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独立传动轧机及其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71672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独立传动轧机及其机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独立传动的高速悬臂轧机。



背景技术:

现代化的线材生产中,通常采用提高线材终轧速度的方式,以获得较高的产量。目前高速线材生产的终轧保证速度可达110m/s,甚至更高。为达到如此高的轧制速度,需要可适合高速稳定轧制的线材轧机,目前所普遍采用的是集中传动线材精轧机,通过精轧机的高速轧制得到满足尺寸要求的产品,并保证线材的产量。早期由于线材高速轧制过程中的动态速降在如此高的速度下难以解决,因此传统的线材精轧机只能采用集中传动的方式,即通过一个大电机同时驱动8至10架线材精轧机,实现顶交45°无扭轧制,机械结构上是通过一个齿轮分速箱及两根长轴分别驱动多组轧机齿轮组,通过机械连锁的方式从而解决轧机动态速降的问题,实现稳定生产。

虽然采用集中传动可以实现机械连锁,但是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1)设备结构相对复杂,传动链长,轧机之间的机械传动依赖性较强,尤其是第一级的齿轮分速箱,一旦某一部分出现故障,便会导致整个机组无法运行。

2)由于是集中传动,当某一架轧机的辊环磨损需更换时,必须同时更换所有的辊环,以确保轧制的顺利进行。

3)由于集中传动及各架轧机之间固定的传动比,使得孔型设计不够灵活。

4)由于采用集中传动,对于大部分规格线材的甩机架轧制,空过机架也必须高速运转,空载电耗较高且造成空过机架的不必要磨损。

5)现有的轧机还存在布置结构不紧凑的问题,比较占据轧制的空间,影响轧机机组的布置。

随着技术的进步,如今的电气控制技术已能够满足线材高速轧制过程中动态速降的问题,因此独立传动的线材高速轧机在控制技术上已完全具备可行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独立传动轧机及其机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独立传动轧机,包括依次设置的电机、齿轮箱、锥箱和辊箱,一个电机对应一个齿轮箱并通过接轴Ⅰ连接,所述齿轮箱与锥箱之间通过接轴Ⅱ连接,一个锥箱对应一个辊箱并通过齿轮传动连接;

所述齿轮箱包括相互啮合的齿轮A和齿轮B,所述齿轮A和齿轮B分别设置在齿轮箱的输入轴和输出轴上;

所述锥箱包括第一锥轴、第二锥轴和短轴,所述第一锥轴的一端通过接轴Ⅱ连接齿轮箱的输出轴,另一端通过锥齿轮Ⅰ和第二锥轴上的锥齿轮Ⅱ啮合传动,第二锥轴通过齿轮C与短轴上的齿轮D啮合传动;所述锥箱通过齿轮C和齿轮D与辊箱内的齿轮E和齿轮F传动连接,所述齿轮E和齿轮F分别设置在辊箱内的两根轧辊轴上。

进一步,所述接轴Ⅰ和接轴Ⅱ均为联轴器。

一种独立传动轧机机组,至少包括一对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独立传动轧机a和独立传动轧机b,所述独立传动轧机a和独立传动轧机b的轧制方向对称,间隔设置在轧制线的一侧。

一种独立传动轧机机组,至少包括一对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独立传动轧机a和独立传动轧机b,所述独立传动轧机a和独立传动轧机b的轧制方向相同,交替设置在轧制线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由于每架轧机均采用一个独立的电机传动,设备结构相对于集中传动大为简化,设备结构简单紧凑,更利于提高设备高速运行的平稳性。

2)由于每架轧机均采用一个独立的电机传动,任意一架轧机的辊环磨损时,可通过微调电机速度的方式弥补由于辊环磨损造成的辊径减小,从而提高辊环的利用率,减少辊环备品备件的数量。

3)由于每架轧机均采用一个独立的电机传动,单个的道次之间没有固定的压下比,孔型设计更加灵活。

4)由于每架轧机均采用一个独立的电机传动,空过轧机可以实现停机,无空载电耗产生,可有效降低生产运行的成本。

5)齿轮箱与辊箱通过接轴连接,输入轴与输出轴纵向布置,可以大大节省轧机在宽度方向所占据的空间,使整体结构布置更加紧凑。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独立传动轧机a的布置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独立传动轧机b的布置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独立传动轧机辊箱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独立传动轧机a的锥箱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独立传动轧机b的锥箱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独立传动轧机第一种实施例齿轮箱的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独立传动轧机第二种实施例的布置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独立传动轧机机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布置工艺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独立传动轧机机组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布置工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中,独立传动轧机a1#包括锥箱1-1、辊箱2、接轴Ⅱ3、齿轮箱4、接轴Ⅰ5及电机6,独立传动轧机b2#包括锥箱1-2、辊箱2、接轴Ⅱ3、齿轮箱4、接轴Ⅰ5及电机6。独立传动轧机a1#与独立传动轧机b2#均为独立的电机驱动,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独立传动轧机的第一种实施例的布置方式。

如图1及图3所示,锥箱1-1包括第一锥轴和第二锥轴和短轴11-3,第一锥轴为长锥轴11-1,第二锥轴为锥轴11-2,其中长锥轴11-1上设置有锥齿轮Ⅰ111a,锥轴11-2上同时设置有锥齿轮Ⅱ112a和齿轮C112b,短轴11-3上设置有齿轮D113a,其中长锥轴11-1上的锥齿轮Ⅰ111a与锥轴11-2上的锥齿轮Ⅱ112a相互啮合,并从轧制线一侧形成与水平方向成45°的传递路径,锥轴11-2上的齿轮C112b与短轴11-3上的齿轮D113a啮合。

如图2及图4所示,锥箱1-2包括第一锥轴和第二锥轴和短轴12-3,第一锥轴为短锥轴12-1,第二锥轴为锥轴12-2和短轴12-3,其中短锥轴12-1上设置有锥齿轮Ⅰ121a,锥轴12-2上同时设置有锥齿轮Ⅱ122a和齿轮C122b,短轴12-3上设置有齿轮D123a,其中短锥轴12-1上的锥齿轮Ⅰ121a与锥轴12-2上的锥齿轮Ⅱ122a相互啮合,并从轧制线另一侧形成与水平方向成45°的传递路径,锥轴12-2上的齿轮C122b与短轴12-3上的齿轮D123a啮合。

辊箱2包括辊轴2-1和辊轴2-2,辊轴2-1上和辊轴2-2上设有齿轮E21a和齿轮F22a,对于锥箱1-1,辊箱2上的齿轮E21a和F22a分别与锥箱1-1中短轴11-3上的齿轮D113a和锥轴11-2上的齿轮C112b相互啮合,实现锥箱1-1和辊箱2的动力传递。对于锥箱1-2,辊箱2上的齿轮E21a和F22a分别与锥箱1-2中短轴12-3上的齿轮D122b和锥轴12-2上的齿轮C123a相互啮合,实现锥箱1-2和辊箱2的动力传递。

齿轮箱4包括一输入轴4-1以及一个输出轴4-2,输入轴4-1上设置的齿轮A41a与输出轴4-2上设置的齿轮B42a相互啮合,从而实现输入与输出动力的传递。

本实用新型中,电机6通过接轴Ⅰ5驱动齿轮箱4的输入轴4-1,齿轮箱4的输出轴4-2通过接轴Ⅱ3驱动锥箱1-1或1-2,锥箱1-1或1-2通过齿轮C112b和齿轮D113a或齿轮C122b和齿轮D123a驱动辊箱2的辊轴2-1和2-2,从而形成独立传动的轧机并实现电机动力的传递。与此同时,通过改变齿轮箱4及锥箱1-1或锥箱1-2的齿轮齿数,从而调整每架轧机的速比,以满足轧制工艺对道次轧机速比的要求。

如图6为本实用新型独立传动轧机的第二种实施例的布置方式,将齿轮箱4改变为下轴输入、上轴输出的方式,可降低齿轮箱4和电机6的布置高度,并在齿轮箱4和电机6上部增设平台铺板,将齿轮箱4和电机6置于平台铺板下方,从而改善轧机区域的空间布置。

如图7所示为独立传动轧机机组第一种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中,独立传动轧机a1#和独立传动轧机b2#平行交替布置,可根据轧制工艺的需要选择机架数量,如2架、3架、4架等,各架轧机均位于轧制线的同侧,并实现轧机的独立传动以及顶交45°的无扭轧制。这种布置方式轧机间距紧凑,操作维护简单,并可实现轧机的快速更换。

如图8所示为独立传动轧机机组第二种实施例。任选独立传动轧机a1#和独立传动轧机b2#的一种形式,各架轧机采用延轧制线两侧平行交替布置的方式,可增加同侧两台电机的中心距,从而满足大电机的空间布置。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