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铣削加工定位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22823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一种铣削加工定位夹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具,尤其涉及一种铣削加工定位夹具。



背景技术:

工件在铣削加工时,必须要借助于专用夹具,才能精准的定位和牢固的夹持,以往的夹具制造成本高,结构复杂,一次只能加工一个工件,加工效率低,而且多次定位会使工件之间产生加工误差,不利于后续装配和使用。

现有技术中,如专利号为201420251857.6,申请日为2014.05.16《一种人字形摇臂型面铣削加工定位夹具》,该实用新型定位、装夹可靠,精度高,稳定性好,批量生产成本更低,生产效率更高,具有较广泛的应用领域和较好的推广价值。但是该实用新型结构较为复杂,操作麻烦,制造成本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压紧牢固且不易松动、制造成本低的铣削加工定位夹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铣削加工定位夹具,包括底座组件、第一压紧组件、杠杆块和第二压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组件包括底座、第一垫块、第二垫块、拉环、定位柱、顶紧柱和菱形柱;所述底座的两端各成型有一个对称布置的半圆块,所述半圆块的中心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底座的上平面上固定有一个第一垫块和四个第二垫块,所述第一垫块的一侧开设有半圆孔;所述底座的上平面上还固定有定位柱和菱形柱,所述菱形柱位于半圆孔中;所述底座的下平面上固定有顶紧柱。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两侧各成型有一个相互对称排布的L型固定块,所述L型固定块的底部两端分别固定有一个拉环,所述L型固定块的底部中心开设有开口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压紧组件包括第一旋转套、第一连接杆、螺母、第一压紧块和第一止转螺钉;所述第一旋转套的下端外侧成型有翻边,所述翻边上开设有矩形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旋转套的上端中心开设有第一沉孔,所述第一沉孔的底面中心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沉孔的上端还成型有半圆板,所述半圆板的两个侧面上均成型有一个斜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压紧块的侧面成型有延伸块,所述延伸块的前端成型有下压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压紧块的下端成型有圆柱,所述圆柱的底面中心开设有第二沉孔,所述第二沉孔的底面中心开设有第三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旋转套从下方穿过底座上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止转螺钉穿过第一旋转套上的矩形槽拧入到底座的下方内部,从而将第一旋转套固定在底座上并防止发生相对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压紧组件包括第二旋转套、第二连接杆、旋钮套筒、扳手、第二压紧块和第二止转螺钉;所述旋钮套筒套拧在第二连接杆的上端,所述旋钮套筒的上端还连接有扳手;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下端成型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与杠杆块的一端相连,并能实现两者的相对摆动,所述杠杆块的另一端也按此方法与第一连接杆的下端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杠杆块的上平面中心开设有第三沉孔,所述第三沉孔套设在顶紧柱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压紧牢固且不易松动,制造成本低,适合大面积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组件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旋转套的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压紧块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6所示,一种铣削加工定位夹具,包括底座组件、第一压紧组件、杠杆块17和第二压紧组件,底座组件包括底座1、第一垫块9、第二垫块4、拉环2、定位柱10、顶紧柱18和菱形柱11;底座1的两侧各成型有一个相互对称排布的L型固定块101,L型固定块101的底部两端分别固定有一个拉环2;L型固定块101的底部中心开设有开口孔3;底座1的两端各成型有一个对称布置的半圆块102,半圆块102的中心开设有第一通孔104;底座1的上平面上固定有一个第一垫块9和四个第二垫块4,第一垫块9的一侧开设有半圆孔91;底座1的上平面上还固定有定位柱10和菱形柱11,菱形柱11位于半圆孔91中;底座1的下平面上固定有顶紧柱18;第一压紧组件包括第一旋转套5、第一连接杆6、螺母7、第一压紧块8和第一止转螺钉19;第一旋转套5的下端外侧成型有翻边51,翻边51上开设有矩形槽55;第一旋转套5的上端中心开设有第一沉孔53,第一沉孔53的底面中心开设有第二通孔54,第一沉孔53的上端还成型有半圆板52,半圆板52的两个侧面上均成型有一个斜面56;第一压紧块8的侧面成型有延伸块81,延伸块81的前端成型有下压块82;第一压紧块8的下端成型有圆柱83,圆柱83的底面中心开设有第二沉孔84,第二沉孔84的底面中心开设有第三通孔85;第一旋转套5从下方穿过底座1上的第一通孔104,第一止转螺钉19穿过第一旋转套5上的矩形槽55拧入到底座1的下方内部,从而将第一旋转套5固定在底座1上并防止发生相对转动;第二压紧组件包括第二旋转套12、第二连接杆14、旋钮套筒15、扳手16、第二压紧块13和第二止转螺钉3;第二旋转套12的结构和尺寸均与第一旋转套5相同,第二连接杆14的结构和尺寸均与第一连接杆6相同,第二压紧块13的结构和尺寸均与第一压紧块8相同,第二旋转套12、第二压紧块13和第二连接杆14按照同样方法安装后,使用旋钮套筒15套拧在第二连接杆14的上端,旋钮套筒15的上端还连接有扳手16;第二连接杆14的下端成型有连接头141,连接头141与杠杆块17的一端相连,并能实现两者的相对摆动,杠杆块17的另一端也按此方法与第一连接杆6的下端相连;杠杆块17的上平面中心开设有第三沉孔171,第三沉孔171套设在顶紧柱18上;使用时,将多块工件20置于第一垫块9和第二垫块4的上方,定位柱10和菱形柱11插入在多块工件20中,起到相互定位的作用,将第一压紧块8上的下压块82压紧贴合在工件20的上表面,同理,将第二压紧块13也按此方法放置,然后旋转扳手16,旋钮套筒15向下压紧第二压紧块13,而旋钮套筒15内的第二连接杆14被旋紧而上提,同时,上提力通过杠杆块17传输到第一连接杆6上,进而拉动第一压紧块8向下压紧,最终使得第一压紧块8和第二压紧块13均稳固地压紧工件20,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压紧牢固且不易松动,制造成本低,适合大面积推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与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