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器线束固定支架弯曲压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69424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器线束固定支架弯曲压筋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设备领域,涉及一种车驱动桥电器线束固定支架弯曲压筋模具,特别涉及一种驱动桥电器线束固定支架双工位弯曲压筋模具。



背景技术:

汽车驱动桥电器线束固定支架焊装在汽车驱动桥上,主要起到安装固定汽车电器线束的作用,它可以确保电器线束能够按照最合适的方式进行固定,避免电器线束与周边零部件干涉;对电器线束走向起到限位作用,从而达到保护电器线束和美化线束布置走向的目的,提高连接可靠性,简化工艺装配,提高装配效率。

电器线束固定支架传统的生产方式是分四道工序进行加工,下料-落料-冲孔-弯曲压筋。使用传统生产工艺,工序四弯曲压筋加工工序,每个工作循环只能生产一件产品,生产效率较低,生产耗时较长;另外,弯曲成型完后的电器线束支架中间加强筋位置容易错位,导致电器线束固定支架扭曲变形,产品质量不稳定,经常出现不合格的产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正是基于现有技术中生产工艺存在的可优化性考虑,设计一种电器线束固定支架双工位弯曲模具,不但能使产品在弯曲工序中保证电器线束固定支架中间加强筋位置居中固定,保证产品质量,还能使每个工作循环同时弯曲压制两件产品,提高生产效率,这样通过设计一种能满足生产电器线束固定支架的双工位弯曲模具,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及质量稳定性,就显得十分必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优化现有生产工艺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汽车驱动桥电器线束固定支架弯曲压筋模具。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器线束固定支架弯曲压筋模具,包括上模与下模,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固定板和弯曲凸模;所述下模包括定位板、定位块、弯曲凹模、压筋镶块、凹模固定板,所述弯曲凸模紧固于上模固定板中间型腔内并处于上模固定板下方,压筋镶块紧固在弯曲凹模中间型腔内,弯曲凹模紧固在凹模固定板中间型腔内,定位板设置在凹模固定板上表面,定位块设置在定位板中间滑槽内,定位板与定位块形成工件定位机构,弯曲凸模、弯曲凹模和压筋镶块形成工件弯曲压筋机构。

进一步,所述上模固定板通过螺栓及定位销安装在上模板的下方,弯曲凸模通过过盈配合紧固于上模固定板中间型腔内并通过螺栓固定在上模固定板下方。

进一步,所述压筋镶块通过过盈配合紧固在弯曲凹模中间型腔内,弯曲凹模通过过盈配合紧固在凹模固定板中间型腔内,凹模固定板与下模垫板通过螺栓固定在下模板上方。

进一步,所述定位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凹模固定板上表面,定位块卡在定位板中间滑槽内通过螺栓固定凹模固定板上表面,定位板和定位块分别设有调整间隙或调整槽。

进一步,在所述上模与下模之间还设置有导柱导套结构,导套通过过盈配合与上模板连接,导柱通过过盈配合与下模板连接。

在弯曲压筋工序前坯料定位时,通过调整所述定位板的位置,能够保证电器线束固定支架中间加强筋位置居中固定,通过调整所述定位块左右位置,能够保证电器线束固定支架弯曲高度尺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弯曲压筋模具定位结构能使产品坯料前定位稳定固定,能使产品在在弯曲压筋工序中保证电器线束固定支架中间加强筋位置居中固定,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保证产品质量。

2.本实用新型的双工位弯曲压筋模具,能使每个工作循环同时弯曲压制两件产品,提升生产节拍、加大产能、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弯曲压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下模部分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工件弯曲压筋工序后的三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模柄1、上模板2、上固定板3、导套4、弯曲凸模5、工件电器线束固定支架6、定位板7、定位块8、弯曲凹模9、压筋镶块10、凹模固定板板11、下模垫板12、导柱13、下模板14。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技术方案具体实施,通过对下面的实施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描述,然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实施例1:以加工某带ABS宽体车后桥电器线束固定支架为例:

某带ABS宽体车后桥电器线束固定支架弯曲压筋模具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 模具分为模具的上半部分和模具的下半部分。

所述上模包括模柄1、上模板2、上模固定板3、导套4、弯曲凸模5;所述下模包括定位板7、定位块8、弯曲凹模9、压筋镶块10、凹模固定板11、下模垫板12、导柱13、下模板14;

所述模柄1与上模板2为过盈配合,上模固定板3通过螺栓及定位销安装在上模板2的下方,弯曲凸模5通过过盈配合紧固于上模固定板3中间型腔内并通过螺栓固定在上模固定板3下方。

所述压筋镶块10通过过盈配合紧固在弯曲凹模9中间型腔内,弯曲凹模9通过过盈配合紧固在凹模固定板11中间型腔内,凹模固定板11与下模垫板12通过螺栓固定在下模板14上方,定位板7通过螺栓固定在凹模固定板11上表面,定位块8卡在定位板7中间滑槽内通过螺栓固定凹模固定板11上表面;所述定位板7和定位块8可实现分步单独调整。

在所述上模与下模之间设置有导柱导套结构,所述导套4通过过盈配合与上模板2连接,所述导柱13通过过盈配合与下模板14连接。

在弯曲压筋工序前坯料定位时,通过调整所述定位板7的位置,能够保证电器线束固定支架中间加强筋位置居中固定,通过调整所述定位块8左右位置,能够保证电器线束固定支架弯曲高度尺寸。

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简述如下:

该类某带ABS宽体车后桥电器线束固定支架结构如“图3”所示,是由2.0 mm厚的08II钢带经冲压加工制成,在下料工序、落料工序、冲孔工序后便可用于弯曲压筋模具的加工:

第一步,将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驱动桥 电器线束固定支架弯曲压筋模具,安装在单点开式气动的100T压力机上。

第二步,如图2所示,用长镊子将冲孔工序后的电器线束固定支架6放入到定位板7与定位块8的中间型腔定位槽中。

第三步,开动压力机对电器线束固定支架进行冲压加工,弯曲凸模5向下运动,电器线束固定支架6随着弯曲凸模5向下运动,直到电器线束固定支架6上表面与弯曲凸模5的V形面完全贴合、电器线束固定支架6下表面与弯曲凹模9的V形面弯完全贴合,电器线束固定支架6在弯曲凸模5的V形面和弯曲凹模9的V形面、压筋镶块10表面之间的型腔内完成弯曲压筋成型,经过成型后,工件的结构如图3所示。

第四步,压力机上工作台面及弯曲凸模5回位,成型完后的电器线束固定支架5留在弯曲凹模9的V形型腔内,用长镊子取出电器线束固定支架6并放入物料箱内。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驱动桥电器线束固定支架弯曲压筋模具制作的电器线束固定支架外形尺寸稳定在弯曲高度31、弯曲高度26、加强筋高度8及加强筋宽度10,单位为mm,加强筋位置居中,支架整体外形的一致性规整、不扭曲变形,可持续稳定的确保电器线束固定支架达到产品图纸的设计要求。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也提升了产能,带ABS宽体车后桥电器线束固定支架生产工序原来的每个工作循环只能生产一件产品优化为现在的每个工作循环能同时弯曲压制两件产品。单件产品单班产能由2800件提升为4200件,单班产能提升了50%。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