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管折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43393发布日期:2018-08-24 18:27阅读:132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折弯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铜管折弯装置。



背景技术:

铜管具有质地坚硬,不易腐蚀,耐高温、耐高压、重量较轻、导热性好、低温强度高等优点,铜管耐火且耐热,在高温下仍能保持其形状和强度,也不会有老化现象。铜管融众多优点于一身具有一般金属的高强度;同时又比一般金属易弯曲、易扭转、不易裂缝、不易折断,并具有一定的抗冻胀和抗冲击能力,铜管常被用于制冷设备中。在制冷设备中的铜管安装时需要用到铜管弯头等配件,现有的铜管弯头在生产时操作较为复杂,需要首先采用固定装置将铜管固定,再将铜管进行折弯,在折弯之后需要将固定装置拆开再将铜管取出,因此生产效率低下,生产成本高,现有的折弯装置不仅较为笨重难以移动,同时现有的铜管折弯装置难以适用于管径不同的铜管加工,且现有的设备对铜管折弯时,通常比较暴力,经常出现铜管受力面刮伤的情况。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一种铜管折弯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管折弯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铜管折弯装置,包括手柄和上手柄,所述手柄的正面贯穿设有手柄孔,所述手柄的左表面上部设有开关,所述开关的下侧设有电源连接线的一端,所述电源连接线的另一端设有插头,所述手柄的右端设有后机体壳,所述后机体壳与手柄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后机体壳的正表面中部设有散热孔,所述后机体壳的内腔左侧设有控制主板,所述控制主板的右侧设有液压马达,所述后机体壳的右端设有液压缸机体壳,所述液压缸机体壳通过螺栓与后机体壳连接,所述液压缸机体壳的下端中部设有回油阀,所述回油阀的正表面中部设有回油开关,所述液压缸机体壳的上端右部设有上手柄,所述液压缸机体壳的内腔左部上侧设有冲压油箱,所述冲压油箱的下侧设有回油箱,且冲压油箱与回油箱通过单向阀连接,所述回油阀通过回油管与回油箱连接,所述回油箱的右侧设有液压缸,且液压缸与冲压油箱之间通过单向阀连接,所述液压缸的内腔设有活塞,所述活塞在液压缸内腔左右反复运动,所述活塞的右端中部设有液压杆,所述液压缸机体壳的右端设有前盖,所述液压杆贯穿前盖伸出机体外部,所述液压杆的正表面右端贯穿设有压头孔,所述压头孔贯穿设有上压头,所述前盖的右表面后端中部设有压力底座,所述压力底座的正表面右部贯穿设有底座孔,所述底座孔贯穿设有下压头底座。

优选的,所述手柄的内壁左部设有四条握紧凹槽,且手柄的外表面均具有防滑涂层。

优选的,所述上手柄的内壁上部设有四条握紧凹槽,且上手柄的外表面均具有防滑涂层。

优选的,所述上压头的右端上下分别设有设有滚轮,且滚轮为橡胶材质。

优选的,所述下压头底座的左侧臂设有弧形凹陷。

优选的,所述回油阀的下表面中部设有加油口,所述加油口上设有衬垫螺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铜管折弯装置,通过上压头设有橡胶材质的滚轮和下压头的弧形凹陷设计,有效避免了铜管折弯时硬性受力造成接触面刮伤的情况,上压头和下压头底座具有多种型号,与压头孔和底座孔配合使用,能够适用于管径不同的铜管加工,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轻巧便于携带,使用方便、可靠,能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适合现场工作需要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机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前盖及液压杆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液压杆及压力底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手柄、2-上手柄、3-手柄孔、4-开关、5-电源连接线、6-插头、7-后机体壳、8-散热孔、9-控制主板、10-液压马达、11-液压缸机体壳、12-回油阀、13-回油开关、14-冲压油箱、15-回油箱、16-回油管、17-液压缸、18-活塞、19-液压杆、20-前盖、21-压头孔、22-上压头、23-压力底座、24-底座孔、25-下压头底座、26-滚轮、27-衬垫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铜管折弯装置,包括手柄1和上手柄2,所述手柄的正面贯穿设有手柄孔3,通过手柄孔可以握持装置,所述手柄的左表面上部设有开关4,通过开关可驱动装置工作,所述开关的下侧设有电源连接线5的一端,所述电源连接线的另一端设有插头6,通过插头连接连接电源,所述手柄的右端设有后机体壳4,所述后机体壳与手柄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后机体壳的正表面中部设有散热孔5,通过散热孔将机体内的热量释放出,所述后机体壳的内腔左侧设有控制主板9,所述控制主板的右侧设有液压马达10,通过液压马达使冲压油箱14中的液压油进入液压缸17,所述后机体壳的右端设有液压缸机体壳11,所述液压缸机体壳通过螺栓与后机体壳连接,所述液压缸机体壳的下端中部设有回油阀12,所述回油阀的正表面中部设有回油开关13,铜管折弯完成后,拨动回油开关液压缸内的液压油即可回到回油箱内15,所述液压缸机体壳的上端右部设有上手柄,辅助使用者握持本装置,所述液压缸机体壳的内腔左部上侧设有冲压油箱,所述冲压油箱的下侧设有回油箱,且冲压油箱与回油箱通过单向阀连接,回油箱中的液压油通过单向阀只能单向进入冲压油箱,所述回油阀通过回油管16与回油箱连接,所述回油箱的右侧设有液压缸,且液压缸与冲压油箱之间通过单向阀连接,冲压油箱中的液压油通过单向阀只能单向进入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内腔设有活塞18,所述活塞在液压缸内腔左右反复运动,所述活塞的右端中部设有液压杆19,进入液压缸的液压油推动活塞由左至右运动,活塞右侧的液压杆同时向右移动,所述液压缸机体壳的右端设有前盖20,所述液压杆贯穿前盖伸出机体外部,所述液压杆的正表面右端贯穿设有压头孔21,所述压头孔贯穿设有上压头22,所述前盖的右表面后端中部设有压力底座23,所述压力底座的正表面右部贯穿设有底座孔24,所述底座孔贯穿设有下压头底座25,上压头和下压头底座具有多种型号,与压头孔和底座孔配合使用,能够适应多种型号的铜管。

具体而言,所述手柄的内壁左部设有四条握紧凹槽,与使用者的四根手指贴合,让使用者操作更灵活,且手柄的外表面均具有防滑涂层,防止使用者操作时的意外滑落。

具体而言,所述上手柄的内壁上部设有四条握紧凹槽,与使用者的四根手指贴合,让使用者操作更灵活,且上手柄的外表面均具有防滑涂层,防止使用者操作时的意外滑落。

具体而言,所述上压头的右端上下分别设有设有滚轮26,且滚轮为橡胶材质,铜管通过橡胶材质的滚轮受力接触,有效避免了铜管受力面刮伤的情况。

具体而言,所述下压头底座的左侧臂设有弧形凹陷,铜管受力接触面采用圆弧过渡,有效避免了铜管受力面刮伤的情况。

具体而言,所述回油阀的下表面中部设有加油口,所述加油口上设有衬垫螺丝27,可以拧开衬垫螺丝对回油箱内添加液压油。

工作原理: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通过插头连接电源,将需要折弯的铜管放置在上压头和下压头底座之间,按压开关驱动液压马达使冲压油箱中的液压油进入液压缸,进入液压缸的液压油推动活塞由左至右运动,活塞右侧的液压杆同时向右移动,通过液压杆上设置的上压头将铜管推向下压头底座,达到折弯铜管的目的,铜管折弯后拨动回油开关液压缸内的液压油即可回到回油箱内,即可完成泄压将折弯好的铜管取下,完成操作,且上压头和下压头底座具有多种型号,与压头孔和底座孔配合使用,能够适应多种型号的铜管。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