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室用便携冲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55288阅读:5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验室用便携冲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验室用便携冲压装置。



背景技术:

实验室即进行试验的场所,是科技的产出地,所以国家对试验室投入非常大。现如今很多大学的实验室都是老师与研究生日常工作研究的场所。实验室是科学的摇篮,是科学研究的基地,科技发展的源泉,对科技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著名实验室更被喻为科研领域的麦加,是科技工作者憧憬和跟随的处所。这些实验室往往代表了世界前沿基础研究的最高程度,出生了一大批诺贝尔奖获得者和拥有划时期意思的科技立异成果,是开展高档次学术交换的重要场合。

冲压是靠压力机和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冲压件)的成形加工方法。冲压加工是借助于常规或专用冲压设备的动力,使板料在模具里直接受到变形力并进行变形,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产品零件的生产技术。板料,模具和设备是冲压加工的三要素。按冲压加工温度分为热冲压和冷冲压。前者适合变形抗力高,塑性较差的板料加工;后者则在室温下进行,是薄板常用的冲压方法。它是金属塑性加工(或压力加工)的主要方法之一,也隶属于材料成型工程技术。

目前的冲压装置存在体积庞大、操作繁琐、不易携带的缺点,因此亟需研发一种体积灵巧、操作方便、容易携带的实验室用便携冲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目前的冲压装置存在体积庞大、操作繁琐、不易携带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体积灵巧、操作方便、容易携带的实验室用便携冲压装置。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实验室用便携冲压装置,包括有车轮、装料框、底板、固定板Ⅰ、支杆、楔形块、推手、滑轨Ⅰ、滑块Ⅰ、凸模Ⅰ、凸模Ⅱ、凹模、压板Ⅰ、压块、支架、气缸、连杆Ⅰ、连杆Ⅱ、滑块Ⅱ、滑轨Ⅱ、固定板Ⅱ和弹簧,底板底部设有车轮,底板顶部左右对称设有支杆,底板顶部中间设有装料框,底板顶部右侧设有推手,支杆上端设有固定板Ⅰ,固定板Ⅰ上左右对称设有支架、滑轨Ⅰ、楔形块和凸模Ⅱ,滑轨Ⅰ上滑动式连接有滑块Ⅰ,滑块Ⅰ与支架之间连接有弹簧,滑块Ⅰ内设有楔形块,楔形块与滑块Ⅰ配合,滑块Ⅰ上设有凸模Ⅱ,楔形块上设有压板Ⅰ,压板Ⅰ底部中间设有凸模Ⅰ,固定板Ⅰ顶部中间设有设有凹模,凹模与凸模Ⅰ、凸模Ⅱ配合,凹模内开有落料孔Ⅱ,固定板Ⅰ内中部设有落料孔Ⅰ,落料孔Ⅰ位于落料孔Ⅱ正下方,同时落料孔Ⅰ位于装料框正上方,支架之间设有固定板Ⅱ,支架之间左右对称设有气缸,气缸位于固定板Ⅱ下方,固定板Ⅱ上设有滑轨Ⅱ,滑轨Ⅱ底部左右对称设有滑块Ⅱ,滑轨Ⅱ与滑块Ⅱ滑动式连接,气缸与滑块Ⅱ连接,滑块Ⅱ上铰接连接有连杆Ⅱ,连杆Ⅱ下端铰接连接有连杆Ⅰ,连杆Ⅰ下端设有压块,压块位于压板Ⅰ正上方。

优选地,还包括有电动推杆和压板Ⅱ,底板底部对称设有电动推杆和压板Ⅱ,电动推杆下端设有压板Ⅱ。

优选地,底板的材质为不锈钢。

工作原理:当只需要冲压一个零件时,将材料放置在凹模上端,控制气缸 伸长,气缸推动滑块Ⅱ往中间运动,滑块Ⅱ带动连杆Ⅱ向下摆动,连杆Ⅱ推动连杆Ⅰ向下运动,连杆Ⅰ推动压块向下运动,压块向下撞击压板Ⅰ,压板Ⅰ推动凸模Ⅰ向下运动,凸模Ⅰ对材料进行冲压,冲压出的零件落入落料孔Ⅱ内,再经过落料孔Ⅰ落入装料框内。冲压完成后,控制气缸缩短,气缸带动滑块Ⅱ往两侧运动,滑块Ⅱ带动连杆Ⅱ向上摆动,连杆Ⅱ推动连杆Ⅰ向上运动,连杆Ⅰ推动压块向上运动,当压块回到初始位置后,控制气缸停止运动。当需要冲压多个零件时,将材料放置在凹模上端和凹模左右两侧,控制气缸伸长,气缸推动滑块Ⅱ往中间运动,滑块Ⅱ带动连杆Ⅱ向下摆动,连杆Ⅱ推动连杆Ⅰ向下运动,连杆Ⅰ推动压块向下运动,压块向下撞击压板Ⅰ,压板Ⅰ推动凸模Ⅰ向下运动,凸模Ⅰ对材料进行冲压。同时,压板Ⅰ推动楔形块向下运动,楔形块推动滑块Ⅰ往中间运动,弹簧伸长,滑块Ⅰ移动凸模Ⅱ对凹模左右两侧的材料进行冲压,冲压出的零件落入落料孔Ⅱ内,再经过落料孔Ⅰ落入装料框内。冲压完成后,控制气缸缩短,气缸带动滑块Ⅱ往两侧运动,滑块Ⅱ带动连杆Ⅱ向上摆动,连杆Ⅱ推动连杆Ⅰ向上运动,连杆Ⅰ推动压块向上运动,当压块回到初始位置后,控制气缸停止运动。同时滑块Ⅰ在弹簧拉力作用下向两侧运动,滑块Ⅰ推动楔形块向上运动,楔形块推动压板Ⅰ向上运动并回到初始位置。

因为还包括有电动推杆和压板Ⅱ,底板底部对称设有电动推杆和压板Ⅱ,电动推杆下端设有压板Ⅱ,当需要冲压零件时,控制电动推杆伸长,电动推杆推动压板Ⅱ向下运动,当压板Ⅱ与地面接触后,控制电动推杆停止运动。当冲压完成后,控制电动推杆缩短,电动推杆带动压板Ⅱ向上运动,当压板Ⅱ回到原来位置后,控制电动推杆停止运动。

因为底板的材质为不锈钢,不锈钢耐腐蚀性强,能增强装置的使用寿命。

(3)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达到了体积灵巧、操作方便、容易携带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车轮,2-装料框,3-底板,4-固定板Ⅰ,5-支杆,6-落料孔Ⅰ,7-楔形块,8-推手,9-滑轨Ⅰ,10-滑块Ⅰ,11-凸模Ⅰ,12-凸模Ⅱ,13-凹模,14-落料孔Ⅱ,15-压板Ⅰ,16-压块,17-支架,18-气缸,19-连杆Ⅰ,20-连杆Ⅱ,21-滑块Ⅱ,22-滑轨Ⅱ,23-固定板Ⅱ,24-弹簧,25-电动推杆,26-压板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实验室用便携冲压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有车轮1、装料框2、底板3、固定板Ⅰ4、支杆5、楔形块7、推手8、滑轨Ⅰ9、滑块Ⅰ10、凸模Ⅰ11、凸模Ⅱ12、凹模13、压板Ⅰ15、压块16、支架17、气缸18、连杆Ⅰ19、连杆Ⅱ20、滑块Ⅱ21、滑轨Ⅱ22、固定板Ⅱ23和弹簧24,底板3底部设有车轮1,底板3顶部左右对称设有支杆5,底板3顶部中间设有装料框2,底板3顶部右侧设有推手8,支杆5上端设有固定板Ⅰ4,固定板Ⅰ4上左右对称设有支架17、滑轨Ⅰ9、楔形块7和凸模Ⅱ12,滑轨Ⅰ9上滑动式连接有滑块Ⅰ10,滑块Ⅰ10与支架17之间连接有弹簧24,滑块Ⅰ10内设有楔形块7,楔形块7与滑块Ⅰ10配合,滑块Ⅰ10上设有凸模Ⅱ12,楔形块7上设有压板Ⅰ15,压板Ⅰ15底部中间设有凸模Ⅰ11,固定板Ⅰ4顶部中间设有设有凹模13,凹模13与凸模Ⅰ11、凸模Ⅱ12配合,凹模13内开有落料孔Ⅱ14,固定板Ⅰ4内中部设有落料孔Ⅰ6, 落料孔Ⅰ6位于落料孔Ⅱ14正下方,同时落料孔Ⅰ6位于装料框2正上方,支架17之间设有固定板Ⅱ23,支架17之间左右对称设有气缸18,气缸18位于固定板Ⅱ23下方,固定板Ⅱ23上设有滑轨Ⅱ22,滑轨Ⅱ22底部左右对称设有滑块Ⅱ21,滑轨Ⅱ22与滑块Ⅱ21滑动式连接,气缸18与滑块Ⅱ21连接,滑块Ⅱ21上铰接连接有连杆Ⅱ20,连杆Ⅱ20下端铰接连接有连杆Ⅰ19,连杆Ⅰ19下端设有压块16,压块16位于压板Ⅰ15正上方。

还包括有电动推杆25和压板Ⅱ26,底板3底部对称设有电动推杆25和压板Ⅱ26,电动推杆25下端设有压板Ⅱ26。

底板3的材质为不锈钢。

工作原理:当只需要冲压一个零件时,将材料放置在凹模13上端,控制气缸18伸长,气缸18推动滑块Ⅱ21往中间运动,滑块Ⅱ21带动连杆Ⅱ20向下摆动,连杆Ⅱ20推动连杆Ⅰ19向下运动,连杆Ⅰ19推动压块16向下运动,压块16向下撞击压板Ⅰ15,压板Ⅰ15推动凸模Ⅰ11向下运动,凸模Ⅰ11对材料进行冲压,冲压出的零件落入落料孔Ⅱ14内,再经过落料孔Ⅰ6落入装料框2内。冲压完成后,控制气缸18缩短,气缸18带动滑块Ⅱ21往两侧运动,滑块Ⅱ21带动连杆Ⅱ20向上摆动,连杆Ⅱ20推动连杆Ⅰ19向上运动,连杆Ⅰ19推动压块16向上运动,当压块16回到初始位置后,控制气缸18停止运动。当需要冲压多个零件时,将材料放置在凹模13上端和凹模13左右两侧,控制气缸18伸长,气缸18推动滑块Ⅱ21往中间运动,滑块Ⅱ21带动连杆Ⅱ20向下摆动,连杆Ⅱ20推动连杆Ⅰ19向下运动,连杆Ⅰ19推动压块16向下运动,压块16向下撞击压板Ⅰ15,压板Ⅰ15推动凸模Ⅰ11向下运动,凸模Ⅰ11对材料进行冲压。同时,压板Ⅰ15推动楔形块7向下运动,楔形块7推动滑块Ⅰ10往中间运动,弹簧24伸长,滑块Ⅰ10移动凸模Ⅱ12对凹模13左右两侧的材料进行冲压,冲 压出的零件落入落料孔Ⅱ14内,再经过落料孔Ⅰ6落入装料框2内。冲压完成后,控制气缸18缩短,气缸18带动滑块Ⅱ21往两侧运动,滑块Ⅱ21带动连杆Ⅱ20向上摆动,连杆Ⅱ20推动连杆Ⅰ19向上运动,连杆Ⅰ19推动压块16向上运动,当压块16回到初始位置后,控制气缸18停止运动。同时滑块Ⅰ10在弹簧24拉力作用下向两侧运动,滑块Ⅰ10推动楔形块7向上运动,楔形块7推动压板Ⅰ15向上运动并回到初始位置。

因为还包括有电动推杆25和压板Ⅱ26,底板3底部对称设有电动推杆25和压板Ⅱ26,电动推杆25下端设有压板Ⅱ26,当需要冲压零件时,控制电动推杆25伸长,电动推杆25推动压板Ⅱ26向下运动,当压板Ⅱ26与地面接触后,控制电动推杆25停止运动。当冲压完成后,控制电动推杆25缩短,电动推杆25带动压板Ⅱ26向上运动,当压板Ⅱ26回到原来位置后,控制电动推杆25停止运动。

因为底板3的材质为不锈钢,不锈钢耐腐蚀性强,能增强装置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