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倒锥曲面加工的燕尾刀刀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52243发布日期:2018-10-12 23:19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倒锥曲面加工的燕尾刀刀具。



背景技术:

航空内饰铝合金零件造型结构复杂,很多产品侧壁都有倒锥的结构,按照正常标准的刀具加工时无法满足加工倒锥的侧壁,必须采用四轴以上的机床加工或者制作更多的夹具来配套完成倒锥侧壁的加工,加工成本高。

常规刀具加工无法满足倒锥以及多次加工的侧壁圆滑过渡,易产生接刀、台阶以及轮廓尺寸不良和表面粗糙度差。加工有无法加工倒扣结构,需将倒锥的侧壁和倒锥相连接部分进行拆分加工,导致工序增加,并且有错位风险,进退刀易产生接刀毛刺。

对设备资源的配置要求高,对于这类产品,用常规工艺和常规刀具加工的情况下,加工成本高,导致效率低与利润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倒锥曲面加工的燕尾刀刀具,燕尾刀设计目的对于产品上有倒锥的侧壁,也可以进行加工,并且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解决了上述提到的需将倒锥的侧壁和倒锥相连接部分进行拆分加工,导致工序增加,并且有错位风险,进退刀易产生接刀毛刺的问题,并且在常规的工艺设计和普通的资源配置情况下,就可以达到客户图纸的要求。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倒锥曲面加工的燕尾刀刀具,包括了刀头、刀颈、刀柄,刀头与刀颈相连,刀颈与刀柄相连,刀头上设置有三组切削刃,三组切削刃成60°等圆心角分部设置,每两组切削刃之间形成排屑槽,切削刃设有前刀面和后刀面,切削刃的前刀面与加工件接触具有前角,切削刃的后刀面与加工件接触具有两个后角,分别为第一后角和第二后角。

其中,排屑槽内设置有容屑槽。

优选的,切削刃的前刀面与加工件接触的前角为8~15°。

优选的,切削刃的后刀面与加工件接触的第一后角和第二后角分别为10~15°和28~40°。

其中,切削刃的后刀面与加工件接触的第二后角上设有有第三面。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结构优化设计,刀具加工质量和外观稳定,能满足倒锥、圆角以及曲面的连接结构,能够替代多工序和需要四轴以上的加工,大大提高有倒锥产品的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

2.经过合理设计的燕尾刀刀具可延伸设计以应用到所有航空铝合金产品的曲面加工技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加工示意图。

主要部件符号说明:

1:切削刃,2:排屑槽,3:前角,4:第一后角,5:第二后角,6:容屑槽,7:第三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倒锥曲面加工的燕尾刀刀具,包括了刀头、刀颈、刀柄,刀头与刀颈相连,刀颈与刀柄相连,刀头上设置有三组切削刃1,三组切削刃1成60°等圆心角分部设置,每两组切削刃1之间形成排屑槽2,切削刃1设有前刀面和后刀面,切削刃1的前刀面与加工件接触具有前角3,切削刃1的后刀面与加工件接触具有两个后角,分别为第一后角4和第二后角5。

其中,排屑槽2内设置有容屑槽6,切削刃1的前刀面与加工件接触的前角3为8~15°,切削刃1的后刀面与加工件接触的第一后角4和第二后角5分别为10~15°和28~40°,切削刃1的后刀面与加工件接触的第二后角5上设有有第三面7。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