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照明功能的离合器曲轴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66312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照明功能的离合器曲轴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离合器安装在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是汽车传动系中直接与发动机相联系的总成件。通常离合器与发动机曲轴的飞轮组安装在一起,是发动机与汽车传动系之间切断和传递动力的部件。汽车从起步到正常行驶的整个过程中,驾驶员可根据需要操纵离合器,使发动机和传动系暂时分离或逐渐接合,以切断或传递发动机向传动系输出的动力。它的作用是使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能逐渐接合,从而保证汽车平稳起步;暂时切断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的联系,以便于换档和减少换档时的冲击;当汽车紧急制动时能起分离作用,防止变速器等传动系统过载,从而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离合器类似于开关,接合或断离动力传递作用,离合器机构其主动部分与从动部分可以暂时分离,又可以逐渐接合,并且在传动过程中还要有可能相对转动。离合器的主动件与从动件之间不可采用刚性联系。任何形式的汽车都有离合装置,只是形式不同而已。曲轴是离合器中最重要的部件。它承受连杆传来的力,并将其转变为转矩通过曲轴输出并驱动发动机上其他附件工作。曲轴受到旋转质量的离心力、周期变化的气体惯性力和往复惯性力的共同作用,使曲轴承受弯曲扭转载荷的作用。因此要求曲轴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轴颈表面需耐磨、工作均匀、平衡性好。为减小曲轴质量及运动时所产生的离心力,曲轴轴颈往往作成中空的。在每个轴颈表面上都开有油孔,以便将机油引入或引出,用以润滑轴颈表面。为减少应力集中,主轴颈、曲柄销与曲柄臂的连接处都采用过渡圆弧连接。曲轴平衡重(也称配重)的作用是为了平衡旋转离心力及其力矩,有时也可平衡往复惯性力及其力矩。当这些力和力矩自身达到平衡时,平衡重还可用来减轻主轴承的负荷。平衡重的数目、尺寸和安置位置要根据发动机的气缸数、气缸排列形式及曲轴形状等因素来考虑。平衡重一般与曲轴铸造或锻造成一体,大功率柴油机平衡重与曲轴分开制造,然后用螺栓连接在一起。因此需要曲轴的加工需要更加精确,不出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夹持稳定的带有照明功能的离合器曲轴夹持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有照明功能的离合器曲轴夹持装置,包括基座和工作台;

所述基座上连接有两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支撑所述工作台;

所述支撑结构包括三个依次铰接的支撑杆,两端的支撑杆分别与所述工作台的下端和基座的上端连接;

所述工作台上开有排污槽,所述排污槽的底端开有若干个排污孔,所述排污槽两端的工作台上分别设有夹持块,所述夹持块上横向开有夹持槽,夹持螺栓穿过所述夹持块,且所述夹持螺栓的下端置于所述夹持槽中;所述排污槽后侧的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小气缸,所述小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LED灯,所述LED灯置于所述排污槽的上方。

所述夹持螺栓的下端设有缓冲层。

所述缓冲层的材料为橡胶。

所述缓冲层的厚度为2mm到3mm。

所述基座的底端四角处分别设有万向轮。

所述基座上设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支撑所述工作台。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将曲轴夹持在夹持槽中进行加工,保持曲轴夹持的稳定性,同时曲轴加工后漏的油还可以从排油孔流出,同时安装有可以升降的LED灯,可以在加工细节部位的时候进行照明。

2、本发明的工作台可以自由调节高度,以配合不同加工工装的需求,适用于不同的加工场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带有照明功能的离合器曲轴夹持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基座,2-气缸,3-支撑杆,4-工作台,5-夹持块,6-夹持槽,7-夹持螺栓,8-排污槽,9-排污孔,10-小气缸,11-LED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带有照明功能的离合器曲轴夹持装置,包括基座1和工作台4;

所述基座1上连接有两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支撑所述工作台4;

所述支撑结构包括三个依次铰接的支撑杆3,两端的支撑杆3分别与所述工作台4的下端和基座1的上端连接;

所述工作台4上开有排污槽8,所述排污槽8的底端开有若干个排污孔9,所述排污槽8两端的工作台4上分别设有夹持块5,所述夹持块5上横向开有夹持槽6,夹持螺栓7穿过所述夹持块5,且所述夹持螺栓7的下端置于所述夹持槽6中;所述排污槽8后侧的所述工作台4上设有小气缸10,所述小气缸10的活塞杆上设有LED灯11,所述LED灯置于所述排污槽8的上方。

所述夹持螺栓&的下端设有缓冲层。

所述缓冲层的材料为橡胶。

所述缓冲层的厚度为2mm到3mm。

所述基座的底端四角处分别设有万向轮。

所述基座1上设有气缸2,所述气缸2的活塞杆支撑所述工作台4。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和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