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箱外壳裁剪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1543阅读:49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电箱外壳裁剪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配电箱外壳在制造的时候,通常都是先将板材裁剪成相应的配电箱尺寸,然后将裁剪后的板材通过焊接制造成配电箱,在板材裁剪的时候,需要对板材四面进行裁剪,这样板材需要转换方向进行多次裁剪,造成板材裁剪的工作效率降低,并且板材裁剪时,需要人工操作进行裁剪,人工裁剪转换方向时,转换角度容易出现偏差,造成裁剪的板材无法满足使用要求,从而需要重新进行裁剪,或者直接废弃,造成板材裁剪合格率降低,造成生产成本增加,并且人工成本高,实际应用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配电箱外壳裁剪装置,能够自动对板材进行裁剪,裁剪时能够自动转换方向,提高了板材裁剪的工作效率,转换不易出现误差,提高板材的合格率,提高了生产效率,满足人们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配电箱外壳裁剪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工作台,工作台的一侧设置有输送带,输送带设置在机架上,工作台的另一侧设置有旋转台,旋转台设置在机架上,工作台上开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切刀,第一切刀上连接有第一活动块,第一活动块上连接有第一气缸,机架上设置有支架,第一气缸设置在支架上,旋转台上连接有电机,电机上连接有移动块,移动块设置在机架上,旋转台的上方设置有传感器,传感器设置在支架上,机架上设置有控制器,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旋转台上表面左端设置有第二凹槽,旋转台上表面右端设置有第三凹槽,第二凹槽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切刀,第三凹槽的上方设置有第三切刀,旋转台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活动块,第二切刀和第三切刀均设置在第二活动块上,第二活动块上连接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设置在支架上。

移动块上连接有第三气缸。

传感器为红外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配电箱外壳裁剪装置,裁剪次数少,能够提高配电箱外壳裁剪的工作效率,能够提高配电箱外壳制造的生产效率,同时,裁剪时转换角度不易出现误差,裁剪精度高,提高了配电箱外壳的合格率,避免了材料的浪费,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转换角度时能够自动进行转换,免去了人工操作,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人工成本,使用效果好,利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机架1,工作台2,输送带3,旋转台4,第一凹槽5,第一切刀6,第一活动块7,第一气缸8,支架9,电机10,移动块11,传感器12,控制器13,第二凹槽14,第三凹槽15,第二切刀16,第三切刀17,第二活动块18,第二气缸19,第三气缸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本实施例中的这种配电箱外壳裁剪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置有工作台2,工作台2的一侧设置有输送带3,输送带3设置在机架1上,工作台2的另一侧设置有旋转台4,旋转台4设置在机架1上,工作台2上开有第一凹槽5,第一凹槽5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切刀6,第一切刀6上连接有第一活动块7,第一活动块7上连接有第一气缸8,机架1上设置有支架9,第一气缸8设置在支架9上,旋转台4上连接有电机10,电机10上连接有移动块11,移动块11设置在机架1上,旋转台4的上方设置有传感器12,传感器12设置在支架9上,机架1上设置有控制器13,传感器12与控制器13连接,旋转台4上表面左端设置有第二凹槽14,旋转台4上表面右端设置有第三凹槽15,第二凹槽14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切刀16,第三凹槽15的上方设置有第三切刀17,旋转台4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活动块18,第二切刀16和第三切刀17均设置在第二活动块18上,第二活动块18上连接有第二气缸19,第二气缸19设置在支架9上。

移动块11上连接有第三气缸20。

传感器12为红外传感器。

传感器12采用红外传感器,控制器13采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如市面上西门子品牌的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按照设定的程序执行工作,控制器13与第一气缸8、第二气缸19、第三气缸20均连接,第一凹槽5用于容纳第一切刀6,避免第一切刀6在切下板材时出现磨损,第二凹槽14用于容纳第二切刀16,避免第二切刀16在切下板材时出现磨损,第三凹槽15用于容纳第三切刀17,避免第三切刀17在切下板材时出现磨损。

使用时,配电箱外壳板材从输送带3输入到工作台2上,当板材的外端移动至旋转台4的上方时,传感器12感应到板材,将信号发送至控制器13,此时,输送带3停止输送,控制器13控制第一气缸8启动,第一气缸8启动带动第一活动块7运动,第一活动块7运动带动第一切刀6运动,第一切刀6将板材切下,此时板材的两侧尺寸符合要求,板材切下后落入到旋转台4的上表面,然后第三气缸20启动驱动移动块11移动,移动块11移动带动旋转台4移动到第二活动块18的下方,然后电机10启动带动旋转台4旋转,角度转换完成后,此时第二凹槽14的位置和第二切刀16的位置对应,第三凹槽15的位置和第三切刀17的位置对应,接着第二气缸19启动带动第二活动块18运动,第二活动块18运动带动第二切刀16和第三切刀17运动,第二切刀16和第三切刀17运动将板材的另外两侧按尺寸切下,此时,板材裁剪完成,板材的四面尺寸均符合要求,只需两次裁剪,完成板材裁剪过程,完成配电箱外壳裁剪过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特点是:裁剪次数少,能够提高配电箱外壳裁剪的工作效率,能够提高配电箱外壳制造的生产效率,同时,裁剪时转换角度不易出现误差,裁剪精度高,提高了配电箱外壳的合格率,避免了材料的浪费,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转换角度时能够自动进行转换,免去了人工操作,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人工成本,使用效果好,利于推广。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各样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