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旧金属板压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93660发布日期:2018-08-04 14:02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板压折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废旧金属板压折装置,属于废旧金属回收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垃圾的种类逐渐增多,可回收利用的垃圾主要还是以金属为主,目前废旧金属回收过程中,对零碎的、各种形状的废旧金属通常进行挤压,使其形成块状结构,以便于搬运转移或运输,其中一些呈现片状的金属板,占用水平空间较大,而且不易和其它废旧金属融合,不利于搬运转移或在挤压作业中不易被挤压。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废旧金属板压折装置,对废旧金属板进行弯折挤压,将其折成多层结构,减小其占用水平空间的面积,便于搬运转移和在挤压作业中与其它废旧金属融合。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废旧金属板压折装置,包括工作台、液压支架、第一液压油缸、放置槽和第二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支架设置在工作台台面上,所述第一液压油缸设置在液压支架的顶部,且第一液压油缸的输出轴输出方向垂直于工作台台面,在第一液压油缸的输出轴端部设置有液压板,在液压板正下方的工作台台面上设置放置槽,所述放置槽靠近液压支架的一侧设置有挡板,所述放置槽的另一侧设置有垫块,所述第二液压油缸设置在靠近垫块一侧的工作台台面上,且第二液压油缸的输出轴输出方向平行于工作台台面、垂直于放置槽上设置的挡板,在第二液压油缸的输出轴端部设置有推板,所述推板的截面形状是L形,L形推板的纵向壁面与第二液压油缸的输出轴端部连接,L形推板的纵向壁面的底部高于垫块,L形推板的横向壁面位于L形推板顶部并平行于工作台台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液压板是截面为矩形的金属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液压板的下表面均匀分布有若干个矩形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挡板的高度等于第一液压油缸驱动液压板下压的深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挡板、放置槽和垫块是金属材料且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放置槽焊接固定在工作台台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L形推板的纵向壁面的底部高于垫块5-8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将废旧金属板放置到放置槽中,利用两个液压油缸依次对其进行弯折挤压,实现对废旧金属板进行弯折挤压,将其折成多层结构,减小其占用水平空间的面积,便于搬运转移和在挤压作业中与其它废旧金属融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要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1-工作台,2-液压支架,3-第一液压油缸,4-液压板,5-放置槽,6-垫块,7-挡板,8-第二液压油缸,9-推板,10-废旧金属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具体的介绍。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废旧金属板压折装置,包括工作台1、液压支架2、第一液压油缸3、放置槽5和第二液压油缸8,其中,液压支架2设置在工作台1台面上,第一液压油缸3设置在液压支架2的顶部,且第一液压油缸3的输出轴输出方向垂直于工作台1台面,在第一液压油缸3的输出轴端部设置有液压板4,在液压板4正下方的工作台1台面上设置放置槽5,放置槽5靠近液压支架2的一侧设置有挡板7,放置槽5的另一侧设置有垫块6,第二液压油缸8设置在靠近垫块6一侧的工作台1台面上,且第二液压油缸8的输出轴输出方向平行于工作台1台面、垂直于放置槽5上设置的挡板7,在第二液压油缸8的输出轴端部设置有推板9,推板9的截面形状是L形,L形推板9的纵向壁面与第二液压油缸8的输出轴端部连接,L形推板9的纵向壁面的底部高于垫块6,L形推板9的横向壁面位于L形推板9顶部并平行于工作台1台面。

本实施例中的液压板4是截面为矩形的金属板。

本实施例中,在液压板4的下表面均匀分布有若干个矩形凹槽。

本实施例中挡板7的高度等于第一液压油缸3驱动液压板4下压的深度。

本实施例中的挡板7、放置槽5和垫块6是金属材料且为一体式结构,放置槽5焊接固定在工作台1台面上。

本实施例中,L形推板9的纵向壁面的底部高于垫块5mm,在实际应用时,也可以设置L形推板9纵向壁面的底部高于垫块6mm、7mm或8mm。

本实施例在工作时,首先将废旧金属板10放置到放置槽5中,垫块6使其一端翘起,第二液压油缸8驱动推板9对废旧金属板10进行弯折,废旧金属板10在推板9和挡板7之间受力弯折,随后第二液压油缸8驱动推板9恢复至原位,此时,第一液压油缸3驱动液压板4向下施压对弯折后的废旧金属板10进行挤压,使其变成两层结构,随后第一液压油缸3驱动液压板4向上恢复至原位,完成一次工作过程,如此往复,将废旧金属板10折成多层结构。

本实用新型利用两个液压油缸依次对放置在放置槽中的废旧金属板进行弯折挤压,实现对废旧金属板进行弯折挤压,将其折成多层结构,减小其占用水平空间的面积,便于搬运转移和在挤压作业中与其它废旧金属融合。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专利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