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凸台的钣金件的成型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49802发布日期:2019-04-09 21:04阅读:2016来源:国知局
具有凸台的钣金件的成型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模具的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具有凸台的钣金件的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各行各业中通常都会用到钣金件,钣金件是一种针对金属薄板通过冷加工工艺得到的产品,这种冷加工工艺包括很多种方式,常用的是利用成型模具对钣金进行直接成型。但是,如附图1中所示,该产品包括多个圆形凸台,每个圆形凸台与产品本体的连接处为圆弧过渡,这样一来,成型模具对钣金的成型过程中,因为应力集中的缘故,很容易对圆形凸台部位形成起皱、开裂和变薄的缺陷,从而造成产品的报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止成型缺陷,从而大大提高产品的质量稳定性的具有凸台的钣金件的成型工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具有凸台的钣金件的成型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专用的一模两出的成型模具,该成型模具包括上模、下模、用于拉延出半成品的拉延装置和用于成型产品的成型装置,拉延装置的上模和成型装置的上模均安装在同一上模上,拉延装置的下模和成型装置的下模均安装在同一下模上;

2)第一次合模前,将第一个坯料放置于拉延装置处,在经过合模和开模后,在拉延装置处形成第一个半成品,此时,圆形凸台处的凸台端面为球形表面;

3)将第一个半成品从拉延装置处通过模具的顶出机构顶出后,将第一个半成品放置于成型装置处的下模上,并在拉延装置处放置第二个坯料,然后进行第二次合模,此时,圆形凸台处的凸台端面为平面,同时拉延装置处形成第二个半成品;

4)第二次开模后,通过模具的顶出机构将成型装置处的第一个成品顶出,同时将拉延装置处的第二个半成品通过模具的顶出机构顶出;取出第一个成品,并将第二个半成品放置于成型装置处的下模上,同时在拉延装置处放置第三个坯料,进行下一次合模;以此类推。

所述的拉延装置包括模框、用于成型产品下型面的拉延成型块、围绕拉延成型块轮廓依次相邻连接多个定位块和用于固定拉延成型块的底板;所述下模上设有安装槽,模框连接于下模的安装槽内,模框中部设有通孔,底板安装在模框底部的通孔处,多个定位块依次连接在底板四周处,拉延成型块连接在底板中间处,并且拉延成型块上与产品凸台对应处的型面为圆弧球面。

所述的拉延成型块与底板的连接处还设有定位结构,该定位结构包括呈t字形的横向定位条和竖向定位条,所述横向定位条和竖向定位条固定连接在底板上,拉延成型块的底面上设有与横向定位条和竖向定位条相配合的横向定位槽和竖向定位槽。

所述多个定位块沿产品的轮廓依次为第一定位块、第二定位块、第三定位块、第四定位块和第五定位块,其中第一定位块和第五定位块位于两个拉延成型块的头部,第二定位块和第四定位块分别位于两个拉延成型块的两侧,第三定位块位于两个拉延成型块之间的位置。

所述的第三定位块与底板的连接处设有横向定位块,该横向定位块固定连接在底板上,第三定位块的底面上设有与横向定位块相配合的横向槽。

所述多个定位块与模框的接触侧壁上设有多个卡位结构,多个卡位结构沿模框的通孔侧壁设置,其中第一定位块与模框之间具有一个卡位结构,第五定位块与模框之间具有一个卡位结构,第二定位块的两个直角壁分别与模框之间具有一个卡位结构,第四定位块的两个直角壁分别与模框之间具有一个卡位结构。

所述的卡位结构包括卡位块和卡位块连接板,模框的四周上设有凹槽、卡位块连接板连接在凹槽底部,卡位块的下端与卡位块连接板连接,上端卡接在定位块上对应的卡槽内。

所述的成型装置包括形成产品表面的四个成型模块,所述四个成型模块均固定连接在下模上,并且成型模块上与产品凸台对应处的型面为平面。

采用以上检测工艺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将预先对凸台进行小范围的拉延处理,使钣金得到更好的延展,在后续的成型操作中凸台的应力更加稳定,避免产生起皱、开裂和变薄的缺陷,因此,产品质量更加稳定,大大降低报废率;

2)同时,将拉延装置和成型装置设置在同一付模具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涉及的钣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具有凸台的钣金件的成型工艺中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成型模具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成型模具中拉延装置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拉延成型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第一半成品到成品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第一半成品到成品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产品;1-1、凸台;2、下模;3、成型模块;3-1、平面;4、拉延成型块;4-1、圆弧面;5、第一定位块;6、第二定位块;7、第三定位块;8、第四定位块;9、第五定位块;10、模框;11、卡位块连接板;12、卡位块;13、凹槽;14、卡槽;15、底板;16、横向定位条;17、竖向定位条;18、横向定位块;19、横向定位槽;20、竖向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结合图1~图7所示的本发明具有凸台的钣金件的成型工艺中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它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专用的一模两出的成型模具,该成型模具包括上模、下模、用于拉延出半成品的拉延装置和用于成型产品的成型装置,拉延装置的上模和成型装置的上模均安装在同一上模上,拉延装置的下模和成型装置的下模均安装在同一下模上;

2)第一次合模前,将第一个坯料放置于拉延装置处,在经过合模和开模后,在拉延装置处形成第一个半成品,此时,圆形凸台处的凸台端面为球形表面;

3)将第一个半成品从拉延装置处通过模具的顶出机构顶出后,将第一个半成品放置于成型装置处的下模上,并在拉延装置处放置第二个坯料,然后进行第二次合模,此时,圆形凸台处的凸台端面为平面,同时拉延装置处形成第二个半成品;

4)第二次开模后,通过模具的顶出机构将成型装置处的第一个成品顶出,同时将拉延装置处的第二个半成品通过模具的顶出机构顶出;取出第一个成品,并将第二个半成品放置于成型装置处的下模上,同时在拉延装置处放置第三个坯料,进行下一次合模;以此类推。

所述的拉延装置包括模框10、用于成型产品下型面的拉延成型块4、围绕拉延成型块4轮廓依次相邻连接多个定位块和用于固定拉延成型块4的底板15。所述下模2上设有安装槽,模框10连接于下模2的安装槽内,模框10中部设有通孔,底板15安装在模框10底部的通孔处,多个定位块依次连接在底板15四周处,拉延成型块4连接在底板15中间处,并且拉延成型块4上与产品凸台对应处的型面为圆弧球面4-1。

所述的拉延成型块4与底板15的连接处还设有定位结构,该定位结构包括呈t字形的横向定位条16和竖向定位条17,所述横向定位条16和竖向定位条17固定连接在底板15上,拉延成型块4的底面上设有与横向定位条16和竖向定位条17相配合的横向定位槽19和竖向定位槽20。

所述多个定位块沿产品的轮廓依次为第一定位块5、第二定位块6、第三定位块7、第四定位块8和第五定位块9,其中第一定位块5和第五定位块9位于两个拉延成型块4的头部,第二定位块6和第四定位块8分别位于两个拉延成型块4的两侧,第三定位块7位于两个拉延成型块4之间的位置。

所述的第三定位块7与底板15的连接处设有横向定位块18,该横向定位块18固定连接在底板15上,第三定位块7的底面上设有与横向定位块18相配合的横向槽。

所述多个定位块与模框10的接触侧壁上设有多个卡位结构,多个卡位结构沿模框10的通孔侧壁设置,其中第一定位块5与模框10之间具有一个卡位结构,第五定位块9与模框10之间具有一个卡位结构,第二定位块6的两个直角壁分别与模框10之间具有一个卡位结构,第四定位块8的两个直角壁分别与模框10之间具有一个卡位结构。

所述的卡位结构包括卡位块12和卡位块连接板11,模框10的四周上设有凹槽13、卡位块连接板11连接在凹槽13底部,卡位块12的下端与卡位块连接板11连接,上端卡接在定位块上对应的卡槽14内。

所述的成型装置包括形成产品表面的四个成型模块3,所述四个成型模块3均固定连接在下模2上,并且成型模块3上与产品凸台对应处的型面为平面3-1。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较佳可行的实施示例,不能因此即局限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对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凡运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做出的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都应属于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