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矫正轴位的矫正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7412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矫正轴位的矫正筒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矫正限位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矫正轴位的矫正筒,其包括圆柱形筒体,圆柱形筒体的一个底面上设有锥形孔,圆柱形筒体的外侧面上拧接有八个螺钉相互对称的限位螺钉,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固定其中一根转轴的位置,另一根转轴通过矫正筒来调整水平度,使其无倾斜,能与另一根转轴平齐对接,保证焊接质量。
【专利说明】-种用于矫正轴位的矫正筒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矫正限位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矫正轴位的矫正筒。

【背景技术】
[0002] 电动机被广泛用于机械、矿山、冶金、化工、油田、农业等行业。电机转子轴是电机 的关键部件,由于工作条件恶劣,过载时间长,加之频繁的正转和反转等,经常在轴承 档、轴伸档的根部产生裂纹,最终导致电机轴断裂事故的发生,给生产及安全造成很大的 影响。转轴断裂时一般可通过更换新的转轴或者通过焊接将断裂的转轴重新组合,重新更 换转轴一般需要一定的时间去寻找合适型号的转轴,且成本较高,将断裂处重新焊接具有 一定的经济适用性,但焊接时断裂处的对接容易出现偏位,很难将两根断裂的转轴重新无 偏位焊接。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矫正轴位的矫正筒。
[0004]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矫正轴位的矫正筒,其包括圆柱形筒体 (1 ),圆柱形筒体(1)的一个底面上设有锥形孔(2),圆柱形筒体(1)的外侧面上拧接有八个 螺钉,分别为第一螺钉(3)、第二螺钉(4)、第三螺钉(5)、第四螺钉(6)、第五螺钉(7)、第六 螺钉(8)、第七螺钉(9)、第八螺钉,第一螺钉(3)与第二螺钉(4)对称,第三螺钉(5)与第四 螺钉(6)对称,第一螺钉(3)与第三螺钉(5)之间的间距等于第一螺钉(3)与第四螺钉(6) 之间的间距,第五螺钉(7)设置在第一螺钉(3)的正下方,第六螺钉(8)设置在第二螺钉(4) 的正下方,第七螺钉(9)设置在第三螺钉(5)的正下方,第八螺钉设置在第四螺钉(6)的 正下方,第五螺钉(7)、第六螺钉(8)、第七螺钉(9)、第八螺钉处在同一水平面上,第一螺钉 (3)设置在圆柱形筒体(1)的三分之一高度处,第五螺钉(7)设置在圆柱形筒体(1)的三分 之二高度处。
[0005]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固定其中一根转轴的位置,另一根转轴通过矫正筒来调整 水平度,使其无倾斜,能与另一根转轴平齐对接,保证焊接质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端口结构示意图。
[0007]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 -种用于矫正轴位的矫正筒,其包括圆柱形筒体1,圆柱形筒体1的一个底面上设 有锥形孔2,圆柱形筒体1的外侧面上拧接有八个螺钉,分别为第一螺钉3、第二螺钉4、第三 螺钉5、第四螺钉6、第五螺钉7、第六螺钉8、第七螺钉9、第八螺钉,第一螺钉3与第二螺钉 4对称,第三螺钉5与第四螺钉6对称,第一螺钉3与第三螺钉5之间的间距等于第一螺钉 3与第四螺钉6之间的间距,第五螺钉7设置在第一螺钉3的正下方,第六螺钉8设置在第 二螺钉4的正下方,第七螺钉9设置在第三螺钉5的正下方,第八螺钉设置在第四螺钉6的 正下方,第五螺钉7、第六螺钉8、第七螺钉9、第八螺钉处在同一水平面上,第一螺钉3设置 在圆柱形筒体1的三分之一高度处,第五螺钉7设置在圆柱形筒体1的三分之二高度处。
[0009] 使用时,可将其中一根断裂的转轴固定,另一根断裂的转轴放入圆柱形筒体1内, 通过大概的旋转螺钉将转轴固定后,在进行细调螺钉,使得每根螺钉伸出的长度相等,焊接 时,圆柱形筒体1通过圆锥形转头固定,圆锥形转头伸入锥形孔2内,通过调节圆锥形转头 伸出长度,来使断裂处对接,完成焊接。
【权利要求】
1. 一种用于矫正轴位的矫正筒,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圆柱形筒体(1),圆柱形筒体(1) 的一个底面上设有锥形孔(2),圆柱形筒体(1)的外侧面上拧接有八个螺钉,分别为第一螺 钉(3 )、第二螺钉(4 )、第三螺钉(5 )、第四螺钉(6 )、第五螺钉(7 )、第六螺钉(8 )、第七螺钉 (9)、第八螺钉,第一螺钉(3)与第二螺钉(4)对称,第三螺钉(5)与第四螺钉(6)对称,第一 螺钉(3 )与第三螺钉(5 )之间的间距等于第一螺钉(3 )与第四螺钉(6 )之间的间距,第五螺 钉(7)设置在第一螺钉(3)的正下方,第六螺钉(8)设置在第二螺钉(4)的正下方,第七螺钉 (9)设置在第三螺钉(5)的正下方,第八螺钉设置在第四螺钉(6)的正下方,第五螺钉(7)、 第六螺钉(8)、第七螺钉(9)、第八螺钉处在同一水平面上,第一螺钉(3)设置在圆柱形筒体 (1)的三分之一高度处,第五螺钉(7)设置在圆柱形筒体(1)的三分之二高度处。
【文档编号】B23K37/053GK203843443SQ201420172906
【公开日】2014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1日
【发明者】芦万江 申请人:芦万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