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扇网罩自动焊接设备的绕线模刹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63159阅读:58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扇网罩自动焊接设备,特别是一种风扇网罩自动焊接设备的绕线模刹车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风扇的生产设备中,风扇网罩是保护作用的一个装置,通常我们使用的都是金属丝焊接而成的,金属风扇网罩的焊接是一项非常繁琐的工作,以前都是工人手工将加工好的丝状条和圆焊接在一起,现在随着加工技术的发展,现在的风扇网罩制作过程都是用使用机械设备自动焊接完成,以及在大部分厂家替代了传动的手工焊接,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但是在使用设备的生产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风扇网罩需要每旋转一定的弧度就需要暂停一段时间对焊接部位进行焊接,焊接完成后再气动电机运动,在这个工艺过程中,由于焊接设备需要经常停机气动从复运动,机械在运行过程中,经常发生停车越位的情况发生,导致工人在焊接时,常常手工将网罩拉回来二次对位,这样就增加了工人的劳动量,我们发现,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电机本身的惯性力作用,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风扇网罩自动焊接设备的绕线模刹车装置,该装置通过气缸控制活动滑块在滑块导向座上运动,带动设置与滑块相连的压板前后运动,气缸提供的压力,利用压块的粗糙面与风扇网罩自动焊接设备的绕线模接触产生的摩擦力,使得绕线膜在运转过程中快速刹车,将该装置设计安装在风扇网罩自动焊接设备的边缘位置,能够有效实现对绕线模刹车装置的刹车功能,该装置结构简单,刹车性能稳定,同时维护费用少。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风扇网罩自动焊接设备的绕线模刹车装置,包括底座,置于所述底座上方的滑块导向座,以及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气缸安装座,与所述气缸安装座相连的气缸,以及与所述气缸相连接的活动滑块,所述活动滑块置于滑块导向座的上方,所述活动滑块通过两个螺栓连接压板,压板上设置有两个螺栓沉孔,压板底面置于所述滑块导向座的上方,所述滑块的上表面与所述活动滑块导向座的上表面在同个平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滑块导向座通过内螺栓孔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所述滑块导向座中间设有所述活动滑块用于往复运动的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滑块与所述气缸的气缸杆之间通过两个螺栓锁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气缸固定安装在所述气缸安装座上,所述气缸安装座通过两个螺栓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气缸规格为75mm×75mm×100mm,所述气缸行程为80mm。

进一步的,所述压板为倒凸字型结构,面积较大的一端表面粗糙用于对绕线模的刹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一种风扇网罩自动焊接设备的绕线模刹车装置,该装置通过气缸控制活动滑块在滑块导向座上运动,带动设置与滑块相连的压板前后运动,气缸提供的压力,利用压块的粗糙面与风扇网罩自动焊接设备的绕线模接触产生的摩擦力,使得绕线膜在运转过程中快速刹车。将该装置设计安装在风扇网罩自动焊接设备的边缘位置,能够有效实现对绕线模刹车装置的刹车功能,该装置结构简单,刹车性能稳定,同时维护费用少,具有一定是实际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风扇网罩自动焊接设备的绕线模刹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滑块导向座;3、压板;4、活动滑块;5、气缸安装座;6、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1,置于底座1上方的滑块导向座2,以及安装在底座1上的气缸安装座5,与气缸安装座5相连的气缸6,以及与气缸6相连接的活动滑块4,活动滑块4置于滑块导向座2的上方,滑块导向座2通过内螺栓孔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滑块导向座2中间设有活动滑块4用于往复运动的凹槽,活动滑块4与气缸1的气缸杆之间通过两个螺栓锁紧连接。

气缸6固定安装在气缸安装座5上,气缸安装座5通过两个螺栓固定在底座1上,气缸6的规格为75mm×75mm×100mm,气缸6的行程为80mm,压板3上设置有两个螺栓沉孔与活动滑块4通过两个螺栓连接,压板3低面置于滑块导向座2的上方,活动滑块4的上表面与活动滑块导向座2的上表面在同个平面上,压板3为倒凸字型结构,面积较大的一端表面粗糙用于对绕线模的刹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是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