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高纯氢气用超薄壁钒管的制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33120阅读:51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有色金属加工技术领域,涉及高纯氢气制备,具体涉及一种制备高纯氢气用超薄壁钒管的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大多数氢气使用时要求氢具有较高纯度(99.99%以上),许多重要的场合则要求高纯氢(≥99.999%),如火箭发射所需燃料氢、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exchangemembranefuelcell)、半导体工业等。燃料电池所采用的氢气是高纯度的,氢中的杂质会严重影响其使用性能,即使是少量的co、co2、n2等杂质也会使电池中毒而失效。然而目前绝大部分氢气(>90%)是从碳氢化合物的水蒸气中生成的,这种方法得到的气体除氢气之外还含有ch4、co2、co、h2o等杂质,因此还需要对含杂质的氢进行分离和纯化。现代氢气的工业纯化方法主要有吸收法、变压吸附法、膜分离法等。吸收法是很早就用于气体纯化的一种成熟的技术,常用在较大规模的装置上,但其缺点是只对某些杂质气体有效,获得的氢气纯度不高。变压吸附法是目前比较成熟的氢气提纯技术,但其变压吸附法设备复杂、处理周期长、占用空间大、技术要求高、工艺及自控水平有待进一步完善。膜分离法具有氢气提纯度高(99,999%以上)、投资省、占地少、能耗低、操作方便等优点,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高水平的分离技术与方法,成为科学实验研究和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和技术手段,在其相关领域应用的广泛性和关键性与日俱增。

在半导体领域及燃料电池等领域需要大量的高纯氢气,因而必需对采用smr法、wgs等工艺方法获得的含杂质气体的氢气进行纯化。采用金属超薄壁管作为核心部件,对氢气进行分离是一种有效的氢纯化方法。目前,虽然高纯氢气的制备技术已经取得长足进步,但其生产设备投入较大,生产效率低。尤其是钯及其合金超薄壁管膜非常昂贵,需要替代,降低提纯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为此,采用钒超薄壁管作为核心部件,来生产、提纯氢气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薄壁钒管,制氢成本更低、氢气渗透性更高,对氢具有无限的选择性,具有很高的应用前景,具体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制备高纯氢气用超薄壁钒管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提纯钒锭、锻造钒锭、热处理与制管坯、轧管与中间退火、钒管清洗、切定与检验入库的步骤,具体为:

提纯钒锭:以钒铝合金为原料,轧制加工成钒铝合金板后,经过二次电子束真空炉熔炼得到钒纯度更高的钒铝锭,再继续轧制为长800mm,宽100mm,厚8~10mm的钒铝合金板,再第3次送入电子束真空熔炼炉进行熔炼;

熔炼前先将所述电子束熔炼炉抽真空至5×10-3pa,启动坩埚水冷系统进行水冷,水温度维持在30℃,设置电高压为9kv,采用1200ma的电子束流轰击钒铝合金板使其熔化流入水冷坩埚内,熔化后,在3300℃下熔炼20min,关闭电子束流,冷水坩埚内的金属钒液凝固成金属钒锭,冷却后出炉,得到直径为100mm,纯度为99.95%金属钒锭棒;

锻造钒锭棒:

将钒锭棒放入电炉中升温至400~650℃,保温60min后,将钒锭迅速移至7500n自由锻设备上,对锻棒表面进行喷涂抗氧化涂层,再锻锤进行摔锻拔长为φ30钒细棒;

热处理与制管坯:

将所述φ30钒细棒放入真空炉中,其中真空度不低于5×10-3pa,加热至750~900℃,保温时间为120min,随炉冷却,将热处理后的细棒坯进行钻孔处理,制成钒管坯,转入轧管;

轧管与中间退火:

用液压冷轧管机对钒管坯进行轧制,轧制变形量控制在50%即进行中间热处理;中间热处理温度使用真空热处理炉进行真空退火,温度控制在750~900℃,保温时间60~120min;之后,分6个轧程将管子直径由30mm轧到6mm薄壁钒管,每个轧程分4个道次,每道次加工率控制在10~15%;第一道次加工率控制在5~10%之间;

钒管清洗、切定与检验入库:

对直径6mm的薄壁钒管,进行清洗,切定尺寸,经过检验钒管壁厚为0.15±0.01mm,纯度≥99.95%,合格入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为:

1、本发明替代现有昂贵的钯及其合金超薄壁管来制氢的方式,制氢成本更低、氢气渗透性更高,对氢具有无限的选择性,具有很高的应用前景。

2、本发明采用以惰性气体保护一步铝热法制备的钒铝合金为原料,使用电子束炉多次精炼出可直接用于轧制加工的高纯金属钒铸锭,再进一步轧制成直径为6mm的薄壁钒管,本实施例钒管壁厚0.15±0.01mm,纯度≥99.95%,经验证完全满足技术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将进一步叙述本发明一种制备高纯氢气用超薄壁钒管的制造工艺,其主要包括提纯钒锭、锻造钒锭、热处理与制管坯、轧管与中间退火、钒管清洗、切定与检验入库的步骤,具体为:

1、提纯钒锭:以钒铝合金为原料,通过轧制加工成钒铝合金板,钒铝合金板经过二次电子束真空炉熔炼得到钒纯度更高的钒铝锭,再轧制为长800mm×宽100mm×厚(8~10mm)的钒铝合金板,再第3次送入电子束真空熔炼炉进行熔炼。

熔炼前先将电子束熔炼炉抽真空至5×10-3pa,并对电子束熔炼炉内水冷坩埚进行水冷,水温度维持在30℃,设置电高压为9kv,采用1200ma的电子束流轰击钒铝合金板使其熔化流入水冷坩埚内,熔化后,在3300℃下熔炼20min,关闭电子束流,冷水坩埚内的金属钒液凝固成金属钒锭,冷却后出炉,得到直径为100mm的金属钒锭棒,对该钒锭剥皮后取样分析,分析结果如表1。从表1可见其纯度达到99.95%。

2、锻造钒锭棒

将钒锭放入电炉中升温至400~650℃,保温60min后,将钒锭迅速移至7500n自由锻设备上,用锻锤进行摔锻拔长。钒锭经多道次锻造后锻为φ30的钒细圆棒。在锻造前应对锻棒表面进行喷涂抗氧化涂层,以减缓在高温锻造时表面的氧化速度。在锻造过程中,需注意的是当钒锭表面发暗红色时,料温降低,需回炉加热,此时若继续锻造,会造成材料锻裂。锻后表面应烧损率少,无裂纹,无折叠,棒头未开裂。对钒棒车削表面氧化层等缺陷后进入热处理工序。

3、热处理与制管坯

将锻造后的φ30圆棒放入真空炉中,加热至750~900℃,保温时间为120min,随炉冷却,其中真空度不低于5×10-3pa。对热处理后的棒坯进行硬度、强度及塑性检测,其检测结果为:硬度hrb78、屈服强度438mpa、抗拉强度510mpa、断面收缩率48%。将热处理后的棒坯进行钻孔处理,制成管坯。

4、轧管与中间退火:

薄壁钒管材轧制难度大,原因是变形抗力较大,加工硬化强烈,易于开裂等。

本发明所用管坯的原始尺寸为d0=30mm,t0=2.5mm。管材轧制过程中,变形量进行计算,在进行总变形量的计算时取d0,t0为原始管坯的尺寸,道次间变形量的计算则分别取d0,t0为上一道次结束时的管材尺寸,材料的变形量使用符号ε表示。总的延伸系数λ=(d0-t0)t0/(dx-tx)tx=(30-2.5)2.5/(6-0.15)0.15=78.3总变形量ε=98.3。

据此,本发明轧制薄壁钒管材性能所遵循的轧制工艺如下:

用液压冷轧管机进行轧制,热处理使用真空热处理炉进行真空退火。用轧管机轧制,变形量控制在50%即进行中间热处理。中间热处理温度控制在750~900℃,保温时间60~120min,分6个轧程将管子直径由30mm轧到6mm,每个轧程分4个道次,道次加工率控制在10~15%;第一道次加工率控制在5~10%之间。

随着轧制的进行,管材直径逐渐减小,厚度减薄,而且在原始管表面存在的粗糙波纹在后续的轧制过程中消失,管材外观情况逐渐变得光洁。管坯的表面粗糙度和壁厚均匀度都不理想,在经过轧制后,管材的表面粗糙度明显降低,但随着轧制变形量的增加,管材表面粗糙度先下降后增大,在变形量为50%左右时,管材的粗糙度和壁厚均匀度质量最好,在变形量过大时,会影响材料的壁厚均匀度。

5、钒管清洗、切定与检验入库:

对上述得到的直径6mm的薄壁钒管,进行清洗,根据使用要求切定尺寸,再采用超声波测厚仪测量管材壁厚,取长度为210mm(比成品长10mm)样品进行壁厚检验,检验结果理想,完全符合技术要求合格入库或直接交付客户。检验结果见表2。

与现有技术比,本发明的技术效果表现在:

目前,现有精炼金属钒有多种方法,如碘化钒热分解法制备的金属钒纯度在99.9%以上,但是制作成本高,只能制得粉/粒状金属钒,但无法直接轧制加工;而利用活泼金属还原法,如硅热法、铝热法、真空碳热还原法等适用于规模生产,可直接生产出致密钒锭,但纯度一般低于97%,延展性差,难以轧制。

本发明采用以惰性气体保护一步铝热法制备的钒铝合金为原料,使用电子束炉精炼出可直接用于轧制加工的高纯金属钒铸锭,再进一步轧制成直径为6mm的薄壁钒管,本实施例钒管壁厚0.15±0.01mm,纯度≥99.95%,经验证完全满足制备高纯氢气的要求。

表2钒管壁厚度测试检验(单位mm)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