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五轴数控机床工作转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36980阅读:1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五轴数控机床工作转台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机床技术领域,特指一种五轴数控机床工作转台。



背景技术:

五轴数控机床是一种科技含量高、精密度高、专门用于加工复杂曲面的机床,这种机床对一个国家的航空、航天、军事、科研、精密器械、高精医疗设备等等行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现有五轴数控机床的工作转台一般都是采用蜗轮和蜗杆作为减速器实现传动和减速,蜗轮蜗杆减速器体积较大,并且力矩小,精度达不到要求,使得工作转台比较笨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更加紧凑、同心度更有保证、精度更高的五轴数控机床工作转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五轴数控机床工作转台,包括有转台固定座、沿C轴转动连接在转台固定座上的空心A轴转座、输出转台、驱动输出转台转动的A轴谐波传动驱动装置、驱动A轴转座转动的C轴谐波传动驱动装置;C轴谐波传动驱动装置设置在转台固定座前端,A轴谐波传动驱动装置设置在A轴转座内部,A轴谐波传动驱动装置包括有A轴伺服电机、A轴谐波发生器、套设在A轴谐波发生器外部的A轴柔轮、套设在A轴柔轮外部的A轴刚轮,A轴伺服电机沿A轴方向固定在A轴转座上且输出轴朝上设置,A轴谐波发生器的轴心通过紧配合的方式直接套接固定在A轴伺服电机输出轴上,A轴谐波发生器与A轴刚轮之间通过A轴柔轮传动连接,A轴刚轮转动连接在A轴转座中,输出转台固定在A轴刚轮上端面上。

所述C轴谐波传动驱动装置包括有沿C轴方向固定在转台固定座前端的C轴伺服电机、C轴谐波发生器、套设在C轴谐波发生器外部的C轴柔轮、套设在C轴柔轮外部的C轴刚轮,C轴谐波发生器的轴心通过紧配合的方式直接套接固定在C轴伺服电机输出轴上,C轴谐波发生器与C轴刚轮之间通过C轴柔轮传动连接,C轴刚轮转动连接在转台固定座上,A轴转座的前端固定在C轴刚轮后端面上。

所述转台固定座的前端罩设有前防护外罩,C轴谐波传动驱动装置位于前防护外罩内部,前防护外罩前端设有供C轴伺服电机接线的过线接口。

所述转台固定座的前后端两侧的上端面分别设有支撑座,A轴转座位于两个支撑座之间,A轴转座的后端设有支撑转轴,A轴转座的后端通过支撑转轴转动连接在相应的支撑座上。

所述A轴转座的后端罩设有后防护外罩,支撑转轴的后端位于后防护外罩内。

所述输出转台与A轴转座之间设有油封。

所述A轴转座的底部设有可打开的A轴端盖。

所述输出转台上端面开设有多个定位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五轴数控机床工作转台,包括有转台固定座、A轴转座、输出转台、A轴谐波传动驱动装置、C轴谐波传动驱动装置;C轴谐波传动驱动装置设置在转台固定座前端,A轴谐波传动驱动装置设置在A轴转座内部,本实用新型A轴谐波传动驱动装置、C轴谐波传动驱动装置均采用谐波减速器减速和传动,谐波减速器通过弹性变形方式产生错齿运动从而实现减速效果,谐波减速器结构简单,尺寸小,精度高,力矩大,通用性强,使得工作转台结构小巧,提高加工精度,增大了负载能力,降低了成本。

并且A轴谐波传动驱动装置包括有A轴伺服电机、A轴谐波发生器、A轴柔轮、A轴刚轮,A轴伺服电机沿A轴方向固定在A轴转座上且输出轴朝上设置,A轴谐波发生器的轴心通过紧配合的方式直接套接固定在A轴伺服电机输出轴上,A轴谐波发生器与A轴刚轮之间通过A轴柔轮传动连接,A轴刚轮转动连接在A轴转座中,输出转台固定在A轴刚轮上端面上,本实用新型的A轴伺服电机输出轴直接与A轴谐波发生器连接,使得结构更加紧凑,体积更小巧,同心度更加有保证,精度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见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转台固定座1、沿C轴转动连接在转台固定座1上的空心A轴转座2、输出转台3、驱动输出转台3转动的A轴谐波传动驱动装置4、驱动A轴转座2转动的C轴谐波传动驱动装置5;C轴谐波传动驱动装置5设置在转台固定座1前端,A轴谐波传动驱动装置4设置在A轴转座2内部,本实用新型A轴谐波传动驱动装置4、C轴谐波传动驱动装置5均采用谐波减速器减速和传动,谐波减速器通过弹性变形方式产生错齿运动从而实现减速效果,谐波减速器结构简单,尺寸小,精度高,力矩大,通用性强,使得工作转台结构小巧,提高加工精度,增大了负载能力,降低了成本。

A轴谐波传动驱动装置4包括有A轴伺服电机41、A轴谐波发生器42、套设在A轴谐波发生器42外部的A轴柔轮43、套设在A轴柔轮43外部的A轴刚轮44,A轴伺服电机41沿A轴方向固定在A轴转座2上且输出轴朝上设置,A轴谐波发生器42的轴心通过紧配合的方式直接套接固定在A轴伺服电机41输出轴上,A轴谐波发生器42与A轴刚轮44之间通过A轴柔轮43传动连接,A轴刚轮44转动连接在A轴转座2中,输出转台3固定在A轴刚轮44上端面上,本实用新型的A轴伺服电机41输出轴直接与A轴谐波发生器42连接,使得结构更加紧凑,体积更小巧,同心度更加有保证,精度更高。

C轴谐波传动驱动装置5包括有沿C轴方向固定在转台固定座1前端的C轴伺服电机51、C轴谐波发生器52、套设在C轴谐波发生器52外部的C轴柔轮53、套设在C轴柔轮53外部的C轴刚轮54,C轴谐波发生器52的轴心通过紧配合的方式直接套接固定在C轴伺服电机51输出轴上,C轴谐波发生器52与C轴刚轮54之间通过C轴柔轮53传动连接,C轴刚轮54转动连接在转台固定座1上,A轴转座2的前端固定在C轴刚轮54后端面上,本实用新型的C轴伺服电机51输出轴直接与C轴谐波发生器52连接,使得结构更加紧凑,体积更小巧,同心度更加有保证,精度更高。

在本实用新型中,C轴为前后方向,A轴与C轴垂直。

转台固定座1的前端罩设有前防护外罩6,C轴谐波传动驱动装置5位于前防护外罩6内部,前防护外罩6前端设有供C轴伺服电机51接线的过线接口61,通过前防护外罩6能够对C轴谐波传动驱动装置5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提高安全性,并且通过前防护外罩6上的过线接口61能够供C轴伺服电机51的线路过线和接线,接线更方便。

转台固定座1的前后端两侧的上端面分别设有支撑座11,A轴转座2位于两个支撑座11之间,A轴转座2的后端设有支撑转轴21,A轴转座2的后端通过支撑转轴21转动连接在相应的支撑座11上,结构简单,方便装拆。

A轴转座2的后端罩设有后防护外罩7,支撑转轴21的后端位于后防护外罩7内,通过前防护外罩6能够对支撑转轴21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提高安全性。

输出转台3与A轴转座2之间设有油封8,防止灰尘和异物进入。A轴转座2的底部设有可打开的A轴端盖9,方便装拆A轴谐波传动驱动装置4。输出转台3上端面开设有多个定位安装孔31,方便装夹治具和工件。

当然,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