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弯弧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37000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管弯弧加工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钢管弯弧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钢结构工程是以钢材制作为主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由于工业水平的不断发展,现代化钢结构工程发展迅猛,我国钢结构的设计、制造、安装水平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钢结构以其自身的特点能够搭建结构复杂多样的建筑,复杂的钢结构建筑中经常用到大跨度的圆弧钢管,现有技术是通过人工在架子上压弯,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加工出来的钢管弧度不一,过渡不平滑,影响美观也影响力学性能。

市面上的自动钢管弯弧加工装置价格昂贵,而且不易搬运维护成本高,不能满足小型企业使用需要,而且自动钢管弯弧加工装置每次工作都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不环保。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管弯弧加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钢管弯弧加工装置,包括外壳主体、设置在所述外壳主体中间位置的操作凹形槽区以及和设置在所述外壳主体顶部靠近所述操作凹形槽区边缘的两组定位传动轮,所述外壳主体的内部设有一组油缸腔,所述油缸腔的顶部设有一组过油通道,且所述过油通道的底端位于所述油缸腔的内部的底部,过油通道的内部设有一组第一逆止阀,所述外壳主体的内部在位于油缸腔的顶部设有一组密闭活动腔,所述密闭活动腔的内部插入一组密封活动头,所述密封活动头的上表面的中心固定一组贯穿外壳主体的连杆,所述连杆的顶部通过铰链机构连接一组操作杆的一端,所述操作杆杆体中部的底端通过铰链机构连接立柱,所述立柱的底部固定在外壳主体的上表面,所述外壳主体的内部设有一组连通所述密闭活动腔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的内部设有一组第二逆止阀,所述外壳主体的内部在位于所述第一通道的底部和油缸腔之间设有一组连通第一通道的底部和油缸腔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的内部设有一组电子控制阀,所述操作凹形槽区内靠近所述第一通道一侧的所述外壳主体上设有一组外接管,所述外接管一端与所述第一通道相连通,所述外接管的另一端固定一组环形导管,所述环形导管的内部设有连通外接管的中通腔,所述中通腔的内部设有一组挡块,所述挡块的一端面的中心固定一组贯穿环形导管的环状活接杆,所述环状活接杆在位于环形导管外部的一端固定一组定位支杆,所述定位支杆外表面上套设有转动配合连接的辅助轮,所述定位传动轮底部的所述外壳主体内设有与所述定位传动轮转动配合连接的定位驱动马达,所述辅助轮与所述定位传动轮外表面均设有弹性防护层。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导管的环状活接杆的结构外形均为圆环状结构,且环形导管结构外形的圆心和环状活接杆的结构外形的圆心为同一心圆。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逆止阀的流出口位于密闭活动腔的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逆止阀的流出口位于外接管的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铰链机构为角度旋转式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结构简单,方便搬运,设备运行时耗能小有利于环保,该装置能够在弯曲钢管时,有效减小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钢管弯弧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钢管弯弧加工装置在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钢管弯弧加工装置中环形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外壳主体的俯视图。

图中:1,外壳主体、2,油缸腔、3,过油通道、4,第一逆止阀、5,密闭活动腔、6,密封活动头、7,连杆、8,操作杆、9,铰链机构、10,立柱、11,第一通道、12,第二逆止阀、13,第二通道、14,电子控制阀、15,外接管、16,环形导管、17,环状活接杆、18,定位支杆、19,定位传动轮、20,中通腔、21,挡块、22,操作凹形槽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4,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钢管弯弧加工装置,包括外壳主体1、设置在所述外壳主体1中间位置的操作凹形槽区22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主体1顶部靠近所述操作凹形槽区22边缘的两组定位传动轮19,所述外壳主体1的内部设有一组油缸腔2,所述油缸腔2的顶部设有一组过油通道3,且所述过油通道3的底端位于所述油缸腔2的内部的底部,过油通道3的内部设有一组第一逆止阀4,所述外壳主体1的内部在位于油缸腔2的顶部设有一组密闭活动腔5,所述密闭活动腔5的内部插入一组密封活动头6,所述密封活动头6的上表面的中心固定一组贯穿外壳主体1的连杆7,所述连杆7的顶部通过铰链机构9连接一组操作杆8的一端,所述操作杆8杆体中部的底端通过铰链机构9连接立柱10,所述立柱10的底部固定在外壳主体1的上表面,所述外壳主体1的内部设有一组连通所述密闭活动腔5的第一通道11,所述第二通道11的内部设有一组第二逆止阀12,所述外壳主体1的内部在位于所述第一通道11的底部和油缸腔2之间设有一组连通第一通道11的底部和油缸腔2的第二通道13,所述第二通道13的内部设有一组电子控制阀14,所述操作凹形槽区22内靠近所述第一通道11一侧的所述外壳主体1上设有一组外接管15,所述外接管15一端与所述第一通道11相连通,所述外接管15的另一端固定一组环形导管16,所述环形导管16的内部设有连通外接管15的中通腔20,所述中通腔20的内部设有一组挡块21,所述挡块21的一端面的中心固定一组贯穿环形导管16的环状活接杆17,所述环状活接杆17在位于环形导管16外部的一端固定一组定位支杆18,所述定位支杆18外表面上套设有转动配合连接的辅助轮181,辅助轮181在钢管弯弧过程中配合转动,减少钢管弯弧过程中造成对钢管外壁造成磨损,所述定位传动轮19底部的所述外壳主体1内设有与所述定位传动轮19转动配合连接的定位驱动马达191,所述辅助轮181与所述定位传动轮19外表面均设有弹性防护层,通过定位驱动马达191控制所述定位传动轮19带动钢管移动。

所述环形导管16的环状活接杆17的结构外形均为圆环状结构,且环形导管16结构外形的圆心和环状活接杆17的结构外形的圆心为同一心圆;所述第一逆止阀4的流出口位于密闭活动腔5的方向,控制油体不会反流到油缸腔2的内部;所述第二逆止阀12的流出口位于外接管15的方向,控制油体不会反流到密闭活动腔5的内部;所述铰链机构9为角度旋转式结构,实现操作杆8旋转,起到施压作用;所述电子控制阀14实现电动控制油体排放。

具体使用方式:本发明工作中,将钢管放置到两组定位传动轮19和辅助轮181之间,并且使得钢管的两端伸出定位传动轮19,此时,多次按压操作杆8,在杠杆原理的作用下,密封活动头6反复上下移动,在空气压力的作用下,位于油缸腔2内部的油体被吸入密闭活动腔5的内部,由于第一逆止阀4的存在,当密封活动头6向下移动时,油体不会进入油缸腔2中,反而进入到第一通道11中,在密封活动头6的不断推进下,进入第一通道11中的油体会更多,而由于第二逆止阀12的存在,这些油体不会反流到密闭活动腔5,进而流入环形导管16中,强大的油体挤压挡块21,使得挡块21发生位移,而环状活接杆17的不断移动,当定位支杆18上的辅助轮181抵触在钢管时,由于不断的施力,在定位支杆18和定位传动轮19的作用下,钢管发生弯曲,当弯曲到合适弧度时,停止按操作杆体8,再通过定位驱动马达191控制所述定位传动轮19带动钢管移动,当弯曲到需要的钢管弧形长度时,停止定位驱动马达191,然后通过打开电子控制阀14,使得位于第一通道11和环形导管16中的油体经过第二通道13回流至油缸腔2中,最后将钢管取出,即可。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