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高精度内排屑倒角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37024阅读:5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高精度内排屑倒角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倒角器,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新型高精度内排屑倒角器。



背景技术:

为了去除零件上因机加工产生的毛刺,也为了便于零件装配,一般在零件端部做出倒角。一般倒角的作用是去除毛刺,使之美观。但是对于图纸中特别指出的倒角,一般是安装工艺的要求,列如轴承的安装导向,还有一些圆弧倒角还可以起到减小应力集中,加强轴类零件的强度的作用。此外,还可以使装配容易,一般在加工结束之前进行。在农机零件上,特别是圆形配件和圆孔的端面往往加工成45°左右的倒角,这些倒角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在维修作业中一定要认真进行查看,并且充分加以利用,否则会给农机维修带来许多困难,甚至引发意想不到的故障。如在螺栓等小零件成型工艺之前,也会进行倒角,为的是料方便进入成型模。

根据倒角排屑状况可将倒角刀分为外排屑倒角刀和内排屑倒角刀,外排屑倒角刀具是常用的倒角刀具,但是外排屑倒角刀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排屑、断屑困难,易产生振动,被倒角工件表面粗糙度较低;而现有的内排屑倒角刀具虽能在内部进行排屑,但在精密件、难倒角加工件,如航空、军工、汽车工业用油、气、电动阀、发动机缸体、圆柱体、球体通阀和内壁孔等方面的加工精度仍然偏低,不能满足加工精度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内排屑倒角倒角在精密件、难倒角加工件等方面加工精度低、倒角效率低以及不能满足批量加工的缺陷和不足,提出一种新型高精度内排屑倒角器,无需卸载即可进行倒角,提升了倒角效率,提高了被加工件的加工精度,可实现批量加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高精度内排屑倒角器,包括切削锥面、过渡锥面和柄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锥面和过渡锥面的连接处设有大外圆,所述大外圆呈上大下小的锥台结构,所述大外圆表面设有切削注油槽,所述过渡锥面与所述切削锥面之间设有排屑孔,所述排屑孔与倒角器的轴线成45°夹角,所述柄部与所述过渡锥面形成一体式结构,所述柄部的尾端设有快换槽。

所述大外圆是锥度为4:1的锥台结构。

所述切削注油槽是半径为5mm的圆弧槽,切削注油槽的数量为2个,两个切削注油槽在大外圆的圆周方向互成180°分布。

所述柄部为三棱柱柄或六棱柱柄。

所述排屑孔为圆柱孔,排屑孔与切削锥面的平行距离为3~5mm。

所述快换槽是半径为2.5~3.5mm的半圆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高精度内排屑倒角器,结构简单,工作原理清晰,与其它结构的内排屑倒角器相比,本新型增设了切削注油槽和快换柄结构,在加工过程中可加入切削油,可大幅度提高倒角器的使用寿命,加工精度也可以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其快换槽柄结构更加容易更换,可实现大批量的操作,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倒角加工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4 为图3中A-A方向全剖结构示意图。

图中:切削锥面1、切削注油槽2、大外圆3、排屑孔4、过渡锥面5、柄部6、快换槽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4所示,一种新型高精度内排屑倒角器,包括切削锥面1、过渡锥面5和柄部6;切削锥面1和过渡锥面5的连接处设有大外圆3,大外圆3呈上大下小的锥台结构,大外圆3表面设有切削注油槽2,过渡锥面5与切削锥面1之间设有排屑孔4,排屑孔4与倒角器的轴线成45°夹角,柄部6与过渡锥面5形成一体式结构,柄部6的尾端设有快换槽7。

如图1-4所示,一种新型高精度内排屑倒角器,大外圆3是锥度为4:1的锥台结构。切削注油槽2是半径为5mm的圆弧槽,切削注油槽2的数量为2个,两个切削注油槽2在大外圆的圆周方向互成180°分布。柄部6为三棱柱柄或六棱柱柄。排屑孔4为圆柱孔,排屑孔4与切削锥面1的平行距离为3~5mm。快换槽7是半径为2.5~3.5mm的半圆槽。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工作原理清晰,与其它结构的内排屑倒角器相比,本新型增设了切削注油槽和快换柄结构,在加工过程中可加入切削油,可大幅度提高倒角器的使用寿命,加工精度也可以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其快换槽柄结构更加容易更换,可实现大批量的操作,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倒角加工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