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钢筋加工过程中的辅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54217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钢筋加工过程中的辅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筋加工设备中的输送设备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用于钢筋加工过程中的辅轮装置。



背景技术:

冷轧带肋钢筋是用盘条经多道冷轧减径,一道压肋并经消除内应力后形成的一种带有二面或三面月牙形的钢筋。在冷轧带肋钢筋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对钢筋线材进行输送,通过辅轮装置引导钢筋线材。然而,现有的辅轮装置多为固定辅轮,在实际使用中,不便于调整辅轮位置,无法根据需要快速调整辅轮位置以使辅轮能够引导钢筋线材至合适的位置及高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用于钢筋加工过程中的辅轮装置。本实用新型可根据需要,快速便捷对辅轮进行调整,以使辅轮能够引导钢筋线材至合适的位置及高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钢筋加工过程中的辅轮装置,包括辅轮架,所述辅轮架上设有辅轮,所述辅轮包括上辅轮和下辅轮,所述下辅轮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下辅轮高度一致,所述上辅轮位于下辅轮上方,所述辅轮的轮轴穿过轮座上部和平面连接块上部,所述轮座为L型,所述轮座下方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有上下调节螺母,通过上下调节螺母将轮座卡固于上下调节螺栓上,所述平面连接块下部设有左右调节螺栓,所述左右调节螺栓穿过轮座和平面连接块,所述左右调节螺栓的两端分别通过左右调节螺母固定于轮座和平面连接块上,所述左右调节螺栓位于轮座以及平面连接块的部分上套有弹簧垫圈。

在本实用新型中,各个辅轮以各自轮轴为中心轴进行旋转,各个辅轮分别与轮轴、轮座、平面连接块一一对应。辅轮包括上辅轮和下辅轮,下辅轮的数量至少为两个,钢筋线材放置于下辅轮上,由于下辅轮高度一致,因而钢筋线材沿下辅轮顶端连线运动。当钢筋线材的位置及高度需要调节时,可通过两者方式调节辅轮位置及高度。通过调节上下调节螺母,使轮座在上下调节螺栓上滑动,轮座带动辅轮在上下方向上运动,实现对辅轮的上下调节。通过调节左右调节螺母,使轮座和平面连接块间距编号,实现对辅轮的左右调节。本实用新型可根据需要,快速便捷对辅轮进行调整,以使辅轮能够引导钢筋线材至合适的位置及高度。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下辅轮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上辅轮的中心位于下辅轮连线中点的正上方。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左右调节螺母和上下调节螺母下垫有平垫圈。通过左右调节螺母和上下调节螺母下垫有平垫圈,可保障左右调节螺母和上下调节螺母各自的连接,使辅轮不发生错动,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轮轴与平面连接块连接处设有轴承台阶,所述平面连接块与轮座连接处为滚轮,所述滚轮内设有轴承室,所述轴承室内装有深沟球轴承,所述轴承室室内边缘设有孔用挡圈锁紧,所述轴承室室外设有轴用挡圈锁紧于轴承台阶内。通过此种设置,可将滚轮卡接于轮轴上,滚轮的存在可方便辅轮的运转,减少阻力,方便辅轮的运转。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可根据需要,快速便捷对辅轮进行调整,以使辅轮能够引导钢筋线材至合适的位置及高度;

(2)本实用新型通过左右调节螺母和上下调节螺母下垫有平垫圈,可保障左右调节螺母和上下调节螺母各自的连接,使辅轮不发生错动,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通过轮轴与平面连接块连接处设有轴承台阶,平面连接块与轮座连接处为滚轮,滚轮内设有轴承室,轴承室内装有深沟球轴承,轴承室室内边缘设有孔用挡圈锁紧,轴承室室外设有轴用挡圈锁紧于轴承台阶内,可将滚轮卡接于轮轴上,滚轮的存在可方便辅轮的运转,减少阻力,方便辅轮的运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轮轴的安装示意图。

其中:1—上辅轮,2—辅轮架,3—钢筋线材,4—上下调节螺母,5—轮座,6—轮轴,7—滚轮,8—孔用挡圈,9—轴用挡圈,10—深沟球轴承,11—左右调节螺栓,12—平面连接块,13—平垫圈,14—左右调节螺母,15—下辅轮,16—弹簧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参见图1和图2,一种用于钢筋加工过程中的辅轮装置,包括辅轮架2,所述辅轮架2上设有辅轮,所述辅轮包括上辅轮1和下辅轮15,所述下辅轮15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下辅轮15高度一致,所述上辅轮1位于下辅轮15上方,所述辅轮的轮轴6穿过轮座5上部和平面连接块12上部,所述轮座5为L型,所述轮座5下方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有上下调节螺母4,通过上下调节螺母4将轮座5卡固于上下调节螺栓上,所述平面连接块12下部设有左右调节螺栓11,所述左右调节螺栓11穿过轮座5和平面连接块12,所述左右调节螺栓11的两端分别通过左右调节螺母14固定于轮座5和平面连接块12上,所述左右调节螺栓11位于轮座5以及平面连接块12的部分上套有弹簧垫圈16。

在本实用新型中,各个辅轮以各自轮轴6为中心轴进行旋转,各个辅轮分别与轮轴6、轮座5、平面连接块12一一对应。辅轮包括上辅轮1和下辅轮15,下辅轮15的数量至少为两个,钢筋线材3放置于下辅轮15上,由于下辅轮15高度一致,因而钢筋线材3沿下辅轮15顶端连线运动。当钢筋线材3的位置及高度需要调节时,可通过两者方式调节辅轮位置及高度。通过调节上下调节螺母4,使轮座5在上下调节螺栓上滑动,轮座5带动辅轮在上下方向上运动,实现对辅轮的上下调节。通过调节左右调节螺母14,使轮座5和平面连接块12间距编号,实现对辅轮的左右调节。本实用新型可根据需要,快速便捷对辅轮进行调整,以使辅轮能够引导钢筋线材3至合适的位置及高度。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下辅轮15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上辅轮1的中心位于下辅轮15连线中点的正上方。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左右调节螺母14和上下调节螺母4下垫有平垫圈13。通过左右调节螺母14和上下调节螺母4下垫有平垫圈13,可保障左右调节螺母14和上下调节螺母4各自的连接,使辅轮不发生错动,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轮轴6与平面连接块12连接处设有轴承台阶,所述平面连接块12与轮座5连接处为滚轮7,所述滚轮7内设有轴承室,所述轴承室内装有深沟球轴承10,所述轴承室室内边缘设有孔用挡圈8锁紧,所述轴承室室外设有轴用挡圈9锁紧于轴承台阶内。通过此种设置,可将滚轮7卡接于轮轴6上,滚轮7的存在可方便辅轮的运转,减少阻力,方便辅轮的运转。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