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工件内孔进行工件装夹的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26963发布日期:2018-07-13 17:18阅读:75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具,具体涉及一种借助工件内孔进行工件装夹的夹具。



背景技术:

工件夹具常被用来夹持某个部件或产品,以方便产品的装配或紧固。市场上通用的夹具主要有虎钳、平口钳、V形铁等夹具,或者是具有两个夹块,两夹块通常是采用螺杆驱动来调整两夹块之间的距离而实现夹紧位于两夹块之间的物品。

但是,在生产中常会遇到一些异形工件,由于异性工件结构的特殊性,借助外形难以装夹,但又不能加工艺夹头,或因工艺需要,装夹工件外形会与刀具路径干涉,无法实现加工连续性,达不到精度要求;不但造成夹紧操作复杂,特别是进行频繁的夹紧与松开操作时,会造成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借助工件内孔进行工件装夹的夹具,可以借助工件内孔通过夹具将工件固定,无需借助工艺夹头,既满足工艺要求实现了连续加工,又满足工件的高精度要求,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借助工件内孔进行工件装夹的夹具,所述夹具包括芯轴,可与芯轴配合的涨紧锥套及螺母;所述芯轴包括从下到上依次固连的第一芯轴、第二芯轴、涨紧芯轴和第三芯轴;所述第一芯轴、第二芯轴、涨紧芯轴和第三芯轴同轴;所述第三芯轴上具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与螺母匹配的螺纹;

所述涨紧锥套内设有锥孔,所述涨紧芯轴上设有与锥孔相匹配的锥面,实现所述涨紧芯轴与涨紧锥套的配合;

所述涨紧锥套内沿竖直方向设有若干间隔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芯轴的直径大小满足第二芯轴与工件内孔间隙配合或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涨紧锥套锥孔大内径一端的孔直径小于所述涨紧芯轴与第二芯轴连接处端面的外圆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涨紧芯轴的锥面粗糙度为Ra1.6。同样地,所述锥孔内表面的粗糙度为Ra1.6。

进一步地,所述涨紧锥套的外表面所在圆的直径,需保证涨紧锥套的外表面与工件内孔的内表面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间隔槽沿圆周均布在涨紧锥套内,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涨紧锥套的上端或/和下端。

进一步地,所述间隔槽的直径为2-3mm。

进一步地,所述间隔槽的最大深度占涨紧锥套高度的0.6-0.9。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借助工件内孔进行工件装夹的夹具,第二芯轴可与工件内孔配合,第一芯轴的端面与工件端面接触,涨紧芯轴与涨紧锥套相配合,当螺母与第三芯轴配合拧紧时,涨紧锥套会产生径向胀大,从而起到锁紧工件的作用。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夹具进行工件的装夹,能够锁紧工件,既保证了装夹强度,又能满足工件的高精度要求,避免了使用工艺夹头,满足工艺要求可实现连续加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夹具的工作示意图;

图2为芯轴的示意图;

图3为涨紧锥套的俯视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元件标号说明

1、工件

2、工作台

3、芯轴

4、螺母

5、涨紧锥套

31、第一芯轴

32、第二芯轴

33、涨紧芯轴

331、锥面

34、第三芯轴

51、锥孔

52、间隔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前”、“后”、“中间”、“左”、“右”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借助工件内孔进行工件装夹的夹具,所述夹具包括芯轴3,可与芯轴3配合的涨紧锥套5及螺母4;如图2所示,所述芯轴3包括从下到上依次固连的第一芯轴31、第二芯轴32、涨紧芯轴33和第三芯轴34;所述第一芯轴31、第二芯轴32、涨紧芯轴33和第三芯轴34同轴;所述第三芯轴34上具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与螺母4匹配的螺纹。

进一步地,如图3至图5所示,所述涨紧锥套5内设有锥孔51,所述涨紧芯轴33上设有与锥孔51相匹配的锥面331(如图2所示),实现所述涨紧芯轴33与涨紧锥套5的配合;所述涨紧锥套5内沿竖直方向设有若干间隔槽52,便于涨紧锥套5与涨紧芯轴33配合、螺母4固定后,涨紧锥套5进行径向胀大,从而实现对工件1的固定。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芯轴32的直径大小满足第二芯轴32与工件1内孔间隙配合或过盈配合,优选地,所述第二芯轴32与工件1内孔应小间隙配合。当第二芯轴32与工件1过盈配合时,可采用工具进行挤压操作,或利用热胀冷缩的特性,将工件1加热后迅速套在芯轴3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芯轴3的长度应满足所述第二芯轴32、涨紧芯轴33和第三芯轴34的总长度不大于工件1厚度,从而保证涨紧芯轴33与涨紧锥套5在工件1内孔内进行配合,螺母4与第三芯轴34配合固定后使涨紧锥套5能够产生径向胀大,从而借助内孔达到固定工件1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涨紧锥套5锥孔51大内径一端的孔直径小于所述涨紧芯轴33与第二芯轴32连接处端面的外圆直径。如图1所示,通过该设计,当涨紧锥套5与涨紧芯轴33配合时,会使涨紧锥套5与第二芯轴32之间产生间隙L,由此避免了涨紧锥套5与涨紧芯轴33的端面接触所导致的涨紧锥套5无法径向胀大。

进一步地,所述涨紧芯轴33的锥面331粗糙度为Ra1.6。同样地,所述锥孔51内表面的粗糙度为Ra1.6。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涨紧锥套5的外表面所在圆的直径,需保证涨紧锥套5的外表面与工件1内孔的内表面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5所示,所述间隔槽52沿圆周均布在涨紧锥套5内,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涨紧锥套5的上端或/和下端,更便于涨紧锥套5的径向胀大。

进一步地,所述间隔槽52的直径为2-3mm。

进一步地,所述间隔槽52的最大深度占涨紧锥套5高度的0.6-0.9。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借助工件内孔进行工件装夹的夹具,在使用时,如图1所示,将芯轴3固定在工作台2上,将工件2通过内孔套在芯轴3外侧,保证工件2的底部端面与第一芯轴31的端面接触,同时工件2内孔的内表面与第二芯轴32的外表面相配合。将涨紧锥套5经过工件2内孔套在涨紧芯轴33外侧,使涨紧锥套5内的锥孔51与涨紧芯轴33外表面的锥面331相配合;借助工具将螺母4拧到第三芯轴34上方,保证螺母4拧紧,同时确保螺母4与涨紧锥套5的端面接触,并避免螺母4与涨紧芯轴33的端面接触,即螺母4与涨紧芯轴33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H;同时保证涨紧锥套5与第二芯轴的端面32具有一定间隙L(如图1所示),由此避免了涨紧锥套5与涨紧芯轴33的端面接触所导致的涨紧锥套5无法径向胀大。

采用上述夹具装夹的工件2,由于涨紧锥套5产生径向胀大,从而起到锁紧工件2的作用,最终实现对工件2的装夹操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借助工件内孔进行工件装夹的夹具,可以借助工件的内孔对异性工件进行装夹固定,避免了工艺夹头的使用,可实现连续加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从而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和使用意义。

上述实施方式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还有许多方面可以在不违背总体思想的前提下进行改进,对于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可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