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材拉拔生产用转位支撑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2523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铜材拉拔生产用转位支撑台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铜材拉拔生产用转位支撑台,包括导向筒,导向筒的左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柱,且其上端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有一号加强板;调节螺柱的左端设有四棱柱,其右端连接有压簧;所述压簧的右端连接有滑移柱;滑移柱的右端开有通孔,滑移柱的通孔内安装有销轴;销轴的中部安装有轴承;一号加强板的右侧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有回转筒;回转筒的内侧通过复合轴承连接有回转轴;回转轴的下端通过螺栓和垫片连接有双转位板,且其上端后侧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有支撑板和转位把手。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制造成本低、操控方便和稳定性高等优点,能在铜材拉拔过程中实现支撑和导向功能,起到保护牵引装置导轨平面的作用。
【专利说明】一种铜材拉拔生产用转位支撑台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铜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铜材拉拔生产用转位支撑台。【背景技术】
[0002]人类应用铜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在科技发达的今天,铜以品种繁多的金属、合金和化合物的形式被人们广泛的应用,铜制产品也深深渗入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二十一世纪时代发展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金属。
[0003]以纯铜或铜合金制成各种形状,包括棒、线、板、带、条、管、箔等统称铜材。目前,铜材的加工有轧制、挤制及拉制等方法,铜材中板材和条材有热轧的和冷轧的,而带材和箔材都是冷轧的,管材和棒材则分为挤制品和拉制品,线材都是拉制的。在铜材的拉拔过程中,先要粗车毛坯的一端外圆,然后将车削过后的外圆面穿过拉拔模,并装夹在牵引装置上,通过牵引装置带动毛坯向拉拔模的一端运动,即可实现对毛坯的拉拔加工,制成所需的形状。在毛坯拉拔时,由于没有对铜材进行支撑,在拉拔过程中,会出现弯曲、受力变形,极易造成铜材的拉断;在拉拔完毕后由于没有导向装置,铜材会直接落在工作台面上,对牵引装置的导轨产生冲击甚至损坏导轨平面,给铜材的拉拔运动造成一定的影响。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制造成本低的、操控方便的、稳定性高的,能在铜材拉拔过程中实现支撑和导向功能的装置,即一种铜材拉拔生产用转位支撑台。
[000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铜材拉拔生产 用转位支撑台,包括导向筒,所述导向筒的左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柱,且其上端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有一号加强板,其右侧设有一号U型槽;所述调节螺柱的左端设有四棱柱,其右端连接有压簧,可根据实际,通过旋动四棱柱带动调节螺柱转动,从而调节压簧的压缩长度;所述压簧的右端连接有滑移柱;所述滑移柱的右侧设有二号U型槽,其右端开有通孔,所述滑移柱的通孔内安装有销轴;所述销轴的中部安装有轴承;所述一号加强板的右侧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有回转筒;所述回转筒的内侧通过复合轴承连接有回转轴;所述回转轴的下端通过螺栓和垫片连接有双转位板,且其上端后侧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有支撑板和转位把手,其中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有后固定板;所述后固定板的左右两侧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有二号加强板。通过双转位板推着轴承,进而挤压压簧,使轴承在滑移柱的带动下沿着导向筒左右滑动,并通过转动转位把手,使回转轴绕着回转筒转动,即可将支撑板转动到相应的位置,用以在铜材拉拔时,对铜材起到支撑的作用。
[0007]所述的双转位板由一号挡板、回转部和二号挡板组成,所述一号挡板与所述二号挡板间相互垂直,且均与回转部相连,一号挡板、回转部和二号挡板构成的直角内侧设有两个卡位圆弧;所述卡位圆弧的半径大于轴承的外圈半径。采用双转位板和轴承配合,可在转动转位把手时,利用压簧使轴承沿着一号挡板、回转部和二号挡板构成的直角内侧面运动,直至运动到卡位圆弧处,并利用卡位圆弧半径大于轴承的外圈半径实现卡位,即完成一次转位,稳定性强,为支撑板支撑铜材提供保障。
[0008]所述的支撑板和所述的转位把手间呈55°?65°的夹角布置,支撑板的上端设有10°?15°的落料斜面,通过落料斜面即可在铜材拉拔完毕后,铜材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落料斜面落入收集装置内,起到落料导向的作用,从而避免了在铜材在拉拔完毕后落在牵引装置的导轨上,对导轨造成一定的冲击和损坏,起到保护导轨平面的作用。
[0009]所述的一号U型槽的槽宽大于双转位板的厚度,这样在转动转位把手进行转位时,双转位板即可穿过一号U型槽,避免了导向筒对于转位操作的干扰,确保转位操作的顺利进行。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制造成本低、操控方便和稳定性高等优点,能在铜材拉拔过程中实现支撑和导向功能,起到保护牵引装置导轨平面的作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图;
[001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双转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0017]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铜材拉拔生产用转位支撑台,包括导向筒3,所述导向筒3的左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柱2,且其上端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有一号加强板4,其右侧设有一号U型槽;所述调节螺柱2的左端设有四棱柱1,其右端连接有压簧13,可根据实际,通过旋动四棱柱I带动调节螺柱2转动,从而调节压簧13的压缩长度;所述压簧13的右端连接有滑移柱14 ;所述滑移柱14的右侧设有二号U型槽,其右端开有通孔,所述滑移柱14的通孔内安装有销轴16 ;所述销轴16的中部安装有轴承15 ;所述一号加强板4的右侧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有回转筒8 ;所述回转筒8的内侧通过复合轴承17连接有回转轴10 ;所述回转轴10的下端通过螺栓5和垫片6连接有双转位板7,且其上端后侧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有支撑板11和转位把手12,其中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有后固定板17 ;所述后固定板17的左右两侧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有二号加强板9。通过双转位板7推着轴承15,进而挤压压簧13,使轴承15在滑移柱14的带动下沿着导向筒3左右滑动,并通过转动转位把手12,使回转轴10绕着回转筒8转动,即可将支撑板11转动到相应的位置,用以在铜材拉拔时,对铜材起到支撑的作用。
[0018]如图4所示,所述的双转位板7由一号挡板701、回转部702和二号挡板703组成,所述一号挡板701与所述二号挡板703间相互垂直,且均与回转部702相连,一号挡板701、回转部702和二号挡板703构成的直角内侧设有两个卡位圆弧;所述卡位圆弧的半径大于轴承15的外圈半径。采用双转位板7和轴承15配合,可在转动转位把手12时,利用压簧13使轴承15沿着一号挡板701、回转部702和二号挡板703构成的直角内侧面运动,直至运动到卡位圆弧处,并利用卡位圆弧半径大于轴承15的外圈半径实现卡位,即完成一次转位,稳定性强,为支撑板11支撑铜材提供保障。
[0019]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支撑板11和所述的转位把手12间呈55°?65°的夹角布置,支撑板11的上端设有10°?15°的落料斜面,通过落料斜面即可在铜材拉拔完毕后,铜材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落料斜面落入收集装置内,起到落料导向的作用,从而避免了在铜材在拉拔完毕后落在牵引装置的导轨上,对导轨造成一定的冲击和损坏,起到保护导轨平面的作用。
[0020]如图1所示,所述的一号U型槽的槽宽大于双转位板7的厚度,这样在转动转位把手12进行转位时,双转位板7即可穿过一号U型槽,避免了导向筒3对于转位操作的干扰,确保转位操作的顺利进行。
[0021]使用时,通过焊接的方式将后固定板与牵引装置的导轨侧壁相连接。在铜材拉拔时,操作人员转动转位把手,带动着支撑板绕着回转筒转动,通过双转位板推动着轴承并压缩压簧,使轴承在滑移柱的带动下沿着导向筒作用滑动,并绕着一号挡板、回转部和二号挡板构成的直角内侧面转动;当轴承运动到双卡位板的卡位圆弧内,此时,支撑板位于牵引装置的导轨平面上方,利用卡位圆弧的半径大于轴承的外圈半径实现卡位,且稳定性高,此时即可对拉拔过程中的铜材进行支撑;当一根铜材拉拔完毕后,利用支撑板上的落料斜面,使铜材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落料斜面落入收集装置内,即完成一根铜材的拉拔操作,接着操作人员转动转位把手,使轴承运动到另一个双转位板的卡位圆弧内,这样支撑板远离导轨平面的上方,即可将牵引装置复位,进行下一根铜材的拉拔;重复上述操作,即可实现对一批铜材的拉拔。
[002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一种铜材拉拔生产用转位支撑台,包括导向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筒的左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柱,且其上端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有一号加强板,其右侧设有一号U型槽;所述调节螺柱的左端设有四棱柱,其右端连接有压簧;所述压簧的右端连接有滑移柱;所述滑移柱的右侧设有二号U型槽,其右端开有通孔,所述滑移柱的通孔内安装有销轴;所述销轴的中部安装有轴承;所述一号加强板的右侧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有回转筒;所述回转筒的内侧通过复合轴承连接有回转轴;所述回转轴的下端通过螺栓和垫片连接有双转位板,且其上端后侧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有支撑板和转位把手,其中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有后固定板;所述后固定板的左右两侧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有二号加强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材拉拔生产用转位支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转位板由一号挡板、回转部和二号挡板组成,所述一号挡板与所述二号挡板间相互垂直,且均与回转部相连,一号挡板、回转部和二号挡板构成的直角内侧设有两个卡位圆弧,所述卡位圆弧的半径大于轴承的外圈半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材拉拔生产用转位支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板和所述的转位把手间呈55°?65°的夹角布置,支撑板的上端设有10°?15°的落料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铜材拉拔生产用转位支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号U型槽的槽宽大于双转位板的厚度。
【文档编号】B21C1/34GK203459443SQ201320437585
【公开日】2014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2日
【发明者】王眈眈 申请人:芜湖市海源铜业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