块7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或下脱板6的上表面略高于成型挡块7的上表面,如此,在下脱板6上放置一待折弯工件11,当上下模合模时,折弯滑块8压在下脱板6上,弹性机构收缩,工件11随下脱板6下降并成型挡块7折弯。进一步的,所述上模座I上设有一第二顶针12,所述上模座I中设有一第二顶针12安装孔,所述第二顶针12通过一第二弹性件13连接于所述第二顶针12安装孔内,当所述折弯滑块8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顶针12顶压在折弯滑块8上表面,给折弯滑块8施加一向下压力,以使折弯滑块8下滑。较佳的,所述第一弹性件10及第二弹性件13为弹簧。工作过程中,初始状态下,折弯滑块8处于第二位置,合模折弯:上模下降,折弯滑块8上的第一顶针9第一时间接触下脱板6上的工件11,第一弹性件10逐渐被压缩直至折弯滑块8下表面与工件11接触,随着上模继续下行,折弯滑块8由第二位置逐渐滑动至第一位置,下脱板6在折弯滑块8的压力下下降,下脱板6上的工件11开始被成型挡块7折弯,当上模下降至死点时,工件11被折弯成型;开模脱料:工件11折弯成型完成后,上模上升,下脱板6、工件11及折弯滑块8上升,在第一弹性件10的作用下,第一顶针9逐渐将工件11顶出,工件11与下脱板6分离,随着上模继续上升,在第二弹性件13的作用下,第二顶针12顶出,对折弯滑块8施加一向下的压力,使折弯滑块8由第一位置滑动至第二位置,即倾斜向右下方滑动,以使折弯滑块8与折弯工件11的边角仔之间分离,最终使得折弯工件11脱料,与折弯滑块8彻底分离,实现顺利脱料。[002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折弯滑块8中增设一第一顶针9,第一顶针9通过一第一弹性件10连接于所述第一顶针9安装孔内,当工件11折弯后,在所述第一弹性件10作用下,第一顶针9可将工件11顶出,使工件11与折弯滑块8分离,实现顺利脱料,保证折弯成型产品品质好,避免现有技术中出现的折弯产品不脱料、卡料,导致折弯成型尺寸不良、产品变形等问题。以上所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上述具体实施例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范畴内,可以出现各种变形及修改,凡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以上描述所做的 润饰、修改或等同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内顶式滑块折弯装置,它包括一成型挡块及一可与所述成型挡块形成相对运动将工件折弯的折弯滑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一顶针,所述折弯滑块中设有一第一顶针安装孔,所述第一顶针通过一第一弹性件连接于所述第一顶针安装孔内,当工件折弯后,在所述第一弹性件作用下,所述第一顶针可将工件顶出,以使工件与折弯滑块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顶式滑块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模及下模,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及上模板,所述折弯滑块与所述上模板一端滑动连接,折弯滑块可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间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顶式滑块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座及下脱板,所述下脱板通过一弹性机构与所述下模座连接,所述成型挡块配置于下脱板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顶式滑块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上设有一第二顶针,所述上模座中设有一第二顶针安装孔,所述第二顶针通过一第二弹性件连接于所述第二顶针安装孔内,当所述折弯滑块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顶针顶压在折弯滑块上表面,以使折弯滑块下 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顶式滑块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及第二弹性件为弹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顶式滑块折弯装置,它包括一成型挡块及一可与所述成型挡块形成相对运动将工件折弯的折弯滑块,其改进在于还包括一第一顶针,所述折弯滑块中设有一第一顶针安装孔,所述第一顶针通过一第一弹性件连接于所述第一顶针安装孔内,当工件折弯后,在所述第一弹性件作用下,所述第一顶针可将工件顶出,以使工件与折弯滑块分离。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在工件折弯后,在所述第一弹性件作用下,第一顶针可将工件顶出,使工件与折弯滑块分离,实现顺利脱料,保证折弯成型产品品质好,避免现有技术中出现的折弯产品不脱料、卡料,导致折弯成型尺寸不良、产品变形等问题。
文档编号B21D45/02GK203108993SQ201220619970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1日
发明者王泉, 邓壁军, 李滨 申请人:亿和精密金属制品(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