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页开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89536阅读:37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合页开孔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孔器,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合页开孔器。



背景技术:

在对净化工程施工中,门框和合页的连接必须开口,常用开口方式为1),角磨机开口:弊端是费时费力,开口不标准,对人体伤害大(粉尘伤害及磨片破裂对工作人员身体伤害)。2)用电钻钻孔:弊端是费时费力,开口不标准。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合页开孔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合页开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固定设置在底座上且与合页相配合的合页固定座,固定设置在底座上且位于合页固定座一侧的支撑杆,固定设置在支撑杆上的切刀组件,以及设置在切刀组件与合页固定座之间的定位柱。

优选为,切刀组件包括与支撑杆固定设置的切刀组件固定座,贯穿设置在切刀组件固定座上的升降杆,设置在升降杆下端面上与升降杆固定连接的切刀座,固定设置在切刀座下端面上且与合页固定座相对应的切刀,设置在切刀组件固定座内的升降杆升降控制装置;所述升降杆控制装置与升降杆传动连接。

优选为,升降杆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升降杆侧面上的齿状凸起,与升降杆齿状凸起相啮合的齿轮,以及与齿轮传动连接且凸出于切刀组件固定座表面的齿轮转动手柄。

优选为,切刀组件固定座上端面上设有升降杆复位装置,所述升降杆复位装置包括设置在切刀组件固定座上端面上的第二支撑杆,以及一端与第二支撑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升降杆上端面固定连接的复位弹簧。

优选为,合页固定座包括固定设置在底座上的第一固定块,固定设置在第一固定块上的第二固定块,以及固定设置在第二固定块上的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和第三固定块一端面对其设置,另一端面形成一个凹槽,且第三固定块的长度小于第一固定块的长度。

优选为,第三固定块上设有若干与合页相配合的定位槽。

优选为,第三固定块一侧边设有一长条形缺口。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本实用新型采用底座,固定设置在底座上且与合页相配合的合页固定座,固定设置在底座上且位于合页固定座一侧的支撑杆,固定设置在支撑杆上的切刀组件,以及设置在切刀组件与合页固定座之间的定位柱的设计,使得整套设备开孔一次到位,省时省力,开孔标准,一致性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合页开孔时的一种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合页开孔时的另一种状态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固定块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切刀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合页开孔器,包括底座1,固定设置在底座1上且与合页2相配合的合页固定座,固定设置在底座1上且位于合页固定座一侧的支撑杆3,固定设置在支撑杆3上的切刀8组件,以及设置在切刀8组件与合页固定座之间的定位柱4。

切刀8组件包括与支撑杆3固定设置的切刀组件固定座5,贯穿设置在切刀组件固定座5上的升降杆6,设置在升降杆6下端面上与升降杆6固定连接的切刀座7,固定设置在切刀座7下端面上且与合页固定座相对应的切刀8,设置在切刀组件固定座5内的升降杆升降控制装置;所述升降杆升降控制装置与升降杆6传动连接。

切刀8设计成两端尖,中间凹的形状,在切割时,首先从两侧开始切割,由两侧到中间,完成整个切割过程。

升降杆升降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升降杆6侧面上的齿状凸起,与升降杆6齿状凸起相啮合的齿轮,以及与齿轮传动连接且凸出于切刀组件固定座5表面的齿轮转动手柄10。

切刀组件固定座5上端面上设有升降杆复位装置,所述升降杆复位装置包括设置在切刀组件固定座5上端面上的第二支撑杆11,以及一端与第二支撑杆1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升降杆6上端面固定连接的复位弹簧12。

合页固定座包括固定设置在底座1上的第一固定块13,固定设置在第一固定块13上的第二固定块14,以及固定设置在第二固定块14上的第三固定块15;所述第一固定块13、第二固定块14和第三固定块15一端面对其设置,另一端面形成一个凹槽,且第三固定块15的长度小于第一固定块13的长度。

第三固定块15上设有若干与合页相配合的定位槽16。

第三固定块15一侧边设有一长条形缺口9。

本实施例采用底座,固定设置在底座上且与合页相配合的合页固定座,固定设置在底座上且位于合页固定座一侧的支撑杆,固定设置在支撑杆上的切刀组件,以及设置在切刀组件与合页固定座之间的定位柱的设计,使得整套设备开孔一次到位,省时省力,开孔标准,一致性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