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稳定杆冷弯用分体式直径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06301发布日期:2018-06-05 19:48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汽车稳定杆冷弯用分体式直径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稳定杆冷弯用直径模。



背景技术:

用于汽车稳定杆冷弯成型的模具主要包括直径模、导模、束管模、夹模和夹模座。在汽车稳定杆冷弯成形时,首先根据弯管半径的不同选择直径模的不同夹持槽靠紧,再由束管模夹持住稳定杆棒料末端旋转一定角度并往前推送指定距离,然后导模靠上杆身,夹模与直径模对杆身形成紧密夹持。此时,直径模旋转,夹模同步转动,束管模和导模跟随杆件同步前移。

图1和图2示出了现有的汽车稳定杆冷弯用直径模的结构示意图。现有的汽车稳定杆冷弯用直径模91通过一体加工制造获得,直径模91的侧面从上至下依次设有上层夹持槽911和下层夹持槽912,在使用时,直径模91的下端与直径模底座92相连。具体地说,直径模底座92上表面开设有一条水平布置的键槽(图中未示出),直径模91的下表面设有两个向下凸出的限位键914,该两个限位键914嵌入直径模底座92的键槽中,起到水平定位及旋转带动作用;直径模91上再用三个螺栓913旋入直径模底座92与其完成固定连接。各限位键914均为平键,各限位键914的一端呈半圆形。

在汽车稳定杆产品冷弯过程中,需要根据产品折弯半径和可夹持直线段长度的不同来选择直径模的不同层面进行夹持和折弯,一般而言,直径模的上层夹持槽911只用于夹持某个特殊的直线段,比如具有特殊折弯半径的某个弯的直线段,或者长度最短的直线段,这样就会造成单件产品的大部分(约十分之九)折弯集中在直径模的下层夹持槽912完成,而仅有1到2个弯(仅占十分之一)是通过直径模的上层夹持槽911来完成,直径模上、下层夹持槽的使用频次的不同造成对其磨损程度的不同,导致经常出现因直径模下层夹持槽921磨损过快而不得不更换整个直径模本体的情况,造成较大浪费,更换也不太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稳定杆冷弯用分体式直径模,其避免了因直径模的下层夹持槽磨损而不得不更换整个直径模的情况,延长了直径模的整体使用寿命,减少了浪费,并方便工人更换模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稳定杆冷弯用分体式直径模,该汽车稳定杆冷弯用分体式直径模的侧面从上至下依次设有上层夹持槽和下层夹持槽;其中,汽车稳定杆冷弯用分体式直径模包括上模、下模、第一定位键和第二定位键;上层夹持槽和下层夹持槽分别设置在上模的侧面和下模的侧面;上模的底面设有第一上半键槽,上模的侧面设有第二上半键槽;下模的顶面设有与第一上半键槽相对应的第一下半键槽,下模的侧面设有与第二上半键槽相对应的第二下半键槽;第一定位键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嵌设在第一上半键槽和第一下半键槽中,第一定位键通过螺栓与第一上半键槽的底面或第一下半键槽的底面连接;第二定位键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嵌设在第二上半键槽和第二下半键槽中,第二定位键的上部和下部分别通过螺栓与第二上半键槽的底面和第二下半键槽的底面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两组键与键槽的连接配合,将原本一体加工制造获得的直径模改为上模与下模分体式连接,不仅保证了在折弯过程中上模与下模能够同步一致地旋转,而且在上模和下模之间因使用频次差别而出现磨损程度不一致的情况时,也不必再将整个直径模一体报废,只需将两组键分别脱开,把使用频次较高的下模单独更换即可,节约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分别从不同角度示出了现有的汽车稳定杆冷弯用直径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汽车稳定杆冷弯用分体式直径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和图5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汽车稳定杆冷弯用分体式直径模的上模的主视示意图和仰视示意图。

图6和图7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汽车稳定杆冷弯用分体式直径模的下模的主视示意图和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请参考图3至图7。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汽车稳定杆冷弯用分体式直径模1包括上模1A、下模1B、第一定位键(图中未示出)和第二定位键32。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汽车稳定杆冷弯用分体式直径模1的侧面从上至下依次设有上层夹持槽11和下层夹持槽12,在使用时直径模的下端与直径模底座92相连。上层夹持槽11和下层夹持槽12分别设置在上模1A的侧面和下模1B的侧面。上模1A的底面设有第一上半键槽101,上模1A的侧面设有第二上半键槽102。下模1B的顶面设有与第一上半键槽101相对应的第一下半键槽111,下模1B的侧面设有与第二上半键槽102相对应的第二下半键槽112。第一定位键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嵌设在第一上半键槽102和第一下半键槽中111,第一定位键通过螺栓与第一上半键槽101的底面或第一下半键槽111的底面连接。优选地,第一定位键通过螺栓与第一上半键槽101的底面相连,图5示出了第一上半键槽101的底面上用于与第一定位键相连的两个螺纹孔105。第二定位键32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嵌设在第二上半键槽102和第二下半键槽112中,第二定位键32的上部和下部分别通过螺栓与第二上半键槽102的底面和第二下半键槽112的底面连接。图4和图6分别示出了设置在第二上半键槽111底面的第一螺纹孔103和设置在第二下半键槽112底面的第二螺纹孔113。第一螺栓41穿过第二定位键32的上部与第一螺纹孔103螺旋连接,第二螺栓42穿过第二定位键32的下部与第二螺纹孔113螺旋连接。第一定位键可确保上模1A和下模1B能够同步转动,且转动时上模1A不会相对于下模1B发生倾覆,第二定位键32可确保上模1A和下模1B在直径模旋转时不会前后错位。

在本实施例中,上模1A的底面和下模1B的顶面均为平面。第二上半键槽102和第二下半键槽112均沿竖直方向延伸。第一定位键和第二定位键32均为平键,第一定位键的两端和第二定位键32的两端均呈半圆形。

在本实施例中,下模1B的下表面设有两个向下凸出的限位键14。直径模底座92的上表面开设有键槽,两个限位键14嵌入直径模底座92的键槽中,且下模1B通过多根螺栓43与直径模底座92相互连接。各限位键14均为平键,各限位键14的一端呈半圆形。限位键14与下模1B连为一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汽车稳定杆冷弯用分体式直径模的上模与下模之间分别通过一组水平布置和一组竖直设置的定位键与键槽配合连接,保证了定位精度以及旋转折弯时的同步性。采用上述分体式结构之后,即便出现由于上模和下模之间因使用频次差别而出现磨损程度不一致的情况,也不必再将整个直径模一体报废,只需将两组键分别脱开,把使用频次较高的下模单独更换即可,节约了生产成本,同时也方便工人更换模具。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