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25834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机床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以在加工时追随横轨的上下动作的立式车床、立式旋转中心为代表的机床。



背景技术:

以往,在这种机床中,为了防止加工工件时的冷却介质或切削屑的外部飞散而具有将旋转工作台的周围的加工空间包围的全封闭型的盖体。

并且,这种机床构成为:由于采用了刀架沿着横轨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并且该刀架和横轨沿着立柱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的结构,所以由盖体包围的加工空间的包围区域会发生变化。因此,盖体例如构成为专利文献1所示的、即使加工空间的包围区域发生变化也维持着包围区域的密闭状态。

该专利文献1是与覆盖机床的床身上的加工空间的盖构造有关的专利文献,采用了如下结构:在刀架的左右分别设置有由前表面与刀架的前表面共面的纵板部和下表面与刀架的下表面共面的下板部构成的截面l字状的顶盖,使门和前盖的上端分别向后方弯折而与顶盖的纵板部抵接,而且,在与刀架相邻的第1滑动位置与距离刀架规定的距离的第2滑动位置之间以能够沿着横轨滑动的方式设置顶盖中的至少一个,在该能够滑动的顶盖与刀架之间设置使该顶盖向第1、第2滑动位置任意滑动的驱动机构,能够通过顶盖的下板部将刀架的左右可靠地封闭,并且即使横轨在上下方向上移动也能够维持顶盖的纵板部与门的抵接,将加工空间的上方密封,而且,能够通过使顶盖滑动来确保宽敞的工件搬入路径,能够进行工件的搬入搬出而不与顶盖产生干涉。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5447931号公报

但是,关于具有该专利文献1所示那样的盖构造的机床,在设置于刀架的左右的l字状的顶盖中,被固定的一侧的顶盖是简单的构造,但构成为与刀架分离的一侧的顶盖的构造是复杂的,因此容易产生动作不良情况(故障),并且,变成为了具有刚性而需要牢固的引导部的构造,因此存在制造成本也变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现状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具有结构简单、动作性优异且能够低成本制造的盖体的机床。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主旨进行说明。

技术方案1是一种机床,该机床由如下部件构成:立柱1;横轨2,其以沿上下方向自由移动的方式设置在该立柱1上;刀架3,其以沿水平方向自由移动的方式设置在该横轨2上;旋转工作台4,其使由设置于该刀架3的刀具加工的工件进行旋转;以及开放部封闭盖体,其以自由开闭的方式将设置有该旋转工作台4的加工处理室5的正面侧开放部6和顶侧开放部7封闭,在加工工件时,一边利用所述开放部封闭盖体将所述正面侧开放部6和所述顶侧开放部7封闭而防止冷却介质和切削屑的外部飞散,一边进行加工处理,该机床的特征在于,所述开放部封闭盖体具有刀架移动区域一侧封闭盖部9,该刀架移动区域一侧封闭盖部9以自由开闭的方式将所述顶侧开放部7中的作为所述刀架3的移动区域的刀架移动区域开放部8封闭,该刀架移动区域一侧封闭盖部9在所述刀架3的水平移动方向上自由伸缩,并且在所述刀架3的所述水平移动方向一侧与该刀架3对置配设,在加工所述工件时,该刀架移动区域一侧封闭盖部9借助施力单元10伸长而使前端部以能够相对滑动的方式与所述刀架3压接,从而将所述刀架移动区域开放部8封闭,并且,通过因所述刀架3向所述水平移动方向一侧的移动而产生的该刀架3的推动而缩回,追随所述刀架3向与所述水平移动方向一侧相反的一侧的水平移动方向另一侧的移动而伸长,从而保持所述刀架移动区域开放部8的封闭状态,并且,被设置成与所述刀架3为非连结状态,即使所述刀架3通过所述横轨2的上下移动而进行上下移动,所述刀架3相对于该刀架移动区域一侧封闭盖部9滑动,从而也保持所述刀架移动区域开放部8的封闭状态。

并且,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架移动区域一侧封闭盖部9被设置成与所述横轨2和所述刀架3为非连结状态,前端部以能够相对滑动的方式与所述刀架3压接,并且侧缘部以能够相对滑动的方式与所述横轨2接触,在所述刀架3随着所述横轨2的上下移动而进行上下移动时,所述横轨2和所述刀架3相对于该刀架移动区域一侧封闭盖部9滑动移动,从而一边保持所述刀架移动区域开放部8的封闭状态一边进行上下移动。

并且,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放部封闭盖体具有与所述刀架移动区域一侧封闭盖部9一起将所述刀架移动区域开放部8封闭的刀架移动区域另一侧封闭盖部11,该刀架移动区域另一侧封闭盖部11设置在所述刀架3的所述水平移动方向另一侧,该刀架移动区域另一侧封闭盖部9将在所述刀架3向所述水平移动方向一侧移动而使所述刀架移动区域一侧封闭盖部9缩回时所形成的刀架移动区域开放部8封闭。

并且,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放部封闭盖体由如下部分构成:正面侧封闭盖部12,其以自由开闭的方式将所述正面侧开放部6封闭;所述刀架移动区域一侧封闭盖部9,其以自由开闭的方式将所述顶侧开放部7的因所述刀架3的移动而使开放部区域发生变化的所述刀架移动区域开放部8封闭;刀架移动区域另一侧封闭盖部11,其与该刀架移动区域一侧封闭盖部9一起将所述刀架移动区域开放部8封闭;以及刀架非移动区域封闭盖部14,其以自由开闭的方式将所述顶侧开放部7的不处于所述刀架3的移动区域的刀架非移动区域开放部13封闭。

并且,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机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施力单元10上设置有减压回路,从而对所述刀架移动区域一侧封闭盖部9的伸长作用力进行自由调节。

本发明如上述那样构成,所以在横轨和刀架进行上下动作的机床中,与以往的l字盖(相当于本发明的刀架移动区域一侧封闭盖部的盖)相比,能够使防止加工工件时的冷却介质或切削屑的外部飞散的开放部封闭盖体的结构简单而能够容易地实现设计,能够提高该开放部封闭盖体的动作性和操作性且低成本地制造该开放部封闭盖体,由此,成为具有结构简单、动作性优异且能够低成本制造的盖体的实用性优异的机床。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施例(刀架在待机位置处的开放部全闭状态)的说明立体图。

图2是与图1对应的本实施例的说明俯视图。

图3是示出本实施例(刀架在待机位置处的开放部全开状态)的说明立体图。

图4是与图3对应的本实施例的说明俯视图。

图5是示出本实施例(刀架在加工位置处的开放部全闭状态)的说明立体图。

图6是与图5对应的本实施例的说明俯视图。

图7是示出本实施例(刀架在待机位置处且横轨和刀架在下方移动位置处的开放部全闭状态)的说明立体图。

图8是示出本实施例的说明侧视图。

图9是示出本实施例的刀架移动区域一侧封闭盖部(伸长状态)的说明立体图。

图10是示出本实施例的刀架移动区域一侧封闭盖部(缩回状态)的说明立体图。

标号说明

1:立柱;2:横轨;3:刀架;4:旋转工作台;5:加工处理室;6:正面侧开放部;7:顶侧开放部;8:刀架移动区域开放部;9:刀架移动区域一侧封闭盖部;10:施力单元;11:刀架移动区域另一侧封闭盖部;12:正面侧封闭盖部;13:刀架非移动区域开放部;14:刀架非移动区域封闭盖部。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来示出本发明的作用并对优选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简单地说明。

本发明的刀架移动区域一侧封闭盖部9通过使包围加工处理室5(换言之旋转工作台4)的加工空间的顶侧开放部7的一部分(具体来说,供位于该顶侧开放部7的里侧的刀架3沿着横轨2进行移动的刀架移动区域开放部8)随着刀架3的移动进行伸缩动作而对封闭状态进行保持。

换言之,刀架移动区域一侧封闭盖部9被设置成隔着该刀架移动区域开放部8与刀架3对置的状态,通过朝向刀架3侧进行伸长动作并使该伸长的刀架移动区域一侧封闭盖部9的前端部压接在刀架3上而使该刀架移动区域开放部8处于封闭状态。

并且,该刀架移动区域一侧封闭盖部9通过施力单元10来进行伸长动作。即,本发明的刀架移动区域一侧封闭盖部9至少在加工工件时通过该施力单元10所产生的伸长作用力始终作用有要伸长的力,以按压刀架3的方式与该刀架3抵接,在刀架3向与水平移动方向一侧(设置有刀架移动区域一侧封闭盖部9的一侧)相反的一侧(水平移动方向另一侧)移动的情况下,通过该伸长作用力维持与刀架3压接的状态而进行伸长动作,从而对刀架移动区域开放部8的封闭状态进行保持。

并且,本发明的刀架移动区域一侧封闭盖部9通过刀架3的推动而进行缩回动作。即,前述的施力单元10的伸长作用力被设定为不会妨碍刀架3的移动的稍小的作用力,通过使刀架3克服该作用力向水平移动方向一侧(设置有刀架移动区域一侧封闭盖部9的一侧)移动而使刀架移动区域一侧封闭盖部9进行缩回动作,在该缩回动作时,刀架移动区域一侧封闭盖部9处于与刀架3抵接(压接)的状态,因此,刀架移动区域开放部8在缩回动作时也保持封闭状态。

并且,本发明的刀架移动区域一侧封闭盖部9被设置成与刀架3为非连结状态。即,刀架3设置在横轨2上,构成为随着该横轨2的上下动作而进行上下动作,但非连结状态的刀架移动区域一侧封闭盖部9(换言之与刀架3分开构成的刀架移动区域一侧封闭盖部9)不受该横轨2和刀架3的上下动作影响,在刀架3进行上下动作时,该刀架3相对于刀架移动区域一侧封闭盖部9滑动。换言之,刀架移动区域一侧封闭盖部9的与刀架3压接的前端部相对于刀架3的上下动作在上下方向上相对地滑动。由此,即使刀架3进行上下动作,刀架移动区域一侧封闭盖部9也不会进行上下动作而是保持刀架移动区域开放部8的封闭状态。

这样,本发明将刀架移动区域一侧封闭盖部9构成为在刀架3的水平移动方向上自由伸缩,并且在刀架3的水平移动方向一侧与该刀架3对置配设,在刀架移动区域一侧封闭盖部9上设置施力单元10而构成为通过该施力单元10使刀架移动区域一侧封闭盖部9伸长,并且构成为通过刀架3的推动使伸长状态的刀架移动区域一侧封闭盖部9缩回,且构成为将该刀架移动区域一侧封闭盖部9设置成与刀架3为非连结状态,由此,在横轨2和刀架3进行上下动作的机床中,与以往的l字盖(相当于本发明的刀架移动区域一侧封闭盖部9的盖)相比,能够使防止加工工件时的冷却介质或切削屑的外部飞散的开放部封闭盖体的结构简单而能够容易地实现设计,能够提高该开放部封闭盖体的动作性和操作性且能够低成本地制造该开放部封闭盖体。

由此,本发明是具有构造简单、动作性优异且能够低成本制造的盖体的实用性优异的机床。

【实施例】

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的机床构成为包含:立柱1;横轨2,其以沿上下方向自由移动的方式设置在该立柱1上;刀架3,其以沿水平方向自由移动的方式设置在该横轨2上;旋转工作台4,其使由设置于该刀架3的刀具加工的工件进行旋转;以及开放部封闭盖体,其以自由开闭的方式将设置有该旋转工作台4的加工处理室5的正面侧开放部6和顶侧开放部7封闭,在加工工件时,一边利用该开放部封闭盖体将正面侧开放部6和顶侧开放部7封闭而防止冷却介质或切削屑的外部飞散,一边进行加工处理。

即,本实施例的机床构成为不仅刀架3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横轨2和刀架3也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由此,构成为:加工处理室5中的包围旋转工作台4的加工空间的状态不仅因刀架3的水平方向的移动而发生变化,还因横轨2和刀架3的上下方向的移动而发生变化,并且,即使该加工空间的状态发生变化,开放部封闭盖体也保持正面侧开放部6和顶侧开放部7的封闭状态,防止冷却介质或切削屑的外部飞散。

以下,对本实施例的开放部封闭盖体进行详细地说明。

本实施例的开放部封闭盖体包含:正面侧封闭盖部12,其以自由开闭的方式将正面侧开放部6封闭;刀架移动区域一侧封闭盖部9,其以自由开闭的方式将顶侧开放部7的因刀架3的移动而使开放部区域发生变化的刀架移动区域开放部8封闭;刀架移动区域另一侧封闭盖部11,其与该刀架移动区域一侧封闭盖部9一起将刀架移动区域开放部8封闭;以及刀架非移动区域封闭盖部14,其以自由开闭的方式将顶侧开放部7的不处于刀架3的移动区域的刀架非移动区域开放部13封闭。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的正面侧封闭盖部12由两个直立板状部件构成,以在左右方向上自由滑动的方式设置在装置前表面。

更具体来说,正面侧封闭盖部12构成为互相接近或分离地移动而将正面侧开放部6打开或封闭。

并且,本实施例的刀架非移动区域封闭盖部14以自由开闭的方式将顶侧开放部7的不处于刀架3的移动区域的刀架非移动区域开放部13封闭,其中,该顶侧开放部7处于与被前述的正面侧封闭盖部12以自由开闭的方式进行封闭的正面侧开放部6连接的状态,该刀架非移动区域封闭盖部14由两个平板状部件构成,以在左右方向上自由滑动的方式设置在装置前侧。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的刀架非移动区域封闭盖部14构成为与前述的正面侧封闭盖部12一体形成,因此,与正面侧封闭盖部12的移动连动地互相接近或分离地移动而将刀架非移动区域开放部13打开或封闭。

即,本实施例构成为将正面侧封闭盖部12和刀架非移动区域封闭盖部14一体成型而形成为l字状的正面门部15,并构成为通过该正面门部15的滑动开闭操作以自由开闭的方式同时将正面侧开放部6和刀架非移动区域开放部13封闭。

并且,本实施例的刀架移动区域一侧封闭盖部9构成为在刀架3的水平移动方向上自由伸缩,并且构成为在刀架3的水平移动方向一侧(本实施例中,主视观察时的左侧)与该刀架3对置配设,至少在加工工件时,借助施力单元10伸长而使前端部处于与刀架3相对滑动自如地压接的状态,从而将刀架移动区域开放部8(具体来说,刀架移动区域开放部8中的形成于刀架3的左侧的刀架移动区域左侧开放部8a)封闭,并且构成为通过因刀架3向水平移动方向一侧的移动而产生的该刀架3的推动来进行缩回,追随刀架3向与水平移动方向一侧相反的一侧的水平移动方向另一侧(本实施例中,主视观察时的右侧)的移动而伸长,从而保持刀架移动区域开放部8的封闭状态,且被设置成与刀架3为非连结状态,即使刀架3通过横轨2的上下移动而进行上下移动,刀架3相对于刀架移动区域一侧封闭盖部9滑动,从而也保持刀架移动区域开放部8的封闭状态。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的刀架移动区域一侧封闭盖部9被设置成与刀架3和横轨2为非连结状态,构成为前端部以相对自由滑动的方式与刀架3压接,并且侧缘部以相对自由滑动的方式与横轨2接触,即使刀架3随着横轨2的上下移动而进行上下移动,横轨2和刀架3相对于该刀架移动区域一侧封闭盖部9滑动,从而也保持刀架移动区域开放部8的封闭状态。

更具体来说,本实施例的刀架移动区域一侧封闭盖部9由被设置成嵌套状态的多个盖部件16和对该盖部件16施加伸长作用力的施力单元10构成。

更具体来说,本实施例的刀架移动区域一侧封闭盖部9由三个盖部件16和两个施力单元10构成,其中,该三个盖部件16如下:第一盖部件16a,其以固定状态设置在机床主体上;第二盖部件16b,其以相对于该第一盖部件16a自由滑动重合的方式设置;以及第三盖部件16c,其以相对于该第二盖部件16b自由滑动重合的方式设置,该两块施力单元10如下:第一施力单元10,其对第二盖部件16b施加伸长作用力;以及第二施力单元10,其对第三盖部件16c施加伸长作用力。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各施力单元10采用气缸装置10,以下,将施力单元10称为气缸装置10。

更详细来说,构成为:在第一盖部件16a和第二盖部件16b上设置有滑轨部17和气缸装置10(具体来说是与气缸装置10的缸杆10a连结的缸连结部18),并且,在第二盖部件16b上还设置有第一气缸装置10,并且,在第三盖部件16c上设置有第二气缸装置10,在设置于第一盖部件16a的滑轨部17上以自由滑动的方式设置有第二盖部件16b,并且,在设置于该第二盖部件16b的滑轨部17上以自由滑动的方式设置有第三盖部件16c。

并且,设置于第二盖部件16b的第一气缸装置10的缸杆10a与设置于第一盖部件16a的缸连结部18连结,第二盖部件16b构成为通过该第一气缸装置10的动作被施加伸长作用力而相对于第一盖部件16a进行伸长动作,并且,设置于第三盖部件16c的第二气缸装置10的缸杆10a与设置于第二盖部件16b的缸连结部18连结,第三盖部件16c构成为通过该第二气缸装置10的动作被施加伸长作用力而相对于第二盖部件16b进行伸长动作。

并且,在各盖部件16的靠横轨侧的侧缘部设置有将在侧缘部与横轨2之间产生的间隙堵住的间隙堵住部件19。

具体来说,该间隙堵住部件19由毛刷等具有柔软性的部件形成,构成为以自由变形的方式与横轨2(具体来说,横轨盖)抵接,将该刀架移动区域一侧封闭盖部9与横轨2之间的间隙堵住而防止来自该间隙的冷却介质或切削屑的外部飞散,并且构成为能够使横轨2相对于该刀架移动区域一侧封闭盖部9平滑地滑动。

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在刀架移动区域一侧封闭盖部9的相对于刀架3相对滑动的前端部(具体来说是第三盖部件16c的前端部)处,与侧缘部同样地设置有滑动促进部件(辊或同样的刷状部件等),该滑动促进部件用于使平滑的滑动动作能够进行。

并且,在本实施例的各气缸装置10中设置有减压回路而构成为能够对作用(产生)于该刀架移动区域一侧封闭盖部9的伸长作用力进行自由地调节。

即,将所述伸长作用力设定为无法推动刀架3的作用力,且在刀架3推动该刀架移动区域一侧封闭盖部9时刀架3的推动移动动作几乎不受到负荷的能够平滑地进行推动移动的程度的作用力,或者设定为:当刀架3向与推动该刀架移动区域一侧封闭盖部9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时(即,当刀架3向该刀架移动区域一侧封闭盖部9的伸长方向移动时)无法推动刀架3的作用力,当刀架3向推动该刀架移动区域一侧封闭盖部9的方向移动时(即,当刀架3向该刀架移动区域一侧封闭盖部9的缩回方向上移动时),能够停止向气缸装置10的空气供给而不产生作用力(即将作用力设定为零),刀架3不会受该刀架移动区域一侧封闭盖部9的伸长作用力影响。

并且,本实施例的刀架移动区域一侧封闭盖部9构成为:在加工工件时通过刀架3的推动而进行缩回动作,但该刀架移动区域一侧封闭盖部9的缩回动作构成为:即使不被刀架3推动也能够通过气缸装置10的动作进行缩回动作,例如,在将大型的工件以通过起重机等吊起的状态设置在旋转工作台4上时也构成为能够容易使顶侧开放部7为全开状态。

另外,本实施例的刀架移动区域一侧封闭盖部9由三个盖部件16构成,但盖部件16的个数并不限定于此。并且,关于施力单元10,也并不限定于本实施例所示的气缸装置10,只要是能够对盖部件16施加伸长作用力的结构,则能够进行适当采用。并且,图中的标号20是对该刀架移动区域一侧封闭盖部9进行支承的支承腿部20。

并且,与该刀架移动区域一侧封闭盖部9一起将刀架移动区域开放部8封闭的刀架移动区域另一侧封闭盖部11设置在刀架3的与设置有刀架移动区域一侧封闭盖部9的一侧相反的一侧,该刀架移动区域另一侧封闭盖部11构成为与该刀架3一起进行移动而将该刀架3向推动刀架移动区域一侧封闭盖部9的方向移动时所形成的刀架移动区域开放部8(具体来说,刀架移动区域开放部8中的形成于刀架3的右侧的刀架移动区域右侧开放部8b)封闭。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的刀架移动区域另一侧封闭盖部11构成为由底板部11a和直立板部11b形成的l字状,以使底板部11a处于与刀架3的底部共面的状态的方式设置成与刀架3连接的状态,该底板部11a构成为追随刀架3的移动而将所述刀架移动区域右侧开放部8b封闭。

这样,与由以往的l字盖(相当于本实施例的刀架移动区域一侧封闭盖部8的盖)构成的结构相比,本实施例是具有结构简单且能够容易实现设计的开放部封闭盖体的结构,通过具有这样的开放部封闭盖体,能够提高开放部封闭盖体的动作性和操作性且能够低成本地制造出该开放部封闭盖体。

由此,本实施例是具有结构简单、动作性优异且能够低成本地制造的盖体的实用性优异的机床。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本实施例,能够对各构成要件的具体结构进行适当设计。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