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丝机带头夹线用拉马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13914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拉丝机带头夹线用拉马夹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马夹,具体为一种拉丝机带头夹线用拉马夹,属于机械夹具领域。



背景技术:

如今的工业化生产水平在不断提高,人工逐渐被代替,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拉马夹在拉钢丝核对钢丝的固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不用人手工拉线,而原有拉丝机带头时,所用夹钢丝的工装采用双夹片式,由于双片之间存在不易同步和机构偏重的问题、造成夹紧力不够易断、不易操作,夹紧时比较费劲,钢丝易变形,本实用提供的技术方案简化了拉马夹机构,更便于操作,同时增大了夹紧力,解决以前易打滑,夹片易断的问题,并且可以调节钢丝的夹紧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拉丝机带头夹线用拉马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双夹片式,由于双片之间存在不易同步和机构偏重的问题、造成夹紧力不够易断、不易操作,钢丝易变形的问题,使拉马夹机构更便于操作,同时增大了夹紧力,保证钢丝的质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拉丝机带头夹线用拉马夹,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一端设有连接孔,所述主体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与夹件活动连接,所述夹件的内部设有钢丝孔,所述钢丝孔的内壁上设有锥齿,所述锥齿上个设有多个网格,所述网格上设有通孔,所述钢丝孔的一侧设有润滑油腔,所述润滑油腔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钢丝孔连通,所述钢丝孔的一端设有直线轴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直线轴承与所述钢丝孔相适配,且所述钢丝孔呈锥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通孔的大小为0.01.mm至0.0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件和所述主体的表面镀有一层镍铬材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润滑油腔的顶部设有盖子。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将原有简化成单夹片,变原有两片夹间夹紧,变成夹片与底座间夹紧,更便于操作,同时增大了夹紧力,解决以前易打滑,夹片易断的问题,通过设有直线轴承来方便钢丝的拉动穿孔,并且使钢丝绳保持原有的形态,通过设有润滑油腔以及通孔来减少钢丝和钢丝孔之间的摩擦,通过设有转轴方便调节钢丝绳的夹紧方向。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是锥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网格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通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直线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连接孔;2、主体;3、润滑油腔;4、钢丝孔;5、夹件;6、直线轴承;7、转轴;8、锥齿;9、网格;10、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拉丝机带头夹线用拉马夹,包括主体2,主体2的一端设有连接孔1,主体2的另一端通过转轴7与夹件5活动连接,夹件5的内部设有钢丝孔4,钢丝孔4的内壁上设有锥齿8,锥齿8上个设有多个网格9,网格9上设有通孔10,钢丝孔4的一侧设有润滑油腔3,润滑油腔3通过通孔10与钢丝孔4连通,钢丝孔4的一端设有直线轴承6。

进一步的,直线轴承6与钢丝孔4相适配,且钢丝孔4呈锥形,方便钢丝的夹紧。

进一步的,通孔10的大小为0.01mm至0.05mm,使润滑油可以适量的溢进钢丝孔4内,起到很好的润滑作用。

进一步的,夹件5和主体2的表面镀有一层镍铬材料,防止时间久了夹件5和主体2的表面会生锈。

进一步的,润滑油腔3的顶部设有盖子,防止润滑油漏出。

该种拉丝机带头夹线用拉马夹,在工作时,通过连接孔1将拉马夹固定,首先将钢丝通过直线轴承6在其内部的钢珠转东下,对其进行紧固并防止其松散,然后向润滑油腔3内加入少许的润滑油,润滑油通过通孔10溢出于网格9和锥齿8的表面,然后将钢丝引入到钢丝孔4内进行夹紧,减小了与钢丝孔4之间的摩擦,然后需要调节钢丝的方向时可通过转动转轴7即可实现夹件5的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双夹片式,由于双片之间存在不易同步和机构偏重的问题、造成夹紧力不够易断、不易操作,钢丝易变形的问题,使拉马夹机构更便于操作,同时增大了夹紧力,保证了钢丝的质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