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井泵铆钉拧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6453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深井泵铆钉拧紧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深井泵加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深井泵铆钉拧紧机。



背景技术:

深井泵的最大特点是将电动机和泵制成一体,它是浸入地下水井中进行抽吸和输送水的一种泵,被广泛应用于农田排灌、工矿企业、城市给排水和污水处理等。

深井泵在生产中将电机端盖压入到电机壳上后,首先需要将垫圈装入到电机壳的螺纹孔中,其次通过螺钉穿过电机壳的螺纹孔并旋紧于电机端盖的螺纹孔中进行紧固。

深井泵铆钉拧紧机包括机架,在机架中横置有用于输送电机壳的输送组件,在机架的两侧设置有可沿机架上下滑动的滑移架,在滑移架上安装有用于夹持电机壳的夹持定位组件、垫圈送料组件、垫圈攻入组件、螺钉送料组件以及螺钉攻入组件,电机壳通过输送组件输送到加工工位上后,通过垫圈送料组件将垫圈输送到垫圈攻入组件中,通过垫圈攻入组件将垫圈压入到电机壳上的螺纹孔后,螺钉送料组件将螺钉输入到螺钉攻入组件中,通过螺钉攻入组件将螺钉穿过电机壳的螺纹孔并旋紧在电机端盖的螺纹孔中。

其中,在机架的一侧设置有控制箱,在该控制箱上设置有对应的分闸与合闸的按钮,对应控制着该深井泵铆钉拧紧机开机与关停,在该深井泵铆钉拧紧机在启动过程中,若由于误操作而按动分闸按钮,从而会使得该深井泵铆钉拧紧机断电,从而降低该深井泵铆钉拧紧机的生产加工效率,所以具有一定的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井泵铆钉拧紧机,能够避免该深井泵铆钉拧紧机在工作中因误操作而触发分闸按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深井泵铆钉拧紧机,包括机架、横穿于机架中的输送组件、以及设于机架两侧且可沿机架上下滑动的滑移架,所述滑移架上设置有垫圈送料组件、垫圈攻入组件、螺钉送料组件以及螺钉攻入组件,在机架一侧设置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上设置有用于该深井泵铆钉拧紧机启动的合闸按钮、以及用于该深井泵铆钉拧紧机关停的分闸按钮,还包括:

容置槽,其设于控制箱的外壁上;

红外线发射器,其设于容置槽的一侧槽壁以发出红外光;

红外线接收器,其设于容置槽的另一侧槽壁与红外线发射器相对设置以接收红外光,并从其输出端输出相应的红外线检测信号;

控制装置,其耦接于红外线接收器以接收红外线检测信号,并输出一控制信号;

继电器二,其常开触点一串接在分闸按钮的供电回路上,其线圈耦接于控制装置以接收控制信号,并响应于控制信号控制其常开触点一闭合以使分闸按钮能被启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按压分闸按钮关停该深井泵铆钉拧紧机时,需要先进行一个步骤,即先通过红外线发射器对其所发出的红外光进行隔断,通过控制装置控制继电器二的常开触点一闭合以使分闸按钮能被启动,以此,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避免了操作人员在操作控制箱时,由于操作失误按压分闸按钮关停该深井泵铆钉拧紧机,造成该深井泵铆钉拧紧机生产加工效率的降低。

优选的,所述红外线发射器包括:

NE555芯片,其四脚与八脚耦接于电压VCC,其一脚接地;

第二电阻,其一端耦接于电压VCC,其另一端耦接于NE555芯片的七脚;

第一电阻,其一端耦接于NE555芯片的七脚,其另一端耦接于NE555芯片的二脚和六脚;

第一电容,其一端耦接于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其另一端接地;

第二电容,其一端耦接于NE555芯片的五脚,其另一端接地;

第三电阻,其一端耦接于NE555芯片的三脚;

红外发射管,其阳极耦接于第三电阻的另一端,其阴极接地。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接通红外线发射器的电源后,NE555芯片的三脚将输出占空比为1:5、频率为1kHz的方波,用于激励红外发射管发出红外光脉冲,电路结构简单,可靠性高。

优选的,所述红外线接收器包括:

红外接收管,其阳极接地;

第三电容,其一端耦接于红外接收管阴极;

第四电阻,其一端耦接于第三电容的另一端,其另一端接地;

第一二极管,其阳极耦接于第三电容的另一端;

第四电容,其一端耦接于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其另一端接地;

第五电阻,其一端耦接于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其另一端接地;

第八电阻,其一端耦接于第一二极管的阴极;

比较器,其反相端耦接于第八电阻的另一端;

第六电阻,其一端耦接于电压VDD,其另一端耦接于比较器的同相端;

第七电阻,其一端耦接于比较器的同相端,其另一端接地。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六电阻和第七电阻构成分压电路,为比较器的同相端提供基准电压值,基准电压值由第六电阻在电压Vdd中所占的比值来决定,当红外接收管接收到红外发射管发出的红外光时会产生电流,并且随着红外光从弱变强,其输出的电流也会跟着从小变大,使得第八电阻的电压变大,比较器的反相端电压逐渐升高。

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部和自锁部,所述控制部用于控制分闸按钮能被启动,所述自锁部用于保持分闸按钮处于能被启动状态,所述控制部响应于红外线检测信号以控制自锁部启动。

优选的,所述控制部包括:

NPN型第一三极管,其基极耦接于红外线发射器的输出端,其发射极接地;

继电器一,其线圈一端耦接于电压Vcc且另一端耦接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其常开触点串接在自锁部的供电回路上;

第二二极管,其两端反并联在继电器一线圈的两端。

优选的,所述自锁部包括:

第九电阻,其一端耦接于继电器一的常开触点后连接电压Vcc;

第十电阻,其一端耦接于第九电阻的一端;

光耦合器,其具有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耦接于第九电阻的另一端,发光二极管的另一端接地,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耦接于第十电阻的另一端,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至继电器二的线圈后接地;

继电器二还具有常开触点二,继电器二的常开触点二的两端并联在继电器一的常开触点的两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若没有上述自锁部的设置,则需要工作人员始终保持红外线信号处于被隔断状态,使得工作人员只能一只手隔断红外光,另一只手来对分闸按钮进行操作,若两者相距较远,则会给操作人员带来不便;通过自锁部的设置,自锁部能使得分闸按钮保持被启动状态,提高了使用的便捷度。

优选的,所述控制部上耦接有用于对自锁部进行复位的复位单元。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复位单元的设置,能对自锁部进行复位,避免一旦自锁部启动,分闸按钮就一直处于能被启动的状态。

优选的,所述复位单元包括:

延时部,其具有触发端和输出端,其触发端耦接于控制装置以接收控制信号,并在预设时间后从其输出端输出延时信号;

执行部,其耦接于延时部的输出端以接收延时信号,并输出相应的执行信号;

继电器三,其常闭触点串接在自锁部的供电回路上,其线圈耦接于执行部以接收执行信号,并响应于执行信号以控制其常闭触点的通断。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复位单元实现了自用复位的功能,即当经过延时时间后能自动对自锁部进行复位,避免一旦自锁部启动后则分闸按钮始终处于能被启动的状态,而大大提高了出现误操作的风险,所以通过对应的延时自动复位的功能,保证了自锁部仅仅在延时时间内有效,若在延时时间内未按压分闸按钮,则需要重新进行隔断红外光的步骤,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优选的,还包括:

人体感应装置,其设于控制箱的外壁上用于检测人体是否靠近以输出相应的人体感应信号;

驱动装置,其耦接于人体感应装置,以接收人体感应信号并输出相应的驱动信号;

继电器四,其常开触点串接在红外线发射器的供电回路上,其线圈耦接于驱动装置,并响应于驱动信号控制其常开触点的闭合以使红外线发射器启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人体感应装置用于检测人体是否靠近,在人体靠近该深井泵铆钉拧紧机时,红外线发射器才会得电导通而发出红外光,因此,在该深井泵铆钉拧紧机周边没有工作人员存在时,红外线发射器将处于休眠的状态,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电能的使用,节能环保;并且进一步提高了防误操作的可能性。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NPN型第四三极管,其基极耦接于人体感应装置的输出端,其发射极接地,其集电极耦接于继电器四的线圈后耦接于电压Vcc;

第三二极管,其两端反并联在继电器四的线圈的两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三二极管作为续流二极管使用,能够在继电器四断电时,释放掉其线圈残留的电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在按压分闸按钮关停该深井泵铆钉拧紧机时,需要先进行一个步骤,即先通过红外线发射器对其所发出的红外光进行隔断,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避免了操作人员在操作控制箱时,由于操作失误按压分闸按钮关停该深井泵铆钉拧紧机,造成该深井泵铆钉拧紧机生产加工效率的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垫圈送料组件和垫圈攻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螺钉送料组件和螺钉攻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控制箱的电路图;

图5为红外线发射器的电路图;

图6为红外线接收器的电路图;

图7为控制装置的电路图;

图8为复位单元的电路图;

图9为人体感应装置和驱动装置的电路图;

图10为继电器四的常开触点连接在红外线发射器的供电回路上的电路图路。

附图标记:1、机架;2、输送组件;3、滑移架;4、垫圈送料组件;41、垫圈振动盘;42、垫圈落料通道;5、垫圈攻入组件;51、垫圈固定块;52、垫圈攻入孔;53、垫圈攻入头;54、第一气缸;6、螺钉送料组件;61、螺钉振动盘;62、螺钉落料通道;7、螺钉攻入组件;71、螺钉固定块;72、螺钉攻入孔;73、螺钉攻入头;74、第一电机;75、第二气缸;8、容置槽;9、红外线发射器;10、红外线接收器;11、控制装置;111、控制部;112、自锁部;12、复位单元;121、延时部;122、执行部;13、人体感应装置;14、驱动装置;15、控制箱;SB1、分闸按钮;SB2、合闸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深井泵铆钉拧紧机,包括机架1、横穿于机架1中的输送组件2、以及设于机架1两侧且可沿机架1上下滑动的滑移架3。

在滑移架3上设置有垫圈送料组件4、垫圈攻入组件5、螺钉送料组件6以及螺钉攻入组件7。

其中,输送组件2采用滚子输送带。

如图2所示,垫圈送料组件4包括垫圈振动盘41以及连接于垫圈振动盘41的垫圈落料通道42;垫圈攻入组件5包括垫圈固定块51、设于垫圈固定块51上且与垫圈落料通道42相通的垫圈攻入孔52、以及与垫圈攻入孔52相对且受第一气缸54驱动的垫圈攻入头53。

如图3所示,螺钉送料组件6包括螺钉振动盘61以及连接于螺钉振动盘61的螺钉落料通道62;螺钉攻入组件7包括螺钉固定块71、设于螺钉固定块71上且与螺钉落料通道62相通的螺钉攻入孔72、以及与螺钉攻入孔72相对设置的螺钉攻入头73,螺钉攻入头73受第一电机74驱动转动,且螺钉攻入头73受第二气缸75驱动滑动。

电机壳通过输送组件2输送到加工工位上后,通过垫圈振动盘41将垫圈通过垫圈落料通道42输送到垫圈固定块51并收容在垫圈攻入孔52中,通过垫圈攻入头53将垫圈压入到电机壳上的螺纹孔;之后,螺钉振动盘61将螺钉通过螺钉落料通道62输送到螺钉固定块71并收容在螺钉攻入孔72中,通过螺钉攻入头73在第二气缸75的驱动下将螺钉穿过电机壳的螺纹孔,并在第一电机74的驱动下将螺钉旋紧在电机端盖的螺纹孔中。

结合图1和图4所示,在机架1的一侧还设置有控制箱15,控制箱15上设置有用于该深井泵铆钉拧紧机启动的合闸按钮SB2、以及用于该深井泵铆钉拧紧机关停的分闸按钮SB1。

该深井泵铆钉拧紧机还包括容置槽8、红外线发射器9、红外线接收器10、控制装置11和继电器二K2。

容置槽8设置在控制箱15的外壁上。

红外线发射器9设于容置槽8的一侧槽壁以发出红外光。

红外线接收器10设于容置槽8的另一侧槽壁与红外线发射器9相对设置以接收红外光,并从其输出端输出相应的红外线检测信号。

控制装置11耦接于红外线接收器10以接收红外线检测信号,并输出一控制信号。

继电器二K2,其常开触点一K2-1串接在分闸按钮SB1的供电回路上,其线圈耦接于控制装置11以接收控制信号,并响应于控制信号控制其常开触点一K2-1闭合以使分闸按钮SB1能被启动。

如图5所示,红外线发射器9包括:NE555芯片,其四脚与八脚耦接于电压VCC,其一脚接地;第二电阻R2,其一端耦接于电压VCC,其另一端耦接于NE555芯片的七脚;第一电阻R1,其一端耦接于NE555芯片的七脚,其另一端耦接于NE555芯片的二脚和六脚;第一电容C1,其一端耦接于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其另一端接地;第二电容C2,其一端耦接于NE555芯片的五脚,其另一端接地;第三电阻R3,其一端耦接于NE555芯片的三脚;红外发射管L1,其阳极耦接于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其阴极接地。

如图6所示,红外线接收器10包括:红外接收管L2,其阳极接地;第三电容C3,其一端耦接于红外接收管L2阴极;第四电阻R4,其一端耦接于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其另一端接地;第一二极管D1,其阳极耦接于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第四电容C4,其一端耦接于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其另一端接地;第五电阻R5,其一端耦接于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其另一端接地;第八电阻R8,其一端耦接于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比较器N1,其反相端耦接于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第六电阻R6,其一端耦接于电压VDD,其另一端耦接于比较器N1的同相端;第七电阻R7,其一端耦接于比较器N1的同相端,其另一端接地。

如图7所示,控制装置11包括控制部111和自锁部112,控制部111用于控制分闸按钮SB1能被启动,自锁部112用于保持分闸按钮SB1处于能被启动状态,控制部111响应于红外线检测信号以控制自锁部112启动。

控制部111包括:NPN型第一三极管Q1,其基极耦接于红外线发射器9的输出端,其发射极接地;继电器一K1,其线圈一端耦接于电压Vcc且另一端耦接于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其常开触点K1-1串接在自锁部112的供电回路上;第二二极管D2,其两端反并联在继电器一K1线圈的两端。

自锁部112包括:第九电阻R9,其一端耦接于继电器一的K1常开触点K1-1后连接电压Vcc;第十电阻R10,其一端耦接于第九电阻R9的一端;光耦合器G1,其具有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耦接于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发光二极管的另一端接地,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耦接于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至继电器二K2的线圈后接地;继电器二K2还具有常开触点二K2-2,继电器二K2的常开触点二K2-2的两端并联在继电器一K1的常开触点K1-1的两端。

如图8所示,控制部111上耦接有用于对自锁部112进行复位的复位单元12。

复位单元12包括:延时部121,其具有触发端和输出端,其触发端耦接于控制装置11以接收控制信号,并在预设时间后从其输出端输出延时信号;执行部122,其耦接于延时部121的输出端以接收延时信号,并输出相应的执行信号;继电器三K3,其常闭触点K3-1串接在自锁部112的供电回路上,其线圈耦接于执行部122以接收执行信号,并响应于执行信号以控制其常闭触点的通断。

延时部121为555延时电路集成,延时部121的电路图如图8所示。

结合图9和图10所示,该深井泵铆钉拧紧机还包括人体感应装置13、驱动装置14和继电器四。

本实施例中,人体感应装置13采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人体感应装置13设于控制箱15的外壁上用于检测人体是否靠近以输出相应的人体感应信号。

驱动装置14耦接于人体感应装置13,以接收人体感应信号并输出相应的驱动信号。

继电器四K4,其常开触点K4-1串接在红外线发射器9的供电回路上,其线圈耦接于驱动装置14,并响应于驱动信号控制其常开触点K4-1的闭合以使红外线发射器9启动。

驱动装置14包括:NPN型第四三极管Q4,其基极耦接于人体感应装置13的输出端,其发射极接地,其集电极耦接于继电器四K4的线圈后耦接于电压Vcc;第三二极管D3,其两端反并联在继电器四K4的线圈的两端。

工作过程:

在该深井泵铆钉拧紧机启动开始工作后,人体感应装置13检测工作人员是否靠近,在工作人员靠近该深井泵铆钉拧紧机时,人体感应装置13输出高电平的人体感应信号至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第四三极管Q4导通,控制继电器四K4的线圈得电,吸和其常开触点K4-1,使得红外线发射器9的供电回路处于导通状态,红外线发射器9发出红外光至红外线接收器10中;

此时,工作人员若想要该深井泵铆钉拧紧机停止工作,用手隔断红外线发射器9发出的红外光,使得红外线接收器10输出高电平的红外线检测信号至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第一三极管Q1导通,控制继电器一K1的线圈得电,吸和其常开触点K1-1,以使得继电器二K2的线圈得电,继电器二K2的线圈吸和其常开触点一K2-1,使得分闸按钮SB1能被导通;并且继电器二K2的线圈吸和其常开触点二K2-2,使得继电器二K2-2完成自锁过程;

继电器二K2的常开触点K2-3同时控制延时部121启动,延时部121的触发端导通,进而给555定时芯片通电,通电时,电压Vcc向电容C5充电,形成充电电流,该电流流经电阻R11后,在电阻R11的上端形成电压,该电压高于555定时芯片2脚的触发电平,因此,555定时芯片不触发;当电容C5充满电时,充电电流消失,使得电阻R11上端的电压消失,从而触发555定时芯片的2脚,555定时芯片的3脚输出高电平的延时信号至三极管Q2,三极管Q2导通,使得继电器K3的线圈得电以控制其常闭触点K3-1断开,从而断开光耦合器G1以结束自锁的状态,实现自动复位的功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