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拓展的地面行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17584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可拓展的地面行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品加工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拓展的地面行走装置。



背景技术:

地面行走装置,是以电机为动力,以直齿轮直齿条作为传动系统,以接近开关作为控制系统,其应用于焊装车间中,其上负载有夹具,并在水平直线滑动过程中,将夹具或其他支架传送至焊接位置或其他所需的工位。现有结构的地面行走装置,整体构架为大型焊接框架,导轨和直齿条安装在焊接框架的安装面上,直齿轮安装在电机轴上,电机安装在滑台上,在滑台的起始位置和停止位置放置停止开关,其运动原理是电机带动滑台,通过直齿轮直齿条啮合传动,使负载有夹具或其他需要传送构件的移动单元在直线导轨上进行滑动,在靠近停止位置时电机减速停止。

采用如上结构,虽然能够实现夹具或其他需要输送构件输送至所需工位,但其加工难度大,成本较高,且行走长度有限,设备形成受限,不能满足通用性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可拓展的地面行走装置,以满足不同输送行程需求的制造加工。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可拓展的地面行走装置,其包括:

至少一个主滑动单元,所述主滑动单元具有滑动主体,以及固连于所述滑动主体上的动力输出机构;于所述滑动主体的外部形成有第一安装部;

支撑部,与所述主滑动单元配合设置,所述支撑部包括多个串接设置的支撑单元,各所述支撑单元因串接而形成对所述主滑动单元的支撑;

驱动连接机构,设置在串接状态下的各所述支撑单元和所述动力输出机构之间,以将所述动力输出机构输出的动力转变为驱使所述主滑动单元于所述支撑部上滑动的驱动力。

进一步的,于所述支撑部和所述驱动连接机构之间设有引导所述主滑动单元滑动的导向部。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部包括形成于串接下各所述支撑单元上的直线导轨,以及固连于所述滑动主体上的、适配于所述直线导轨的滑动配合部。

进一步的,于所述滑动主体或所述支撑部上,设有与所述驱动连接机构和/或所述导向部形成油路连接的泵油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输出机构包括动力装置以及承接所述动力装置输出动力的减速器。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连接机构包括承接所述减速器输出动力的斜齿轮,以及形成于串接下各所述支撑单元上的、适配于所述斜齿轮的齿条。

进一步的,于串接下的所述支撑单元上滑动设有与所述主滑动单元相连以形成同步滑动的至少一个从滑动单元;于所述从滑动单元的外部形成有第二安装部。

进一步的,于串接下的所述支撑单元的至少一端设有止动部,于所述动力输出机构的滑动路径的所述止动部上,设有抑制所述主滑动单元滑动的止动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止动装置包括与所述动力输出机构的开关形成抵挡配合的撞块。

进一步的,所述止动装置包括固连于所述止动部上的限位柱;于所述主滑动单元的极限位置,所述限位柱与所述主滑动单元形成阻挡配合。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拓展的地面行走装置,由于支撑部包括多个串接设置的支撑单元,可以根据使用需求,选取不同数量的支撑单元,以满足不同长度的使用需求,其整体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两个支撑单元串接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位于首端的止动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位于尾端的止动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主滑动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主滑动单元和支撑单元之间配合连接的纵向剖视图;

图8为图1中从滑动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支撑部,101-盖板,102-支撑单元,1021-立板,1022-支撑座,1023-固定部,1024-调节部,1025-连接板,1026-支撑杆,1027-底板,2-主滑动单元,201-第一安装部,202-滑动主体,203-上边板,204-侧边板,205-动力装置,206-减速器,207-固定座,208-斜齿轮,209-直线导轨,210-滑动配合部,211-安装座,212-开关,213-零位尺,214-齿条,3-从滑动单元,301-第二安装部,4-泵油装置,401-油管,5-止动部,501-外边板,502-头部盖板,503-撞块,504-安装边板,505-限位柱,506-零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拓展的地面行走装置,其整体结构中,包括至少一个主滑动单元,支撑部,驱动连接机构。其中,主滑动单元具有滑动主体,以及固连于所述滑动主体上的动力输出机构,于所述滑动主体的外部形成有第一安装部,第一安装部构成对夹具等构件的安装,以使构件能够随滑动主体同步运动;支撑部与所述主滑动单元配合设置,所述支撑部包括多个串接设置的支撑单元,各所述支撑单元因串接而形成对所述主滑动单元的支撑;驱动连接机构设置在串接状态下的各所述支撑单元和所述动力输出机构之间,以将所述动力输出机构输出的动力转变为驱使所述主滑动单元于所述支撑部上滑动的驱动力。通过将支撑部设置成多个支撑单元串接的形式,可以满足不同输送长度的使用需求。

基于如上整体描述,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支撑部1具有一定的长度,该长度方向即为主滑动单元2的运动方向。本实施例中,在支撑部1上同时设有一个从滑动单元3,该从滑动单元3构成与主滑动单元2形成同步滑动,从滑动单元3上设有第二安装部301,该第二安装部301和主滑动单元2上的第一安装部201,均构成对夹具等工件的安装。

基于图1,为了清楚的展示本实施例的支撑部1的结构,图2仅示出了主滑动单元2,以及去除图1中盖板101的、串接状态下的七个支撑单元102的结构,图3基于图2,示出了其中两个支撑单元102串接下的结构示意图。

由图3所示可知,每个支撑单元102,包括两个相对且间距设置的立板1021,于两个立板1021的底部,固连有支撑座1022,该支撑座1022横跨两个立板1021设置,且于支撑座1022的两端形成有固定部1023,固定部1023与每个立板1021形成固连。为了实现对整体高度的调整,本实施例中,于固定部1023上设有调节部1024,该调节部1024可以实现整个支撑座1022于竖直方向高度的调整,其可以采用螺栓调节装置,也可以采用现有其他的高度可调装置。

为了实现相邻两个支撑单元102之间的串接,本实施例中,将相邻两个支撑单元102设置成可拆卸固连的连接结构。如图3中示出的,相邻两个支撑单元102中的两个位于同一侧的立板1021之间,通过在二者串接部位增设连接板1025,使连接板1025同时与两个立板1021形成螺接。为了进一步提高支撑单元102串接后的稳固性,在相邻两个支撑座1022之间连接有底板1027。此外,连接板1025上还可以设置一个由一侧立板1021处,向另一侧立板延伸的支撑杆1026,该支撑杆1026与另一侧的立板之间形成有间距。通过支撑杆1026的设置,可以为如上描述的盖板101提供支撑,以使盖板101能够稳固的遮盖在两个立板1021上,在提高整个装置美观性的前提下,防止灰尘等进入到两个立板1021之间,造成对整个装置的影响。其遮盖后的效果如图1所示。

为了形成主滑动单元2于支撑部1上的滑动,图6示出了本实施例的主滑动单元2的结构,由图1结合图可以看出,主滑动单元2的滑动主体202由三个板体组成的U形结构,为了便于描述,图1所示状态下顶部的板体为上边板203,位于上边板203两侧的板体为侧边板204,在上边板203上形成有一个矩形通孔,该通孔则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安装部201。为了使整体结构更加紧凑,本实施例中的动力输出机构固定在三个板体为围构成的滑动主体202的内部。动力输出机构做为主滑动单元2滑动的动力源,由图6所示,于本实施例中,其包括动力装置205以及承接动力装置205输出动力的减速器206,其中,动力装置205采用带有开关212的伺服电机,其和减速器206安装在固连于侧边板204上的固定座207上。值得说明的是,在将主滑动单元2扣装在支撑部1上时,为了防止整个动力输出机构和支撑杆1026发生干涉,动力输出机构因固定座207的固定而与上边板203之间形成间距。

驱动连接机构设置在串接状态下的各支撑单元102和动力输出机构之间,以将动力输出机构输出的动力转变为驱使主滑动单元2于支撑部1上滑动的驱动力。基于如上结构,本实施例中的驱动连接机构包括承接减速器206输出动力的斜齿轮208,以及形成于串接下各支撑单元102上的、适配于斜齿轮208的齿条214。具体来讲,由图6所示,斜齿轮208连接在减速器206的动力输出端,以能够在减速器206的带动下旋转;齿条214形成于串接状态下立板1021的内侧,其上设有斜齿,以与斜齿轮208形成啮合传动,齿条214的设置位置关系如图3所示。

为了进一步提高主滑动单元2、从滑动单元3于支撑部1上滑动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于支撑部1和驱动连接机构之间设有引导主滑动单元2滑动的导向部。导向部包括形成于串接下各支撑单元102上的直线导轨209,以及固连于滑动主体202上的、适配于直线导轨209的滑动配合部210。其中,由图3结合图6所示,直线导轨209设置在串接下的立板1021的外部,其以图3所示状态下的截面形状为H形;滑动配合部210为设置在两个侧边板204上四个,其通过安装座211被支撑至与直线导轨209相配合的高度,以使其能够咬合在直线导轨209外部。为了对如上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进行清楚地表达,图7示出了主滑动单元2和支撑单元102之间的配合连接关系。

此外,为了确保整个装置的使用效果及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于所述滑动主体或所述支撑部上,设有与驱动连接机构和导向部形成油路连接的泵油装置。泵油装置通过油路,可以向如上结构泵送润滑油。具体来讲,如图6所示,泵油装置4固定在上边板203的内侧,并靠近其中一个侧边板204设置,其可以采用油泵,以将润滑油通过油管401分别泵送至滑动配合部210、斜齿轮208等需要润滑的部位。

此外,为了实现对主滑动单元2的滑动限制,确保主滑动单元2不脱离整个支撑部1,于串接下的所述支撑单元的至少一端设有止动部5,于止动部5上,设有抑制主滑动单元2滑动的止动装置,为了实现对主滑动单元2的止动,止动装置设置在动力输出机构的滑动路径,以和动力输出机构实现配合。具体来讲,本实施例中,由图1所示,止动部5为设置在串接状态下的支撑单元102两端的两个,以图1所示状态下的位于右侧的止动部5称为起始端,位于左侧的止动部为终止端,起始端处形成了主滑动单元2的起始位置,终止端处形成了主滑动单元2或从滑动单元3的终止位置。

图4示出了位于起始端的止动部5的结构,由图中可以看出,其同样包括由支撑座1022支撑的两个可以与立板1021串接的外边板501,于两个外边板501的一端扣装有头部盖板502,该头部盖板502能够和盖板101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以使整体结构拼接后更加紧凑;止动装置包括与动力装置205的开关212抵挡配合的撞块503,该撞块503以图3所示的方式,通过安装边板504安装在其中一个外边板501的内侧。在主滑动单元2滑动并靠近撞块503时,若动力装置205未停止,此时,撞块503与开关212发生抵挡碰撞,从而使动力装置停止工作。为了进一步提高整体效果,本实施例中,撞块503安装在安装边板503设置的滑槽内。以实现撞块503于安装边板503上的位置调节。

为了防止撞块503和开关212的抵挡碰撞失效,本实施例中,止动装置还包括固连于止动部5上的限位柱505;在主滑动单元2因撞块503操作失效时,限位柱505可以与主滑动单元2形成阻挡配合,以使主滑动单元2停下,此时主滑动单元2所在位置,即为主滑动单元2的极限位置。此外,位于起始端的止动部5,为了能够确定主滑动单元2的起始位置,在其中一个外边板501上设有零位块506,相应的,如图6所示,在其中一个安装座211上,设有与零位块506适配的零位尺213,通过零位尺213和零位块506的接触配合设置,可以对主滑动单元2的起始位置进行确定,以确保主滑动单元滑动距离的精确性。

位于终止端的止动部的结构如图5所示,其结构与位于起始端的止动部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其省去了零位块。

本实施例中,在串接下的支撑单元102上滑动设有与主滑动单元2相连的一个从滑动单元3,从滑动单元3上的第二安装部301与第一安装部201的结构相同。从滑动单元3的结构如图8所示,可以看出,从滑动单元3的结构与主滑动单元2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从滑动单元3舍去了动力输出机构以及零位尺结构,其通过连接杆或拖链等,即可实现与主滑动单元2连接下的同步滑动。

如上结构在使用时,动力装置205获取启动信号,动力装置输出的动力,经由减速器减速后,驱动斜齿轮208与齿条214啮合传动,进而使主滑动单元2在直线导轨上滑动,当主滑动单元2滑动至工位时,动力装置205停止,以完成该工位的操作。若存在多个工位时,仅需再次启动动力装置,使主滑动单元2运动至下一个工位即可。

值得说明的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不限于如上的主滑动单元2和从滑动单元3的组合结构,也可以根据需要,仅采用一个主滑动单元2,或是仅采用2个或2个以上的主滑动单元2,其具体的结合形式,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适应性的变化。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