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头坡口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97391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弯头坡口夹具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弯头坡口夹具。



背景技术:

优良的管道的生产需要进行多种精致的工序,操作上也要求有精致的加工处理,质量较高的管道往往在每个加工处理环节上都要特别注意管道的每个细节处理。

传统的弯头坡口是在坡口机上进行的,但是针对弯头的弯头坡口夹具传统的结构都是特别具有针对性的,针对每个角度尺寸的弯头都有不同的夹具,因此在车间里存在的夹具较多,影响车间利用空间,另外在针对不同弯头进行加工时,需要更换不同的弯头坡口夹具,浪费大量工时,因此寻求一种能够适应不同长度弯头夹持,通用性好的弯头坡口夹具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够适应不同长度弯头夹持,通用性好的弯头坡口夹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弯头坡口夹具,它包括横向布置的第一底板以及竖向布置的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底板的右端和第二底板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一底板的左端向上设置有第一弧形支撑架,所述第二底板的中部向上设置有第二弧形支撑架,所述第二底板的上端向左设置有有第三弧形支撑架,所述第一底板的前后两侧左端与第二底板的前后两侧上端之间连接有斜支撑条,所述第一弧形支撑架的前后两端向右与斜支撑条之间连接有横支撑条,所述横支撑条的左端向上设置有第一抱箍座,第一抱箍座上设置有第一螺纹杆,所述斜支撑条的中段斜向左上方设置有第二抱箍座,第二抱箍座上设置有第二螺纹杆,抱箍套设于第一螺纹杆或者第二螺纹杆上,通过锁紧螺母将抱箍固定于第一抱箍座或者第二抱箍座上,所述第二底板的右侧设置有安装座。

所述第一底板的底部设置有配重块放置槽,配重块放置槽的底部设置有端盖。

配重块放置槽内设置有多块隔板,相邻两块隔板之间形成配重块嵌置槽。

第一螺纹杆的下段设置有外螺纹,第一螺纹杆的上段为光杆。

第二螺纹杆的下段设置有外螺纹,第二螺纹杆的上段为光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弯头坡口夹具具有能够适应不同长度弯头夹持,通用性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弧形支撑架的侧视图。

图3为图1中抱箍套设于第一螺纹杆上的侧视图。

图4为第二弧形支撑架的侧视图。

图5为第三弧形支撑架的仰视图。

其中:

第一底板1、第二底板2、第一弧形支撑架3、第二弧形支撑架4、第三弧形支撑架5、斜支撑条6、横支撑条7、第一抱箍座8、第一螺纹杆9、第二抱箍座10、第二螺纹杆11、配重块放置槽12、隔板13、配重块嵌置槽14、端盖15、安装座16、抱箍17、锁紧螺母18。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5,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弯头坡口夹具,它包括横向布置的第一底板1以及竖向布置的第二底板2,所述第一底板1的右端和第二底板2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一底板1的左端向上设置有第一弧形支撑架3,所述第二底板1的中部向上设置有第二弧形支撑架4,所述第二底板2的上端向左设置有有第三弧形支撑架5,所述第一底板1的前后两侧左端与第二底板2的前后两侧上端之间连接有斜支撑条6,所述第一弧形支撑架3的前后两端向右与斜支撑条6之间连接有横支撑条7,所述横支撑条7的左端向上设置有第一抱箍座8,第一抱箍座8上设置有第一螺纹杆9,第一螺纹杆9的下段设置有外螺纹,第一螺纹杆9的上段为光杆,所述斜支撑条6的中段斜向左上方设置有第二抱箍座10,第二抱箍座10上设置有第二螺纹杆11,第二螺纹杆11的下段设置有外螺纹,第二螺纹杆11的上段为光杆。根据不同尺寸的弯头将弯头的待坡口段设置于第一弧形支撑架3上,弯头的中部和尾部分别搁置于紧靠第二弧形支撑架4与第三弧形支撑架5,根据弯头的长度调节抱箍17套设于第一螺纹杆9或者第二螺纹杆11上,然后通过锁紧螺母18将抱箍17固定于第一抱箍座8或者第二抱箍座10上,从而将弯头锁紧。

所述第一底板1的底部设置有配重块放置槽12,配重块放置槽12内设置有多块隔板13,相邻两块隔板13之间形成配重块嵌置槽14,配重块放置槽12的底部设置有端盖15,根据不同尺寸的弯头需要设置不同的配重,因此根据需要在配重块嵌置槽14内放置不同块数的配重块,所述第二底板2的右侧设置有安装座16,通过安装座16将弯头坡口夹具固定于坡口机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