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拖钩零件的翻边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7487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拖钩零件的翻边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拖钩零件的翻边模具,该模具由上下模具导向以及上下设置的上模和下模组成,上模由上模板以及设在上模板下表面的上模芯和冲头组成,下模由下模板、下模固定板和下模芯组成,下模芯通过下模固定板与下模板连接,上模板与下模固定板通过上下模具导向连接,上下模具导向包括四个对称设置的导向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效率高等优点。
【专利说明】一种汽车拖钩零件的翻边模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翻边模具,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拖钩零件的翻边模具。

【背景技术】
[0002]汽车的拖钩作为汽车车身结构上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生产过程相当复杂,尤其是翻边工序,翻边工序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拖钩整体质量,目前汽车拖钩的生产质量稳定性不高,零件报废率高。
[0003]例如申请号为20111030287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翻边模具,包括上模和与该上模相配合的下模,在下模内设置有顶出机构,该顶出机构包括:在下模内沿合模方向开设的导向孔,在该导向孔内沿导向孔的轴向设置的弹簧,该弹簧的一部分从导向孔向外伸出,并且,在导向孔上形成有限制弹簧向着远离上模侧方向运动的限位部。然而,该方法一是结构过于复杂,进而造成使用寿命的缩短,二是没有对汽车拖钩零件的翻边进行特异化处理,效率低。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汽车拖钩零件的翻边模具。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汽车拖钩零件的翻边模具,该模具由上下模具导向以及上下设置的上模和下模组成,所述上模由上模板以及设在上模板下表面的上模芯和冲头组成,所述下模由下模板、下模固定板和下模芯组成,所述下模芯通过下模固定板与下模板连接,所述上模板与下模固定板通过上下模具导向连接,所述上下模具导向包括四个对称设置的导向组件。
[0007]所述导向组件由导柱以及与导柱滑动连接的上导套和下导套组成,所述上导套与上模板连接,所述下导套与下模固定板连接。
[0008]所述导柱与上导套底面和下导套底面之间均设有弹簧。
[0009]所述导向组件由导柱以及与导柱滑动连接的上导套和下导套组成,所述导柱上端通过弹簧与上模板连接,下端通过弹簧与下模固定板连接。
[0010]所述模具的闭合高度为396毫米。
[0011]所述模具为表面经过10处理的模具。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0013]1)结构简单,增加了模具的使用寿命,并且提高了加工效率。
[0014]2)四个对称设置的导向组件在宝成上下模运动的稳定性同时节省了材料。
[0015]3)上导套和下导套一方面可以更加美观,另一方面可以保护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0016]4)396毫米的尺寸可以有效增加操作人员的使用舒适度,可以快速地装卸零件。
[0017]5)采用了经过10处理后模具,进一步零件质量稳定性高,减少了零件报废率,并且减少模具维修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导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其中:1、上下模具导向,2、上模板,3、上模芯,4、冲头,5、下模板,6、下模固定板,7、下模芯,11、导柱,12、上导套,13下导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22]实施例一:
[0023]一种汽车拖钩零件的翻边模具,如图1所示,该模具由上下模具导向1以及上下设置的上模和下模组成,上模由上模板2以及设在上模板2下表面的上模芯3和冲头4组成,下模由下模板5、下模固定板6和下模芯7组成,下模芯7通过下模固定板6与下模板5连接,上模板1与下模固定板6通过上下模具导向1连接,上模还与液压组件连接;
[0024]将上一工序的板料或半成品零件放入本工序模具下模芯7上,上模板2由液压组件在额定压力的作用下带动上模芯3和冲头4向下冲压,进而完成对拖钩零件的翻边。
[0025]上下模具导向1包括四个对称设置的导向组件。
[0026]如图2所示,导向组件由导柱11以及与导柱11滑动连接的上导套12和下导套13组成,上导套12与下导套13还分别与上模板2和下模固定板6连接,导柱11两端与上导套12和下导套13的连接处均设有弹簧,弹簧可以在翻边结束后,更加容易地使上模和下模分离。
[0027]模具的闭合高度为396毫米,该尺寸可以有效增加操作人员的使用舒适度,可以快速地装卸零件。
[0028]模具为表面经过10处理的模具,有效增加模具硬度及模具光滑度,从而提高模具的稳定性以及进一步增加模具的使用寿命。
[0029]实施例二:
[0030]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一种的相同之处不再叙述,仅叙述不同之处。
[0031]本实施例中,上导套12和下导套13为圆柱体侧面,两个底面悬空,导柱11上端通过弹簧与上模板2连接,下端通过弹簧与下模固定板6连接。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拖钩零件的翻边模具,其特征在于,该模具由上下模具导向以及上下设置的上模和下模组成,所述上模由上模板以及设在上模板下表面的上模芯和冲头组成,所述下模由下模板、下模固定板和下模芯组成,所述下模芯通过下模固定板与下模板连接,所述上模板与下模固定板通过上下模具导向连接,所述上下模具导向包括四个对称设置的导向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拖钩零件的翻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由导柱以及与导柱滑动连接的上导套和下导套组成,所述上导套与上模板连接,所述下导套与下模固定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拖钩零件的翻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柱与上导套底面和下导套底面之间均设有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拖钩零件的翻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由导柱以及与导柱滑动连接的上导套和下导套组成,所述导柱上端通过弹簧与上模板连接,下端通过弹簧与下模固定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拖钩零件的翻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的闭合高度为396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拖钩零件的翻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为表面经过TD处理的模具。
【文档编号】B21D37/10GK204234572SQ201420599566
【公开日】2015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6日
【发明者】丛培民, 沈玉林, 姚天胤, 单金子, 朱晓骏, 徐丽莉 申请人:上海众大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