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形螺旋盘管旋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76270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交换器的管件加工设备,具体是一种扁形螺旋盘管旋压机。



背景技术:

热交换器内扁形螺旋盘管的加工,现有技术一般是先生产加工出两半部分,然后将两半部分焊接在一起,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劳动强度大,生产加工的效率低。

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6年3月9日公开了公开号为105382050A,专利名称为一种新型螺旋管生产线的专利申请文献,它包括依次相接的前桥机架(a)、成型设备(10)、后桥机架(b),前桥机架(a)与后桥机架(b)之间带有夹角;在前桥机架(a)上依次设有,开卷装置(1),用于旋转和限位卷板且还将卷板接头引曳至后续装置;铰平装置,用于将引曳过来的卷曲的钢板进行铰平;快速对接装置(4),用于将前续钢板的板尾端和后续钢板的板头端进行快速对接,以使得前续钢板与后续钢板相连接在一起,保证生产连续性;多个立辊装置(15),用于将钢板进行限位保证钢板的直线输送;牵引装置(7),用于牵引钢板,并将钢板输送至成型设备中;在后桥机架上设有,切割装置(12),用于对钢板进行定尺寸切割;所述的成型设备(10),包括底板、成型架、第一至第七辊梁,焊垫辊,辊梁自动水平移动装置(8)和辊梁自动竖直滑移装置(9),所述的成型架成倒钩状,在成型架的中央预留有用于制作钢管的工作区,焊垫辊(13)设置在工作区的底部,所述的第一至第七辊梁都依次设置在成型架的工作区内,各个辊梁两两带有夹角,第一至第七辊梁辊梁前后错开且以一螺旋线作为中心曲线依次排列,其中第一至第三号辊梁组成用于控制钢管管径大小的管径控制组件,第四至第七号辊梁作为用于调整钢管的圆度的定型辊组件,在底板上还设有辊梁自动竖直滑移装置(9)和辊梁自动水平移动装置(8),位于第一辊梁和第三辊梁之间的第二辊梁与辊梁自动竖直滑移装置(9)相连,辊梁自动竖直滑移装置(9)可时时调节第二辊梁的高度,四号辊与辊梁自动水平移动装置(8)相连,所述的辊梁自动竖直滑移装置(9)和辊梁自动水平移动装置(8)连接至同一控制器上。上述设备生产的圆状螺旋管,而本专利生产的是中间段为扁形的螺旋管,故上述设备不能用来加工扁形的螺旋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的扁形螺旋盘管旋压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扁形螺旋盘管旋压机,包括机座、第一圆盘轮、第二圆盘轮、从动轮、第一驱动轴、第二驱动轴、固定轴和升降机构,所述从动轮、第一圆盘轮、第二圆盘轮的圆周面上设有挤压成型槽,第一圆盘轮、第二圆盘轮分别设在第一驱动轴、第二驱动轴上,第一驱动轴、第二驱动轴设在机座上,分别由两个伺服电机驱动,所述从动轮设在固定轴上且位于第一圆盘轮、第二圆盘轮的上方,升降机构带动固定轴升降,从动轮和第一圆盘轮相配合,以及从动轮和第二圆盘轮相配合,分别对两个被加工的扁形螺旋盘管粗坯件进行挤压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支撑架、液压缸和滑块,所述固定轴水平安装在滑块上,所述滑块设在液压缸的活塞杆的下端,所述液压缸设在支撑架的顶部,所述支撑架设在机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圆盘轮和第二圆盘轮的上方分别设有第一导向螺旋杆和第二导向螺旋杆,第一导向螺旋杆和第二导向螺旋杆,用以放置被加工的扁形螺旋盘管粗坯件,所述第一导向螺旋杆转动的动力源和第二导向螺旋杆转动的动力源,分别为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上述的结构,能很方便地对被加工的扁形螺旋盘管粗坯进行精细的旋压加工,使扁形螺旋盘管粗坯的管径得到最终定型,故本专利具有工作效率高、操作方便、加工精度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座; 2、第一圆盘轮; 3、第二圆盘轮;4、从动轮;5、第一驱动轴;6、第二驱动轴;7、固定轴;8、支撑架;9、液压缸;10、滑块;11、挤压成型槽;12、伺服电机;13、伺服电机;14、第一导向螺旋杆;15、第二导向螺旋杆;16、第一驱动电机;17、第二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扁形螺旋盘管旋压机,包括机座1、第一圆盘轮2、第二圆盘轮3、从动轮4、第一驱动轴5、第二驱动轴6、固定轴7和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支撑架8、液压缸9和滑块10,所述固定轴7水平安装在滑块10上,所述滑块10设在液压缸9的活塞杆的下端,所述液压缸9设在支撑架8的顶部,所述支撑架8设在机座1上, 升降机构中的液压缸9带动滑块10,滑块10带动固定轴7升降,所述从动轮4设在固定轴7上且位于第一圆盘轮2、第二圆盘轮3的上方,从动轮4跟随固定轴7一起升降。

所述从动轮4、第一圆盘轮2、第二圆盘轮3的圆周面上都设有挤压成型槽11,第一圆盘轮2、第二圆盘轮3分别设在第一驱动轴5、第二驱动轴6上,第一驱动轴5、第二驱动轴6设在机座1上,分别由伺服电机12和伺服电机13驱动,从动轮4和第一圆盘轮2相配合,以及从动轮4和第二圆盘轮3相配合,分别对两个被加工的扁形螺旋盘管粗坯件进行挤压成型。

所述第一圆盘轮2和第二圆盘轮3的上方分别设有第一导向螺旋杆14和第二导向螺旋杆15,第一导向螺旋杆14和第二导向螺旋杆15,用以放置被加工的扁形螺旋盘管粗坯件,所述第一导向螺旋杆14转动的动力源和第二导向螺旋杆15转动的动力源,分别为第一驱动电机16和第二驱动电机17。

制造过程:扁形螺旋盘管的加工分为七道工序:①圆管中间段压扁:采用开合的模具的圆管压型机,将一根圆管压制成:中间段为扁形段,两端为圆管段,圆管段通过椭圆锥状过渡段与扁形段连接;②粗坯扁形螺旋管子加工;③精细扁形螺旋管子加工;④扁形螺旋状管子的高度及管口方向定型; ⑤扁形螺旋状管子的管口整圆;⑥扁形螺旋状管子的管口切平;⑦扁形螺旋状管子上下管口的缩口、去毛刺飞边,本专利设备是用于第③的工序。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