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切割设备的来料切割输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86400发布日期:2018-12-07 23:29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钢材切割设备的来料切割输送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折弯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钢材切割设备的来料切割输送机构。



背景技术:

钢材切割设备,顾名思义,一种用以切割钢材来料的切割器具,其广泛应用于现有生活,而现有的对于长条状的钢材,如钢筋、钢缆或钢带等,其输送机构一般包括用以缠绕钢筋、钢缆或钢带的滚筒及设于相应滚筒上下两端的横置挡板,其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实用性不强,依然具有一定的缺陷和不足。

具体来说,一方面,由于所使用的挡板上没有开设用以查看钢筋、钢缆或钢带来料是否用完的视窗口,如此,即使得在作业过程中,如若钢筋、钢缆或钢带来料即将用完,因不能及时察觉而使得不能及时供应钢筋、钢缆或钢带来料,使得钢筋、钢缆或钢带切割作业会出现中断,进而影响切割作业进度及切割作业效率,另一方面,其相应滚筒外一般也没有设置用以挡料的挡料装置,使得使用时,所收卷的钢筋、钢缆或钢带易从相应滚筒径向方向滑出,并且,其滚筒一般为手动转动送料、收卷料或电机驱动转动送料、收卷料,而不能实现两种方式兼顾。

藉此,针对现状,对现有的用以固定钢筋、钢缆或钢带的输送机构进行改进,以使其使用效果好及实用性强等,则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钢材切割设备的来料切割输送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材切割设备的来料切割输送机构,用以收卷钢材及将钢材输送至钢材切割设备,它包括固定支架、转轴、大小相同的上轮盘及下轮盘;

其中,所述固定支架的右上端设有一轴承座,所述转轴的下端可转动的固定于所述轴承座内,所述上轮盘固定于所述转轴的上端,所述下轮盘固定于所述转轴的中间,且所述上轮盘与所述下轮盘之间具有一定容置间隙,以使钢材可缠绕式收卷固定于所述上轮盘与下轮盘之间的转轴外,所述上轮盘上开设有多个朝向所述转轴的视窗口。

下面对以上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优选地,所述上轮盘的圆心及所述下轮盘的圆心分别与所述转轴的轴心相重合。

优选地,所述转轴的位于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下轮盘之间的部分套设有一轴套,所述轴套的下端与所述固定支架固定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一套设于所述转轴外的位于所述下轮盘与所述固定支架之间的固定轮盘,所述固定轮盘的中部与所述轴套的上端固定连接,且所述固定轮盘与所述下轮盘之间具有一定间隙,所述固定轮盘的直径大于所述上轮盘及所述下轮盘的直径,所述固定轮盘的上端面外延向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挡料柱,多个所述挡料柱的上端均略低于所述上轮盘。

优选地,每个所述挡料柱分别包括一固定于所述固定轮盘上端面外延的柱体及一套设于相应柱体外的用以挡料的滚动轴承。

优选地,每个所述滚动轴承外分别套设有一层软体塑胶材质的滑套。

优选地,所述固定支架的底部靠近其左端设置有安装孔。

优选地,所述固定支架、上轮盘、下轮盘及固定轮盘均为不锈钢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其一、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钢材切割设备的来料切割输送机构,设置有转轴及视窗口,一方面,在使用的过程中,位于所述上轮盘与所述下轮盘之间的转轴上所收卷的钢筋、钢缆或钢带来料即可随同所述转轴的转动而呈现半自动送料,使得送料效果好,送料省时省力,还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呈现半自动收卷钢筋、钢缆或钢带来料,另一方面,透过所开设的视窗口,可不定时的进行查看,以使得能实时的知道位于所述上轮盘与所述下轮盘之间的转轴上所收卷的钢筋、钢缆或钢带来料是否即将用完,当即将用完时,可及时准备新的待切割的钢筋、钢缆或钢带来料,进而,可间接使得所需要使用的钢材切割设备工作不间断,使得能大大的提高钢材切割作业效率。

其二、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还设置有挡料柱,相应的挡料柱包括柱体及套设于柱体外的滚动轴承,从而,在送料的过程中,一方面,相应的滚动轴承能够很好的将钢筋、钢缆或钢带来料挡在其内侧,使得钢筋、钢缆或钢带来料不易滑出,另一方面,因送料时钢筋、钢缆或钢带来料会与滚动轴承相抵贴,通过滚动轴承的滚动,又能使得能减少与钢筋、钢缆或钢带来料之间的摩擦,使得钢筋、钢缆或钢带来料不易划伤,进而,本实用新型使用效果好。

其三、在本实施例中,一方面,由于每个所述滚动轴承外分别套设有一层软体塑胶材质的滑套,如此,即使得能进一步减少与钢筋、钢缆或钢带来料之间的摩擦,使得钢筋、钢缆或钢带来料更加不易划伤,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设有用以驱动所述转轴转动的微型正反转电机,在启动所述微型正反转电机时,即使得所述转轴能自动转动,以使本实用新型能实现自动送料及自动收卷来料,使得送料及收卷来料时更加的省时省力,且使得能做到半自动送料、半自动收卷来料、自动送料及自动收卷来料四种方式兼顾,与此同时,本实用新型在技术的改进及结构的改进上,均不需要增加太多成本,从而,本实用新型必然具有很好市场推广价值,本实用新型会非常受欢迎,能得到有效普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钢材切割设备的来料切割输送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钢材切割设备的来料切割输送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标号:

固定支架10;

安装孔101;

转轴20;

上轮盘30;

视窗口301;

下轮盘40;

轴套50;

固定轮盘60;

挡料柱70;

柱体701;滚动轴承702;

驱动电机8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便更清楚、直观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实质。

图1是本实用新型钢材切割设备的来料切割输送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钢材切割设备的来料切割输送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结合图1及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钢材切割设备的来料切割输送机构,主要应用于用以收卷钢材及将钢材输送至钢材切割设备,相应所需要收卷的钢材主要为钢筋、钢缆或钢带。

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包括固定支架10、转轴20、大小相同的上轮盘30及下轮盘40;

其中,所述固定支架10的右上端设有一轴承座(未图示),所述转轴20的下端可转动的固定于所述轴承座(未图示)内,所述上轮盘30固定于所述转轴20的上端,所述下轮盘40固定于所述转轴20的中间,且所述上轮盘30与所述下轮盘40之间具有一定容置间隙,以使钢材可缠绕式收卷固定于所述上轮盘30与下轮盘40之间的转轴20外,所述上轮盘30上开设有多个朝向所述转轴20的视窗口301。

并且,本实施例中,在固定时,所述上轮盘30的圆心及所述下轮盘40的圆心分别与所述转轴20的轴心相重合,且所述转轴20的位于所述固定支架10与所述下轮盘40之间的部分套设有一轴套50,所述轴套50的下端与所述固定支架10固定连接。

如此,因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可转动的转轴20及可查看的视窗口301,使得一方面,在使用的过程中,位于所述上轮盘30与所述下轮盘40之间的转轴20上所收卷的钢筋、钢缆或钢带来料即可随同所述转轴20的转动而呈现半自动送料,使得送料效果好,送料省时省力,还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呈现半自动收卷钢筋、钢缆或钢带来料,另一方面,透过所开设的视窗口301,可不定时的进行查看,以使得能实时的知道位于所述上轮盘30与所述下轮盘40之间的转轴20上所收卷的钢筋、钢缆或钢带来料是否即将用完,当即将用完时,可及时准备新的待切割的钢筋、钢缆或钢带来料,进而,可间接的使得所需要使用的钢材切割设备工作不间断,使得能大大的提高钢材切割作业效率。

进一步的,在优选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套设于所述转轴20外的位于所述下轮盘40与所述固定支架10之间的固定轮盘60,所述固定轮盘60的中部与所述轴套50的上端固定连接,且所述固定轮盘60与所述下轮盘40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所述固定轮盘60的直径大于所述上轮盘30及所述下轮盘40的直径,所述固定轮盘60的上端面外延向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挡料柱70,多个所述挡料柱70的上端均略低于所述上轮盘30。

并且,在具体实施时,每个所述挡料柱70分别包括一固定于所述固定轮盘60上端面外延的柱体及一套设于相应柱体外的用以挡料的滚动轴承702,且每个所述滚动轴承702外分别套设有一层软体塑胶材质的滑套。

如此,在送料的过程中,一方面,相应的滚动轴承702能够很好的将钢筋、钢缆或钢带来料挡在其内侧,使得钢筋、钢缆或钢带来料不易滑出,另一方面,因送料时钢筋、钢缆或钢带来料会与所述滚动轴承702相抵贴,通过所述滚动轴承702的滚动,又能使得能减少与钢筋、钢缆或钢带来料之间的摩擦,使得钢筋、钢缆或钢带来料不易划伤。

进而,本实用新型使用效果好。

且因每个所述滚动轴承702外分别套设有一层软体塑胶材质的滑套,进而,可进一步减少与钢筋、钢缆或钢带来料之间的摩擦,使得钢筋、钢缆或钢带来料更加不易划伤。

再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支架10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安装固定相应固定支架10的安装孔,且所述固定支架10、上轮盘30、下轮盘40及固定轮盘60均为不锈钢材质。

如此,即使得本实用新型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长。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在具体实施时,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驱动所述转轴20转动的微型正反转电机80,所述固定支架10的右下端向上开设有一固定孔,所述微型正反转电机80卡固于所述固定孔内,且所述微型正反转电机80的上端传动轴插至于所述轴承座内而与所述转轴20固定连接。

如此,在启动所述微型正反转电机80时,即使得所述转轴20能自动转动,以使本实用新型能实现自动送料及自动收卷来料,使得送料及收卷来料时更加的省时省力,且使得能做到半自动送料、半自动收卷来料、自动送料及自动收卷来料四种方式兼顾。

同时,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上轮盘30与所述转轴20的上端螺纹旋接,以使在所述转轴20螺纹旋接所述上轮盘30时,可实现所述上轮盘30的高度可调,进而,可使得所述上轮盘30与所述下轮盘40之间的所述转轴20上可缠绕收卷不同宽度的钢带来料,使得本实用新型使用适应性强。

其他实施例等,在此,不做一一举例说明。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技术的改进及结构的改进上,均不需要增加太多的成本,从而,本实用新型必然具有很好的市场推广价值,本实用新型会非常的受欢迎,能得到有效普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