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蒸汽发生器堵管效率的焊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88221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提高蒸汽发生器堵管效率的焊接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焊接工艺,具体是指一种能有效提高蒸汽发生器堵管效率的焊接工艺,属于蒸汽发生器在役维修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根据不同的反应堆型,核电站蒸汽发生器具有几千乃至几万根的u型换热管,若其中的某跟u型换热管发生泄露的话,将导致二回路的水被污染,因此需要维修人员对发生泄露的换热管及时进行堵管处理和操作。但是,核电站在运行过程中,作为冷却剂兼慢化剂的重水将产生大量的氚,一旦泄露将对维修人员造成极大的辐射威胁。

通常,在对核电设备进行维修时,尤其是在对泄露的换热管进行堵管操作时,为降低核辐射,维修人员需穿着防护气衣。但是在对蒸汽发生器进行堵管作业时,由于下封头的作业空间较小,维修人员穿着膨胀的防护气衣将导致操作不便,使得耗时较长,严重影响维修效率。

此外,核电站运行进行堵管焊接时,通常采用添丝钨极氩弧焊的工艺对堵头进行角焊,维修人员须双手同时仰焊操作;并且由于u型换热管之间的距离较小,将进一步增加堵管的操作难度,同时焊缝的质量也无法得到保障。因此,如何快速高效地完成换热管的堵管作业,将直接影响到维修人员的人生安全。

基于上述,本发明提出一种可快速堵焊换热管并且提高焊缝质量的焊接工艺,有效降低核辐射对维修人员的健康威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蒸汽发生器堵管效率的焊接工艺,通过在堵头外壁上增加设置钝边来改变堵头结构,利用环形自熔焊实现堵头与管板之间的焊接连接,有效提高堵管操作的效率,减小维修人员的辐照时间,降低核辐射对维修人员的健康威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蒸汽发生器堵管效率的焊接工艺,包含以下步骤:

s1、对用于堵管焊接的堵头进行机加工,在堵头的外壁上向外延伸形成环形钝边;

s2、将完成机加工的堵头安装在焊接机头上,并将安装有堵头的焊接机头插入至需要进行堵管操作的换热管内,使堵头上的钝边与管板稳定接触;

s3、开启焊接机头,对钝边进行环形自熔焊,使得堵头与管板焊接连接,完成对换热管的堵管操作。

所述的s1中,设置有环形钝边2的堵头1的截面呈“十”字型。

所述的堵头的外径与需要进行堵管操作的换热管的内径相匹配。

所述的s2中,在将堵头安装在焊接机头上时,通过将钝边卡设在焊接机头上进行定位;并且使得钝边与焊接机头上的钨极保持一定距离且相对固定。

所述的s2中,将堵头通过焊接机头插入设置在换热管内时,堵头上的钝边的外径大于换热管的外径2mm~10mm。

所述的s2中,焊接机头采用钨极氩弧焊接机头,可实现弧极的360°环形旋转,以实现对钝边的环形自熔焊。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的提高蒸汽发生器堵管效率的焊接工艺,采用钝边自熔化的焊接方法实现堵头与管板之间的焊接连接,使得维修人员能够通过单手操作高效率的完成对换热管的堵管操作,在保证焊缝质量稳定的同时,有效降低核辐射对维修人员的健康威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的蒸汽发生器的换热管-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的用于堵管焊接的堵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的提高蒸汽发生器堵管效率的焊接工艺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图1~图3,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提高蒸汽发生器堵管效率的焊接工艺,包含以下步骤:

s1、如图2所示,对用于堵管焊接的堵头1进行机加工,在堵头1的外壁上向外延伸形成一圈环形钝边2;

s2、将完成机加工的堵头1安装在焊接机头上,并将安装有堵头1的焊接机头插入至需要进行堵管操作的换热管3内,使得堵头1上的钝边2与管板4稳定接触,如图3所示;

s3、开启焊接机头,对钝边2进行环形自熔焊,使得堵头1与管板4焊接连接,完成对换热管3的堵管操作。

如图2所示,所述的s1中,设置有环形钝边2的堵头1的截面呈“十”字型。

所述的堵头1的外径与需要进行堵管操作的换热管3的内径相匹配。首先在堵管过程中,需要将堵头1顺利插入换热管3内,因此堵头1的外径需要小于换热管3的内径;但是为了保证良好的封堵效果,堵头1的外径与换热管3的内径之间不能相差太大;因此,堵头1的外径与需要进行堵管操作的换热管3的内径相匹配即可。

如图1所示,所述的s2中,管板4与换热管3经机械胀、或液压胀后采用密封焊焊接连接。

所述的s2中,将堵头1通过焊接机头插入设置在换热管3内时,堵头1上的钝边2的外径大于换热管3的外径2mm~10mm。由于蒸汽发生器中相邻换热管之间的间距较小,因此考虑钝边2的外径不能设置过大,否则由于空间限制将会影响焊接的实施;另外,又由于钝边2为实现自熔焊的部分,如果钝边2的外径太大,将增加焊接的工作量,但如果钝边2的外径太小,则无法安全可靠的实现焊接连接。因此,结合考虑上述各方面的因素,将堵头1上的钝边2的外径限制在大于换热管3外径2mm~10mm的范围内,从而在保护自熔焊可靠性的同时,又不易影响堵头1的性能。

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显而易见,对于不同型号的蒸汽发生器,相邻换热管之间的间距会有相应的调整,并且各换热管本身的内、外径尺寸也会有所不同,在针对例如换热管间距增大或者换热管外径增大等的特殊情况时,对于钝边2的外径限制也需要相应进行变化,以此确保自熔焊的质量和可靠性,并且同时确保自熔焊的有效实施。因此,钝边外径大于换热管外径2mm~10mm的限制只针对大部分的通常情况,是对于堵头结构的更进一步的限定,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当可根据现场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

本实施例中,堵头1上的钝边2的外径大于换热管3的外径2mm,或5mm,或8mm,或10mm。

所述的s2中,焊接机头采用钨极氩弧焊接机头,可实现弧极的360°环形旋转,以实现对钝边2的环形自熔焊。

本实施例中,针对蒸汽发生器内相邻换热管之间间距较小,导致换热管焊接空间较小的限制,且需要进行环形焊接的要求,因此考虑采用尺寸大小合适的钨极氩弧焊接机头进行堵管焊接操作。

所述的s2中,在将堵头1安装在焊接机头上时,通过将钝边2卡设在焊接机头上进行定位;并且使得钝边2与焊接机头上的钨极保持一定距离且相对固定。在实际操作中,钨极相对于钝边2的距离需根据多次工艺试验调整固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钝边2通过凹凸配合或卡扣设置等卡设在焊接机头上,从而实现对堵头1的安装定位。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显而易见,任何其他能够实现将钝边2卡设在焊接机头上的机械连接的技术方案,也适用于本发明。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的提高蒸汽发生器堵管效率的焊接工艺,采用钝边自熔化的焊接方法实现堵头与管板之间的焊接连接,使得维修人员能够通过单手操作高效率的完成对换热管的堵管操作,在保证焊缝质量稳定的同时,有效降低核辐射对维修人员的健康威胁。

尽管本发明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发明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