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模具的上模以及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3192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冲压模具的上模以及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冲压模具的上模,包括上模座(11)、压料芯(16)以及多个安装于所述上模座(11)内的弹性元件(12),所述上模座(11)上具有位于所述压料芯(16)和所述弹性元件(12)之间的安装部,所述上模还包括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部上的安装板(14)以及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板(14)和所述压料芯(16)固定的传力杆(15),所述弹性元件(12)安装于所述上模座(11)的内壁与所述安装板(14)之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模可适当扩大安装板的尺寸,以此为弹性元件提供足够的安装空间。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包含上述上模的冲压模具。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冲压模具的上模。本实用新型 还涉及一种冲压模具。 冲压模具的上模以及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冲压模具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在冲压过程中通过 安装在上模内的弹性元件来提供充足的压料力,防止冲压过程中板料移动导致板件精度降 低,冲压件质量下降的问题。
[0003]目前普遍使用的冲压模具主要包括上模座1、侧销2、下模座3、压料芯4、方形垫块 5、弹性元件6、弹簧导正销7和导板8。其中:上模座1为整体铸造结构,侧销2穿过上模座 1的侧壁,其通过固定板固定在上模座1上,侧销2与压料芯4上的凹槽配合以控制压料芯 4的行程;方形垫块5固定安装在上模座1内,冲压模具闭合时,方形垫块5与压料芯4上 的加工面接触将压料芯4墩死;弹性元件6为压料芯4提供压力,弹簧导正销7安装在上模 座1内,对弹簧6起导向作用;导板8安装在压料芯4侧面,上模座1向下运动时,导板8为 上模座1与压料芯4之间的运动提供导向。
[0004] 然而,对于产品尺寸较小的零件,其压料芯4的尺寸也较小,而所需使用的弹性元 件6的尺寸和数量却因其他因素影响而不会发生太大的缩减,致使压料芯4无法提供足够 的空间以安装弹性元件6,导致弹性元件6的安装较为不便。
[0005] 另外,由于压料芯4较小,压料芯4也就无法为侧销2提供足够的作用空间,致使 侧销2的安装同样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冲压模具的上模,该上模能够为弹性元件提供足够 的安装空间。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含上述上模的冲压模具。
[0007]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 -种冲压模具的上模,包括上模座、压料芯以及多个安装于所述上模座内的弹性 元件,所述上模座上具有位于所述压料芯和所述弹性元件之间的安装部,所述上模还包括 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部上的安装板以及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压料芯固定的 传力杆,所述弹性元件安装于所述上模座的内壁与所述安装板之间。
[0009] 优选地,在上述上模中,所述安装部上具有与所述安装板相对的限位部,所述限位 部与所述安装板之间的初始距离等于所述压料芯的行程。
[0010] 优选地,在上述上模中,还包括导向杆,所述安装部上具有导向孔,所述导向杆的 一端与所述压料芯固定,另一端穿过所述导向孔。
[0011] 优选地,在上述上模中,所述导向孔内安装有导向套,所述导向杆套设于所述导向 套内部。
[0012] 优选地,在上述上模中,所述上模座包括本体以及与所述本体可拆卸连接的盖板, 所述弹性元件安装于所述盖板与所述安装板之间。
[0013] 优选地,在上述上模中,所述传力杆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所述传力杆分别位于所 述安装板的中部位置和所述安装板的边缘处。
[0014] 优选地,在上述上模中,所述传力杆的一端具有内螺纹孔,另一端为外螺纹杆段, 所述传力杆通过所述内螺纹孔与所述安装板固定,所述传力杆通过所述外螺纹杆段与所述 压料芯固定。
[0015] 优选地,在上述上模中,所述传力杆的中段外表面上设置有夹持槽,所述夹持槽的 底面为平面。
[0016] 优选地,在上述上模中,所述传力杆的外表面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所述夹持槽。
[0017] 一种冲压模具,包括上模,所述上模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上模。
[0018]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冲压模具的上模在上模座上设置安装部, 该安装部上可移动地设置安装板,安装板与压料芯之间固定有传力杆,弹性元件安装于上 模座的内壁与安装板之间。如此设置后,上模座下行时,弹性元件受到的力依次通过安装板 和传力杆作用于压料芯上,进而保证压料芯施加足够的压料力。
[0019]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模中,弹性元件安装于上模座的内壁与 安装板之间,而非上模座的内壁与压料芯之间。显然,相比于【背景技术】中所介绍的内容,本 实用新型提供的上模可适当扩大安装板的尺寸,以此为弹性元件提供足够的安装空间。
[0020] 由于上述上模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包含该上模的冲压模具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 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 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 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 图1为传统冲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2为传统冲压模具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4] 图3为传统冲压模具的上模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5] 图4为传统冲压模具的上模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模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6为图5所示结构的横向剖视图;
[0028] 图7为图5所示结构的纵向剖视图;
[0029]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模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30]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力杆的结构示意图。
[0031] 附图标记说明:
[0032] 1-上模座,2-侧销,3-下模座,4-压料芯,5-方形垫块,6-弹簧,7-弹簧导正销, 8_导板;
[0033] 11-上模座,111-本体,112-盖板,12-弹性元件,13-导正销,14-安装板,15-传力 杆,151-夹持槽,16-压料芯,17-限位部,18-导向杆,19-导向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冲压模具的上模,该上模能够为弹性元件提供足够 的安装空间。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含上述上模的冲压模具。
[0035]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 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0036] 如图5-9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冲压模具的上模,该上模包括上模座 11、弹性元件12、导正销13、安装板14、传力杆15和压料芯16,其中:
[0037] 上模座11可为一整体铸件,其底部(该底部指的是上模座11制造完成后用于安 装弹性元件12的一侧)具有用于安装弹性元件12的空间,其上具有位于压料芯16与该空 间之间的安装部,该安装部具体可以采用与上模座11可拆卸安装的板状结构;
[0038] 安装板14安装于安装部上,弹性元件12 -般为多个,多个弹性元件12安装于上 模座11的内壁与安装板14之间,该弹性元件12可采用螺旋弹簧,其内部可穿设导正销13, 该导正销13用于为弹性元件12的变形提供导向,其可直接固定于安装板14上;
[0039] 传力杆15的两端分别与安装板14和压料芯16固定,具体地,传力杆15可为一根, 且该传力杆15固定于安装板14的中部,而安装部上可开设一通孔,传力杆15穿过该通孔, 以使安装板14可相对于安装部移动。
[0040] 安装上模时,可首先将弹性元件12、安装板14和传力杆15放入用于安装弹性元 件12的空间内,然后将安装部安装于上模座11上,再将压料芯16与传力杆15固定即可。 上模座11下行时,弹性元件12受到的力依次通过安装板14和传力杆15作用于压料芯16 上,进而保证压料芯16施加足够的压料力。而当上模座11上行时,设置于上模座11侧部 上的侧销将带动压料芯16上行。
[0041]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模中,弹性元件12安装于上模座 11的内壁与安装板14之间,而非上模座11的内壁与压料芯16之间。显然,相比于背景技 术中所介绍的内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模可适当扩大安装板14的尺寸,以此为弹 性元件12提供足够的安装空间。
[0042] 采用上述方案时,压料芯16的运动限制可由穿设于上模座11侧壁的侧销实现,然 而由于侧销的安装与压料芯16的尺寸有较大的关系,因此当压料芯16的尺寸较小时,侧销 的设置也就相应地比较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安装部上设置限位 部17,该限位部17与安装板14相对,且该限位部17与安装板14之间的初始距离等于压料 芯16的行程。限位部17与安装板14之间的初始距离为,整个模具处于闭合状态时,限位 部17端部的限位面与安装板14上靠近限位部17的表面之间的坚直距离。
[0043] 当上模处于冲压初始状态时,弹性元件12处于释放状态,安装板14与限位部17 相接触,以此限定压料芯16的位置;随着上模座11的下行,压料芯16接触工件,使得弹性 元件12被压缩,直至模具到达闭合状态,压料芯16的位移达到其行程;冲压完成后,上模座 11上行,弹性元件12复位,安装板14重新与限位部17接触,实现压料芯16的限位,保证压 料芯16与上模座11同时上行。由此可知,通过上述限位部17的设置,压料芯16的行程限 制由限位部17完成,该限位部17的设置相对容易,因此可取消现有技术中的侧销。
[0044]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模还可包括导向杆18,安装部 上具有导向孔,导向杆18的一端可与压料芯16过盈配合,且采用紧固件将两者固定,导向 杆18的另一端穿过上述导向孔。具体实施时,导向杆18可为一根,导向孔对应地为一个。 当安装板14通过传力杆15带动压料芯16移动时,导向杆18与导向孔的配合可以为安装 板14、传力杆15和压料芯16的运动提供导向,缓解上述三者运动时出现的晃动,以此保证 压料芯16的工作精度。
[0045] 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还可在导向孔内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安装导向套19,导向杆 18则套设于导向套19的内部,导向杆18与导向套19滑动配合。此时,导向套19可由耐 磨材料制成,而安装部的制造材料则可选用普通材料,使得导向杆18相对于导向套19移动 时,两者之间的磨损量有所降低,进而延长上模的使用寿命,控制上模的加工成本。
[0046] 当然,基于导向稳定性的考虑,还可将导向杆18设置为两根或两根以上,导向孔 的数量随之增加即可。
[0047] 更进一步地,上模座11可包括本体111以及与本体111可拆卸连接的盖板112,弹 性元件12则安装于盖板112与安装板14之间。具体地,盖板112可通过螺钉、销钉等紧固 件固定于本体111上,且安装完成后,盖板112的外表面可与本体111的外表面平齐,盖板 112工作时,其外表面与机床台面接触。此方案下,可先将弹性元件12固定于盖板112上, 然后再将盖板112和弹性元件12 -同安装于本体111上。采用此结构后,安装部可与上模 座11 一体加工,而拆装弹性元件12、安装板14和传力杆15时则可直接拆卸盖板112。显 然,此方案使得安装部可与上模座11 一体加工,进而降低加工成本,提高上模的结构强度, 同时便于整个上模的拆装和维修。
[0048]在另一种实施例中,为了提商安装板14、传力杆15和压料芯16的运动稳定性,还 可将传力杆14的数量选为至少两根,各传力杆14可任意分布于安装板14和压料芯16之 间。随着传力杆15的数量的增加,安装板14与压料芯16之间的连接点增加,两者之间的 作用力分布更加均匀,进而提高两者运动时的稳定性,同时提高两者之间的连接强度。可选 地,至少两个传力杆15可分别位于安装板14的中部位置和安装板14的边缘处,以此强化 上述技术效果。
[0049]可以理解地,传力杆15与安装板14和压料芯16之间的固定可通过多种结构实 现,例如在传力杆15的端部设置连接法兰,该法兰通过紧固件与安装板14和压料芯16固 定。为了得到一种结构更加简单,更有利于操作的上模,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传力杆15的 一端具有内螺纹孔,另一端为外螺纹杆段,该传力杆15通过拧入内螺纹孔中的螺钉与安装 板14固定,且其通过外螺纹杆段与压料芯16固定。操作时,仅需转动传力杆15即可实现 传力杆15与安装板14和压料芯16之间的固定。
[0050] 前述的传力杆15可为圆柱结构,优选的技术方案中,传力杆15的中段外表面上可 设置夹持槽151,该夹持槽151的底面为平面。在实际操作中,操作人员常常需要借助操作 工具夹持传力杆15,以实现传力杆15的位置移动或者转动等操作,而操作工具的工作面通 常为平面。采用上述夹持槽151后,操作工具可直接与夹持槽151的底面配合,以实现平面 与平面的配合方式,使得操作工具的工作稳定性更高。尤其当操作人员通过操作工具转动 传力杆15时,上述夹持槽151使得操作工具不容易相对于传力杆15发生打滑。
[0051] 上述夹持槽可仅设置于传力杆15的一侧表面上,但为了强化上述技术效果,可在 传力杆15的外表面的相对两侧均设置夹持槽151,以此增加操作工具与传力杆15的作用面 积,进而达到前述目的。
[0052]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技术方案在互不矛盾的前提下可任意组合,组合后得到的 技术方案仍然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005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冲压模具,该冲压模具包括上模以及与该上模相作 用的下模,该上模为上述任一方案所描述的上模。由于上述上模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包含该 上模的冲压模具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0054]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 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 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权利要求】
1. 一种冲压模具的上模,包括上模座(11)、压料芯(16)以及多个安装于所述上模座 (11)内的弹性元件(1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11)上具有位于所述压料芯(16)和所 述弹性元件(12)之间的安装部,所述上模还包括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部上的安装板 (14)以及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板(14)和所述压料芯(16)固定的传力杆(15),所述弹性元 件(12)安装于所述上模座(11)的内壁与所述安装板(14)之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上具有与所述安装板(14)相 对的限位部(17),所述限位部(17)与所述安装板(14)之间的初始距离等于所述压料芯 (16)的行程。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杆(18),所述安装部上具有导 向孔,所述导向杆(18)的一端与所述压料芯(16)固定,另一端穿过所述导向孔。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孔内安装有导向套(19),所述导 向杆(18)套设于所述导向套(19)内部。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11)包括本体(111)以及与 所述本体(111)可拆卸连接的盖板(112),所述弹性元件(12)安装于所述盖板(112)与所 述安装板(14)之间。
6. 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上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杆(15)至少为两个, 至少两个所述传力杆(15)分别位于所述安装板(14)的中部位置和所述安装板(14)的边 缘处。
7. 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上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杆(15)的一端具有 内螺纹孔,另一端为外螺纹杆段,所述传力杆(15)通过所述内螺纹孔与所述安装板(14)固 定,所述传力杆(15)通过所述外螺纹杆段与所述压料芯(16)固定。
8. 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上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杆(15)的中段外表 面上设置有夹持槽(151),所述夹持槽(151)的底面为平面。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上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杆(15)的外表面的相对两侧均 设置有所述夹持槽(151)。
10. -种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为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 的上模。
【文档编号】B21D37/12GK203862862SQ201420301400
【公开日】2014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6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6日
【发明者】陈世涛, 王海玲, 何鹏申, 赵鸿鹄, 徐晓明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