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铸钢坯切割瘤的在线去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16980阅读:108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坯去毛刺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连铸钢坯切割瘤的在线去除装置。



背景技术:

在如今竞争日益激烈的钢铁行情下,如何提高产品质量和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显得尤为重要,而其中以提高钢坯表面质量为重中之重。

切割枪切割连铸坯时会有钢瘤粘结附着在钢坯表面上,钢坯切割处表面附有异物,传统的连铸线在线去毛刺机仅能除去钢坯单侧(即转辊侧)的毛刺,对于中板来说不会对产品质量实质影响,但是对于卷板来说,钢坯的上表面的毛刺若不能去除干净,则会引起卷板线生产出的卷板有结疤的问题,严重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高效、可去除钢坯上表面的切割瘤的连铸钢坯切割瘤的在线去除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连铸钢坯切割瘤的在线去除装置,其包括支架、横梁和对称固定设置在横梁两端的插板;两个所述插板分别与支架滑动连接;所述横梁上穿置有切削柱;若干根所述切削柱在横梁上呈S形均匀分布且下端面均在与横梁平行的平面上;所述插板的外侧固定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推动支撑板升降的液压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包括底板以及与底板两端固定连接的立柱,所述立柱上设置有用于与插板配合的插槽。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装置为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缸筒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贯穿支撑板且与底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两端分别设置有传感器,所述立柱上设置有与传感器连接且用于控制液压缸的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切削柱为圆柱形钢柱。

进一步的,所述切削柱的数量为13根。

进一步的,所述切削柱的直径为11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切削柱位于钢坯的上方,并在感应器和控制器的配合下,控制液压缸上下运动,完成对钢坯上表面的切割瘤的扫除工作。切削柱为S形排布,避免切割瘤同时冲击切削柱而给横梁带来的伤害。横梁上设置有插板,其与立柱上的插槽相互配合,保证横梁的沿立柱运动,防止横梁在切削前后偏移而影响后续的切削。本实用新型设置于连铸线的辊道上,可配合去毛刺机将钢坯上下两侧的切割瘤完全在线清除,特别有利于提高卷板的产品质量,防止出现结疤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横梁、2插板、3切削柱、4支撑板、5-1缸筒、5-2活塞杆、6底板、7立柱、8插槽、9传感器、10控制器、11辊道、12钢坯、13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所示,一种连铸钢坯切割瘤的在线去除装置,其包括支架、横梁1和对称固定设置在横梁1两端的插板2;两个所述插板2分别与支架滑动连接;所述横梁1上穿置有切削柱3;若干根所述切削柱3在横梁1上呈S形均匀分布且下端面均在与横梁1平行的平面上;所述插板2的外侧固定设置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上设置有推动支撑板4升降的液压装置。

所述支架包括底板6以及与底板6两端固定连接的立柱7,所述立柱7上设置有用于与插板2配合的插槽8。

所述升降装置为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缸筒5-1与支撑板4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5-2贯穿支撑板4且与底板6固定连接。

所述底板6两端分别设置有传感器9,所述立柱7上设置有与传感器9连接且用于控制液压缸的控制器10。所述控制器10可以是单片机或者是可编程控制器(PLC)。所述传感器9可以但不限于使用光电传感器。所述同侧的两个立柱7上均设置有传感器9。

所述切削柱3为圆柱形钢柱。所述切削柱3的数量为13根。所述切削柱3的直径为110mm。

全部切削柱3的下端面与横梁1同平面,支撑板4上的液压缸推动支撑板4同时带动横梁1上下运动,插板2沿立柱7上的插槽8滑动,保证横梁1沿立柱7移动,避免侧移。用于驱动辊道11的驱动电机13与控制器10相连,控制器10可控制辊道11的前进和后退。

使用时,经去毛刺机去除底部毛刺的钢坯12沿辊道11运输至本实用新型附近。钢坯12的头端经过底板6上的两个传感器9时,传感器9向控制器10发出信号,控制器10控制辊道11停止,控制器10同时控制液压缸运动,横梁1在液压缸的推动下带动切削柱3向下运动,切削柱3下降至靠近钢坯12的表面,此时,控制器10控制辊道11向反方向运动,切削柱3将钢坯12的头端上表面的切割瘤扫除干净,此时控制器10控制液压缸将横梁1升起,同时辊道11恢复运行方向,钢坯12继续向前运行。钢坯12的尾端通过立柱7后,传感器9发出信号,控制器10控制辊道11停止同时控制液压缸将横梁1下压,随后控制器10控制辊道11反向运动,切削柱3将钢坯12的尾端上表面的切割瘤扫除干净,此时控制器10控制液压缸将横梁1升起,同时辊道11恢复运行方向,钢坯12继续向前运行。切削柱3为圆柱形可减少对运动中的钢坯造成阻碍。切削柱3在横梁上呈S形分布,避免切割瘤同时撞击切削柱,缓冲切削时切割瘤对横梁的冲击,保护设备。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