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空心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62778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数控机床空心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机床夹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数控机床空心夹具。



背景技术:

随着机械工业的发展,对于零件的形状需求千差万别,不同形状的工件在机床上加工时都要采用不同的装夹方式,比如需要从内孔将工件夹紧时,传统采用机械结构的夹具虽然也可以解决,但其在遇到复杂形状的零件时,难以夹紧,通常在零件端部需要顶尖辅助夹紧,工件端面加工不方便,工件夹紧麻烦。同时,现有的夹具由于设计问题,在加工过程中夹紧力不稳定,零部件容易磨损,给企业的后期维护带来了很大的成本压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数控机床空心夹具,该夹具装夹方便,夹紧力可靠,使用寿命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数控机床空心夹具,其关键在于:包括驱动装置与夹具体,所述驱动装置通过夹具定位圈与所述夹具体的上端相连接,在所述驱动装置与夹具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在所述夹具体内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装设有拉杆,该拉杆向上穿过所述密封圈伸入所述驱动装置内,并与该驱动装置的驱动杆相连接,在所述夹具体的上部连接有工件定位圈,在所述夹具体的下部外套有胀套,所述胀套与夹具体之间形成有密闭空腔,在所述夹具体上开设有多个油孔,所述安装腔与所述密闭空腔通过该油孔相连通,在所述安装腔与密闭空腔内均灌装有润滑脂,在所述夹具体的下端连接有密封盖板。

进一步的,所述夹具体的纵向截面呈T字形,所述夹具定位圈与工件定位圈分别连接在该夹具体横向部分的上下两端面,所述胀套套设在所述夹具体的竖向部分。

进一步的,所述夹具体的上端面向上突起形成台阶,该台阶伸入所述夹具定位圈内。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杆与拉杆之间采用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在所述驱动杆的下端部开设有T字形安装槽,在所述拉杆的上端部形成有与该T字形安装槽相配合的T字形连接头。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动力部、活塞部、连接部,其中所述连接部设置有中心孔且与所述活塞部相连通,所述驱动杆装设在所述中心孔内,所述夹具体连接在连接部的下端。

进一步的,在所述活塞部与连接部之间还设置有带轮,在所述连接部的中部还设置有用于夹具安装固定的安装台阶。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采用油缸或气缸。

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夹紧工件时通过驱动装置的驱动杆将驱动力传递至拉杆,拉杆挤压所述润滑脂使得胀套向外膨胀的方式将工件胀紧;放松工件时驱动杆向上拉动拉杆,拉杆将密闭空腔内的润滑脂吸回安装腔内,胀套回复初始状态释放工件,本夹具通过上述方式夹紧、放松工件,操作方便,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而且所述夹具体采用空心结构,在夹具体与胀套之间形成的空腔内灌装了耐高温的二硫化钼润滑脂,提高了拉杆、夹具体以及胀套之间的润滑性,降低了零件之间的磨损,延长了夹具的使用寿命;另外,所述胀套采用圆柱式结构,使得该夹具可夹持多种不规则的工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突2中B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机床上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3所示,一种数控机床空心夹具,包括驱动装置1与夹具体2,所述驱动装置1通过夹具定位圈3与所述夹具体2的上端相连接,在所述驱动装置1与夹具体2之间设置有密封圈4,在所述夹具体2内设置有安装腔5,所述安装腔5内装设有拉杆6,该拉杆6向上穿过所述密封圈4伸入所述驱动装置1内,并与该驱动装置1的驱动杆7相连接,在所述夹具体2的上部连接有工件定位圈8,在所述夹具体2的下部外套有胀套9,所述胀套9与夹具体2之间形成有密闭空腔10,在所述夹具体2上开设有多个油孔11,所述安装腔5与所述密闭空腔10通过该油孔11相连通,在所述安装腔5与密闭空腔10内均灌装有润滑脂,在所述夹具体2的下端连接有密封盖板12。

参见附图3,所述夹具体2的纵向截面呈T字形,所述夹具定位圈3与工件定位圈8分别连接在该夹具体2横向部分的上下两端面,且所述夹具体2、夹具定位圈3以及工件定位圈8同心设置、外径一致,所述胀套9套设在所述夹具体2的竖向部分,所述夹具体2与胀套9均在相邻一侧形成凹槽,两个凹槽扣合形成所述密闭空腔10,所述润滑脂在受力时可通过油孔11进入该密闭空腔10或安装腔5内,从而实现胀套9外径的控制,即实现工件的胀紧固定或松开释放。

从图3中还可以看出,所述夹具体2的上端面向上突起形成台阶,该台阶伸入所述夹具定位圈3内,采用上述方式,并配合突入该夹具定位圈3内的驱动装置1的下端面,使得密封圈4能够良好的固定,进而保证安装腔5内的润滑脂不会因受力挤压而溢出。

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杆7与拉杆6之间采用可拆卸连接。具体的,在所述驱动杆7的下端部开设有T字形安装槽13,在所述拉杆6的上端部形成有与该T字形安装槽13相配合的T字形连接头14。通过上述的活动连接方式,当夹具出现磨损等需要进行维护或更换时,能够方便的将夹具部分进拆卸,后期维护更加方便,省时省力。

参见附图1与附图2,所述驱动装置1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动力部1a、活塞部1b、连接部1c,其中所述连接部1c设置有中心孔且与所述活塞部1b相连通,所述驱动杆7装设在所述中心孔内,所述夹具体2连接在连接部1c的下端。

参见附图4,在所述活塞部1b与连接部1c之间还设置有带轮1d,电动机通过皮带带动带轮1d驱动整个夹具旋转,从而便于工件的旋转加工;在所述连接部1c的中部还设置有安装台阶1e,本夹具通过该安装台阶1e与安装座相连以实现本夹具的安装固定,从而使得机床具有合理的空间布局,节省了占用空间。

具体实施时,所述驱动装置1采用油缸或气缸。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能够使得拉杆6伸缩一定位移的机构,具体采用什么方式,可以企业具体情况和生产成本方面进行考虑。

本夹具的工作原理是:

在装夹工件时,油缸1内的活塞膨胀,控制驱动杆7向下伸出,驱动杆7驱动拉杆6向下挤压润滑脂,由于夹具体2采用空心结构并开设有油孔11,即安装腔5与密闭空腔10之间连通,安装腔5内的润滑脂被挤入密闭空腔10内,胀套9因润滑脂的膨胀力膨胀夹紧工件;

在拆卸工件时,油缸1内的活塞收缩,控制驱动杆7向上缩回,驱动杆7驱动拉杆6向上抽取润滑脂,使得密闭空腔10内的润滑脂被吸入安装腔5内,胀套9因润滑脂的收缩而释放工件。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