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弯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00545阅读:5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弯管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管道折弯技术,特别是一种弯管机。



背景技术:

实际生产中弯管设备的种类和结构有很多,但是这些设备大多数都存在着局限性,其弯出来的钢管椭圆度较大,且在垂直方向弯曲,并且不便于操作,所以为了提高折弯后弯管的质量设计一种弯管机就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夹紧托辊与驱动轧辊合抱时形成的封闭圆对钢管进行夹紧,使钢管从中走过进行折弯,保证了弯管的形状,防止钢管在折弯过程中发生形变产生椭圆;提供一种弯管机。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结构包括

工作平台,所述的工作平台上从左往右依次开设有三个导向槽,所述的三个导向槽依次为第一导向槽、第二导向槽和第三导向槽,

底板,所述的底板位于工作平台的正下方,所述的底板与工作平台固定连接,所述的底板上安装有驱动电机和减速机,所述的驱动电机通过带轮传送带机构与减速机相连,所述的减速机的第二出轴端上安装有第一圆锥齿轮,

盖板,所述的盖板安装在作平台以及底板的后端,

驱动轧辊轴,所述的驱动轧辊轴穿过工作平台并通过第一轴承座连接在底板上,所述的驱动轧辊轴与工作平台以及第一轴承座活动连接,所述的工作平台上方的驱动轧辊轴上安装有驱动轧辊,所述的工作平台下方的驱动轧辊轴上套装有与第一圆锥齿轮相啮合的第二圆锥齿轮,所述的减速机通过啮合的第一圆锥齿轮和第二圆锥齿轮带着驱动轧辊轴进行旋转,

夹紧托辊轴,所述的夹紧托辊轴沿着第二导向槽穿过工作平台,所述的工作平台上下两侧的夹紧托辊轴上各连接有一个第二轴承座,所述的夹紧托辊轴通过第二轴承与上下两个第二轴承座活动连接,所述的上下两个第二轴承座与水平移动机构相连,所述的工作平台上的夹紧托辊轴上安装有夹紧托辊,所述的驱动轧辊位于夹紧托辊的正前方,

第一折弯托辊轴,所述的第一折弯托辊轴沿着第三导向槽穿过工作平台,所述的工作平台上下两侧的第一折弯托辊轴上各连接有一个第三轴承座,所述的第一折弯托辊轴通过第三轴承与上下两个第三轴承座活动连接,所述的上下两个第三轴承座上各连接有一个第一液压缸,所述的两个第一液压缸安装在盖板上,所述的两个第一液压缸穿过盖板并分别通过第一油缸接头连接在上下两个第三轴承座上,所述的工作平台上方的第一折弯托辊轴上安装有第一折弯托辊,

第二折弯托辊轴,所述的第二折弯托辊轴沿着第一导向槽穿过工作平台,所述的工作平台上下两侧的第二折弯托辊轴上各连接有一个第四轴承座,所述的第二折弯托辊轴通过第四轴承与上下两个第四轴承座活动连接,所述的上下两个第四轴承座上各连接有一个第二液压缸,所述的两个第二液压缸安装在盖板上,所述的两个第二液压缸穿过盖板并分别通过第二油缸接头连接在上下两个第四轴承座上,所述的工作平台上方的第二折弯托辊轴上安装有第二折弯托辊。

进一步:所述的驱动轧辊、夹紧托辊、第一折弯托辊以及第二折弯托辊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的第一折弯托辊到夹紧托辊的水平距离与第二折弯托辊到夹紧托辊的水平距离相同。

又进一步:所述的工作平台右端的上表面上还安装有托辊架,所述的托辊架内活动连接有托辊轴,所述的托辊轴的高度与驱动轧辊的高度相匹配。

又进一步:所述的带轮传送带机构包括第一带轮、第二带轮和三角带,所述的驱动电机的出轴端以及减速机的第一出轴端上分别安装有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所述的第一带轮通过三角带与第二带轮相连。

又进一步:所述的水平移动机构包括两个调节丝杠和两个手轮,所述的上下两个第二轴承座上各连接有一个调节丝杠,所述的两个调节丝杠的一端穿过盖板与上下两个第二轴承座相连,所述的盖板上开设有与两个调节丝杠相匹配的两个螺纹孔,所述的两个调节丝杠的另一端安装有手轮。

再进一步:所述的夹紧托辊在水平移动机构的作用下与驱动轧辊进行合抱夹紧,所述的夹紧托辊与驱动轧辊合抱时两者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圆。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通过夹紧托辊与驱动轧辊合抱时形成的封闭圆对钢管进行夹紧,使钢管从中走过进行折弯,保证了弯管的形状,防止钢管在折弯过程中发生形变产生椭圆;并且本设计还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实用高效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沿A-A的剖面图。

图4为图1中沿B-B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的一种弯管机,包括工作平台4、底板1、盖板5、驱动轧辊轴16、夹紧托辊轴19、第一折弯托辊轴17和第二折弯托辊轴18,所述的工作平台4上从左往右依次开设有三个导向槽,所述的三个导向槽依次为第一导向槽7、第二导向槽8和第三导向槽9,所述的底板1位于工作平台4的正下方,所述的底板1与工作平台4固定连接,所述的底板1上安装有驱动电机2和减速机3,所述的驱动电机2通过带轮传送带机构与减速机3相连,所述的减速机3的第二出轴端上安装有第一圆锥齿轮10,所述的盖板5安装在作平台4以及底板1的后端,所述的驱动轧辊轴16穿过工作平台4并通过第一轴承座连接在底板1上,所述的驱动轧辊轴16与工作平台4以及第一轴承座活动连接,所述的工作平台4上方的驱动轧辊轴16上安装有驱动轧辊12,所述的工作平台4下方的驱动轧辊轴16上套装有与第一圆锥齿轮10相啮合的第二圆锥齿轮11,所述的减速机3通过啮合的第一圆锥齿轮10和第二圆锥齿轮11带着驱动轧辊轴16进行旋转,所述的夹紧托辊轴19沿着第二导向槽8穿过工作平台4,所述的工作平台4上下两侧的夹紧托辊轴19上各连接有一个第二轴承座25,所述的夹紧托辊轴19通过第二轴承与上下两个第二轴承座25活动连接,所述的上下两个第二轴承座25与水平移动机构相连,所述的工作平台4上的夹紧托辊轴19上安装有夹紧托辊15,所述的驱动轧辊12位于夹紧托辊15的正前方,所述的第一折弯托辊轴17沿着第三导向槽9穿过工作平台4,所述的工作平台4上下两侧的第一折弯托辊轴17上各连接有一个第三轴承座22,所述的第一折弯托辊轴17通过第三轴承与上下两个第三轴承座22活动连接,所述的上下两个第三轴承座22上各连接有一个第一液压缸21,所述的两个第一液压缸21安装在盖板5上,所述的两个第一液压缸21穿过盖板5并分别通过第一油缸接头连接在上下两个第三轴承座22上,所述的工作平台4上方的第一折弯托辊轴17上安装有第一折弯托辊13,所述的第二折弯托辊轴18沿着第一导向槽7穿过工作平台4,所述的工作平台4上下两侧的第二折弯托辊轴18上各连接有一个第四轴承座,所述的第二折弯托辊轴18通过第四轴承与上下两个第四轴承座活动连接,所述的上下两个第四轴承座上各连接有一个第二液压缸0,所述的两个第二液压缸20安装在盖板5上,所述的两个第二液压缸20穿过盖板5并分别通过第二油缸接头连接在上下两个第四轴承座上,所述的工作平台4上方的第二折弯托辊轴18上安装有第二折弯托辊14。所述的驱动轧辊12、夹紧托辊15、第一折弯托辊13以及第二折弯托辊14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的第一折弯托辊13到夹紧托辊15的水平距离与第二折弯托辊14到夹紧托辊15的水平距离相同,所述的夹紧托辊15在水平移动机构的作用下与驱动轧辊12进行合抱夹紧,所述的夹紧托辊15与驱动轧辊12合抱时两者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圆。所述的托辊架内活动连接有托辊轴6,所述的托辊轴6的高度与驱动轧辊12的高度相匹配。工作时,把需要折弯的钢管的一端从驱动轧辊12与夹紧托辊15之间穿过,然后启动水平移动机构带着夹紧托辊15向从驱动轧辊12运动,利用夹紧托辊与驱动轧辊合抱时形成的封闭圆对钢管进行夹紧,再然后启动两侧的第一液压缸21和第二液压缸20,通过第一折弯托辊13以及第二折弯托辊14对钢管进行折弯,在折弯过程中启动驱动电机2利用其带着驱动轧辊12进行旋转,钢管在驱动轧辊12的作用下会进行移动,从而一边输送一边折弯,大大提高了弯管机的工作效率。本发明通过夹紧托辊与驱动轧辊合抱时形成的封闭圆对钢管进行夹紧,使钢管从中走过进行折弯,保证了弯管的形状,防止钢管在折弯过程中发生形变产生椭圆。

如图1和图2所示的带轮传送带机构包括第一带轮、第二带轮和三角带,所述的驱动电机2的出轴端以及减速机3的第一出轴端上分别安装有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所述的第一带轮通过三角带与第二带轮相连。当需要一边输送一边折弯时,启动驱动电机2使其通过第一带轮、第二带轮以及三角带的配合带着减速机3的第一出轴端进行旋转,从而利用减速机3的第二出轴端带着驱动轧辊12进行转动,其具有机构简单、易于制造和实用高效的优点。

如图4所示的水平移动机构包括两个调节丝杠23和两个手轮26,所述的上下两个第二轴承座25上各连接有一个调节丝杠23,所述的两个调节丝杠23的一端穿过盖板5与上下两个第二轴承座25相连,所述的盖板5上开设有与两个调节丝杠23相匹配的两个螺纹孔,所述的两个调节丝杠23的另一端安装有手轮26。当需要进行夹紧时,通过转动两个手轮26使两个调节丝杠23向前推动上下两个第二轴承座25,利用夹紧托辊与驱动轧辊合抱时形成的封闭圆对钢管进行夹紧,通过使钢管从中走过进行折弯,保证了弯管的形状,防止钢管在折弯过程中发生形变产生椭圆,起到了提高折弯后弯管质量的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