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有挡屑块的后排屑铰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52308阅读:987来源:国知局
一种设有挡屑块的后排屑铰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铰刀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设有挡屑块的后排屑铰刀。



背景技术:

铰刀常用于加工通孔和盲孔,在加工孔过程中,铰刀从孔壁上连续切下碎屑,且与工件的剧烈摩擦会产生大量的热,因此及时排屑和带走切削热是设计铰刀时必须要考虑的问题。铰刀加工通孔时,排屑及冷却刀具均较简单。但铰刀在加工盲孔时,碎屑容易进入盲孔的底部,堆积在盲孔内,会划伤孔的内表面,且不利于后期清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有挡屑块的后排屑铰刀,挡屑块能阻挡碎屑进入盲孔的底部,避免了后期的人工清理,提高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设有挡屑块的后排屑铰刀,包括刀体,所述刀体左端设有沿周向均匀布置的刀片及与刀片相对应的排屑槽,所述排屑槽的左端固定有挡屑块,所述挡屑块包括左端面、后表面、右端面、右下斜面、下表面及弧面,所述右下斜面位于所述右端面与所述下表面之间,所述弧面连接所述左端面、后表面、右端面、右下斜面及下表面;所述挡屑块的左端面和所述刀体的左端面均位于所述刀片左端面的右侧,所述挡屑块的后表面与所述刀体紧密接触;所述挡屑块下表面与所述刀片上表面在竖直方向上存在间距,所述挡屑块的外径小于所述刀片的加工半径,所述挡屑块的外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刀体的外径;所述刀体的内部沿轴向设有中心通道及侧通道,每条侧通道对应一个刀片,所述侧通道连通所述中心通道与所述排屑槽,所述侧通道中心线的延长线与相对应刀片的上表面相交于所述刀片的切削刃。

所述挡屑块的右下斜面与挡屑块下表面的夹角为120°~150°,所述挡屑块的左端面与刀片左端面沿轴向的间距为0.2~0.5mm,所述挡屑块外径比刀片加工半径小0.2~0.5mm,所述挡屑块下表面与刀片上表面平行且竖直方向上的间距为1~1.2mm。

所述挡屑块通过后表面与刀体焊接连接,当挡屑块的前端损坏时只需要更换损坏的挡屑块即可,降低铰刀使用成本。

所述挡屑块为合金挡屑块。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刀体左端设置挡屑块,且挡屑块与相应刀片之间的间距较小,能有效阻挡碎屑进入盲孔的底部,避免了后期的人工清理,提高工作效率;将挡屑块焊接在刀体上,当挡屑块的前端损坏时只需要更换损坏的挡屑块即可,降低铰刀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挡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挡屑块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挡屑块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设有挡屑块的后排屑铰刀,包括刀体1,刀体1左端设有沿周向均匀布置的刀片2及与刀片2相对应的排屑槽3。排屑槽3的左端固定有挡屑块4,挡屑块4包括左端面5、后表面、右端面、右下斜面6、下表面7及弧面8,右下斜面6位于右端面与下表面7之间,右下斜面6与下表面7的夹角为145°,弧面8连接左端面5、后表面、右端面、右下斜面6及下表面7。挡屑块4的左端面5和刀体1的左端面9均位于刀片2左端面的右侧,挡屑块4的左端面5与刀片2左端面沿轴向的间距L1为0.3mm,挡屑块4的后表面与刀体1紧密接触。挡屑块4下表面7与刀片2上表面平行且间距L2为1.1mm,挡屑块4的外径比刀片2的加工半径小0.3mm,挡屑块4的外径与刀体1的外径相同。刀体1的内部沿轴向设有中心通道10及侧通道11,每条侧通道11对应一个刀片2,侧通道11连通中心通道10与排屑槽3,侧通道11中心线的延长线与相对应刀片2的上表面相交于刀片2的切削刃。

挡屑块4通过后表面与刀体1焊接连接,挡屑块4为合金挡屑块。当挡屑块4的前端损坏时,只需要更换损坏的挡屑4即可,可以降低铰刀使用成本。

具体使用时,铰刀装夹在机床上,铰刀相对工件旋转,对工件的孔壁进行切削;在切削过程中,冷却液从中心通道10进入刀体1中,从侧通道11喷出的冷却液直接喷向刀片2的切削刃,对刀片2的切削刃进行冷却,带走切削热;挡屑块4下表面与刀片2上表面间距较小,大部分冷却液遇到刀片2后改变流向,沿铰刀进给的反方向流去,反方向流动的冷却液携带着碎屑从排屑槽3流出,只有较少部分的冷却液通过挡屑块4下表面与刀片2上表面之间的间隙流入盲孔前端,由于碎屑尺寸相对较大,碎屑不能随着少量的冷却液进入盲孔前端。因此在挡屑块4的阻挡作用下,碎屑只能随冷却液沿排屑槽3向后流出,避免了碎屑流入盲孔的前端,避免了后期的人工清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