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61925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工装置。



背景技术:

车加工是机械加工的一部分,主要用于加工各种回转表面。现有技术中,对折弯类的金属转换接头进行管外形加工时,是将车刀固定,旋转转换接头进行加工。由于金属转换接头的不规则形状,增大了固定转换接头并进行旋转的难度,导致采用此种加工方式时,尺寸精度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车刀旋转、可调整切削量、加工尺寸精度高的车工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工装置,包括:

基座;

安装台,安装台滑动连接在基座上;

车工组件,车工组件设于安装台上,车工组件设有至少一把可绕轴旋转的车刀,以用于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

进给机构,进给机构设于安装台上,其包括轴向进给机构和径向进给机构,用于分别控制车刀的轴向进给和径向进给。

作为优选地,车工组件包括:

转轴,转轴穿设于安装台上;车刀设于转轴的一端,车刀的外端面设有楔形面;

第一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与转轴传动连接,以通过驱动转轴的转动来带动车刀绕转轴旋转。

作为优选地,径向进给机构包括:

第二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安装在安装台上;

调节轴套,调节轴套的一端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与调节轴套之间设有转动轴承,连接板与第二驱动机构传动连接;调节轴套内设有与车刀上的楔形面配合的斜面,并套接于车刀上;

调节轴套在第二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向车刀外端移动时,通过斜面挤压车刀上的楔形面,以实现车刀的径向进给。

作为优选地,第二传动机构的输出轴上螺纹连接有传动板,传动板与连接板通过穿设于安装台上的滑杆传动连接。

作为优选地,车刀包括刀架及安装于刀架一端的刀具,刀架的另一端通过固定件与转轴固定连接;刀架上设有力臂;调节轴套向车刀外端移动时,通过斜面挤压车刀上的楔形面,使力臂发生形变,以实现车刀的径向进给。

作为优选地,车刀包括刀架及安装于刀架一端的刀具,刀架通过枢轴枢接在转轴上,刀架与转轴之间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一端抵靠在刀架内端面,另一端抵靠转轴;调节轴套向车刀外端移动时,通过斜面挤压车刀上的楔形面,使刀架绕枢轴转动并挤压复位弹簧,以实现车刀的径向进给。

作为优选地,刀架内侧与转轴外表面对应设置安装复位弹簧的凹槽。

作为优选地,车刀的楔形面上安装有滚轮,滚轮与调节轴套的斜面滚动接触。

作为优选地,转轴于连接车刀的同一端延伸设置安装部,安装部用于保持工件在车加工过程中的稳定。

作为优选地,轴向进给机构包括:

第三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安装在安装台上;

齿条,齿条固定连接基座侧面;

齿轮,齿轮与第三驱动机构传动连接,并与齿条啮合,通过第三驱动机构驱动齿轮转动,带动安装台相对于基座滑动,以实现车刀的轴向进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传统的车刀固定、工件旋转的方式改进为车刀旋转、工件固定,优化了产品加工工艺,加工尺寸精度更高,能应用于流水线生产,生产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车刀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轴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后视图;

图4是本发明车刀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照图1~图3,本发明是一种车工装置,设有基座1,基座1上滑动安装有安装台2,安装台2上设有用于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的车工组件和用于控制车工组件上车刀4的轴向进给、径向进给的进给机构。

如图1所示,车工组件包括转轴3,转轴3穿设于安装台2上。转轴3一端对称设有两把车刀4,车刀4包括刀架45和刀具44,刀具44安装于刀架45的一端。刀架45上设有力臂43,刀架45相对于刀具44的另一端通过螺钉42固定连接转轴3;车刀4外端面设有楔形面。转轴3的另一端传动连接有第一驱动机构,本实施例的第一驱动机构设置为第一电机5,第一电机5固定连接安装台2,通过第一电机5驱动转轴3转动来带动车刀4绕转轴3旋转。

进给机构包括用于控制车刀4轴向进给的轴向进给机构和控制车刀4径向进给的径向进给机构。

如图1和图2所示,径向进给机构包括调节轴套6,调节轴套6的一端安装有连接板61,连接板61与调节轴套6之间设有转动轴承62;调节轴套6内设有与车刀4上的楔形面配合的斜面,并套接于车刀4上;安装台2上安装有第二驱动机构,连接板61与第二驱动机构传动连接,调节轴套6在第二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向车刀4外端移动时,通过斜面挤压车刀4上的楔形面,使力臂43发生形变,以实现车刀4的径向进给。调节轴套6往回移动时,力臂43回复原位而使车刀4回复原位。

本实施例于第二传动机构的输出轴上螺纹连接有传动板9,传动板9与连接板61通过穿设于安装台2上的两根滑杆8传动连接。第二驱动机构设置为第二电机7,第二电机7通过螺纹传动连接传动板9,以控制传动板9沿转轴3的轴向运动实现调节轴套6的移动。连杆8可为调节轴套6提供支撑力,既减小了调节轴套6与车刀4之间的摩擦阻力,又减小了因调节轴套6给车刀4的重力带来的尺寸精度影响,进一步提高了加工尺寸精度。

本实施例车刀4的楔形面上设置滚轮41,为了减小楔形面与斜面之间的摩擦阻力,并带动调节轴套6随车刀4一起旋转,转轴3于连接车刀4的同一端延伸设置安装部31,在车加工时,安装部31伸入工件的孔道内,保持工件在车加工过程中的稳定,使加工尺寸更精确。

如图3所示,轴向进给机构包括齿条11,齿条11固定连接基座1侧面;安装台2上设有第三驱动机构,本实施例的第三驱动机构设置为第三电机21,第三电机21竖直设置于安装台2上,其输出轴上设有齿轮211,齿轮211与齿条11啮合,通过齿轮211转动改变安装台2和基座1的相对位置,以实现控制车刀4的轴向进给。

本实施例的一种车工装置,将传统的车刀固定、工件旋转的方式改进为车刀旋转、工件固定,并且设置轴向进给机构和径向进给机构调整车刀位置,优化了产品加工工艺,加工尺寸精度更高,能应用于流水线生产,生产效率更高。

实施例2

参照图4和图5,本实施例以实施例1为主体,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车刀4一端通过枢轴32枢接转轴3,刀架45中部的内侧与转轴3的外表面对应设置凹槽,凹槽内设有复位弹簧33,复位弹簧33一端抵靠刀架45的内端面,另一端抵靠转轴3。调节轴套6向车刀4外端移动时,通过斜面挤压车刀4上的楔形面,使刀架45绕枢轴32转动并挤压复位弹簧33,以实现车刀4的径向进给。当调节轴套6再反向移动时,车刀4在复位弹簧33的作用力下逐步回复原位。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以实施例1为主体,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刀架45中部的内侧与转轴3的外表面对应设置凹槽,凹槽内设有复位弹簧33,复位弹簧33一端抵靠刀架45的内端面,另一端抵靠转轴3。调节轴套6向车刀4外端移动时,通过斜面挤压车刀4上的楔形面,使力臂43发生形变并挤压复位弹簧33,以实现车刀4的径向进给。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实施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设定的范围内 。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